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黎莉莉:民国银幕女神的世纪光影(内附海量珍藏图片)

2015-08-07 潘婕 青年电影手册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我们!


今天是早期中国银幕女神黎莉莉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日,今年也是她诞辰一百年。在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里,出现了众多早期上海的电影明星,张曼玉扮演的阮玲玉,刘嘉玲扮演的黎莉莉。可是真实生活中的黎莉莉,却并不为现在的年轻观众熟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黎莉莉的生平与银幕之旅。


上图左:黎莉莉 右:阮玲玉
下图左:张曼玉 右:刘嘉玲 她们在电影《阮玲玉》里扮演了阮玲玉和黎莉莉。

黎莉莉,1915年生于北平,原名钱蓁蓁。她从小当过丫头,童年生活极为不幸。

1927年,黎莉莉移居上海,身为地下党的父亲钱壮飞送她进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团学习歌舞,由于她表演出色,与王人美、胡蝶被称为歌舞三杰。

年轻的黎莉莉


1932年,黎莉莉主演了孙瑜导演的《火山情血》;

《火山情血》剧照


1933年,黎莉莉主演了《天明》,参加了《小玩意》的拍摄;

《小玩意儿》剧照


她主演的《体育皇后》和《大路》以活泼、健康、富有时代性的形象征服了观众,被公认为典型的“甜姐”,颇受当时学生及青年人的欢迎。尤其是在《体育皇后》里以泳装造型出现,风靡全国。

《体育皇后》剧照


《电声》杂志封面


1939年,黎莉莉参加了香港大地影业公司《孤岛天堂》的拍摄;

1940年,黎莉莉拍摄了《塞上风云》;

1946年,黎莉莉在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学习表演;

1947年,黎莉莉回国。

1953年,黎莉莉参加了《智取华山》的拍摄;

1955年,黎莉莉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学习,后留校任教,成为表演系教授。从中国银幕上淡出。

北京电影学院演员专修班第一学期考试,中间是教师黎莉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袁庆丰认为:黎莉莉所塑造的银幕形象在中国电影史上有革命性的意义。黎莉莉最初因参演左翼电影而出名,但从193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史上所有的新的电影形态或电影类型她都有参与。作为民国电影的一代巨星,黎莉莉代表着民国电影最辉煌的历史,令后人景仰无限;作为一代佳丽,黎莉莉退隐后与世无争,不仅得以安度晚年,而且寿享九秩,令人敬仰钦叹。


黎莉莉的家人和后代受到她的影响
都投入到了中国电影这个行业

儿媳叶向真——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要电影作品《原野》(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风吹唢呐声》、《三宝闹深圳》等;

女儿罗小玲—-北京儿童电影厂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要作品《幸运搜索》、《少男少女》,所拍影片多次被选送国内外电影节;

女婿潘锦元——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60摄影系主要作品纪录片《虎头山上访亲人》、《祖国处处是家乡》;

侄子钱涛—— 摄影师,电影作品《老店》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电视连续剧《赵氏孤儿》获金鹰奖最佳摄影;

侄女钱泠泠——导演、剪辑,毕业于电影学院导演系,作品《天地告白》、《王忠诚》等,其中《王忠诚》获百合奖优秀影片奖,获优秀导演奖;

外孙女潘婕——导演、演员,中国第一位走上银幕的时装模特,88年主演电影《黑楼孤魂》开始,出演电影电视几十部;2008年导演第一部电影《晋州女人》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执导院线电影《美丽笨女人》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

2005年8月7日,黎莉莉病逝于北京,享年90岁。

这个家庭在钱壮飞和黎莉莉的影响下,四代都在从事电影这个行业,并且还在继续努力地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奋斗着…


附:潘婕追忆外婆黎莉莉(略有删节)


多人都知道,姥姥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钱壮飞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的鼻祖,其实他们的生活可真不像有些影视剧里描写的那样舞会呀,美酒呀,夜总会呀,有的甚至还来一段恋情。

真实情况是,地下工作者不但时时处在危险中,还经常因为地下工作的需要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姥姥小时候就曾经先被送到过孤儿院,后又过寄给人家当童养媳,姥姥告诉我她后来还总是做恶梦,梦到老有人追她,可是她的鞋不跟脚,总跑不快。其实就是和她童年生活有关,她寄养的那家人对姥姥很不好,她从来就没有一双自己的鞋,都是大人穿剩下的,不合脚,所以每天都塌啦着鞋走路。她的颠沛流离的童年让她在解放后在一次周总理接见她的时候,总理问她解放后最想做什么的时候,她会说想开一个保育院,她希望孩子们不要再像她那样,都能有个幸福的童年。


在1927年“4.12”事件后,姥姥的父亲钱壮飞和母亲张振华(也是地下工作者。是太姥爷钱壮飞的入党介绍人)因为工作需要要转移到上海去,这回她爸爸亲自过问了女儿的去处,他觉得姥姥活泼,喜欢唱歌跳舞,就把姥姥送到了由黎锦晖先生创办的明月歌舞社。姥姥曾经不止一次地给我讲在那里练功的辛苦,她说她进团的时候年龄已经偏大了,她就只能靠死用功来弥补,在明月歌舞社,每天除了练习唱歌,跳舞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姥姥说压腿压得她下楼梯都困难,只能坐在楼梯上一步一步往下挪。由于姥姥的刻苦努力,当然也有天赋在里面,姥姥和歌舞团里的王人美,薛玲仙,胡笳成为歌舞团的“四小天王”,而且姥姥也是这个团跳舞最突出的团员。这一段的经历也为以后姥姥称为大明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30年,姥姥那时候16岁,因为没有机会正规上学,却又迫切地感到自己需要长知识学文化,于是姥姥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一边拍电影,一边上学。在南阳高商读书的日子里,姥姥是很快乐的,她每天背着书包,拿着网球拍骑着自行车从徐家汇到善钟路上学。那时姥姥已经小有名气,电影的收入已经是150块大洋一部,全家老小都是要靠姥姥共给,担子也是很重的,但是真的觉得姥姥就是那种特别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就是这样,她对学习一点都不松懈。她说当时电影拍摄周期都很长,所以她一般都是白天上学,晚上去拍电影。


姥姥在1934年主演的电影《体育皇后》应该算是她最受观众欢迎的形象之一,可以说她那健康清新的形象给当时充满才子佳人扭捏造作带来了一缕清风,其实我想说的不只是这些,我想说的是姥姥之所以能有这样健康形象示人,也是和她平时的修炼分不开的,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姥姥在南阳高商,就是她上学的学校,是短跑50米冠军,还在上海游泳场开幕式上做跳水表演。在当时能够游泳的女演员本来就不多,能跳水的就更别提了,所以孙瑜导演能选她做《体育皇后》女主角是偶然也是必然的。

第一位穿着泳装登上中国银幕的明星


姥姥经常和我说她特别努力学习识字,拿本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知道怎么读的字,就随时问路过的人,因为路过的人南来北往的哪个地方的人都有,所以姥姥对很多字当时念的都不是很准确。但是正是因为姥姥的好学精神,才让她在有声影片出现的时候,可以毫无担忧,可以字正腔圆地说每一句台词。为创作出更好的银幕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姥姥带我们打牙祭


我与姥姥88岁生日合影


姥姥不但爱好体育,还喜欢画画,交往最多的是大画家叶浅予和张光宇兄弟。还有漫画家丁聪,姥姥说和他们的交往,让她开阔了眼界,增进了美术方面的修养,其实对她的表演艺术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姥姥当时画了好几幅自画像,可惜年代久远,我只见过照片。想说的是演员的修养要多方面的,要多才多艺,要保持学习的心,要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的心。

《荷塘月色》艾中信画


文革以后,她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平和,主动给自己降了3级,在电影学院专心教学,她还把电影学院落实政策分给她的楼房也退了回去。说有得住就可以了。这就是刚刚经历十年浩劫,被批斗,被剃了阴阳头,丈夫被迫害致死的姥姥,这样的人格这样的精神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吧。我记得我上幼师的时候,住校,我姥姥给我送月饼,故意穿的衣服口袋上明显的还有没有洗掉的钢笔水,我的同学都很惊讶,你姥姥真的是电影演员吗?因为那时我们心里电影演员是高高在上的,可能我当时很虚荣的和同学们炫耀过。我想我姥姥可能也是故意的不让我有和同学不一样的优越感。

姥姥旗袍照


在姥姥的告别会上有个男孩子哭得特别伤心,找我来慰问,他说他是姥姥的忘年交小韩,是王莹的英文翻译,他有一次帮王莹给我姥姥送封信,从此和姥姥经常书信往来,成了忘年交。他说我姥姥英语口语也特别好,让他很吃惊。姥姥的英语为什么那么好?其实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那是1944年,我的姥姥因为美国有个公司邀请她去演话剧,便到了美国纽约。先进了华盛顿天主教大学暑期学校用了两个月进修表演同时学习英语。姥姥在那里还抓紧看话剧,向同行们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在美国期间还又到私人老师那里学习声乐。为了有钱交学费,她就去一个罐头工厂做临时工,教华侨讲国语。她的恩师著名导演孙瑜导演曾经教她的唐诗这会儿也派上了用场,成了她赚学费的一个办法。想想老人传下来的老话总说:艺不压身真是这么回事哈。她还为了练习口语去她的美国女同学家,美国乡下小镇住了一段时间。

姥姥在美国


1946年她和孙瑜导演为了省去麻烦的手续和路费,自己驾车从纽约去好莱坞,每天开2、3百公里,大约跑了十几天才到洛杉矶。他们还是为了省下一些开支,就从旅馆搬到华侨家里,姥姥就每天为他们“表演”做中国饭。说这些呢,就是想让你们知道姥姥她们在美国的生活可以说很拮据。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个美国公司找她拍戏,本来呢,是一个很高兴的事,但一看是侮辱中国人的角色,姥姥黎莉莉毫无商量地拒绝了。所以说修养不是让你没脾气,一味的温柔,谦让,该有骨气的时候必须有骨气。

姥姥在美国


名导演孙瑜与名影星黎莉莉结束在美考察回沪。

(右起)孙瑜、黎莉莉、罗静予。


说实话,我很羡慕她们那个时代的演员,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家都有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上海发生918日寇侵华事件,姥姥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联华公司的工作,放弃了1000元的薪金,那时候的一千元啊,你们知道是什么概念吗?1937年上海呢,物价相对高些,但是一块大洋可以买20斤大米。像宴请一顿豪华宴席,鲍鱼鱼翅等名贵菜应有尽有的情况也就25块大洋左右,我为什么举这些例子呢,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我姥姥放弃的1000元大洋有多多,她们为了国仇家恨真的什么都能放弃。姥姥在1934年到1936年之间拍摄了《狼山喋血记》《小玩意》《大路》等影片,都是有反帝内容的,虽然国民党政府不许点明日本帝国主义,但是在姥姥她们演员心里,都怀着强烈的抗日情绪。

《狼山喋血记》剧照


《孤岛天堂》是一部讲抗战的影片,导演蔡楚生,它讲的是上海沦为孤岛后,一群爱国青年冒死跟汉奸斗争。最后,这群青年凭机智把汉奸一网打尽,并加入游击队,为国家杀敌的故事。因为当时演员匮乏,姥爷只好请已经怀孕的姥姥出演。为了镜头上看不出来,就不断地勒紧腰带,还设计了一个黑斗篷挡着肚子,导致舅舅生下来才5磅。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叫《舅舅的抱怨》就是写得那段故事。他们在香港拍摄环境很艰苦,姥姥当时的月薪只有几十块,所以只好住在最低等病房,就这样为了不耽误拍摄,姥姥生完孩子才三天就继续工作了,姥姥说她当时也感到很辛苦,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因为知道这是在为抗战付出一份力量。姥姥说,当时他们觉得她们演员一边演一边自己也在受着爱国主义教育,特别希望用自己演的电影燃起民众抗战的烽火,希望我们全民族能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华夏才能获得生机!写到这,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他们的精神感动,也不禁为现在的我们汗颜。在有机会出演主演姥姥是这样认真,甚至可以说拼命,在面对小角色的时候,姥姥同样的也是认真对待。


姥姥最后一次的银幕形象应该是前不久去世的郭维导演的《智取华山》,她演里面国民党军官的太太,看得出姥姥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形体动作都演的一丝不苟,很多场戏戏都不在姥姥身上,姥姥却认真地甘当背景,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姥姥演的真像,现在看了却不免出戏,感到心酸。解放后,各种运动纷至沓来,作为曾经的大明星,姥姥是怎样的心态怎样的坚强啊!


姥 姥 的 友 情 篇


姥姥和王人美是至少60年的挚友了,她们同龄,12、3岁一起进的明月歌舞社,后来一起到联华演电影,当时她们各自独当一面,王人美主演了《野玫瑰》《都市的早晨》《渔光曲》等,姥姥主演了《小玩意》《大路》《体育皇后》等影片。我特别羡慕她们那时候真挚的友情,当时王人美的《渔光曲》和姥姥主演的《大路》都被选送苏联电影节,只是因为《大路》有抗战内容,为了躲开国民党的检查,由水路送到苏联,送到的时候,电影节已经结束姥姥的《大路》没赶上评奖,《渔光曲》成为了中国电影在国外拿奖的第一部影片。

姥姥和王人美

记得去访问姥姥的学生马崇乐时,他也记忆深刻,她们两位那时都是和他熟悉的长辈,我姥姥还是他的老师,觉得她们之间很真诚,姥姥和他说过觉得只要是为国争了光,就替她高兴。北影的默默阿姨和我说,在人美奶奶的追悼会上姥姥还把一朵马蹄莲放在人美奶奶脖子旁边,为了能遮上人美奶奶正不过来的脖子。


姥姥和阮玲玉合作过的电影是《小玩意》演母女,《国风》里演两姐妹,说起阮玲玉姥姥从来不吝惜对她的赞美之词。拍摄《小玩意》时,阮玲玉是红极一时的明星,而姥姥是新人,她很忐忑,但是没想到《小玩意》开拍第一天,阮玲玉竟然第一个到了化妆间,她们各自默默化妆,当两人目光相遇时,阮玲玉嫣然一笑,姥姥的紧张心情一下轻松了一半。然后在后来的拍摄中,阮玲玉总是主动启发诱导年轻演员的姥姥。比如有一场戏:珠儿在“1.28”战火中身受重伤,阮玲玉扮演的妈妈抱着演女儿的姥姥哭,但是女儿反而忍着疼痛,笑着和妈妈说:“妈妈,别哭,小傻子才哭呢。”然后含笑死去。

姥姥和阮玲玉



刘嘉玲和张曼玉版的《阮玲玉》


说实话这场戏我觉得姥姥演得特别好,结果她说,其实这场戏时阮玲玉启发她这样演的,说她对挖掘角色内心世界很有见解。我当时也没想到姥姥这样直接地告诉我。这样反而让我觉得真实的姥姥更让人佩服了。


记得去年去上海看秦怡奶奶,还和我讲起姥姥她们那时在重庆生活特别艰苦,姥姥特别会苦中作乐,拿猪油渣和辣椒什么的炒在一起,很好吃。有一次她们两个饥肠辘辘的正在街上徘徊,遇到姥姥认识的一个电影公司老板,就带着她们好好吃了一顿,算是打了牙祭。她闹婚变的时候,姥姥帮她看孩子,帮助她逃跑。

左起:秦怡、姥姥和张瑞芳


我去上海看望老艺术家秦怡


生 于 电 影 世 家 — 潘 婕


潘婕:导演、演员,中国第一位走上银幕的时装模特,从88年主演电影《黑楼孤魂》开始,出演电影电视几十部;

2008年导演第一部电影《晋州女人》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2年执导院线电影《美丽笨女人》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

2015年获青年电影手册组委会特别奖。




欢迎投稿:filmwoods@126.com

商业合作:请加微信422433359


长按二维码

给小编打个赏~

欢迎购买

程青松电影笔记

《在光影中旅行》签名版

购买方式:【汇款】

价格:36.00¥/本

汇款地址:

①农业银行:6228210119001852677

②支付宝:13631266078(推荐)

③微信:422433359(推荐)

联系人:马文放

电话:18615754810

加微信请注明“购书”,谢谢!


青年电影手册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