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一道宫门两个世界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要给大家安利春节期间在B站最火的男神,不是什么小鲜肉,也不是什么老干部,是下面这位被大家称为“故宫男神”的钟表修复专家王津师傅。
没错,这都源于最近在B站特别火的一部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其实这部纪录片1月7日就在央视首播了,彼时反响寥寥,一个月后,这部纪录片却在B站大红,现在点击率已经超过了70万。
在二次元,花痴,鬼畜聚集的B站,一部纪录片被二刷,三刷,各种舔屏,不觉得本身就很有一种反差萌吗?
而在粉丝们为“故宫男神”钟表修复专家王津师傅专门做的时长13:48的CUT视频里,你会看到一大群的迷妹粉丝不断弹出诸如“帅得我全程舔屏”、“王师傅缺儿媳妇吗”、“表白王师傅”这样的弹幕。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有很多,但这一次的切入点很小,又新奇。这不是一部严肃的科普纪录片,看似是讲文物修复的事情,其实讲的是一群外人眼中神秘的文物修复者的故事,不仅跟以往说故宫的纪录片不一样,而且跟央视其他的纪录片相比,都显得不那么的肿胀,甚至有些片段相当的萌~
老实说,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这部纪录片能够明显感觉到镜头切换以及后期剪辑的混乱。这么一部有些稚嫩的纪录片的制作团队来自一群年轻人,经历5年项目调研,4个月不间断拍摄才完成了三集内容的这部纪录片。
总共三集的内容,第一集讲了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则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绣品的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每一集都有一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修复师傅。
这群在外人眼里做着神秘工作,代表中国顶级文物修复生态圈的一群人,平日里手中触碰的是中国的千年,却淡定的在镜头前展现了他们日常的另一面。
▼
夏秋时节,在院里打果子吃,很多果树有些是上一代师父们种的,更多的是明朝或清朝人种的。
陶瓷组的学霸妹子在周一闭馆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空无一人的太和门广场上,而很多年之前,在紫禁城里唯一做过的人,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溥仪。
再比如,坐在慈宁宫中,面对现存最大的海南黄花梨组合柜,欣赏感叹“焕彩生辉”,让发弹幕的观众get到新词。
或是喂喂宫中的御喵,在“朝九晚五”的工作制:五点必须下班之后,关门和御喵们说一句“我们下班了,该你们上岗了”。
片中有个插曲是这个“不同世界”的一个例证。王津师傅带着徒弟去厦门参加钟表展,台湾的钟表收藏家给王津师傅看他收藏的怀表,并且颇有些自得的问,“故宫有这种怀表吗?”王师傅答“不少,但是修的量不大”。
之后,当画面切回故宫时,王师傅说:“故宫的钟表是因为收藏了世界各地的,当年皇家收藏,都是世界一些精品运到这里,包括我们一些大型的英国钟表,大英博物馆都没有。台湾的黄嘉竹老先生,他走世界各地拍卖,他收藏了一些还也不错,比较早期的一小部分,可能就是想跟故宫的比试比试吧,还是表类比较多,怀表类,但是故宫钟表,可以说在世界上,藏品或是件数,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
▲温柔内敛的王师傅圈粉无数,完全是我想象中古代宫廷匠人的样子:温文尔雅,芝兰玉树。
说这些话时,王师傅不是不屑,恰恰相反,他相当的温柔平和,内敛腼腆。在他眼中,这没有什么可比性。那些收藏家的兴奋点他接收不到,收藏界和他全然投入的那个修复世界完全是两个世界。
他会为钟表的修复发出纯粹的幸福的笑容,也会望着橱窗里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他对着镜头说,“有点心疼。”
那种在藏品背后隐着的付出,想要分享心中的那份悸动而不得,或者就是他的心疼。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
而另一个震撼我的片段,则是木器组屈峰长达两分钟的独白。这一段话,不仅是一个文物修复者对文物修复的理解,更是一个匠人,或者说是一个手工艺术家,对“格物”的理解: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我们从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做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
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才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交流,他对它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当然,修复文物,在孤独之外,还有“对话”。修复人和上一任修复人的对话,贯穿古今,相当奇妙。这个经历的过程,获知鲜为人知的故事,唯有这份工作才能做到。比如,用现代科技,书画修复组发现了乾隆时期的某位修复者,冒着砍头的风险,用次等的材料冒充植物染料,而这一“揭发”却是在百年之后。
这里也有传承。故宫还保留着传统的拜师学艺,手艺与技能代代相传。对话和传承,这个工匠精神被人夸夸其谈的年代,在三集有限的篇幅中就足够让人心中一颤。而所谓“匠心”,无论是何种杂项,说到底,都是手艺。
▲有些技能,比如说缂丝则还需要从民间学习继承,以防这门古老又繁复的手艺失传。
但文物修复,却又不是一般的手艺。比如书画修复,需要经历七个严谨的步骤:
1、洗尘;2.用马蹄刀去污;3.加固画面。绢画须用专用水油纸使画面图案不走型;4.补洞。用非文物的老卷、旧卷剪裁下来补洞上;5.给画面全色;6.压桩,寻找平整的鹅卵石,把修补好的画芯压平、磨平。7.托芯,重新给画芯加上背纸。
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细节都是需要熬心血。
明代收藏家、装裱工艺家周嘉胄提出过装裱修复良工应具备“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四项标准。古画修复,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技艺。除了修复的专业技术要精湛,真正的大师,同时要有良好的绘画、书写功底,熟读绘画史,懂得每一位画家的笔法走势、笔锋脉络。
在书画界,临仿者的高境界是“无中生有”,要对原作了如指掌,胸有丘壑才能下笔如有神。比如片中提到的十年时间临摹《清明上河图》的冯忠莲女士。
而修复则是“起死回生”,修复有残损的作品,要求修复者全身心投入原作者当时当地的状态,继承这门手艺,通常都需要甘抛虚名,用自己的心血为世人再造绝世之作的风流。
▌最后,作为一个文博爱好者,我想说的是,片中一直在反复强调说的是一个传承问题,但没有说的是,譬如,古画修复,早年间还分流派,扬州派、苏州派,各派风格不一。到现在,各派虽然还有传人在,但都难以为继。全国范围内,仍在从事这项职业的老师傅,不过十几个。这部有温度的纪录片,或者真能引起年轻一代对古文物修复专业,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即便是仅仅是作为网友戏言的“故宫招聘”纪录片,也值得你我观看。
本文获作者许可发布,
由南都全娱乐(nd_ent)公众号授权转载。
特此感谢!
(长按以下二维码,或搜索群号:475225203,可加入博物馆.看展览的网友交流QQ群,和同好者一起聊自己喜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