查看原文
其他

乾隆爷:中国弹幕第一人!

2017-08-05 浙江省博物馆 博物馆丨看展览

在各种电视剧的“浸淫”下,

提到古代帝王,

乾隆帝一定能列入

“最熟悉皇帝TOP”榜单。

看看影视剧给我们留下的乾隆印象:



《戏说乾隆》中的乾隆,

风流倜傥,

闲来无事邂逅三名民间女子。



《还珠格格》中的乾隆,

平日里就是处理父亲与孩子、

祖母与孙子、后妈与继女之间的皇家矛盾,

闲来无事游玩江南。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乾隆,

和两位大臣斗嘴躲猫猫,

闲来无事微服私访……


但事实上,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

实际掌权时间最久的皇帝,

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

均颇有建树。


你可能不知道的还有:

乾隆爷可以说是中国弹幕第一人!






弹幕,最早出现于视频网站,观众对所看视频发表的评论可以直接显示在该视频上,以滚动、停留等方式呈现,其他人可以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发表评论,也就是所谓的“即时吐槽”。弹幕具有即时性、快捷性和趣味性,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边看视频边看弹幕已经成为一些追剧者的选择。



而我们的乾隆爷不但勤于政务,

还重视调养情志,

兴趣爱好十分广泛,

具有卓尔不群的艺术品位。

尤其喜欢在所收藏的字画上

题(乱)字(涂)盖(乱)章(画)。


乾隆皇帝自诩文采风流,对历朝书画艺术珍品无不广为搜罗、精心收藏,过目书画之多、收藏钤印之繁,罕有可相匹者。凡是能过他眼的书画,多会留下乾隆爷珍贵的“涂鸦”和钤印。


▲原图为《乾隆帝写字像》 故宫博物院藏


古今收藏爱好者往往会在古籍字画上钤上收藏印以示珍重,但一般都会十分慎重,宜少不宜多。而我们的乾隆爷可以说是收藏界的一股“泥石流”了。


首先,乾隆爷的钤印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清代皇帝印玺均有印谱,称为宝薮[sǒu]。单单是《乾隆宝薮》记载的就有一千余方,综合《宝典福书》和《圆音寿耋[dié]》等统计,至少有1800方!而乾隆经常使用的印章达500余方。


▲乾隆部分印章


其次,乾隆爷的盖印方式简单粗暴令人发指!其他人盖印题字的时候都会盖在书画作品的留白处,尽量不挡住作品主体。以宋徽宗为例,如果画卷没有空白的地方他会让人接半寸宽的白纸再钤印。而乾隆爷钤印的时候才不管这些,十分任性。有很多书画,他都是直接把印盖在了作品主体上,乾隆爷的有些印又很大,导致一眼看过去,只能看到他那又红又大的印记却看不到作品本身的内容。


▲王羲之《姨母帖》 辽宁省博物馆藏


比如王羲之的《姨母帖》,没错!那个最明显的就是乾隆的印。我们乾隆爷很任性地把他的大印盖到了当头!就问你们怕不怕!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神龙本) 故宫博物院藏


再比如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神龙本)。那些盖在文字中间的基本都是乾隆爷所为,与其他人拥挤在书卷左右两侧空白处的钤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同样著名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间那个突出的“神”字便是乾隆爷的“弹幕”之笔,想象一下,乾隆爷在欣赏完这幅作品时,被王羲之的书法深深折服,兴高采烈地提上了“神”字的场景。



很明显,王羲之“深得帝心”,受“害”颇深。



除此之外,乾隆还喜欢在同一幅作品中多次盖印题字!这就不得不提到乾隆爷钟爱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了。可以说乾隆是这幅画的脑残粉,他对这幅画的喜爱程度有多高呢?就是他出去游玩都要带着这幅画,每次走到和画中所画相同的地方,就会在上面提笔抒怀!


因此,他也创造了一个记录,同一个人在同一幅作品中题跋次数最多:乾隆在这幅画上的题跋多达55次!画卷的空白处几乎全被填满。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所珍爱的这幅《富春山居图》(子明卷)是明末画家临摹无用师卷的赝品,真迹却被乾隆当作了赝品。乾隆的走眼拯救了一幅佳作,算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虽然作为弹幕鼻祖,乾隆爷的钤印题跋多被今人吐槽,但不得不承认,乾隆爷还是一位多才多艺、满腹经纶的才子,他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处处显露出斯文儒雅与倜傥超脱。


“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将于8月10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西湖美术馆隆重开展,快来一睹“弹幕鼻祖”的风采吧!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7年8月10日—11月10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西湖美术馆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浙江省博物馆,并获得授权

编辑:小乌龟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吴门书札日常:沾染烟火,心有桃源

王羲之:我的前半生,因一串烧烤而改变

10.1级地震,故宫模型屹立不倒!英国电视台揭秘紫禁城建筑之神奇!


在墓穴中穿梭,过一把考古瘾,再加上古墓自带的阴森气氛,绝对让你清凉一“吓”!


“在西安,要是学校没一两座古墓,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西安的大学!”到底有多少?小编替你来数数。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