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电影史上演技最好的男演员最后下落不明

浪影 青年电影手册 2018-10-22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我们!



石沉大海,你却从未挥手道别



《哀乐中年》是石挥电影表演生涯的巅峰之作,他的表演超越了时代,至今令人惊艳



一趟又惊又喜的时空旅行:《石挥谈艺录》编辑手记


文 | 浪影


从2015年春节前的某个冬日午后,到2017年春,这套书的出版历时两年,而对于主编李镇老师和责编来说,这两年更像是一趟又惊又喜的时空之旅。



█  2017版,体量上是1982版的好多倍


2015年是石挥诞辰百年,为了纪念这位或许已被遗忘的伟大演员,(说其伟大,不但因为后来的于是之、李雪健、刘佩琦、张国立、姜文、黄磊、邵兵等都奉他为偶像,且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更因其编、导、演、写作、谱曲、编舞、管理等多元才能,在话剧舞台与电影银幕上的正派、反派、主角、配角的如鱼得水、如臻化境,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思想。)我们早在2013年的时候,就在策划再版《石挥谈艺录》的事情。


既然是纪念版,总希望可以有些新意,至少有些新资料,然而我手中的资料只有1982年版的《石挥谈艺录》,一本泛黄的纸张脆弱的起了皱纹的书。后来我又搜集到十几篇82版未收录到的文章,为了保险,我想到请教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师兄李镇,听说他一直在研究石挥。我把自己搜集的文章列表和计划的编辑体例发给李镇老师,他当即给我回了电话,告诉我,石挥的文章远不止这些。听到这个消息,我赶紧去跟领导商量,提议邀请李镇老师加入,请他来编辑,领导很快答应,不久我们就和李老师李老师碰了面,在2015年春节之前的某个冬日午后。我们谁也没想到,等书出来,已是2017年春,因为最后的成果,要远比我们计划的丰盛,而其中的惊奇与喜悦,也同样丰盛。


《石挥谈艺录》全三册



1982版《石挥谈艺录》主要收录了19篇石挥的文章、2篇译文和《我这一辈子》的对白剧本,以及2篇追忆石挥的文章和6篇当年和石挥一起讨论演员AB制的其他人写的文章。

而2017版《石挥谈艺录》,在保留了1982版中19篇石挥的文章和2篇译文的基础上,新增了122 篇佚文、263 幅图、1 份年谱、2 份石挥在京沪活动地图、4份石挥谱曲的乐谱,体量是1982版的好几倍。



█ 年谱与地图,还原石挥在场的时空


我们在和李镇老师最初碰面时,基本就确定了做石挥活动地图与石挥年谱想法。


先说年谱,李老师从一开始就建议,不必单做作品年表,而是把作品年表融入石挥年谱中,从而可以在时间的脉络里看到石挥活动的轨迹,更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轨迹中看出其每一部影戏作品或每一篇文章诞生的时代语境。李老师的年谱做得特别详细,连每一次搬家、每一次城市更换与工作更换、每一篇文章的发表、订婚、结婚、乃至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和社会活动等,都有记录,基本上凡有据可查的报刊讯息,都被提取。


这份年谱,像是石挥作为一个孤独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活动过的时间轴上的运动轨迹,记录着其生活的颠簸与命运的流转,也记录着其自1957年神秘失踪后,世界对他的寻找、平反、追忆与纪念。


石挥


年谱中的石挥单人照排列,好似一条长长的胶片,记录着石挥各个时期的容貌与神态变化。


再说地图,如果说年谱是石挥活动的时间轨迹的话,地图则是石挥活动的空间轨迹,二者合起来,就可以拼出石挥曾经在场的时空。


地图的想法,源于最初读石挥文字的时候,我老忍不住想去画平面图的冲动,以感受石挥童年时在北京的家到学校的距离,也源自此前读到过的读库版《城南旧事》中小英子的活动地图的启发。


本来只是想标注书中提及的石挥在京沪两地的几处居所,以及其经常演出的影剧院,一来方便读者直观地看出其活动的范围,二来也可以让有兴趣的读者按图索骥去开发“人文”路线。(为了方便今人寻访,除两处特殊情况外,每处坐标的地址都转换成了今天的地址。)后来李老师搜集到的线索越来越多,除了居所和影剧院,还找到了石挥经常去的书店一条街、常去的饭馆,以及会见重要客人时去的饭店与咖啡馆。因而,最终的两份活动地图,已然变成了作为北漂与沪漂的文艺青年石挥的活动地图,以及民国京沪文化生态网。再对比今天京沪两地影剧院的分布,又可看出双城几十年间文化坐标的变与不变。


初版石挥北京地图



初版石挥上海地图


做这两份地图的时候,李老师曾寻访了石挥在京沪的各处居所,从他搜集回来的影像资料看,各居所的环境,今夕似乎不曾有太大改变。比如石挥在上海复兴中路桃园邨住过的亭子间,如今的户型和格局仍与当年一样,而周围的居民阶层,也与旧时相类,多为打工一族。同样的,40年代石挥在演电影后经济宽裕时用10根金条顶来的位于娄浦弄的西班牙式建筑,如今也依然是比较讲究的人家在居住。这种今夕对照,也有蛮多意味的。从亭子间到西班牙式洋房,则可看出旧时话剧演员收入与电影演员收入的差异,这一点,在今天也仍如此。


最终版石挥上海活动地图局部


李镇老师整理的近现代北京名称更迭一览。后因种种原因,未收录于书中,这里向大家呈示一下。



█ 263张图片,一个人一个时代的掠影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李老师几乎每天都有新发现,到书最终下厂前,共搜集到263张图片。尤其是编辑到后期的时候,李老师通过美国的朋友联系到了石挥的遗孀,已86岁的童葆苓女士,并对其做了几次越洋长途的沟通。从童女士那里,我们得到了一些珍贵的照片,以及照片拍摄时的情境描述:


石挥夫人童葆苓


全书唯一一张石挥自己拍的照片。童葆苓:“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北京,他带我去颐和园玩,他没叫汽车,而是叫了两辆黄包车。他从李少春那里借了一台照相机,在后面叫我名字,我一回头,他就用相机给我抓拍了这张。”


石挥、童葆苓夫妇

童葆苓:“这是他在拍《哀乐中年》的时候,我当时住在我姐家里,在淮海路。那是一处洋楼,楼下有草坪,草地上有长椅。有一天下午,石挥突然来找我,我看见他吓了一跳,他显得特别老,花白的头发;当时是冬天,我穿着皮大衣,他穿着棉袍。原来他当时在拍《哀乐中年》,他还没卸妆就来找我。”



童葆苓:“拍《鸡毛信》的时候,石挥还把小演员蔡安安、蔡元元带到北京大栅栏我家,这是当时的合影。我那时在总政京剧团,所以穿军装。”


除了童葆苓女士提供的图片,还有桑弧之子李亦中提供的石挥在《哀乐中年》拍摄现场的工作照,以及郑君里之子郑大里先生提供的其父笔录的石挥谈自己在《宋景诗》中表演的手稿。


此外,李老师自己搜集的200多张图片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和种类,这里简单列举一些:


1.李老师曾专门给我一个文件夹,里边是石挥在各个时期的单人照,从30年代刚参加剧社时,到在上海成名成腕儿,再到其消失前的1956年。编辑时,我们把这些单人照按时间顺序排列,放到年谱的开始,好似一条长长的胶片,记录着石挥各个时期的容貌与神态变化。

2.年谱里,配有石挥四兄弟与母亲的家庭合照,以及石挥与童葆苓的结婚照,结婚照是在北京西单一家照相馆拍的。


石挥和童葆苓的结婚照,石挥40岁,童葆苓24岁


3.年谱里还有不少石挥的生活照,部分是在家里拍的,可以看出其家居的陈设,他在上海时期的爱犬也有出镜。

4.从石挥和朋友的合照,可以看出其朋友圈,里边有很多京剧名角,比如梅兰芳、李少春。石挥与京剧有许多不解之缘,书中还有两张珍贵的石挥京剧扮相的照片。

5.书中还有几张石挥与周璇相恋时期娱乐小报上刊载的他俩的合影及关于他俩的漫画图文。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娱乐八卦的报道方式。


娱乐小报通过漫画报道石挥与周璇的恋情



石挥赠予周旋的照片, 题字:一个失去了生命的人,他遇见了你



6.石挥比较红的时候,曾上过《青青电影》的封面;《青青电影》还曾刊载过他的个人履历表;书中还收录了1957年的上海市电话簿以及《雾海夜航》的排片表。



7.被誉为话剧皇帝,我们却无法目睹其在舞台上的风采,只能从零星的话剧剧照来窥其一斑,比如书快下厂前,李老师就曾找到石挥在1946年于上海兰心剧场饰出演《雷雨》的剧照。还有让他声名大振的《大马戏团》和《秋海棠》的剧照。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不少电影工作照。


石挥演出《雷雨》的剧照


8.对民国纸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书中收录的报刊上的影剧广告,名人漫画,书讯、婚讯等重要讯息的版面截图等,来一窥那个时代纸媒的报道方式。书中甚至收录了一处关于石挥被誉为“话剧皇帝”的报纸豆腐块截图。


9.年谱的结尾,收录了石挥在各个时期的签名,不同时期的不同笔迹,其中也有不少意味。这些签名有的来自其在报刊发文时的署名,有的则来自其参加公共活动时的签名。为了搜集签名,李老师花了好大的力气,有一处的签名,是从石挥参加别人婚礼时签到的签名墙上找出的。搜集签名及其出处的过程,反过来又帮助了年谱的新增。比如,最初搜集资料时,李镇老师曾牵线,让我和同事一凡去天津杨柳青的石家大院寻访,我们拍回来一张石挥于1951年为小影迷的签名照。受这张照片的启发,李老师竟又顺藤摸瓜找到了石挥在该段时间参加的社会事件。


石挥1949年的签名就是从这一张婚礼签到的签名墙上扒出来的。


说到天津寻访,那次去天津,除了去石家大院,我和一凡还去了位于天津西城寝园的石挥之墓,并问得,该墓于2004 年9 月19 日落成,墓中葬有石挥生前用过的钢笔。墓由石挥的胞弟石毓澍先生出资修建,石挥墓碑的后面是母亲沈树珍之墓。


而李老师对童葆苓女士及石挥胞弟的采访,则问得了石挥确切的生日:1915年3月2日。从而纠正了豆瓣影人条目1914-11-30的错误。此外,这次出版中,我们有意将石挥的卒年写成了问号,而非以往的1957年,具体原因,可参看李镇老师撰写的《石挥真的自杀了吗?》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92393/


石挥和母亲的墓碑在一起,母亲是他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人


如果说石挥的文字在帮我们借助想象回到那个时代和他的世界的话,这些珍贵的图像资料,则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牵引我们让想象找到着陆的方向。



█ 143篇文章,计划一本终成三本


用李老师的话说,每天在史料里翻腾,总能找到点信息。等到书最终出版的时候,从原来的21篇,陆续搜集到了143篇文章。所以原本1本的计划,看来要变成上下两册了。后来两本也都太厚,经与李老师商量,就干脆重新整理结构,按照内容划分,分别以话剧,表演,电影、散文、小说、杂文为三个向度,做成了如今的三本,每个版块内部,则按发表顺序排列,由此也可看出石挥思想变化的轨迹及其与时代大事件的呼应关系。



黑色版《石挥谈艺录 把生命交给舞台》


主要收录了石挥以一位全面的戏剧人的身份对话剧全面思考的文字,适合对中国话剧发展史及当代话剧行业整体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全书内容重点围绕1937—1956年间戏剧活动最丰富的京沪两地,角度涉及题材策划、编剧技巧、导演技法、演员制度、舞台装置、剧院分布、剧团经营、演剧经验、剧人素描等,石挥的身份在实践者、理论家、批评家之间灵活地跳进跳出,全面系统地思考话剧作为文化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其由北京再到上海的演剧经历,也可从侧面看出了中国话剧由爱美(amateur)到职业化的历史演进。


以下重点介绍一些重要的篇幅:

第一章“话剧皇帝”,收集了5篇报社记者对石挥的访谈记录,还有一篇石挥与发小蓝马的对谈文字。内容既涉及演戏、演员制度等专业问题,更有对女性、爱情、婚姻、家庭的看法。


编辑《石挥谈艺录》的日常


第二章“剧坛综述”,是了解1940—1950年间京沪两地每年上演剧目、剧团数量、剧人概况、戏剧刊物的重要资料。其中“舞台艺术座谈”的实录文字,则不但记录了石挥对话剧问题的发言,更有同场韩非、张伐等同侪的发言。


第三章“剧人素描”有三篇长文重点写了石挥眼中的曹禺与唐槐秋,是研究这二位戏剧家的重要资料。其中《上海戏剧家素描》一文,则以速写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唐槐秋、于伶、李健吾、吴天等戏剧人。


第六章“古城乐章”收录了石挥在北京时期参与谱曲的四份乐谱,也是首次向后世读者展现其谱曲的才能。


第七章“戏剧剧本”则收录了石挥于1956年与人合写的剧本《双喜临门》,这也是2017版收录的唯一一个石挥参与撰写的剧本。1982版收录的《我这一辈子》剧本,考虑到作者是石挥的哥哥杨柳青,所以此次没有收录。


石挥为话剧《日出》谱曲



红色版《石挥谈艺录 演员如何抓住观众》

如书名所示,这是一本讲表演的书。借用读者内陆飞鱼的说法,几乎是中国版的《论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既呈现了石挥表演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最终成果,又包含了其表演理论的重要养分:舞台与镜前表演经验、观看其他人的演出(话剧、京剧、曲艺等)、京剧、西方表演理论。


从这本书,可看出石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演员,高度的理论觉悟与素养,可以看出他对表演这件事的广阔视野与深入探索,他的舞台和镜前实践,是其理论的重要养分,同时,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又指导其表演开向更纯粹的化境。他在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表演体系,而其探索的成果,则是中国表演理论中非常珍贵的瑰宝。


如果说同时代的大部分演员都醉心于来自苏联的斯坦尼体验派表演体系的话,(比如赵丹,甚至试图途径新疆去苏联取经,以创造中国的表演体系。)石挥则对以科克兰(Coquelin)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方法更感兴趣,甚至说过要做中国的科克兰。这可能源于其对京剧的痴迷与研究,因而对于投入之时第二自我的理智与控制更在意。



姜文在评价石挥的演技时,曾一语中的:


我深深地感觉到,石挥在演戏的时候,有非常强烈的享受……尽管演的是不同的人物,但是他其实很会抓所谓戏的那部分,也就是人失控的部分,而人失控的部分往往是暴露本质的时候。


姜文曾在《一步之遥》中致敬偶像石挥的《我这一辈子》。2004年,崔永元的《电影传奇》邀请他再现《我这一辈子》,姜文却拒绝了,他说石挥的表演是难以逾越的高度,他演不了。


对此,李镇老师表示非常认同。他认为:


石挥的表演实际是全程控制的,完全清醒的。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在清醒的状态下表现人物的失控状态,因为他进入了角色的灵魂,他懂得如何去毫无破绽地表现人物该有的所有心理和生理反映,他不是自然主义的,而是高度技巧的,进入到化界的高度技巧。事实上,哪怕是人物下意识的面部抽搐,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归结在两点:


1、石挥能够理解和挖掘人物,靠的是阅历、悟性和洞察力; 

2、石挥又擅长把他对人物的理解有效地、直击人心地,同时又毫无破绽地呈现出来,他认识和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极其出色。


石挥推崇的科克兰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里的重要篇章:


第一章“精进演技”,基本上是石挥表演理论的主要部分,整章14篇文章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列,可看出石挥表演理论的发展脉络。这套理论分好几个重要论题:发音与读词,动作,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迎头抢与由根起的两种表演方法,眼看四处耳听八方的观察生活的能力,演员的自我修养,演员与导演、舞美等人的合作问题。每个论题都是一个演员必须面对的,而其鞭辟入里的论述,借用读者圆首的秘书的话说,鞭鞭打在现代人的胸口上。


第二章“演出手记”,是石挥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创造角色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慕容天锡七十天即:从受胎·育成·产生·到死亡》与《<秋海棠>演出手记》最为重要,记录了其最负盛名的两个经典角色的塑造过程。前者以孕育孩子来比喻创造角色的艰辛过程,被称为“演员们创造性格的圣经”。后者则完整记录了研究角色、搜集材料、读词与动作准备直到彩排、演出的完整过程。


出演《秋海棠》时,石挥曾向梅兰芳先生讨教


第三章“演员制度”,展现出作为演员的石挥对演员群体权益的关心与争取,一方面,他舌战多人,对演员的AB制与明星制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又一直在重编导轻演员的社会环境中为演员争取地位与权益。


如果说“演出手记”是石挥演出经验的第一手总结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取法京剧”“观剧感悟”“他山之石”三章,则是石挥形成其表演理论体系的重要参照与养分。除了向生活与自己的舞台经验取经,他还要向京剧、他人的演出、国外的表演理论取经。


之前曾有个说法,说石挥的大学是京剧加天桥。石挥与京剧颇有渊源,京剧在他的生命中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他儿时在北京,经常与父亲去天桥、广和戏园、吉祥戏院,见过杨小楼等名角儿;后来又与李少春等人结交朋友;向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等人讨教表演技法;唯一的妻子是京剧演员;就连婚礼上到场的朋友主要是京剧界而非影戏界的。


听李镇老师说,1926年,赵太侔、余上沅、闻一多、熊佛西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他们主张整理与利用传统戏曲艺术以发扬新剧,杂糅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与写实之间架起桥梁。后来因曲高和寡,未能实现。


《国剧运动》封面


而熊佛西等人的这一畅想,后来却被石挥实现。石挥所依仗的,正是他的大学:传统京剧与天桥曲艺。


比如,《我这一辈子》里,从第26分钟开始,石挥的角色与另一个角色在门前站岗敬礼的段落,就灵活转化成相声表演。


《我这一辈子》石挥自导自演,也是他的代表作。


又如《艳阳天》中,则引用了如今已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渔鼓道情。


关于第一自我的感性投入与第二自我的理智控制,前文已表过。除此之外,石挥还懂得在舞台演出中丰富电影中常用的微表情、微动作,而在镜前演出中借用舞台演出中常用的夸张。


石挥演戏多,看戏也多,而且笔头子勤,看过后会思考,爱写作,“观剧感悟”便是他通过观看其他剧人剧目乃至国外友人演出来学习表演的鲜活案例。


为了学习西方的表演理论,他早在30年代就在位于北京东单北大街的基督教青年会补习外语,经常去北京北海边上的文津街图书馆逛。到上海后,则经常去位于黄浦区四马路的书店读书,还让黄佐临介绍英语老师,一边学英语,一边搞翻译。


“他山之石”一章中收录的《演技教练》与《一个演员的手册》两部书的翻译章节,便是石挥刻苦翻译的成果,而漫谈《演员艺术论》则是其研读科克兰专著的重要反思笔记。


科克兰专著《演员艺术论》中文版封面



蓝色版《石挥谈艺录 雾海夜航》



这本书,主要有三大部分:石挥撰写的散文与小说,石挥与电影有关的所有文章,生活札记。


其中京味儿小说《大杂院儿》文笔老辣,颇有老舍风范,实为文坛遗珠。《古城探母回令记》与《海角天涯篇》则近乎半本自传,是探寻石挥生活轨迹及内心情感的重要资料,文章记录了石挥的幼年生活、对母亲的感情、少年时混迹于社会底层的艰辛、神秘而青涩的初恋、刚入戏剧界荒诞而真实的见闻等。


除了上述文字,这本收录了石挥年谱与石挥京沪活动地图,是了解石挥话剧生活之外,电影生活、政治生活、情感生活、心路历程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艺术工作者或曰普通人的命运与生活的重要材料,还可透视出彼时京沪两地一代人的生活百态。


1945年,石挥回京探母时,母亲居住的东四十条56号



█ 封面与书名,一只鸡的巧合


因是纪念版,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确立了锁线精装的想法。为了增加成品的文艺气息并方便读者携带与阅读,我们选择了32开的开本尺寸,并尽量调整出相对舒朗的排版。


因公司上下皆重视,书的封面交给了后浪的美术总监,来自宝岛台湾的陈威伸先生。说到封面,可先提一下书名的确认过程。


一开始,李镇老师有提议过叫《石挥艺谭》或《雾海夜航》。选《雾海夜航》,既是因为它是石挥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的片名,更是因为这四个字,如谶语般,形象地描绘出石挥最终的命运走向。


后来,经过协商,我们选择了使用1982版时已为大家熟知的主书名“石挥谈艺录”,副书名则依照每本书不同的内容,从书中摘选借用贴合内文的石挥自己使用过的文章名,也就是现在的样子:把生命交给舞台、演员如何抓住观众、雾海夜航。

在书名的确认过程中,陈先生敏锐地抓住了“雾海夜航”这一概念,由此设计出两版不同风格的封面,一版现代,一版古典。


未曾曝光的现代版封面


最后我们选用了比较古典的一版。封面上,茫茫大海中,日升月落,月升日落,船浮船沉,像是一个人的一生,起起伏伏。成品出来后,我们发现三本书的封面如三格漫画,可以自由组合,不同的组合方式,也可有不同的意味解读。


1982版的封面,上面画了一只鸡,编者魏绍昌先生在跋的末尾写道,画鸡,是因为 “我们在丁酉年(1957)痛失石挥其人,而在辛酉年(1981)喜得石挥其书,‘酉’者鸡也,画鸡留念,不是很有意思吗?”



有趣的是,这套原本计划在2015年出版的书,终因期间搜集资料、编辑校对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而被拖延至2016年年底,又因北京雾霾导致印厂开机延迟,最终于2017年出版面世,而2017,恰好也是丁酉年,距离石挥失踪,刚好一个甲子。



《石挥谈艺录》(共三册)


话剧皇帝石挥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著述辑录

探寻石挥生命轨迹与心路历程的第一手资料

透视早年间京沪社会百态的鲜活入口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自小混 迹京城 天桥,少时饱尝世态炎凉。

投身艺术,自成一派,未竟十载名扬四海,成为影剧无冕之王。

黄佐临与他亦师亦友,称他为稀有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给他宝贵指导,看了他的表演动容落泪。

张爱玲读过他的小说,把他与高尔基相提并论。

老舍与他是莫逆之交,艰难时刻给他精神支持。

他是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代表作《日出》《原野》《秋海棠》《大马戏团》)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表演大师(代表作《太太万岁》《哀乐中年》《假凤虚凰》《腐蚀》《夜店》《艳阳天》)

他执导的电影堪称影坛珍宝(代表作《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我这一辈子》)





长按二维码 关注青年电影手册



你怎能没有一本《青年电影手册》呢?


青春究竟由怎样的底色构成?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

投射到大银幕上摇曳多姿,顾盼生辉。

那么多导演难以抗拒青春的容颜,

在他们的青春光影世界里,

不仅有虚拟的梦 过度的热情,

还有残酷的血与自我的放逐。

——程青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14fibfcg&width=500&height=375&auto=0
《青春电影手册》推荐人:娄烨

视频制作:枥木电影


点击 阅读原文 也可购买签名版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