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探馆笔记:洛阳之行
导读:元旦出行已经成了对年末年初在形式上的终结和启动,就像会计结转一样,新年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对于三天长假来说,不能太挤、不能太远、还要有趣,洛阳成为一个合适的选择。
行程其实很容易。洛阳不大,高铁站在城南,离着龙门石窟很近。洛阳博物馆在市区,白马寺在东边,古墓博物馆在北边。
我用两个整天的时间,在洛阳画了个大大的三角,连起来的点位如下:第一天:龙门石窟+关林;第二天:白马寺+古墓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丽景门老街;其中的重点是龙门、白马和古墓。
DAY 1
首站龙门,在门口扫描二维码通过闸机,就算正式进入龙门景区了。来得比较早,主路上没什么人。枯水期的伊河河道很宽、水面却不深,河水中央有三五成群的水鸟逆流而立,瞬间就有了一种禅意。
所谓龙门石窟就在伊河两岸,从北魏至隋唐以下,先是看中了山河形胜才征发民夫到此开凿,谁知道千百年后,反而是因为人力杰作才能得到保留保护、源远流长。
参观路线是单线程,先走西岸,从北向南,经潜溪寺、宾阳洞、奉先寺、古阳洞、皇甫公窟等,再折向东岸,过擂鼓台,再到香山寺、白园,行程结束。
所有洞窟都只能被拦在外面远观,但安安静静地感受那些千年之前的石雕泥塑,体验时间的力量,或者看着那些不知名洞窟里被毁损严重的雕像,去印证历史上曾有过的喧嚣和疯狂,也许这正是名胜之为名胜的魅力所在。
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洞,和两个女人有关。
第一个当然是奉先寺,规模最大、最具艺术代表性的石窟,据说是女皇武则天舍脂粉钱两万贯建造的。最神奇的在于,主尊卢舍那佛的容貌,据说是按着一位中年妇人的形象塑造的,面形丰满神态安祥,而这个中年妇人就是女皇自己。以女儿之身成为千古卓绝的一代女皇,又营建千古流传的石雕大佛,堪称盛唐气象。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旁边的摩崖三佛龛,同样是武周所象,却因为女皇退位、政权结束而全面停工,并且一停就是一千多年。
第二个不得不说是宾阳洞。宾阳洞一组三窟,开凿于北魏,但真正由北魏完成的却只有中洞。据说中洞耗时23年、用工80万人次,可见皇家敕造的人力物力消耗。然而停工的原因却很神奇—“政权内乱”。所谓政权内乱,是因为当时的皇太后胡氏为了长期把持朝政,不惜害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北魏孝明帝元诩,因而引发内乱。
这位胡太后的一生也算奇葩。在奉行“子贵母死”的北魏皇朝,她的儿子封为太子后,她不但没死还被晋封为贵妃。当了太后之后,不但代替皇上主持典礼、策试官吏,她还自称为朕。大约除了没有名义上正式称帝之外,她已经把皇帝的事情玩了个遍。
然而最奇葩的在于,这位太后为了长期把持朝政、秽乱后宫,不惜毒杀自己的亲儿子孝明帝元诩,让18岁的小皇帝“暴崩显阳殿”。同时,她还一手导演了一场“废立假皇帝”的闹剧——先是假称“孙女”是“孙子”让元姑娘即位,又在即位当天便行废黜,另立3岁的宗室元钊为皇帝。
这样的闹剧正好给别人以借口,于是“政权内乱”,大臣尔朱荣发兵,另立孝庄帝元子攸,不但把太后和小皇帝淹死在黄河,还屠杀大臣两千多人,史称河阴之变。宾阳三洞的营造自然停顿,而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制之功也至此夭折。
行走在伊河两岸,石窟斑驳、烟树苍茫、寒风萧瑟,想象千百年前那一幕幕腥风血雨,再看着眼前这些或残缺破败或劫后余辉的石雕造像,不由人感慨时间的伟大和无情。
DAY 2
白马寺名气虽大,我又不懂佛法,只能缘浅。里面个人感兴趣的只有两处:
一是天王殿、大雄殿等几处的明代、元代夹纻干漆造像。
二是从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依次分布的重重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但也明显看到有些梁柱歪斜、彩绘斑驳,不知道还能再支撑多久。
❖
意外的惊喜反而在齐云塔院。这是一处尼僧的修行院落,位于山门东南面,相对独立于中轴线建筑,人迹少些。这里的一座金代砖塔相当精美,塔身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上下十三层叠涩出檐,四角檐下都有金铎,铎舌却大多散落不见。
塔坛两侧是两排长长的僧寮,青砖垒砌的台基上,红柱隔窗分门,灰瓦庄严肃穆,映着树影扶疏,时不时看到身着缁衣的尼僧掀开土黄色的棉门帘出出入入。
他们和游人同处一个空间,互相夹杂,却彼此并不相扰,自行自是,仿佛有无形的屏障隔开了一个清净世界。他们的安详静谧你感触得到,却羡慕不来。
❖❖
古墓博物馆是带着预期来的,果然不枉了那么多人推荐。
“北邙山头无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大约古墓也算洛阳的一大“特产”。入口处有一张总平图,能看到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埋葬在这里。可惜被盗挖的也不少。
可能是为了迎合气氛,墓葬陈列设于地下,按照时间分组排列,分别是晋魏、隋唐、宋代典型墓葬。据说是采用原墓址的砖石按照原墓葬结构修复重现。虽然是重现,墓室里仍然觉得灯光幽暗冷气阴森。最后悔的是没有把手电筒带来,有些地方灯光真的不够用。
每座墓室前面都有详细的说明介绍,包括发现时间、地点、墓葬年代、形制、保存状况、关注重点等,方便了解不同年代的墓葬知识。
对于现代人来说,从视觉感受、心理刺激角度,看墓葬陈列远不及《盗墓笔记》、《鬼吹灯》等文学、影视作品的惊险和直观,但若从感受、触摸真实历史的角度,看再多的文学创作也不如亲身到墓葬中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来得真切。
一开始也许会觉得阴森恐怖,但如果静下心来,追寻一下千百年前,这墙壁上的一砖一瓦、一笔一画,都是由古人一手一脚制作完成,有的经年累月,有的仓促凌乱,但无论状况如何,都凝结着对当时生活状况的反映、对逝者的祝愿、对生者的慰藉。他们深埋地下,本以为就此沉默,却经千百年后再次呈现在你的面前。他们带着历史的痕迹穿越而来,有些可能被理解,有些可能永远没办法破解。在他们面前,你感受到的是对历史的震撼和对时间的敬畏。
然而客观地说,洛阳的古墓陈列虽然数量众多,但视觉效果确实不如徐州狮子山的楚王陵。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墓葬都是别处移来的复制呈现,规模都不大,二是墓道被人为缩短,减少了步步踏入时空上的代入感。
狮子山楚王陵的不同之处在于,劈山而建,凿石成墓,总长117米,宽13.2米,面积850多平方,凿石量达5100多立方。墓道又分为内外两部分,总长68米,斜向下深入山腹,最深处达十几米。走在这个墓道中,几乎有种《盗墓笔记》的即视感。
总体来说,洛阳古墓陈列胜在集中,而徐州狮子山汉墓壮在规模。对于感兴趣的人来说,哪个都不容错过。
❖❖❖
2016年,探馆是目标之一。至于为什么喜欢去博物馆?第一,长见识,第二,知敬畏,第三,这是一场有起点没终点的旅行。表面看起来,洛阳“探馆”只有二天,北魏皇朝、古代墓葬、佛教造像……我并不需要做专业研究,但带着问题的求索让人投入而惬意。
历史自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他们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或者更广阔的土地上发生、发展、辉煌、沉寂……我可以任意撷取一点,也可以随意抛诸身后。因为目标总在前方。
【本文为网友投稿,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务必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1、喜欢就关注我们吧!微信ID:atmuseum;
2、同时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3、长按以下二维码,或搜索群号:475225203,可加入博物馆.看展览的网友交流QQ群,和同好者一起聊自己喜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