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吉平:书法学设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不应再有疑虑!

杨吉平 朱思旭 书法报 2022-05-19

先结果 后开花

——书法学科独立地位之我见

■杨吉平 朱思旭


杨吉平 现为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书法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书协会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教育厅联系高级专家,山西省高教系统高级职称评委,山西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等。书法作品获中国书协“诗书合璧奖”,数十次参加国际国内书法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400余篇,获首届中国文艺理论评论奖一等奖、山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出版《临汾书法史略》《中国书法100年》《书法批评学》《诗词作法通论》《当代书法家批评》等著作10部。

2020年11月,笔者携弟子数人赴河北保定易县南管头村看望林鹏先生,林先生让负责照顾的外甥女扶着坐定,开口便说:“杨吉平啊,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先结果后开花,而不是先开花后结果。”林老一边说一边望着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我和同来的几位弟子面面相觑,不知先生所云为何。当时,我的脑子中便闪现黄瓜、柿子等植物的影子……此后很长时间,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问题的答案也一直在脑海中盘旋,挥之不去。

中国书法已有几千年历史,这门古老艺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有目共睹,但其学科地位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在此意义上说,中国书法可谓硕果累累,只不过一直未见其花开灿烂而已。也就是说,中国书法是先有其实而未见其华。

所谓学科,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另一个是学校教学的科目。

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其基本结构包括学科所具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等。书法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其所具有的知识无疑是系统的、成熟的。书法学知识体系包括书法技法、书法创作理论、书法史、书法批评理论、书法美学和与之相关的文学、哲学、史学知识等。在这诸多方面,书法知识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

书法创作自然要熟练掌握技法,而书法技法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关于书法技法的理论阐述,经由历代大家梳理,早已形成一座理论宝库,著名者如蔡邕《九势》、卫铄《笔阵图》、王羲之《书论》、智果《心成颂》、欧阳询《欧阳率更书三十六法八诀》、虞世南《笔髓论》、姜夔《续书谱》、宋人《草诀百韵歌》、陈绎曾《翰林要诀》、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王澍《论书剩语》等,这些著述表明在古典时代,中国的书法技法理论已经臻于完美,无疑为书学者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民国以降,书法技法的著述更是汗牛充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书法教育专业的设立,诸如楷书技法教程、行书技法教程、篆刻技法教程等专业书法技法教材出版过数十种,已成为毫不逊色于美术教材的专业技法教材。虽然不同高校的技法教材内容有所区别,但核心内容大体是一致的。这些高等书法教育教材,在体例上都是现代学科框架下的新教材,是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

中国书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文字发展史初期,与中华文化史的历史时间相一致,因此,一部中国书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一种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也是这门艺术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虽然中国书法缺乏像二十四史那样的鸿篇巨制,但自魏晋隋唐以来,书法史著作也是代不绝书。如张彦远引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录》、米芾《书史》、董史《书录》、庾肩吾《书品》、陈继儒《书画史》、陶宗仪《书史会要》、厉鹗《玉台书史》等。尚有兼有书论、书史性质的论述等,也应归到书法史著述中。现代学者的书法史著述更是汗牛充栋,近年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中国书法史》成就最高,还有数十部书法断代史先后出版。另外,作为高校专业教材的中国书法简史类教材也有数十部以上,这些教材都是现代学科体系框架下的产物。

书法批评理论的完善也丰富了书法学知识体系,学术界关于书法批评及书法批评观念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如姜寿田主编的《中国书法批评史》、陈代星著《中国书法批评史略》、甘中流著《中国书法批评史》三部书梳理了历朝历代书法批评历史及书法批评观念,王兴国著《多维视角下的当代书法批评》着眼于当代书法批评,笔者拙著《书法批评学》作为首部书法批评原理类著作,也为书法批评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可以参考的理论体系。总而言之,书法批评学理论已基本成熟。

较之文学、史学、哲学等历史悠久的学科,美学在中国算得上新兴学科,故书法美学的发展具有相当广阔的空间,而且目前取得的成果也值得肯定。相关成果如金学智著《中国书法美学》、陈方既著《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陈振濂著《书法美学》、宗白华的《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等,都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知识框架有机结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书法美学理论体系。

我们在肯定书法学科独立地位的同时,也要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如文学、哲学、史学等。笔者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对文学关注较多。文学以文字的组织为创作手段,书法则作为历来文人熟读文史哲之余的雅好,以汉字书写为工具,具体以线条、结构、用墨等表现书法家的审美追求。书法与文学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不论文史哲经典著作还是书法名家流传至今的经典碑帖,都将作者的学识修养、道德才情、个人品格融于作品中,所以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因此,在书法学科中自然融入古典文学的一些学科,使之成为书法学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方面也做得很成熟。

作为学校教学科目的学科,书法学似乎比知识体系的学科还要完备。现代高等教育的书法专业可以说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基本课程设置包括书法技法课程、书法理论课程、书法史课程、古典文学课程、艺术考察和美育教育课程等方面。

高校书法技法课程主要以各书体的临摹与创作为主,辅之以中国画技法、篆刻学、装裱课等辅助技法课程。设置这些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书法实践能力及今后的书法创作方向,即选定何种书体,在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上完成专业训练。篆刻与装裱对于书法而言也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培养书法专业学生的全面实践能力成为书法专业的一大特点。

理论课程、书法史课程及古典文学课程的设置则主要包括中国书法简史、历代书论选读、碑帖学研究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课程,如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诗词写作、中国哲学等,这对于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书法人才具有深远意义。理论学习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比较欠缺的,当下年轻人趋于浮躁,沉不住气、静不下心,学习书法甚至想速成,只想进行技法训练,而忽略理论基础。想要短时间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比较困难,但在学科设置上书法专业已经相对完善,其目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则属于教学效果的问题,而不属于学科建设问题了。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在让学生掌握技法与理论的同时,也需要提升眼界,提高自身的艺术、学书视野和道德情操,艺术考查科目的设立和美育教育的介入便显得尤为重要。如研读博物馆所藏历代真迹,感悟大自然中气势恢宏的摩崖刻石,举办名家座谈、优秀展览进校园等,以此开拓学生视野,更好地沟通交流。书法作为艺术门类,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启迪。当下高校书法专业也逐渐强化美育教育,以审美为纽带来提高学生欣赏和创作书法作品的能力水平。如开设书法美学、艺术鉴赏与批评、艺术哲学等课程,让学生亲身感受、享受书法的美。这些都需要在学科建设上体现出来。从书法热潮的兴起到高等书法专业的设置,再到高校书法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都表明书法复兴的局面业已形成。对于开展书法教学的高校而言,高素质的美育教学与实用性技能的培养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即秉承教书育人的精神,培养一批追求真理的书法人才,“德艺双馨”与“作字先做人”的德育内容在高等书法教育中也要有充分体现。良好的道德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艺术创作,这是高校需要培育的理念,德育教育内容也是书法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无论从知识体系角度还是从教学体系角度而言,书法学都是已经存在的体系完整的独立学科,诚如林鹏先生所言,书法学学科已经结果,现在则应该开花了。将一个已相对成熟的学科与另一个学科并列,显然是不科学的。在书法学科已成熟的当下,书法学设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应该再有什么疑虑了。

杨吉平部分著作书影







《诗词作法通论》

一本人人可以看懂的
诗词写作教材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书法学科升级大家谈


陈振濂:“书法学”学科建设的时代命题

沈浩:从高等书法教育60年看书法学一级学科的设立

书法学科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倪文东谈“美术与书法”并列为一级学科

李一:书法的学科升级切合时代发展需要

潘善助:关于书法博士、书法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

书法学科建设任重道远——张金梁谈“美术与书法”将成为一级学科

黄鸿琼:书法一级学科设置之我见



编辑 ▏汪小花

供稿 ▏2022年《书法报》第10期



20222022



2022年《书法报》系列报纸订阅有奖,火热征订中点击下方,立即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