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宣恩网 2018-05-24


“微工厂”鼓起贫困户腰包


“方师傅,您看看我这个拖把扎得紧不紧……”5月15日,在珠山镇王家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的微工厂里,工人冯梅红正在作业台用布条手工制作拖把头,时不时就向工厂负责人李征请教。

“对,要按照这个缝隙一处一处地扎密扎实,保证每个拖把头的重量在一斤八两。”李征拿起冯梅红做好的拖把头放在称上,指针刚好停留在0.9公斤处。

看到称上的数字,冯梅红颇有些满足。自微工厂4月份开办起,她就主动报名,成为工厂首批务工的搬迁群众。今年41岁的冯梅红是土鱼河村人,因为山大人稀,居住不便,今年3月份搬迁到王家坳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地里。她现在的新居,就在工厂对面的楼栋。

“两个儿子去读书了,我身体不好,不能做重活,刚好在这儿可以做点事,每天能有收入,生活费不愁了。”因为丈夫外出务工,冯梅红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每逢儿子上学时,她就在这儿务工,通过计件赚取薪酬。

像冯梅红这样的工人,在“微工厂”不在少数。从五里牌村搬迁到此的符国双耳失聪,家中85岁的老母亲需要人随时照顾,为此符国双就业机会并不多。“微工厂”开办以后,符国双也报名务工。为了让他尽快熟练,工厂还特意安排专门的师傅手把手地教符国双。

“我只要每天能赚到钱,都非常满意了!”如今,符国双每天都按时来工厂“上班”,住进新房子,还找到了工作,他每天都充满了干劲。

以生产拖把、扫帚、垃圾斗等洁具用品为主的“微工厂”在安置点上开办,解决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的实际需要。

“我是宣恩人,我也过过苦日子,能办这个厂让大家来做事,我愿意并且有信心办好这个厂。”工厂负责人李征道出自己返乡创业的初衷。从1993年起,李征南下广东打拼,并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虎门开办了一家机电贸易公司,攒下了一笔钱。2017年,通过牵线搭桥,他与珠山镇政府达成了协议,决心在安置点上开办“微工厂”。

结合之前从事过洁具生产工作,考虑到搬迁群众掌握技能不多,李征正式开办了恩施州永洁五金塑胶有限公司。工厂将从沿海地区购回的布条进行分拣、剪裁、配色、扎布、组装,生产成品,销往县城和周边县市。

“我们生产的拖把在市面上很有竞争力,花色搭配得大方简洁,每把拖把的重量适中,尤其是在拖把头和拖把杆的接头采取了弧度衔接,不易脱落。”李征拿起生产出的拖把成品,娓娓道来。

“微工厂主要依靠薄利多销,现在是洁具销售的淡季,目前要加强生产质量,做好储备,我有信心这个微工厂会在安置点上越办越好!”对于下一步打算,李征如是道出,信心满满。


有 福 利!

识别上方图标进入宣恩电话本

可查找宣恩党政机关及各行各业电话!


图文:刘亚丽

微博:@宣恩发布

编辑:王俊

审核:欧阳章平@凉亭


更多精彩:

请您到宣恩来,我到杭州西湖去。。。

赞!宣恩90后“养蜂姑娘”张连华!!!

宣恩椒园镇王真奎,年迈的母亲和家人盼你回家!

木笼寨里千丘田,抓鳝鱼、插秧子……这些人玩的好嗨!

赞!这个宣恩人退伍不褪色,回乡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宣恩长潭河乡黄朝胜,离家12年了,你的家人在等你回来!

宣恩最幸福的母亲,年过百岁五世同堂,有162人的大家庭,是儿孙们的“大宝贝”

【奇】宣恩有个人修了幢“绿房子”,全国都好奇

初夏,你吃per没?

插秧、捉鳝鱼、吃贡米,宣恩木笼寨村首届插秧节喊你来寻找乡愁咯!

大宣恩的小龙虾不仅味道美,还能带你致富带你飞!

你没见过的宣恩“夜”,太美了Word大宣恩!!!

点赞@宣恩青年!!!

丈夫瘫痪8年还悉心照料,宣恩这个女人不简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