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探馆笔记:江南之行(上)

2016-01-21 小苹果Y 博物馆丨看展览

导 读:本文为网友@小苹果Y 参观苏州博物馆“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和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的所感所想。


“十州高会”是专题展,“吴湖帆特展”是收藏鉴赏展,很难在一个层次上进行对比,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学术研究的立意办展,都是书画展,前者重推广,后者重家藏。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苏州博物馆


仇英的专题展今年未开之际,已有很多期待者,说明苏州博物馆在展览宣传和推广营销上做得深入人心,依托微信微博战略平台,深耕细作,用户多在以智能移动端的青中高群体,善于在新媒体用户中迎合对文化新闻的消费,文章手法以清新淡雅时髦再加实在的汤料,口感有,就是汤料味太重(明明淘宝店只有那几样,却让人觉得生意味有攀比之嫌)。




仇英展分为三个展厅:琴书堂、天赖阁、玄赏斋




一共展出31件仇英的作品,每个展厅均以不同重点文物压轴,导览有三种形式:


①志愿者导赏,定时定点;

②微信语音、租导览机;

③有知识底蕴的人压根不需要导赏,自己看。


第1种,听了几句,便放弃了,关于这一条,大家应该是秒懂的,不再细提。


第2种,前几次看时,文字量丰富;这次看时,展牌上只剩微信编号和主体信息画名年代。按照展厅覆盖的Wi-Fi频率,输入展览文物编号等待后台反应,至少需要30秒听到微信语音。在较小的图轴面前,停留的时间有半分钟花在手机上则意味着实观体验打折,前面的人不走,后面的不能站在同一位置上去欣赏。




三个展厅有31件精品,假若平均一幅画观看时间打开微信30秒,听完导览1分钟,再细看画1分钟,平均一幅画是2.5分钟,整体下来是77.5分钟,还有4个互动游戏算上,粗略90分钟,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有人在一幅画面前迟迟不走,拿着图录和放大镜左看右看,停留3~4分钟左右,展厅空间如此之小,便会造成观展资源争夺。无论是哪种,都会造成体验上的缺陷和不足。



第3种,根本无所谓有没有导赏,这类人多半先以画为主,在心里估摸得差不多了,才会回头看展牌是否与自己的猜想吻合,导赏对他们来说,如果没有新的研究内容,基础知识的铺陈或有或无均可。


在导赏上重新媒体而忽略线下,在看完之后,依然对仇英的人物形象模糊,除了微信上那篇文章“小漆工竟然逆袭唐伯虎”是有解颇人物形象,实体看展,除了负一楼展厅有对仇英的生平进行铺述,其它关于仇英的告白都要靠买图录和文创实现了。


在此,对博物馆市场学的概念引用一下《中国博物馆基础》里面所述:

博物馆市场学,实际是一种管理手段,即按照市场竞争、商品交换和种种促销办法改革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总的来说应包括三个方面:1.使藏品(展品)易于理解;2.介绍博物馆潜力;3使更多的观众知道这个博物馆。这一切最终的目的是是吸引争取更多观众来参观这个博物馆。

文创做为博物馆市场学管理手段,其核心不在于商品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利益,而在于通过引用商品推销的各种办法,扩大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博物馆市场学的营销核心。

台北故宫文创行销处处长王耀锋近期在“国际博物馆创新”论坛上称:文创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通过观展之后,观众试图将实际文化体验继续延伸的文化消费服务。消费也是文化服务的一种,而这种体验是在观展末端想拥有而产生的行为,而非知识的价位换取。




仇英展览中的4个互动游戏装置:拼图、移位拼图、临摹、盖章。


展厅二楼入口处的导览屏是拼图,这个游戏做得不好。图不清晰,选取的拼图原型长轴很难靠记忆力拼出,像《清明上河图长轴》,就不适合,导屏反应慢,直接放仇英的几幅高清画滑屏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移位拼图有一幅是《明妃出塞图》,这个题材很棒,以九宫格的互动木装置突出了游戏却未能突出作品,若不是看此展,也无从得知,仇英曾经也临摹过此画。正介于此,展示牌上并没有说,仇英究竟有没有画过,摆在这个展厅,我就当这里面一切的东西,应该都是跟仇英有关联的。《明妃出塞图》有一幅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假若多做一下对比的铺垫,是否能突出仇英画《明妃出塞图》的不同呢?


临摹是《清明上河图》的部分,仇英曾经也画过清明上河图,以苏州为蓝本,对苏州的风土人情进行了展示。


盖章,记得以前香港艺术博物馆的司徒馆长曾分享过,展览中做盖章留念对观众简直是杀手锏。仇英展的盖章部分,对以往沈周、文徽明、唐寅均做了回顾,让大家在小册子上自行对号入住,在此,才觉得,这四个人是有关联的,并且,这样的小锻炼是有用的......这一部分,切实满足观众的基本诉求,虽然朋友圈里有人吐槽,但我觉得,能满足大多数人到此一游的愿望,是值得点赞的。



仇英画的《清明上河图》在展示设计上,虽然用了一个展室空间,在看的过程中,并不理想。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细节与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在对比空间上,采用了先看仇英原作,待看完仇英作之后,张择端的部分,在背后墙体展上,需要转身才能消化对比的部分。


这一点,在后来观看过吴湖帆鉴藏展时,有一幅董源的《夏山图卷》对比做得颇有感觉,在原著之上的玻璃柜台上,直接将另一幅有争议的《夏山图卷》复制版其上,观众在看原著的同时,抬头便能看到复制作品的细节出入。看书画,尽可能让观众的记忆成本缩小,这也是体验之一。

虽为收官展,却收得虎头蛇尾,几个做美术馆的老师专程去看了之后,难掩失望之色。展厅结构实属无奈,或许在策划展览和借调文物上费了很大心力,参观者基于一睹真迹的需求来到了苏博,而在此之后明四家人物与关联,呈现太少,以至于看完展览之后,无法强烈感受明四家带给我们的余震。

知乎有网友连看四展后评,这样下去苏州直接发展成城市绿化带了,强行推出不保质量的展,看着也累。这样的话或许重了些,现实就是,观众从结果出发,回顾实际体验,发出的感受却与主办方呈两种心声。但另一方面,有评论说明大家有关注,关注本身就是力量。希望大家在去苏州之前首先想到,苏州有一个博物馆,想去!想去!想去!



戳这里继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