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明,一个感伤而又萌动的日子

2018-04-06 爱塔传奇


清明,是节气也是非常特别的日子。

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故此时此节,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

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动人景象。
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日子。


▲南宋·楼俦《耕织图》摹本(局部)祭祖的场景

▲莫高窟第454窟  墓园  宋


自古,扫墓这事儿在民间流行,官府亦不例外,连敦煌寺院中也行扫墓之风。

古人们尤其不能对春景视而不见,寒食、清明郊游是他们寄情于自然的一枚邮票。


▲莫高窟第217窟  春山踏青  盛唐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明  仇英《春耕图》 册页 (局)  绢本设色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在冬至后105日,即清明前的一两天),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莫高窟第159窟  食品  中唐


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北宋初年的敦煌衙府账目上,发现了古人在寒食节宴席中准备的各种面食。


其中有胡饼(类似今天的馕)、截饼(类似今天的油炸果子)、蒸饼、餪饼、饽饦(类似今天的揪面片)、灌肠面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莫高窟第236窟  食品  中唐


从数量上计算,寒食宴饮用面总量为“二月八行像”的17倍还多,可以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日盛宴了。除了吃面,寒食还设酒招待,节日期间用酒量亦是相当汹涌。


可见,古时寒食民间禁火三日的规定,挡不住小长假相聚宴饮的脚步。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



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的气候状态处在气温不断上升带来的光明、温暖和雨水中。这是一个决定万物生长的时节,生命拔节抽条,人也变得清朗明净起来。



一候,桐始华。桐树开出淡紫色的花朵。



桐花展童颜。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



二候,田鼠化为鴽。阳气渐盛,田鼠回洞,鹌鹑出来活动。



麦花为果来。轻化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



三候,虹始见。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彩虹出现。



柳花意留人。绿杨识欲春来暖,一夜东风脱却却绵。



春薇戏膏雨时前。



洗尽人间四月天。



半掩半羞还遮面。



一碗巢穴报肥燕。



纸鳶乘风上千里。



燕蝶轻狂野方原。



云外搖翼任逍遙。



柳丝啼红蒸晴烟。





转自:文博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