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山西省作为国内现存数量最多、涵盖年代跨度最大的古建筑圣地,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

如今在一些城镇乡村间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并不知名,很多甚至已经颓败不堪,岌岌可危,在杂草灌木中挣扎挺立。让我们缅怀敬畏之心,一同去寻觅那些鲜为人知的山西古建



1

净土祖庭白人岩

白人岩位于代县西北部,距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20公里,东邻雁门关西陉口,北依恒山,海拔2228米。因寺前有孤峰耸起,岩体白色,状若仙人而得名,建寺时间约为公元354——365年。白人岩分上下两寺,上寺环抱山中,即白人岩主景区。下寺在山脚入口处,俗称小寺,因由净土始祖慧远创建,故白人岩禅寺也称净土祖庭,开中国净土宗先河之源头,是东晋慧远大师修身说法的第一道场,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是山西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2

云外仙阁赵杲观

赵杲观位于代县境南部交口乡洪寺村附近的天台山沟壑中,创建于北魏,明代万历年间曾予重修。寺庙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有大佛殿、古南洞、石室三楹,是佛教僧侣居住处。北部是观音阁,内有天然石洞,外建五层楼阁,依崖开凿卯洞梁架结构与崖石交接构成,构造精巧。阁内,有铁索,可攀索而上。阁东是九仙女洞,再往东南是3层楼阁,亦可以覆铁索而上,名为“仙阁梯云”。楼阁前建屋宇,后依石洞,楼檐与石洞相配,木石结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阁楼前塑有赵杲泥像,泥像依崖作檐,头顶距石崖仅寸余,故有“赵杲观,离天二指半”的谚语。天台山今已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宫观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金代遗构白玉宫

郊底白玉宫位于陵川县潞城镇郊底村西。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南北长 102.7 米,东西宽24.5米,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内存碑碣记载,金崇庆元年(1212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 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 年)、民国期间(1912 年—1949 年)均有修缮,现存建筑正殿为金代遗构,其他为明清风格。轴线上现存山门(舞楼)、三仙殿、正殿、后殿,两侧有垛殿、僧楼、廊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前对搭牵,柱头斗栱为四铺作单昂,隔扇门窗。顶覆灰色筒板瓦,琉璃脊饰。2006 年,郊底白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南神头二仙庙

南神头二仙庙位于陵川县石圪峦村,为一进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1000平方米。创建年代无考,清康熙、道光年间修葺。中轴线前为山门,但仅剩基址,院内两侧有廊房各五间。正殿位于中轴后,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灰色筒瓦铺作,正殿前檐用四柱,柱头卷刹较缓,为典型的金代建筑。殿内两侧山墙绘有 20 多平方米的壁画,除局部脱落外,其余保存完整,其内容为二仙传说故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定襄白佛堂

白佛堂位于定襄县河边镇继成村五仙山巅。坐北先南,寺庙占地面积约1217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仅存正殿,殿内东西长9.5米,南北宽4.5米。殿中设佛堂,上雕释迦牟尼佛像1尊,殿周壁面雕石佛像百余尊。又称百佛堂。创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清代多次修葺,正殿由仿木构前檐和天然石洞两部分组成,面阔三间,前檐柱头斗栱为五踩双翘。明间装修为六抹槅扇门。圆鼓形柱础。该石殿内雕像高大。雕技较为细腻。是当地保存较好的佛教石窟寺,也是研究佛像石窟的珍贵资料。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



6

大汖—大山深处的“布达拉宫”

盂县大汖(pìn)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是一个古老宁静的古村落,是迄今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大汖房舍奇,大汖村的房舍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房屋都用石头垒成,除了平房还建有二层和三层楼房,整个村庄建在一个石坡上,房子又用石头垒成,是名盂县大汖村副其实的石头村。大汖道路奇,大汖村的大小道路全部用石板或石头铺成,村民就地取材铺设了道路,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7

曹家山寨——迁善庄

迁善庄也叫青龙寨,位于侯城乡范家庄村东面,四面环山的峰顶上。占地七亩,海拔 1386 米,三面峭壁,东面是斜坡,与赤伍庄相望,是北洸曹家“三多堂”的主人。曹培义购买建造的、独具特色的典型的城堡式山寨。四周用锤凿成的方形、长方形墓石砌的堡墙,墙壁无塄无缝,常人难以攀登,就连飞鸟爬虫也难以落脚。主人投资了七十万两白银,于咸丰八年(1858年)完工,历时五年。寨内除了两个小门楼外,没有一间土木结构的建筑,所有建筑物全是锤凿的方长形基石垒砌而成的。全是白灰墙缝,卧室、仓库、碾磨坊就连老爷庙大殿全是石砌而成的窑洞。窑门没有前墙,全由门窗组合,所以采光很好,遇到火情不易燃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