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古代,“考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5-12-26 博物馆丨看展览
编者按: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一个词十分火爆——“考研”,即“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到底有多难?相当于古代哪个级别的考试?秀才?举人?还是解元、会元?


1古代“考研”流程


以明清两朝为例,当时的科举考试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和会试与殿试。


不过,在院试之前,还要经过县试府试,可以看作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及格者称为“童生”。




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具备做官的资格;会试由礼部主办,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




最最最后是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考试结果分三甲:


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


我们经常听的“连中三元”指的就是接连考中解元、会元、状元,明清两代均有数例。


2古代“考研”考什么


那么,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呢?程曦所著《中国历史佚闻》一书中有一些关于科举的数据:

科举考试必备书目:“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加起来差不多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

四十万字多么?不多。


同学们,这都是送分题啊!



这四十多万字都是基础教材,光是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还要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就好比我们高中时学文言文,是不是也要参考文言文解析之类的书籍?


所以说,古人为了灵活运用这四十万字,就必然要到处搜一些名家注释等“考研”资料,这些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有四百多万字。


然后你就有可能考中状元了?


对不起,


这只是个秀才的标准。






3进京赶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们再来复习一遍刚刚介绍的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首先是县试、府试、院试,这个初级三段考及格者为秀才;中秀才后每年都要重考一次,叫“岁试”,以防不进则退;岁试合格者才能拿到考“举人”的入场劵。“举人”阶段的考试叫“乡试”。中举之后,首先在省城进行“复试”,复试合格者才有进京赶考的资格。

小常识:秀才有一些基本的小特权:比如可以穿长衫(普通人有钱也不允许做长衫穿),见县官不用下跪等。不过,其所能得到的经济利益极少,完全不足籍以为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叫进京“赶考”?有必要那么赶时间么?答案是:有!


因为“乡试”一般在秋季之末举行,而下一阶段“会试”一般在春节之后举行,地点:北京东城区东南角上的“贡院”,两场考试之间的只有百日左右的时间。



一百天还不够?足足三个多月呢!


然而情况远非这么简单


中国幅员辽阔,即便是边远地区的考生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到达北京才可以参加考试。而在此期间,他们可能还要完成回乡祭(xuan)祖(yao)、借钱凑路费、以及背一个几十斤重的大书箱等任务。

而且,那时可没有高铁、飞机这样便捷的交通工具,再有钱的人也只能坐马车代步,而穷一点的人家就只能步行了,步行了,步行了……


一直到清朝中后叶,才改由地方官派车送举人进京考试,正是因为如此,举人又称“公车”,不过这时距离科举考试的终结已经没多少年头了。





于是,每过三年,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举人”云集北京参加“会试”,通过的人数不会超过参试举人的十分之一。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马进行“殿试”,只有获得一甲第一名,才称得上是“状元”。


也就是说,举国数以十万、百万计的读书人之中,三年才得一个状元!而三甲进士的人数也才一二百人左右。状元、进士暂且不论,单是以考取秀才、举人而言,其难度恐也要远远超过而今的研究僧(sheng)了。


【本文为本刊原创整理,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1、喜欢就关注我们吧!微信ID:atmuseum;

2、同时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3、长按以下二维码,或搜索群号:475225203,可加入博物馆.看展览的网友交流QQ群,和同好者一起聊自己喜欢的话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