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献民:弹幕否定读图时代

2016-04-08 张献民 青年电影手册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我们!



张献民老师自2014年起在《凤凰都市》杂志发布关于“公共影像系统”的评论文章,每次围绕一种由于“同义重复”而固化为我们影像潜意识的公共活动影像进行阐发。



弹幕否定读图时代

弹幕否定读图时代

文 / 张献民

 


图片覆盖文字

 

谁有过用图片把文字覆盖掉的冲动?中国传统美学讲意境啥的,唐诗宋词天净沙,老树昏鸦元四家,孤帆远影,大漠孤烟。丰子恺,女文青人手一本。琼瑶之前的中学生谈文学:“写的真好,我简直能看到那个画面”。到影视的时代,作家坐在家里等人来收购改编权。现在都做到IP(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了。资本亢奋+惨不忍睹。

 

传统美学是否变成了旅游化的江南水乡?沙龙摄影替代了山水诗歌?沙龙摄影上挂历,挂历一年后过期,被糊在北方乡村炕头的墙上。沙龙摄影再变为电脑的屏幕保护页面。楼房设计不合理的,客厅居然没有窗户,就有装修时刷一面风景墙。

 


 


八十年代街头卖挂历和室内贴挂历的场景

 

文字无法否定图片吧。只有图片能以过度泛滥的方式否定图片。否定图片的人,还要回到言简意赅的传统美学中。与言简意赅截然相反的,就是过度的口语。此口语可以否定图像,甚至否定口语本身。

 

众人的吐槽

 

弹幕,tan/dan两个读音,老一辈读tan的多,弹射、 弹跳出来,是对弹幕的出现和流动形式的形像理解。我接触到的年轻人多数念dan,包括A站的工作人员,所以这个读音应该更可靠,子弹、爆破等含义都在其中。

 

如果还有人没有见过它,弹幕就是视音频即时评论。视频流动,可以在播放过程中评论它,评论可以即时显示在视频页面中,随视频流动。即时评论也可以保留下来,这样,以后再观看这个视频的人就都可以看到这条评论。热门视频可能保留了很多条评论,这样,被评论的视频就无法被观看者看清了、甚至根本看不到原始视频了。

 

弹幕是日本动漫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原始构想模仿了漫画中加对白、旁白的方式,动画中少数时候会看见人物对白或独白并非规规矩矩地加在画面下方,而是以手写体加在画面的主要区域。这种字幕并不流动,在非线平台上操作,仍需要入点和出点,它在画面中是稳固的。

 


日本漫画中的对白

 

流媒体相关的评论状态来自DVD时代的评论音轨,评论音轨是可以被消音的,它并不稳固,随时间流动,短暂存在。

 

从动漫+视频的发展线条上,弹幕是漫画的简单说明文字与评论音轨的结合和延续。

 

弹幕是“吐槽”。它反对由动漫制作者把持对动漫的解说权,反对事后发表评论,反对评论在视频作品之外的区域或文本中发表。

 

所以,弹幕的发展序列是:1、视频或动漫的制作者为面对顾客,发表对自己作品的看法。2、作者的看法被同步到作品中。3、观看作品的人在完全公开的网络发表他对作品的看法。4、观看作品的人开发特殊网站专门发布类型视频并集中发表看法。5、发表的看法可以即时覆盖在视频上并被别人观看。6、视频的首发就是为了被即时评论覆盖。

 

 

从动漫到电视剧,被弹幕几乎完全覆盖的画面

 

弹幕是“庶众的狂欢”。所有创作都是少数人创作、多数人阅读或观看,即使天才论在20世纪遭遇了很大变化。西方50-60年代成型的“作者电影”是统率电影界已长达半个世纪的主流理论,它替代了明星制,比如影片上映时强调是某某导演的作品,演员退居第二重要的地位。多数人创作、少数人阅读或观看的状态,至今无法想像。对这种精英状况的反对,弹幕提供了两个可能性:一个是强迫创作者大量阅读观看者的看法;二个是观看者可以选择干净版本和已经大量添加了弹幕的“拥挤”版本,这样他有可能排除创作者话语权力的唯一性。

 

二度破除版权体系

 

与弹幕破除创作的神秘和神圣相一致的,是它也破除了版权体系。

 

对版权体系的第一度破坏是盗版,这是对作为财产的版权的破坏。版权是资本主义的核心支柱之一,符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条。版权的非财产属性,各个国家的法律一直不大一样。大体的原则是,版权中有个不可分割的内核,永远属于版权作品的创造者。可分割的部分,大部分国家认定是财产。部分国家为简化,将不可分割的版权定义为道德权。我国法律中,除了原创的问题,单拎出来说的是诽谤、歪曲这两条。大部分诽谤、歪曲指控指向对原型人物或原始事件的创作或改动,极少部分设计对艺术二度加工形成的歪曲或诽谤。我国法律中歪曲或诽谤既可能是民事问题也可能是刑事问题,有的国家规定的版权属于创造者的核心、不可分割权限的侵害问题只能是刑事问题,从而财产权可能更加清晰。

 

作品核心权益的概念之一,是作品本身单一、完整、不可篡改。如果要例子的话:

 

我去个美术馆,在名画上加一句:“画的真好么么哒”。这,要坐牢的。即使我涂鸦不在画上,而在美术馆的墙上,那不侵犯画的权益,也得罚款或拘留吧。

 

别以为这是笑话。法国70年代就出过这段子,美术馆要关门了,一个糟老头鬼鬼祟祟,见人逐渐少下去,从怀中掏出几个小颜料瓶和一支画笔,在一张20年代名画上涂来改去。当场被保安擒拿。送警察局后,这案还没法判,发现他就是当年此画画家,对画中个别破绽,老人耿耿于怀数十年,如今终于逮着机会修订一下。判案的核心:虽然他对此画有绝对不可分割的创作权,但画是别人的财产,别人买的是这画几十年前的模样。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的被网站图片编辑PS过的名画中的女人拥有现代审美观念下的好身材。(来源:CRI国际在线)

 


西班牙艺术家José ManuelBallester在他的《隐蔽空间》系列作品中,画面里的人物集体缺席,空无一人的画面仅剩下场景里原本被挡住的空间和物品。(来源:99艺术网)

 

另一个段子,80年代末巴黎毕加索美术馆某本留言薄上,赫然写着中文大字:“毕加索就是美术史的垃圾!”下面落款是我国某地美协会员。这是我亲眼看到的,虽然我对毕加索很不感冒,但美协会员跑去这样发飙,总让我觉得不大合适。幸亏她(我记得姓名是位女性)没去写在墙上,要写墙上就成当代艺术了。我私下也揣摩:她在国内可能已经恨了很久,到那里发泄一下,心情可以原谅吧。吐槽之心,人皆有之。

 

影视成品销售的合同分两种,一种是收购方可以改编之后再公映的,二是收购方承认原始作品完整不可分割,从而只能以完整面目公映。前两年美国片《云图》卖到中国是第一种合同,就被中国片方找国内片花剪辑手剪掉了几十分钟。周兵几年前在央视做的《故宫》十几集被美国人买去剪成了一集,周兵作为原作导演戏称“旗袍剪成了超短裙”,《甄鬟传》在美国放映时也缩减为原始长度的小一半。

 

在视频上加弹幕,相当于拿刀片切割画布、在古碑上刻“到此一游”。是非常严重的对版权的不尊重。乾隆那个家伙就很讨厌,到处刻画。

 

但文本之间的相互引用和互相映证,也是我们的本能和传统。读书读到一半放弃了,不算侵犯了原作品的不可分割吧?电视机还有遥控器让换频道呢。电视台还在节目下方播放流动字幕广告呢。金圣叹、毛主席都喜欢给正在读的书加批注,雅的很。这是否在私人范围内成立、但公共范围内有悖于道德?毛泽东批阅过的《资治通鉴》,由中央的出版社影印了600套,内部分享,发给高干,姜文通路子,搞了一套,很自豪地放在书桌上,还信誓旦旦地说:“这让我产生了对所有帝王的厌恶。”不好说毛泽东、姜文一定侵犯了宋朝原作者的权益。

 


毛泽东晚年读书成癖 读“破”一部《资治通鉴》(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版权有时限、自愿放弃等各种规矩或现象,我觉得我们集体在发展受保护的作品、不受保护的作品两套体系。在不受保护作品的体系中,作品的神圣性几乎不存在。比如,文艺青年议论影院烂片说:“那片一眼就明白是出来捞钱的,我不会去看。”潜台词就是,有些片不是出来捞钱的,那才可能是真电影。作品的神圣性有时也被高昂的价格保护。一些初生的作品形态还没有固化为艺术,作品属性可疑,必然比较开放、很难保护它。另一些是最初阶段需要细心呵护、过几年反而完全敞开了。网络视频作为作品,还没有被绝对化,网络本身没有殿堂化。

 

温别尔托·艾柯写过一本文学理论书叫《开放的作品》,彼得·布鲁克写过一本戏剧的书叫《敞开的门》,讨论文本或剧场的开放性。所以这些提问并非只是草根的临时问题,它也存在于很多精英或思想大师的思考区域。

 


《开放的作品》  [意]安伯托·艾柯 / 刘儒庭 / 新星出版社 / 2010

 


《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  [英]彼得·布鲁克 / 于东田 / 新星出版社 /2007.12

 

文字与思想

 

我们一直不加怀疑地以文字为思想的形式。在现代语言学之后,起码有几个概念,可以贯通到弹幕这里:

 

承载我们思想的是口语,而不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对口语的整理和记录,本身是一种文字,而口语才是语言。书面语在人类历史中整体上在逐渐接近口语,越古老的书写越远离口语。书写的口语化也是我们逐渐远离神的过程。书面语依然有权威感。否则怎么有后来大家都知道的警句:话语即权力。口语中遍布神性和权力等价于口语中没有任何神性或权力。

 

语言有一些构成,这些构成可能是超越语言自身的,或者说我们无法用语言进行总结的,这是语言的局限,我们可以不断通过语言去探究那个更深层次的“东西”,但也要发展一些其它工具,比如数理逻辑和结构主义。这个更深的层次,灵感部分来自精神分析,我们可以简单把它归结为我们思维在语言之下的一片原发地。

 


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地书》全用符号写成(来源:台北市立美术馆)

 

弹幕是对口语的最直接记录。弹幕与视频之间的关系、弹幕词条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比口语更清晰、可分析。如果语言承载着思想,到目前为止,人类发明的各种表达工具中,没有任何一种能比弹幕更诚实、透明地反映集体心理。

 

弹幕的清晰透明,部分原因是它下面的那个层次,是一个视频,任何观看者,可以选择重看一遍没有弹幕的视频。

 

我们无法证明思维中语言之下的层次一定以视觉体验和记忆为基础,那暂且还只是想像的领域。20世纪瞩目的发展之一是循着数理逻辑,人类发明了各种代码系统,直到我们认为有的代码系统可以替代我们的语言、甚至比我们的语言更好地“思考”。这些代码—语言工具借由电脑—互联网等可见工具引领我们的表达,我们可以认为它解放了语言,弹幕就是语言解放的直接证据,语言在这里爆炸式释放。但我们也可以认为语言从此属于机器,我们在使用键盘从而忘记手写体之前,就已经只会借由机器整理、规定过的语句格式、表情组合来表达。不仅我们书面语的学习不是经由亲人或老师,而是一个官僚机构(教育部教材编写部门),而且我们对口语的学习,也不经由父母,而是通过各种机器发出的重复的口号。

 

图像被否认与图像的再生

 

所以我们使用着三套工具。

 

一套是语言,如汉语,大家都在用,大家都认为自己懂语言。

 

第二套是数理逻辑发展来的语言代码系统,如二进制、各种编程工具。其实大家都在用它的成果,但只有很少人懂这些语言。可是,即使不懂,多数人承认它是一种语言。

 

第三套是图像系统。大家都在用。没有人认为自己不懂图像,但,很少人认为图像是一套语言。由于我们对图像研究的不充分,说图像是一套语言,对多数人没有说服力。

 

这里面有两个方向的心理保护:否认图像是一种语言,是保护图像不被语言污染或语言不被图像侵犯。承认语言的核心地位是一种中庸的态度,数理逻辑太高端,图像太低端,保持语言过去几千年的核心地位,对人类,非常安全,保持的方式之一,是认定使用语言可以解释数理逻辑和图像,或者反过来认为发展数理逻辑或图像都以形成语言为目的,而所有语言又只是我们口语的模仿版本。

 

这是否很像人工智能的故事?最好的人工智能是与我们一样?

 

视觉艺术在脱离仿真阶段后,都会向纯文字发展一个阶段。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的新艺术有纯文字油画,如:“我们不愿制造世界末日的景观但要制造景观世界的末日”。明末清初中国大量出现了文字篇幅远大于图像的水墨画。

 


八大山人作品

 

上段引用的话是居伊·德波说的。制作视频、在互联网传播视频,都是建构景观社会,那么,在视频上刻画、吐槽,就是破坏景观。德波也支持盗版、支持对原始文化艺术作品的篡改。因此,虽然弹幕非常像后现代社会的景观,但确实如匹茨堡大学的Terry Smith说的,后现代是个伪概念,它只是现代主义对自己的反动。弹幕是现代主义的对景观的反动,它立志把所有景观改造为涂鸦的对象,把所有别人的文本变为自己的一句话评论。

 

与居伊·德波类似,电影史从爱森斯坦到戈达尔,断续有着以图像注解所有文字或以文字覆盖所有图像的野心和努力。戈达尔的《电影史》就是在弹幕之前最接近弹幕的作品。





戈达尔《电影史》剧照

 

读图时代是不可抗拒的。数字编码系统在替代语言之后,正在全面入侵图像系统和语音系统。我们有几个破解图像至高无上地位的办法呢?

 

一个是对图像进行无止境的分析。这个,我国各大学科研项目不支持。一个是弹幕,就是本文的主题。还有,对图像的无限复制。

 

如果我们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呢?那么,就是用图像对图像进行注解和评论,不再使用口语对图像进行评论。那是弹幕与社交工具结合后的下一个状态,发明它的人将发财。

 

弹幕应用于更广泛公共领域?

 

弹幕在公共领域的应用范围可以非常广,也已经引起无限遐想。

 

比如,它可能成为自干五和领薪五毛的利器。开两会,央视拍摄/播出的场面,是景观,有景观的所有优点和缺陷,如只有重复的景观才能彰显稳定,但景观重复多了就失去效力。我猜测很快会有经过严密组织的围观,“自发”的人民群众将聚集在人民大会堂周围看大屏直播,并不断发送他们的评论,所有评论即时显示在大会堂外墙的各个立面,央视还可以对这些评论进行直播。

 

广场舞也一样,现场应该有类似K歌的屏幕,供大家现场评论正在播放的神曲和各人的舞姿吧。其实也就是开发一款APP。

 

每个大学都该组织这样的公开课,每个教师应该经受一次这样的心理考验,这一次,每个学生有理由整堂课从头到尾刷手机,每个学生对老师讲课的即时评论显示在老师对面的投影上。比如“我才不想发言呢”、“备课了吗?我学费都被你浪费了吧?”、“困…”、“我是不是进错教室了?”、“拜托!这个笑话你已经讲过了”、“这个部分期末不会考试吧?”、“昨晚路过公园看见老师你跳小苹果了”、“欧巴!请讲中文!”、“进度条呢?退回去还我上一条!难道这里也有网管?!?!”、“其实你不用这么累,放个片就好”、“股市又跌了不是我干的”、“听懂这节课以后我月薪多少”、“都没表情,弱爆了”、“我同桌没来我能揭发她正在干嘛吗?”、“你雾霾天口才更好”等。

 

作为大学老师,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讲一堂被弹幕环绕的课。

 


2015年2月3日,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上出现中国手游弹幕广告。(来源:网易游戏频道)


张献民

15年6月

 

本文来源:瑞象视点

www.rayartcenter.org



长按关注青年电影手册


近 期 热 点

点   击   标   题   进   入

打个架就是民粹?

变性出柜 | 踏血寻梅 | 片35年

戛纳前瞻:52部新片预测

金扫帚奖为何惊动CCTV?

金像奖泄密 | 王小帅贾樟柯陈建斌

王小帅  |  贾樟柯  | 葛存壮 |  史蜀君

许常德 | 列孚 | 周传基 | 郝建 | 张献民

巩俐 | 谭卓 | 赵薇 | 范爷 | 龚雪 |  冯家妹

如果没有这些佳片,中国电影只剩无耻

金扫帚颁奖礼全程 | 刘晓庆评金扫帚

艳遇 | 柏林 | 舌尖 | 素颜 | 红白蓝

水浇园丁 | 华语十佳 | 成人世界

《阿飞正传》 失传片段

张国荣之浮生六记

抑郁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