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光的陈俊志,发热的电影和文字

程青松 青年电影手册 2021-04-29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我们!


台湾纪录片导演、作家 陈俊志



程青松:惊天噩耗!!!台湾同志导演、作家陈俊志突然去世!!!


2010年11月23日中午我在台北跟俊志相识,我和俊志,还有林书怡一起吃饭聊天。他用纪录片的形式为台湾的政治运动,人权运动,同志平权运动所做出的诸多努力,特别令人尊重。


俊志的自传体长篇文学《台北爸爸纽约妈妈》还没有出版时就把电子版发到我邮箱里,珍贵的图文至今在我的电脑里保存着。

我和俊志在微博、邮件里互相联络。我曾经要出一部关于纪录片的书,她也帮我热忱联系出版社。


2012年,我编著的《青年电影手册华语同志电影20年》,她应邀自述了拍摄同志纪录片《不只是喜宴》《美丽少年》《玫瑰的战争》《幸福备忘录》《我的爱滋朋友》《无偶之家,往事之城》《酷儿舞台》和《沿海岸线征友》的创作历程。她称自己琪姐,老娘。

《关不住的春光》在台湾出版时,陈俊志和关锦鹏、蔡康永、黄耀明、林奕华、张铁志、李幼鹦鹉鹌鹑、娄烨、彭浩翔等都是腰封上的推荐人。


《青年电影手册:华语同志电影20年》


去年到台湾,想见俊志一面,朋友告知她罹患抑郁症,内心始终是隐隐的担心。没想到她就这么匆匆的走了!她离去的消息,连她身边的朋友都难以相信。我在微信上留言给康永哥,张铁志“俊志走了!”,康永哥“唉,,,真的。” 张铁志:“是啊,真难过。”




“就算已经没有家了,依旧不从良,不道歉,不后悔。离散到底,真妖孽也。却是一个令我掩面哭泣的妖孽。”这是台湾作家胡淑雯对俊志的的评价。



陈俊志,英文名Mickey,自称琪姐、老娘。琪姐其人豪爽可爱,对待电影、文字热忱认真,对待朋友风趣幽默,对待社会压迫毫不惧怕,对待弱势人群关怀陪伴。——范坡坡


俊志对弱势群体始终充满无尽关爱,对政治人物却不无犀利的调侃。



陈俊志简介:


纪录片导演,关注弱势议题,用文字和影像实践社会运动。朋友都叫他Mickey。常上街头及媒体为同志议题发声,作品社会性强烈。2007年,以台美移民家族史写作计划《台北爸爸,纽约妈妈》获得第八届台北文学奖文学年金。2008年,以高树少年叶永鋕死亡事件为本,写作《人间‧失格》,获得时报文学奖报导文学类首奖。2009年至2010年,以副教授资格应聘为国立中正大学驻校作家及驻校艺术家,开设纪录片工作坊。


陈俊志的纪录片作品有《不只是喜宴》《美丽少年》《玫瑰的战争》《幸福备忘录》《我的爱滋朋友》与《无偶之家,往事之城》《酷儿舞台》和《沿海岸线征友》。历年来作品获邀参展巡演于各大国际影展,并长期于国内外校园进行性别多元教育的纪录片放映及专题演讲。


为了纪念陈俊志,今天特刊发她给《青年电影手册》第五辑的两段文字。在他的文字和电影中,她会永生。



美丽少年与一些回忆

文/陈俊志


1994年冬天,大雪过后,曼哈顿街头的冷风愈加迫人。妈妈开着破旧的Nissan,为了省二毛五的停车费,在每个电影学校的外围兜转着,等着她那怀抱电影梦的台湾儿子,和每个白人系主任激辩,走出系办,回到暖气不足在车内穿着厚重不断搓手取暖的妈妈身边。妈妈总是不会忘记在西哈林区闹烘烘的麦当劳,为我买加很多奶精的热咖啡。


1996年初,为了使用AVID计算机剪接设备,我选择了纪录片作为毕业制作,一方面也避开了手工业式一格一格剪接的Steinbeck。也许在台北时对于纪录片是没有欣赏的基本训练的,更没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当年的我的确对纪录片这个类型有着某种刻板印象:纪录片是较为乏味,缺乏想象力的。


这时我见识了黑人爱滋男同志Marlon Riggs,他立刻击败了什么楚浮费里尼贾木许。我偷偷立下志愿,我-想-要-变-成Marlon Riggs。马龙‧瑞格在短暂的一生中,用纪录片与种族歧视、同性恋歧视、爱滋歧视奋战。每隔几年,他惊世骇俗的新作在美国公共电视播映时,毫无例外,他一次又一次地激怒了中产保守的白人观众。他一次又一次地声嘶力竭地在赖瑞金的现场节目为他的族群、他的身份认同、他的污名大声抗辩。


大学时代的陈俊志(右)


马龙‧瑞格终究死了。他的影像,他的纪录片却从不终止这个抗争的旅程。


我开始在纽约城内所有尘封的影像图书馆里,挖掘台湾金马影展、远流电影馆之外的大师。我开始寻找新的认同。这个认同是纪录片的,同志身份的,弱势者发声的。


1996年到1997年,我和陈明秀几乎投资了两年的生命在我们的第一部纪录片「不只是喜宴」上头。我想,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在上游(前制作业)、中游(拍摄/剪接)之外,对台湾电影环境没有奢望的我们,开始胼手胝足奋力向下游(国际影展/评论/发行)走去。


在这样的完整过程之后,「美丽少年」的诞生其实就是源由于好单纯的创作欲望。我怀念着那种肾上腺素燃烧的工作状态。我开始记录十二位同志少年的一些生命时刻。和异性恋朋友们拥有的资源比起来,台北城内的同志地景实在寥寥可数。而或许正是这样,「美丽少年」最后呈现的三个男孩的青春记忆,或多或少捕捉了一些当代男同志次文化丰富的细节。


奇妙的是,观者往往不解,为何「美丽少年」呈现的同志文本如此明亮欢快,独缺悲情?有一个微妙隐约的结构性原因,也许只有手持摄影机的妳我,悄悄地耳语,方能意会明了。我不忍心,也没有权利「真实地」纤毫呈现某些伤痛的同志家庭记忆。我必须先少年们及他们的家人一步,扪心自问,「播出之后呢?」熟稔影像生产/传播流程的我们无可避免地肩负更多责任。


我的好朋友纪大伟说,美丽少年有着独特的同志幽默,如同本地gay bar特产的午夜整点恰恰舞步,这边飘过来,那边荡过去。我只彷彿记得,那个好三八的日本导演拍的「浦田进行曲」,让少年的我在黑暗中随着纤柔女伶松阪庆子情绪起伏。可不可能,同性恋的、台湾人的「美丽少年」,可以在银/荧幕上散发出一样楚楚动人、抚慰寂寞青春的款款深情?




《无偶之家,往事之城》导演手记

文/陈俊志


1999年,《美丽少年》的成功让我渐渐远离创作,失去生活。


常年置身于燃烧着的同志运动第一线的现场,心里隐藏着太多说不出的故事与嚎叫的闇影。


街头是个巨大的能量场,耗损了无数个人,燃烧了光亮的议题。


我渴望回到被故事附身的纯净的创作状态,在找字造像的旅程中聆听自我。


我渴望重新学做一个平凡的同性恋者,救活自己。


2003年,终于在公共电视纪录观点完成了《幸福备忘录》。


目睹女同志感情的巨大变化,我彷彿进入一个迷离的晃悠世界。


创作映照着真实人生,我既是汤姆,也是汉娜。我的故事越说越简单,回到一个古典的只有故事的时代。


隔着优美的距离看着梦中飘着风雪的玫瑰蕾之堡。


这是我重返故事的逗马宣言,春天的野兽甦醒重生。


然后,在路上。2001年屏东高树,炎夏的日头扎得我睁不开眼。


持续拍摄叶永鋕的悲剧进入第二年。男孩之死早已被遗忘。


我的摄影机只能无言软弱地留下叶妈妈彷彿滴血割肉的嚎哭。


我是个平凡的人,情感的巨大涉入让我濒临崩溃,成年以来我第一次脆弱到,只想回到纽约的妈妈身边。


我是个心里有伤的人,


从屏东客运窗外的槟榔树影转悠成轰隆轰隆开往纽约皇后区的七号地下铁车厢,


熟悉的黑人拉丁裔亚裔混浊的体味令我昏昏欲睡,知道自己返抵妈妈的家,安全无虞。


多种口音腔调的嘈杂嗡嗡凝结在车厢,反而让我安静沈入自己的心底,蓝色的海洋,用母语的唇舌对自己说话。


叶妈妈的影像与妈妈重叠,永鋕解剖台上的尸体和庆生医院姊姊冰冷的双手,包裹在海底静谧的气泡中栖息。


之后接到新片企画案在公共电视通过的消息。


我开始转换心情,跋涉初探老年同志往事之城。


为世代塑像的某种无形的沈重的责任感,让我拿起摄影机,试着进入我所不熟悉的同志地景。


在辛苦的探索过程中,我在纪录片的伦理界线中,温柔地理解着上一个时代层层叠叠的创伤封冻着的难言之隐。


纪录片此刻对我绽开了某种程度的天启,我试图在创作中寻找关系的奥秘。


拍摄纪录片当下,摄影机前后这人与那人之间往往浮动着神秘的气息,


关系迷人地散发费洛蒙一般的动力,与拼字猜谜游戏的悬疑张力,诱惑着我掉进创作的棋局,身不由己。


我试着在故事的缝隙中解谜,寻找通往秘密的入口。





跟原生家庭的爱与恨,让俊志写出了惊天动地的被称为当代台湾文学创作中最残酷凄美的身体记忆之书——《台北爸爸 纽约妈妈》。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内容简介


一位离散家庭的长子,用爱与勇气写下自己生命时间流淌的三十年一则则令人心痛的往事。作者父亲为台湾彩色冲印业第一个本土品牌——爵士彩色冲印店的创办人,颠峰时期开了七家连锁店,却开始花天酒地,后来公司亏本破产为了逃债,父母远走美国,父亲为了外遇与母亲离婚,家庭也随之破裂。

从此,作者和三个兄弟姐妹由乡下的奶奶抚养长大,过着贫苦艰辛的生活。姐姐中学的时候吸毒身亡、自己是个同性恋、父亲因此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弟弟成为亡命的赌徒、妹妹勾引自己相爱了七年的男朋友… …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细笔刻画一个台湾家庭的家族众生相,透过文字与影像追索自身家庭伤痕与秘密,同时召唤整个世代的情感与记忆。更以一位同性恋长子的眼光,深具性别意识地凝视着“家庭会伤人”背后爱恨交织的历史。亲见一个低阶台美移民家庭的兴衰,打造一则台湾移民离散的时代寓言。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是近八年来看过的最让我震撼的自传书,台湾诸多顶级的作家、学者、导演、演员都为陈俊志写书评,我从未看到有这么多人由衷的推荐。不只是署名,而是读后感!


陈俊志:以下是我一路上的长辈、友伴、同业、姊妹们给这本书(《台北爸爸,纽约妈妈》)的一句话。我深深地,沈静地,记在心里。


谈家人,我们常说爱,却很少讲恨,导演陈俊志的《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坦率陈述自己成长历程、与家人关系,他高低起伏的人生故事,比虚构的连续剧更真实.中天一姐终于出手啦~琪姐好肛温~

——主持人、作家 蔡康永


好看,动人,真是动人,泪光莹花里无言的笑。

——作家 朱天文


“没有看过更坦诚,更骇人的告白,每每让我闭上眼睛,停止阅读......。”

——导演王小棣


“月落车驰欲雪天,半睡似醒更难眠。北京城外新机场,夜半喧哗众客来。


台北深圳北京城际夜航机,冬夜误点,豆灯光下读《台北爸爸,纽约妈妈》,昏沈睡梦间,恨别惊心,临书涕泣,不知所云。”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 夏铸九


“从新店溪到哈德逊河,一段台美移民家族史剪不断的创伤告白,一场身体情欲理还乱的青春记事。《台北爸爸,纽约妈妈》是二十一世纪的《孽子》与《荒人手记》,台北-纽约双城记的离散寓言,当代台湾文学创作中最残酷凄美的身体记忆之书,兀自绽放如魅异的花朵。”

——台大外文系教授 张小虹


“就算已经没有家了,依旧不从良,不道歉,不后悔。离散到底,真妖孽也。却是一个令我掩面哭泣的妖孽。”

——《哀艳是童年》作者 胡淑雯


“做为人子、做为手足,做为离散记忆的载体,陈俊志的生命已千疮百孔。他独坐暗室,一幕幕过往在显影剂还魂,他所揭露的岂仅一己之痛,他所召唤者,不也是时代幽魂。”

——《我那赌徒阿爸》作者 杨索


“这是陈俊志的《追忆逝水年华》,却写出了一整代人(我们这辈五年级眼中)的《往事不必如烟》。当年天心曾在我的长篇小说序中写及─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说及卡夫卡:「小说家拆掉他生命的房子,为了用砖石建筑另一个房子--他小说的房子。」即使Mickey的新书不是小说,其形式内容与其深刻完全适用这段话,请容我辗转引用,祝福这本书。”

──小说家 陈雪


“这样的通俗剧,俊志用他一贯的妖娇态势在你耳边细语低暔,阅者只觉一阵动魄心惊。就算用文字做工具,影像依然强烈,一部破碎而沧桑的华丽人生展现、延伸在你我眼前!”

——《艋舺》监制李烈


“俊志本身就是一道彩虹,在风雨之后,挂到了我们大家终于抬头看到的那位置。也因为有像他这样舍己的人,让我们对自己自顾自私的生命,不禁自惭形秽了。”

──TVBS新闻主播 方念华


“我从小就喜欢在公交车站、西门町、日月潭教师会馆门口四处张望,幻想着可以跟谁交换爸爸妈妈,而Mickey荣登全世界我最不想交换父母的排行榜第一名(正是因为他,才会出现这个让我自己大吃一惊的排行榜),但自从认识他,我却不断开始幻想成为他真正的姊妹,这样一来,我就不会被当做是家族里最怪的那咖了。”

——《多桑与红玫瑰》作者 陈文玲


“让我一次又一次流泪的,不是读到俊志生命中的伤逝与别离,而是,他对这一切,一次又一次的宽容、悲悯与原谅。”

——《父后七日》作者 刘梓洁


“我们似乎有一种牵连。那时他就说起想要拍他家族的故事,然后一等数年,俊志终于完成了电影也完成了书写。我读着那些段落,光影错乱的跟着他斑驳破碎的记忆回到新店溪畔他的童年,在撕裂的成长之中,我读到宽容与爱。我有时候在想,是因为他的同性恋的敏感还是艺术家的特质,才能有如此的勇气检视自己家族的故事。读这本书,也更震憾于他的父亲,那位失意的艺术家所留下的影相记录,是如此的残忍与忧伤。”

——《天色犹昏,岛国之雨》作者 王宣一


“这一次,俊志不用摄影机对准他人,而是用文字返回身来,大胆解剖自己,揭露了一段段隐密不为人知的身世,残酷至极,犀利至极,却又诚恳至极。他道尽了流淌在生命底层的苦楚,以及穿越时空的缕缕真情,而在妖异流离的文字光影之下,躲藏的,竟然是一颗天真纯净到教人不忍的赤子之心。”

——中正大学台文所教授 郝誉翔


“亲爱的流亡者,我想为你生一盆火,迎你入门,为你除去荆棘的衣冠,为你盛一碗汤,我要对你说那句通关密语:欢迎回家!阅读的过程中,我数度掩卷痛泣,他刻意冷静的语言,看出记忆多么灼心烫人。那页家族史召唤出整个时代,还有字里行间已然超脱爱恨的悲悯,而是如果文字真能疗愈,那俊志便是把自身的骨血熬煮挥洒,普度众生了。”

──剧场导演、影像编剧 吴洛缨


“催泪但不煽情﹐喧嚣中又有着奇特的冷静﹐这是Mickey独有的魅力。无论是用影像还是用文字﹐Mickey是说故事的能手。家变、迁移、死亡、情欲、认同、劳动、离散﹐这些看似个人的生命经验﹐其实牵动了一个世代的情感与记忆。这本书会让很多人看到自己。”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黄长玲


“写父与母,映照的无非是自我;溯究过往,探索的莫不是未来。陈俊志以电光火石般残酷又妖艷的记忆切片,剪辑家族迁移与情欲的脉脉长河,爱恨情仇因之有了得以承载的身世与厚度。”

——《我们—移动与劳动的生命记事》作者 顾玉玲


“如此诚实而温柔地,俊志诉说着几段迁移与流离的故事。人们跨越国界高墙,却陷入差异与认同的拼图,仓皇黏贴;家族如风筝般飘零,但情感与记忆像手中乱缠的丝线,牢牢牵挂。每一个异乡人,不论是地理或心灵国度的,都能在这本书中看见自己的倒影。”

——台大社会系教授、《跨国灰姑娘》作者 蓝佩嘉


“时移事往,俊志的眼睛依然清亮。随着俊志的写作重访青春,年轻的我们比现在苍老。”

——柏兰芝,任教于柏克莱大学


“认识俊志十几年,他的故事,其实我是知道的。然而,读着俊志所写的连载故事时,我却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这次收到成书的《台北爸爸,纽约妈妈》,我带着为老友祝福的喜悦,只想要轻松翻阅。没料到,午夜时分,随着阅读故事而出现的影像,如同电影中放大的停格镜头,张张向我袭来──我们的青春,叛逆,出柜,家族,丧礼以及记忆,生命中情感的重量,和解的必须,超过我所能承载的轻。”

——台大社会系副教授 范云


“这是一本勇气之书╱也是一本爱之书


你看他似无依孤雏哀嚎╱你看他为生离死别锐叫╱你看他在噩梦中流泪╱你看他在怨怒中仍抓紧那一丝温柔╱你看他必定会想到你自己


要有一颗Big Big Heart(超大心量)╱才能容纳这么多╱惊人的情感!


Big Big Heart先生倒下去之后╱过了很久╱又挣扎站起来╱就靠着一枝笔╱那笔就像无形的杖╱将人撑起╱从头到脚贯穿╱于是Big Big Heart又能昂然前行


真的╱好久没有见到这么巨大的╱温柔的╱一颗心了”

——《流水年华凤飞飞》作者 陈建志


“俊志这本新书是名符其实的怪胎家庭罗曼史,读来令人感慨系之,但也从中获得很大的力量,王尔德说的好:「我们大家都活在沟渠里,但中间有些人是仰望着星空的!」”

——台大外文系副教授 朱伟诚


“这是精彩的时代之书。在这本自传体的家族传奇中,我们看见一个苦难与辉煌并存、希望与幻灭同在的时代。那是青春、成长,也是凋零离乱。


我们曾以为那是最坏的时代,如今俊志告诉我们,只要有智慧,有爱,有朋友,那其实是最好的时代。”

——政大广电系系副教授、作家 柯裕棻


“俊志寄来新书的书稿,老实说,我没读完。我随机挑几个段落读,处处遇见恰到好处的华丽与沧桑,如此读了几页,就决定赶快停住。多年前我看俊志的影像作品《不只是喜宴》与《美丽少年》时,也是这样的感觉。这本书,我要等到稳当地握在手里,找一段空闲时光,才要细细品尝。虽然迫不及待,但是不这样,就是不可原谅的浪费。”

——《杀戮的艰难》作者 张娟芬


“这本书是今年最深情动人的生命故事。用「今年」而不用2010或2011年,代表这本书不会褪时代。”

——小说家 甘耀明


“我噙着泪水揪着心一口气读完Mickey的书稿,我终于知道认识他超过生命一半的时间里,为何只要他大声疾呼我们几个老同学一定一路相挺,他面对人生闇影时渴望抓住一点光亮的坚决与勇气,是他致命的吸引力,任谁都无法招架。生命这本巨大的书,Mickey写得精彩,却也令人心疼,更洗涤我们,给我们力量。”

──本事文化副总经理 喻小敏


“俊志曾经跟我说过这样的故事。他与一群纽约的姊妹淘们和外甥Jordan一起吃饭。这些姊妹,男的妖娇美丽,女的豪气干云,让Jordan感到错愕不已。他鼓起勇气一个一个询问:「Are you gay?」结果第一个答:Yes.第二个说:Of course.第三个回应:Absolutely.我们听了都笑弯了腰。这是他会说故事的本领。


俊志寄来新书《台北爸爸,纽约妈妈》的排版稿,我眼睛盯着计算机荧幕,舍不得离开。他以一贯华丽的笔法,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又不能说他夸张,因为他总是如此真诚、勇敢而赤裸,让我不得不反视自己身上层层的盔甲。俊志拥有gay(G也是姬)独有的既纤细又敢曝的才气,阅读他的影像与文字,让人同时又哭又笑,又是感叹又是赞叹,只能说:痛‧快‧极‧了。”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副教授 毕恒达


“以为还在细嚼品味他戏剧化的同志原生家族史,才发现已被魔力般文字一步步推向自身性灵深处的「全面启动」。”

——晶晶书库创办人 赖正哲


认识俊志二十八年。建中少年惨淡飞扬,只有俊志百年不老。千年老妖俊志挥弄魔法,《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只字片影触目惊心痛心动心。再过二十八年,执子之手,老友偕老不老。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洪国钧


俊志,是我见过拥抱同性恋身份最理直气壮的人。他从不因政治正确,而硬挤出几丝阳刚;却浑然天成地演绎妖美,queer到不行。俊志擅长以纪录片,刻写他人的生命,细腻感人。这次,他以文字与摄影自剖灵魂,更为细致动人。其真情射出,宛如完成一场壮丽的精爆。

——作家 许佑生


书中的故事,有些早已在茶叙或酒聚中,听Mickey疯癫癫提起过;但当游荡的思绪安静下来,幻化成这一篇篇文字时,他又产生另一种魔幻魅力,让人莫名的热泪眼眶…。不老的Mickey,是个诗人,是个游子,是永远的孩子。他始终在找寻归属中流浪,流浪到最后,或许文字和影像会是他最后的家,而我们观众,或许可以权充他的家人,既相忘于江湖又相濡以沫吧。

——导演 周美玲


俊志左手用影像召千里亲人的魂,右手用文字写现代家庭的墓志铭,每句话每幅影像都又轻又重。精彩的故事来自于精彩的人。我相信,这是因为俊志身上某种不俗的特质,大概是哪咤执着的元气,使得他这样刀痕可触的肉身罗汉,还可以随时回到十七岁秀丽少年的纯真世界。

——中研院副研究员 陈正国


高二那年夏天,


我们傻傻的结伴访问杨德昌,「海滩的一天」。


济南路上,老旧日式平房,静谧时光,


和室门拉开,就要走进电影里了。


导演说话,很沉很慢,我忍不住打了瞌睡,


你炯炯有神。


「一辈子能够出一本书也不错吧....」你说。


「那电影呢?」


翻开书页,影像有声,


一句句凝视,停格住的,静谧的夏天。


读着,看着,就要走进电影里了。


原来,你早在电影中;


只是你的剧本,比人生还真实。


──姐妹淘陈怡谋


这是一本透析生命的深情之书。陈俊志的坦诚书写,让我在同样困顿的黑暗情境里,每每看见希望之光。

——导演 李志蔷


体恤我术后眼睛的脆弱,俊志偷偷传授重点跳阅法。然而,它却是一本令人舍不得遗漏只字片段的生命之书。俊志的文字与影像一样,总是诚实地迎战自我,又世故地体恤人事。纯真又妖艷。爱哭如他,在荒凉人世中生猛前进,舞姿如焰。

──顾玉珍


我相信,生命经验再不同的读者,都很有机会被书中的某个片段与告白所召唤。然后会像书内提到的一位女性听众一样,想握着俊志的手说:「我知道你刚刚在说什么,我知道的」。

──世新大学行政管理系副教授 彭渰雯


从《美丽少年》开始,多年来,在许多场合,透过许多方式,认识俊志,而他总令人惊艳。十年前,因为叶永鋕,他经常风尘仆仆往来台北屏东高树之间,到了高树,直接睡在永鋕家阁楼,直到日晒三竿。永鋕妈妈一提起就说:「啊!那个俊志!」俨然是她的另一个孩子!读完这本《台北爸爸,纽约妈妈》,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从灵魂深处缓缓地悠悠地轻呼一声:「啊!俊志!」

──苏芊玲,性别教育推动者,任教于铭传大学


认识俊志多年,我从不晓得他的故事。然而,从这本《对照记》,我赫然发现那双温柔又勇敢地注视世界背面的纪录片眼睛,是从何而来。那些照片熟悉得如我的家人,而那故事,就象是我自己的故事。

——诗人、导演 鸿鸿


在陈俊志的文字里,我总是发现许多自己记忆的秘密抽屉,这不只是我们的成长轨迹有许多重叠之处而已,我更相信是他文字里的伤逝之声,召唤了许多同样在时间月台上徘徊不去的老少年,误以为是那班从未开出的回程车竟然发车了……


然而,这一次我读《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却觉得这一篇篇家族故事连结成的时间之河,已经不只是怀旧忏情,而更是作者诚实面对自己内心幽暗森林的勇气之作。其挖掘之彻底,情感之丰沛,令这本书得以超越个人、超越家族,超越时移事往带来的所有痛悔不舍,而看见一个人立足这茫茫人海仍然顽强存在至今,所依仗的雪亮透彻的一颗心。

——导演侯季然


如果陈俊志的纪录片《美丽少年》是打开一扇窗户让阳光照进来,他的文字著作《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则向你展示了整座城堡,甚至包括幽暗的地下室和自己的房间。

──金马影展执行长 闻天祥


一手持笔,一手拿摄影机的俊志,是台湾纪录片界的先锋型人物,但她善感与勇气的来源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直到看过她的家庭传记。


多数人包括我在内,终其一生都未必能跳脱自己的成长创伤或家庭悲剧,俊志看似沈溺其中,实则不断泅泳向前。


品读她鲜活多姿的文字,就像看着每一部我热爱的电影一样,多么希望那是一个永不落幕,所有人都能获得拯救的美丽世界。

──纪录片工作者 蔡崇隆


从河左岸的俊志、到纽约的俊志、到影像酷儿纪录的俊志,都是我所熟识的,但是台北爸爸纽约妈妈的、文字的俊志,却是最陌生却又最迷人也最深刻的,我被他书写姐姐的部分深深震撼,这不单是他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私历史,也是一整代八○小孩未被关照的隐藏伤痕,如此忧伤动人,又痛着的青春暴动。

——剧场导演 黎焕雄


文字的Mickey,如同影像的Mickey,勇敢无惧.文字像素在大脑里重建声音,气味,事件,还有爱。

──音乐人 陈建骐


读俊志的故事,才又令我赫然想起『爱与宽恕』这份从小到大的学习功课。

──《煮海》作者 夏夏


九年前,我为关锦鹏的电影《蓝宇》作营销,请俊志帮忙写一篇文章。当时那部片还没有入围十项金马奖,两个男主角在台湾没人认识,在那毫无宣传资源的窘迫里,好友的两肋插刀是我唯一能倚靠的温暖。他并没有随便交差,呕心沥血地写出了一篇自己的血泪情史《和关锦鹏交换日记》,把我给吓坏了。我知道他不是只为了帮朋友的忙,他是真的被那部电影感动。如今他要我为他这本新书写几句话,我也并不只是为了帮朋友的忙,我是真的被这本书感动。通常若听到有人厚脸皮地自称「才女」,身为记者的我多半会在心里暗暗地嗤之以鼻,陈俊志是唯一的例外。

──中国时报记者 张士达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是本极为令人动容的影像书。简练的文字,呈现对过往沈静深刻的内观,像电影般一幕幕地在读者脑海揭现。透过时空轴序,描绘出事件表象下坦荡成熟却仍然热情洋溢的心绪,也展现出穿透时空的侷限及无限的创作力。

──导演 虞戡平


眼看着一向都是青春、欢乐、欲望无限、肉体有理的陈俊志,花了这许多年,重视自己阴郁的一页家族史。却仍然要说:他,青春依然悸动、欢乐依然无限、肉体依然满怀欲望…然后,必得要更大声的说:「他,真是不老魔妖。」(只有不老的人说、写沧桑,才仍然如此华丽。张爱玲不就如此?)既然连黑暗都可从中产生滋养,那么,让我们和他一起经过粹炼,共同迈向新生!

——作家李昂


为什么要回忆?那么多的生命苦涩、悲伤、飘零...。而欢愉美好总是那么一瞬间,短暂得在回忆里成了淡淡辛酸的幸福感受。


俊志泅泳在回忆的海洋里,将记忆化作文字,剪裁破碎编织飘零,却拼贴裁缝成了一件独特美丽的百纳衣。这是俊志生命多采多姿,多苦多酸的百纳衣。它散发着俊志那妖媚多情,单纯直接的独特生命风华。


为什么要回忆?因为俊志多情,冒着一回头就将变成盐柱的危险,也要回头再去凝视那一路走来,那些爱过,那些恨过…那些悲伤、欢喜、飘零、悔恨……。


俊志敢爱敢恨,够勇敢够直接,于是书写记忆成了滚烫人心的生命阅读,同时唤起我这个文艺老青年对解严后那个时代的青春热情。


这本书让人忍不住就会狠狠猛猛的读,但读了之后却又让人咀嚼再三,细细的况味反思不已。

──导演 林正盛


「很少有创作者那么幸运,可以同时写字与造像,一年又一年和往事相处…..」他说。


很少有创作者那么幸运,能够同时具备电影和文学两种才华,两样功力。多少年来,我早知道。只是他浪迹映画,意气风发,不可自拔,耗掉多少年华,方才游走文学,吹皱一池春水,爆出漫天火花。我说。


「….我在温暖的澡缸洗去一身酒意….」他说。


但他洗不去也从不想洗去的是对文学的爱、对电影的爱、对每个人的关切。不想洗去的,或许还有酒与男色。我读他这本书,活像菸酒不沾而又禁欲的处男在浏览纵欲的花美男。


澡缸温暖的也是他。我洗冷水澡,澡缸不可能温暖。


「姊姊十九岁就死了。我常常幻想一种身世游戏,想象拼凑姊姊现在几岁,隐藏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过着怎样的人生。」他说。


他让死去的姊姊,死去的故旧在他笔下重生,在文学的领域里活着,永远永远。书上他用了很多帧彩色照片。他父亲拍摄的照片緜延的是「时间」,是多少年的岁月累积,是家庭的历史与记忆,是台湾社会的变迁与台湾近代史的缩影;他拍摄的照片拓展的是「空间」,承载着他南来北往、东征西讨、游走世界受邀各电影节的经验阅历与风尘仆仆。妈妈、姊姊、几位姑姑不拍摄,却常在影像中出现,流露出他对她们无尽的感恩、永恒的爱。


阅读陈俊志(他的文学、他的电影、他本人),我就象是牧童、村姑、穷人家的孩子,惊艳这位华丽无比、美艷绝伦、酷嗜狂欢盛宴、放浪形骸的贵妇。他总是让所有的村姑、牧童、蓬门碧玉不必自卑,享受着公主般的礼遇,彷彿来宾人人都是寿星,共同见证他的文学初夜、他的电影分娩、以及他这位一代奇花的肉体与灵魂。岂止是一代奇花?根本就是世世代代的妖花!天涯海角遍地开花,处处让人流连忘返,销魂蚀骨的无边风月,无比情色、无尽才华、无穷璀璨。

──影评人 李幼鹦鹉鹌鹑


由家的炙烫黑洞里冒出的头颅,若不毁焚,光的环总有一日会选择他。


看行走在艰苦人间世的他怎样变成好样的俊志!


我用文学的眼读文学的《台北爸爸,纽约妈妈》。

──作家 爱亚


纽约和台北都有一条河,爸爸和妈妈隔着这么远的两条河,孩子终能依归于那岸呢?它不止于是陈俊志的故事,根本是一章台湾某年代的历史。它也不只是陈俊志的生命河流,这个不老美丽少年说的是一个充满张力的电影故事—好看极了,要你笑,要你哭,都由他的文字指挥。希望有一天也能变成他的镜头他的画面,他的小说他的电影。我如此看待《台北爸爸,纽约妈妈》。


说了许多别人的故事之后,这次,换俊志说自己的故事给大家听。俊志将自己整个翻摊在阳光下,我无法想象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也正因如此,其中深切的感动,让我无语。他生命的剧痛,比张爱玲的沧桑还沧桑,但我看到一九八八的俊志到二0一0的俊志,从没有改变,永远热情而聒噪,不老近乎媚,你永远不会感觉他的悲、伤。刷爆了妈妈的信用卡,就是要拍他的同志纪录片,就是要用电影表述人间的弱势。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希望多疼惜他一点。对于他生命记实写成的好小说,我感谢出版。大家都能从这样的创作中取得温暖与勇气。

——导演 陈坤厚


推荐阅读


你向往的爱情都在这里了

台涉性侵导演钮承泽:坦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章明金池王学兵刘丹携手走出“冥王星时刻”

电影上映前,姜文王家卫贾樟柯周星驰为何都找他?




我们关注华语导演的起点,也关心华语电影的热点。

我们直击华语电影的痛点,也抚慰华语电影的G点。

我们的电影之旅,没有终点。


长按二维码关注手册君


购书请加“手册君”微信 18611565068 

(添加时请备注“购书”二字)


第七辑《青年电影手册》之《青春电影手册》

封面:王小帅、岩井俊二   定价:56元

第六辑《青年电影手册》之《100位导演的处女作》

封面:贾樟柯、赵薇 定价:48元

第五辑《青年电影手册》之《华语同志电影20年》

封面:关锦鹏、张国荣  定价:39元

《在光影中旅行——程青松电影随笔》定价:36元

姜文 贾樟柯 王小帅 范冰冰 郝蕾 田海蓉诚意推荐

《好电影,坏电影》曾念群著 定价:25元




长按二维码 关注“青年电影手册”

Youth Film Handboo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