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赏析丨“嘟嘟”里的故事:从脱口秀到展览

2018-01-05 博物馆丨看展览 博物馆丨看展览

熟悉马未都先生的朋友可能知道,“有态度的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已经陪伴观众三年了。


节目中马先生用幽默的方式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大家,而节目中的最大特点莫过于“以物证史”。


每期节目中展示的文物是不是总觉得看不过瘾呢?想去目睹它们的真容?


别着急,“嘟嘟”里的故事——观复文物秀来啦,快来近距离欣赏吧!



本次展览共分七大板块:文明、文化、历史、道理、社会、态度、玄机,包含六十余件文物。


先来一起看看节目里那些熟悉的面孔吧!


唐 代
彩绘马球俑



此组陶制唐代彩绘马球俑像,以各异的造型展示出唐代男女马球手的在运动时逼真的神态特征。


马球(POLO),史称“击鞠”、“击球”等,是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杖拍击木球的运动。马球运动以草原、旷野为场地,长约千步。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杖,共击一球,球状小如拳,用质轻而又坚韧的木材制成,中间镂空,外面涂上各种颜色或雕饰图案,被称为"彩球"、"七宝球"等,亦有皮制称“软球”,以打入对方球门进球多少定胜负。


关于马球的起源发展,一说是由汉代的足球发展而来,所以称"击鞠",还有一种外来说,是说唐初由波斯经西藏传入,它是唐宋时期盛行的运动游戏项目。


藏品中还传达出当时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人物发型和妆容是唐代流行的百合髻或鹦鹉发髻及桃花妆。


嘟嘟语录:审美是后天学的,审美不是先天的,没有任何人有先天的审美能力。——第024期【武媚娘:传奇背后的历史(下)】


明 代
铁鋄金兰札体龙纹胄



鋄(jiǎn)金兰札体龙纹胄,以铁锻制,顶盘、左右梁、眉庇、护额等均饰铁鋄金纹饰。顶部饰兰札体梵文一圈,周身饰四条五爪金龙。此头盔明永乐年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为明成祖朱棣御用。据马未都先生推测,此胄为仪仗头盔,主要用于检阅。


我国古代的军戎服饰包括两大类:戎服和防护身体的甲胄。戎服是军人在军营内和日常生活中穿着的便服;甲胄则是军人作战时用于防护的装备,也可做礼仪用服装。甲胄也称为“介胄”,甲指铠甲,胄指头盔。


鋄金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具体作法是:在金属胎上先以斜刀錾出横竖阴线,然后把薄金片或银片置于金属胎上锤揲,使金、银片的背面深陷于胎体上的阴线之内,待打平磨光后,金属表面就形成一层平滑光亮的金饰或银饰。这种工艺多见于蒙古和藏族的铁质器物之上,通常用于车马饰和生活用品的制作。


嘟嘟语录:做事不计后果,这就是大院文化独特的文化特征。——第056期【大院文化】


 清 代
银  羊



此羊银制,直立于莲台之上,双角回卷,两耳竖起,昂首挺胸,胸前饰阴刻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大尾,雄性特征明显。这只银羊,清代,为西藏文物,佛教中的一种摆设,取吉祥之意。


在中国古代文字中,“羊”字与“祥”、“阳”相通,“吉祥”在古文中就写作“吉羊”;很多古代器物上“大吉羊”的字样,其实是大吉祥的意思。


我们常说的“三阳开泰”则起源于《易经》的卦象,每年正月卦象为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所以每年正月被称为“三阳开泰”之时,这个成语也就成了常用的吉祥语。藏传佛教中,有一尊神叫“骑羊护法”,骑在羊上的是一位铁匠,他的生命依附在所骑的羊身上。所以羊在藏传佛教中也被认为是一种瑞兽。


嘟嘟语录:今天老说,有图有真相,但你未必知道真相的玄机。——第028期【开门大吉】


 清 代
铜鎏金錾花嵌宝烛台




此对烛台铜质鎏金,錾花,嵌珊瑚松石(个别松石有脱落)。据马未都先生推测,这对烛台系皇家器物。


烛台除日常使用外,在拜表和祭祀时,又属供器之列。供器一般由五件组成,包括一只香炉, 一对烛台,一对花觚,称“五供”。古代的烛台通常会有一根烛钎,源于古代蜡烛中间以植物的茎(例如芦苇)为烛芯。正是利用植物的茎中空这一特征,蜡烛才能插在烛台上,而且会非常稳固。


鎏金,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始于战国;用涂抹金汞齐的方法镀金,近代称“ 火镀金”。鎏金工艺,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使得金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嘟嘟语录:结婚是人生的重要一课。——第081期【洞房花烛夜】


明 代
景德镇窑青花六艺文字碗



此件藏品为明晚期景德镇窑六艺青花文字碗,碗外壁周圈装饰有青花文字,为大写“礼、乐、射、御、书”,碗心则书写“数”字。这六字组合传达出中国古代学生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


在三千年前的周王朝贵族教育体系,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它们分别有所指代:礼,指礼节。乐,指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驶马车的技术。书,识字、书写等。数,算法、数学等。


《周礼•保氏》中有:“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嘟嘟语录:社会不是为一个人设计的,是为整体设计的。——第047期【古人都学啥(上)】


西 周
青铜銮铃



这组藏品为青铜銮铃,是古代马车上的装饰配件。其作用如同今天的车喇叭。


銮铃主要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结构分两部分:上部分为铃主体,铃上有辐射状镂孔,里面有小石丸,车一动石丸即击打铜球,发出清脆的铃声。下部分为方形銎(qióng)座,固定之用,用来安装在车轭(è)上或者车衡上。


《诗经》中有对它声音这样的描绘“四牡彭彭,八鸾锵锵”,意为:四匹骏马奔腾驰骋,八支銮铃发出锵锵的金石之声。


先秦时銮铃的使用可代表车主人的身份,最高级别的马车上可装八个銮铃,古代帝王的车驾上就为八个,故帝王车驾的代称有銮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銮驾、随銮、迎銮。


嘟嘟语录:我说过中国史一种推卸文化,一旦出事一定要推卸到别人身上,不找自身的问题,这个路怒症的爆发,便是典型的推卸文化。——第051期【路怒是种病】


 战 国
青铜辖軎(wèi)



此组藏品为名为“辖軎”,也可称“軎辖”。是两个不同构件的组合名称。


圆柱形的为軎(wèi),用以固定车轴。扁长形构件为辖,俗称“销子”。軎上有孔,用以纳辖。


我国商代晚期就已出现了青铜軎,辖軎需配套用,使用时,将辖插入方孔内,将车轴与軎销为一体,防止轮子脱落。若辖脱则軎脱,軎脱则轴脱。今天所说的“管辖”、“辖制”、“辖区”等词汇都包含有管束的意思,是辖字本意的延伸。


这对青铜辖軎下方有绞丝状线条,显示出力量感。辖一端为兽首的帽。兽首装饰饕餮纹饰,精美异常。


先秦墓葬中还以一对车軎代表一辆马车陪葬。


嘟嘟语录:名称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如果你刨根问底,你可以倒到最前头找出它的本意;否则,你就随大流地去叫,适应它就好了。——第048期【古人都学啥(下)】


 清 代
紫檀百宝嵌八仙人物诗文小插屏



此件藏品为清代康熙年间紫檀小桌屏,主体面板以百宝嵌为装饰手法借用螺钿、松石、青金石、朱砂等构造出“铁拐李拄拐行走手持葫芦施法”的画面。


“铁拐李”亦称“药王”,传说他的法器葫芦里保存着神奇的丹药,专门用来治病救人。所以屏风后面刻有“葫芦之内天地老”寓意对是健康长寿的祝福。文字后落款印为篆书“眉公”二字,应为落款人的别号。


桌屏属于屏风形制的一种,是在“屏风”基础上缩小改进得来,主要放置于书桌、画桌之上,使砚台之内的墨汁不至于过快干掉。亦称 “砚屏”,后来的使用中也常做桌面摆设装饰所用。


嘟嘟语录:今天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叫无形大于有形,文化大于科技。——第043期【中国制造怎么了(下)】


 春 秋
凤鸟纹玉觿(xī)



此件藏品是春秋时期的玉觽(xī),距今2500年左右。简单来说,觽就是解扣工具。在远古时期,人们都用结绳记事,等事情过了一段时间,没有继续记录的必要时,就把绳子解开重新使用。有时绳子系的太紧,或者时间一长,结打不开了,这时就会用到觽。


再说到服饰文化,中国早期服饰没有纽扣,一般是用绳子系住,而古人注重礼节,为避免衣带散开导致走光失礼,通常会把绳子打成死结,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觽的形状多为弯角型,一是方便握持,二也增强了实用性。因此觽成为人们携带在腰间的小型生活用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觽被赋予了一定的隐晦含义,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它作为成年人或已婚少年的标志性的腰间佩饰物,表示佩带者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觽年”一词指的正是佩带由兽骨制成的解绳结饰物的年龄——童年;三是古时青年男子佩觽多与恋爱有关,说明他想解开女子的心结,即有一层渴望爱情的美好的含义。


嘟嘟语录:只要心中有贪念,再聪明的人也会上当。——第021期【骗你没商量】


 清 代
紫檀刻夔(kuí)纹海棠花形洗



此件洗子选用紫檀料,造型为海棠型,内外都有非常精美的雕工, 包括芯盘都有雕工,底部还配有器座。由此可见此器物非一般人所有,它是乾隆皇帝的一件小小的紫檀文房,背面“漱芳斋藏”四个大字和一个小字“乙”足以表明了它的特供身份。


漱芳斋作为乾隆皇帝休息和举行宴会的地方,乾隆年间,皇帝每岁新正先至西苑阐福寺拈香,而后到漱芳斋开笔书写福字赐予大臣,以示祝福;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大节和吉日,又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以示庆贺。


值得一提的是,曾一度大热的《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居住漱芳斋乃艺术创作,不是真正漱芳斋的用途,此地并不能赏给小燕子居住。其实自乾隆到清末,从未有皇帝的“格格”在漱芳斋居住和休息。只是在同治年间,瑜贵妃曾在重华宫住过,但1924年冯玉祥革命,又将瑜贵妃赶了出来。


嘟嘟语录:今天跟特供时代比起来,物质确实极为丰富了,只要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确可以为所欲为。——第085期【那个特供的年代】


 唐 代
孔雀石雕覆莲瓣纹带盖香薰



此件香薰采用当时亦为流行的孔雀石,上面有天然形成的斑点,又被称为豹石。孔雀石质地非常软,该藏品是用一整块石头旋出来的。这种技术在战国就已纯熟,要先把它从石头里旋出来,然后在上面挖孔。


每个孔都是唐代的符号,唐代的纹饰都较为抽象,将图案的社会内容淡化,加强装饰中的视觉感受。直至晚唐到五代时期,才趋于具象,逐渐表现出创作者或者使用者对图案的追求。底部是覆莲,顶部也有一个莲花扣着,相映成趣。莲花表明当时宗教的盛兴。


嘟嘟语录:古代是这样,文字和语言是两套系统,为什么叫语文呢?就是语是一种状态,文是一种状态。——第086期【看不懂的聂隐娘】


 清 代
霁红釉梅瓶


霁红釉创烧于明代早期,作为皇室御用,并用于礼器,又名“祭红”。红釉烧造成本高,可控度低,在宣德之后就停止烧制。其技术一直中断至清初,到康熙朝才得以恢复。


霁红釉以铜为呈色剂,在1300℃左右的还原气氛中烧成,失透深沉且呈色均匀,釉面犹如橘皮。霁红釉的成熟也是国力强盛的体现,其质量在清“康永乾盛世”中达到最高峰。


嘟嘟语录:红包文化,适度就好。礼尚往来无可厚非,但不能形成一种畸形的文化。——第094期【现金的诱惑】


 清 代
五彩指日高升图盘



清代康熙朝的五彩突破性地研制出釉上蓝彩,简化了釉上五彩的步骤,提高了瓷器生产的质量,造就了五彩装饰的巅峰。既复烧了明朝时中断的颜色釉,又开启雍乾珐琅彩与粉彩装饰的先河。


“康雍乾盛世”雄厚的经济基础,促进了文化艺术产业的繁盛。官窑多小尺寸且造型精巧的器物,民窑则百花齐放,造型繁多且题材丰富。


嘟嘟语录:方言有很独特的东西,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消失,是非常可惜的。——第001期【方言文学的魅力】


 清 代
五彩人物纹盘


“同光中兴”时期产生了中国的第四次收藏热,造赝作伪之风盛行。清代光绪朝时,欧洲已经掌握了瓷器的烧制技术,但成本仍然高昂。


因此价格相对低廉且,具备东方民族特色的五彩瓷器备受欢迎。光绪五彩以仿康熙器居多,且当时的欧洲人无法分辨朝代与真伪,光绪朝的仿品外销瓷器也得以发展,成为国家的出口的重器之一。


嘟嘟语录:人走灯灭,这叫节约观。——第097期【打眼记(上)】


 南 宋
龙泉窑出戟三足香炉



此为模仿古代炊器“鬲”(lì)形的龙泉青瓷香炉。龙泉窑窑址位于今浙江省龙泉县内。其兴盛于南宋,烧至清朝结束,是中国烧制青瓷最久的窑口。


宋代民窑中,龙泉窑最晚兴起,但由于海外市场的青睐,得以迅速发展。


龙泉青瓷代表我国烧制青釉的最高水平,远销世界各国,深受喜爱与推崇,是重要的外销瓷之一。


嘟嘟语录:希望我们在生活中对人有敬意,对物也要有敬意。——第070期【日货的爱与恨】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嘟嘟”里的故事——观复文物秀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4日—2018年4月15日

展览地点: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工艺厅)

资料由观复博物馆提供,并获得授权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线上看展,一篇看透!



你见过会说话的文物吗?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