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再被古装剧误导了,明代女性的头面首饰才不是这样的!

2018-01-17 乙戌君 博物馆丨看展览

对于文博出身的小编来说,看古装剧总有一种玩“大家来找茬”的趣味感。不要说小编太无聊,实在是现在的剧BUG多到无力吐槽。


就拿女性的发饰来说,打着复古的名号,却做着时尚的改造。甚至明说自己是“架空”,让人无处可怼。


《绣春刀》中万贵妃剧照


要知道在古代,女性的发饰有“头面”之称,既然称为“头面”,代表的就是脸面,它不仅代表了财富、审美还有身份地位。这样重要的东西怎么可以只顾着自己开心,顺便乱戴。


《女医·明妃传》剧照 这部发型还是比较尊重史实的


本着惩前毖后,正我汉风的决心,小编时隔许久为大家带来超级干货——明代女性头面识别指南


为什么选择明代呢?是因为明代女性的头面首饰已经从寻常头饰发展为具有一定插戴规则的组合,每一款都有特定的造型、名称以及佩戴位置。所以以明代为例再合适不过。


(此文为轻松科普向,由于此课题研究在学界还有一些争议,也欢迎各位读者与我们交流。)


图片来自撷芳主人《大明衣冠》


西子嵯峨高髻拥—䯼髻

在明代,对于家境殷实、衣着讲究的人来说,一副完整的头面一般由十二三件首饰组成,有的甚至多到二十几件。


纵使古人将长发盘成高髻,“可供发挥空间”也实在有限,所以在正式佩戴头面之前,需要先戴上䯼(dí)髻(不严谨的说法就是假发髻)。


《吴氏先组容像》中戴䯼髻的妇女

 

䯼髻并非为明代所创,它大约出现于元代,起初就是指发髻本身,但在宋元女子戴冠和包髻的影响下,䯼髻上开始裹织物,䯼髻的定义就逐渐由指发髻本身,变成指罩在发髻之外的包裹物了。

 

它一般用金银丝或马尾、头发等材料编成,外覆皂色纱,呈中空的网状圆锥体,使用时将其扣在头顶,罩住由真发结成的发髻。

黑绉纱银丝䯼髻与金头面

明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


只有已婚妇女才能佩戴䯼髻。由于身份、家境的差异,妇女佩戴的鬏髻材质也各不相同,就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以金银丝编结的䯼髻是当时的主流时尚。

 

除了䯼髻,在明代墓葬中还出土了一些呈扁矮的椭圆形状的冠,它的用途大致与䯼髻相同,但一说这是官宦人家的正室夫人才能享受的特权配饰。

 

 江西南城县明益庄王万妃棺出土小金冠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此处敲黑板说重点:虽然䯼髻一般都与头面首饰一起佩戴,不过䯼髻并不属于头面,有时候也可以单独佩戴。


宝髻花簇鸣珰—头面

既然䯼髻已经戴好,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插上各式簪钗了。但这可不是艺术创作,可以自由发挥,明代头面的各色簪钗根据种类的不同要佩戴在相应的位置,并且各有名称。


图片来自网络,已修改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各部分的命名还存在一定争议,不过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挑心

挑心是明代妇女头面的重头戏,插在整个发髻上最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位置,因此总是制作的玲珑奇巧、夺人眼球。



镶宝石王母驾鸾金挑心

江西省南城县明益宣王墓孙妃棺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挑心簪脚多为扁平,自下向上倒插入发内。最常见的是佛像挑心,还有宝塔、梵文、凤凰、王母等祥瑞图案。


金镶宝石摩利支天挑心 

明都昌王朱载塎夫妇墓出土

分心

分心也是头面中重要的一件饰物,从名字来看应该与挑心有关联,但是为何这样叫,已经无从知晓,而且目前争议性也较大,本文在比较之后,采用扬之水先生的说法进行解释。


分心是明代妇女插戴在䯼髻前或后的一种式样特殊的簪,《金瓶梅》第二十回说李瓶儿吩咐银匠将一件金丝䯼髻改作一件金镶玉观音满池娇分心,并特别说明是要“正面戴”,可知分心前后应该略有差别,从实物来看,前分心比起后分心更加扁阔,有时佩戴方式也略有不同。

 


镶宝石凤纹金分心

江苏南京沐斌侧室夫人梅氏墓出土


分心的形状为十几厘米的一道弯弧,背面作出几个扁管以安簪脚,正面上缘一般高于两端。


由于面积较大,工匠也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除了神仙道人各位主角以外,又常配以亭台楼阁、龟鹿仙鹤,或是雕栏下一池开得茂盛的莲花(即“满地娇”),极尽工巧。

满冠

《云间据目钞》在列举头饰时称:“后用满冠倒插。”由此可知满冠是一种插在髻后的发饰。


但就目前出土实物来看,满冠和后分心尚无本质区别,所以孙机先生认为“满冠”就是“后分心”,它们由宋代女子在髻后插梳的习俗演变而来。不过这个说法也存在很多争议,待日后讨论。



银丝䯼髻(背面)和金满冠 

上海卢湾区李惠利中学明墓出土 

顶簪

顶簪,顾名思义,戴在䯼髻的顶端的簪子。因为佩戴的饰物掩映重叠、分量不轻,为了防止䯼髻负担太重歪掉变形,会从髻顶向下直插一根长簪,起到支持和固定作用。

 

如果头面较轻,也可以不戴顶簪。当然啦,为了看上去更加美(you)观(qian),即使并不必需,讲究的明代妇女也是不会轻易放弃顶簪的。


金累丝楼台人物顶簪

江西南城明益庄王妃万氏墓出土

 

从出土实物来看,顶簪造型以花朵为主。有的簪托片平置,簪脚与簪身垂直;也有些簪顶呈侧立,使图案在正面可见。

 

金镶宝花顶簪

 明都昌王朱载塎夫妇墓出土

掩鬓

掩鬓,又称“边花”或“鬓边花”,插戴位置位于左右两鬓,因此总是成双成对。簪柄均为扁平条状,插戴时自下而上倒插入发内。

 

镶宝石云纹头鎏金银掩鬓 

 江西省南城县益端王墓彭妃棺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作为头面的基本配置之一,掩鬓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精巧复杂。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中“掩鬓或作云形,或作团花形,插于两鬓”。


镶宝石云形金掩鬓 

江苏南京沐斌侧室夫人梅氏墓出土


从出土实物来看,掩鬓簪首造型确实多作云朵形状,中间花样式样繁复,或累丝,或錾花,或镶嵌各色宝石,花样不断翻新。


镂刻双凤穿花金掩鬓  

江西省南昌县辅国将军朱拱禄夫妇墓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花钿/头箍

花钿原先是戴在䯼髻前方底部,整体呈弧形环带状的一种发簪,背面有垂直向后的簪脚,插戴入发中。不过到了后期就发展为左右两端连缀系带,系在䯼髻上的一种发箍,当时仍称为“花钿”、“钿儿”。


金镶玉嵌宝群仙庆寿钿儿

江西省南城县明益宣王墓孙妃棺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花钿造型多为花卉、云朵、龙凤、仙人等,有些还镶嵌珠玉宝石或以点翠作为装饰。

 

金嵌宝四季花钿儿

江阴青阳明墓出土

围髻

围髻也是明代整套头面中的组成之一,初见于宋代,到明代时环戴于䯼髻下部,梁下璎珞自然下垂,行布则动摇,顾盼生姿。


串珠牡丹纹金围髻

江西省南城县益宣王墓孙妃棺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虽然围髻传世较少,不过在明代绘画中很多女性都有佩戴,仇英《汉宫春晓图》及唐寅《吹萧图》、《仿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仕女头上都戴有这种头饰。从画中也能看出,当时女性并没有将围髻与䯼髻固定组合,也可分开佩戴。

 

 

簪子

除了以上有特定名称和佩戴位置的主要头饰,明代头面中还有各式不算显眼但必不可少的小簪子。它们的作用一是点缀,二是固定,大概与现代女生常用的黑夹子类似。

 

最简单的一种,是簪脚头上顶一个蘑菇头,俗称“金裹头”或“一点油”。

梅花头金簪  

江西省南城县益端王彭妃棺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稍微精致一点的是花头簪。簪顶作一朵小花,梅、菊、莲花等。普通人家只是做个小花头;讲究的,花上会镶嵌各种珠宝,做成花蕊;再讲究的在花上嵌玉花,玉花上再嵌上珠宝,反正不及工本,随工匠发挥。


 

镶宝石莲花金簪

江苏南京沐斌侧室夫人梅氏墓出土


还有一种很特别也是明代头面中很喜欢使用的题材——草虫。蝴蝶、蜻蜓、螳螂、蜘蛛、蝎子作簪首,配上草叶,或金或银,玲珑精致。虽然是头面中的小物件,却最是活泼生动。



玉叶金蝉簪首 

吴县五峰山出土


草虫簪早先是节日里为了避邪和图吉利而佩戴的特殊饰品,隋唐时期就十分流行。到了明代,草虫簪之类因其活泼俏丽的装饰效果,已成为妇女日常簪戴的流行物件。



金嵌宝螽斯簪 明定陵出土


还有一些造型各异的大发簪也是明代妇女比较常用的发饰。


镶宝石金凤簪 

江西省南城县益宣王墓孙妃棺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镶玉凤金簪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京山学校明墓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耳环

现代意义上的耳环可以作为各类耳饰的代称,而在明代,应该分为耳环和耳坠两类。具体分类方法不得而知,现在只能从形状上稍加细分。


镶珠宝金耳环 

江西南城县明益庄王墓万妃棺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出土的明代耳环中有一种葫芦形的耳坠最为常见,以上小下大两颗玉珠或金珠相连而成,形似葫芦,上面串有金片圆盖,其下再挂一颗金属饰珠,耳后有很长的S形耳环弯脚露出。



明代葫芦形金耳环 

四川省平武县苟家坪明墓出土


外形虽都是大同小异的葫芦状,细节装饰上却各有妙处。有素面的,还有饰花丝、饰棱线、饰各式镂空花纹等等,种种工巧,各具匠心。

葫芦形金耳环

 江西省德安县虹桥公社余氏墓出土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以上便是明代女性头面的各个组成部分了,当然在实际佩戴时还是看个人审美、喜好以及财力有选择佩戴的。以考古实例来看,

 

江苏南京沐斌侧室夫人梅氏墓出土的一套较完整的头面,由挑心一件、顶簪一件、分心一件、掩鬓一对、钗簪一件和耳坠一对组成。


嵌宝石金头面一套

南京将军山明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孙妃棺中出土的头面有挑心一件,金钿一件,掩鬓一对,福寿簪一对,龙头簪及凤头簪各一对,组成了纹样主题一致的一副头面。


(图片由江西省博提供)


这两位主人都是身份地位较高的女性,所以头面首饰均做工精湛、精美绝伦,从用料上来看,分量肯定也不轻。佩戴这样一副头面,想来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图片来自撷芳主人《大明衣冠》


鬏髻的造型其实相当单调,女性的发髻不能做成复杂的式样,只能像男子那样简单地盘于头顶,靠各种华丽的首饰来装饰。


以现代审美眼光来看,这样的造型与唐宋以来女子妩媚多姿的发髻造型相比肯定是稍加逊色的,或许这也是䯼髻很少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原因吧。


相关展览

此次展览展出128件(套)雍容华美、富丽堂皇的明代王妃首饰,将带您领略昔时王妃贵族高贵典雅的婀娜风姿,展现一幅绚丽多彩的明代历史文化画卷。


感谢江西省博物馆供图,文中由江西省博供图的饰品,皆可在本次展览中看到实物。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30日—2018年3月30日

展览地点:江西省博物馆2号馆二楼展厅

相关阅读:明朝贵妇为啥容易得颈椎病?都怪它们……


参考文献:

[1]扬之水.“繁华到底”——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丛考[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08).

[2]祁海宁,马涛,周保华,薛春明,熊其亮,黄秝人,董补顺.南京江宁将军山明代沐斌夫人梅氏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4(05).

[3]臧卓美. 试论江西省明藩王墓出土的明代头面[A]. 中国明史学会.第十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明史学会:,2013:9.

[4]扬之水.明代金银首饰图说(续二)[J].收藏家,2009(02).

[5]扬之水.明代金银首饰图说(续一)[J].收藏家,2008(12).

[6]扬之水.明代金银首饰图说[J].收藏家,2008(08).

[7]扬之水.明代头面[J].中国历史文物,2003(04).

[8]孙机.明代的束发冠、(髟狄)髻与头面[J].文物,2001(07).

[9]撷芳主人.明代妇女的䯼髻头面[J].常熟文博,2013(01).


部分图片由江西省博物馆提供,其余均来自网络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2018年的看展档期,可以提前安排了!


文创耗我千百万,我待文创如初恋!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