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丨从5G手机、流量费到奇葩应用,专家大咖把5G讲得透透的…

5G技术日渐趋近成熟,商业化应用不断增多,5G时代即将到来,届时各行各业、整个社会都将发生巨大变革。但大多数人们并不了解5G的费用、风口及其影响力。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邀请中国移动原董事长、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高级顾问王建宙,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一起来探讨5G究竟会塑造一个怎样的未来。



5G手机什么样?



张云勇:


因为用户要便捷通话,5G手机必然与其它手机“长得一样”,本质变化是里面的芯片更换。价格大家不用太担心,上市后价格会迅速地降下来,体积也会进一步减小。现在4G手机大概什么价位,将来5G手机还是差不多这个价位。


5G到底有多快?



王建宙:


5G的“快”有两个指标:

  • 第一个指标叫峰值速率。如果我们把数据比作超级高速公路的车辆的话,峰值速率就是指在每一秒钟可以通过多少车辆。当然路越宽,每秒钟通过的车辆越多。目前试验网的峰值速率已经超过了10个G了,就是每秒10G比特的传输,下行速率达到20个G。

  • 第二个指标叫时延。高速公路再快,但还要有收费站、检查站,处理是需要时间的。目前5G的时延已达3到4毫秒,目标是达到1毫秒。


5G的速度可达4G的数十倍到一百倍,每平方公里可连接的设备多达100万个,是4G的五倍左右。


5G的延迟低于1毫秒,1毫秒是什么概念?当我们的手指被针刺中需要大约100毫秒,疼痛感才会传达到大脑。



超低时延和高速传输,让5G能够近乎实时地获取并利用信息,这样的全新技术未来真正投入使用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杨骅:


由于5G的高带宽、低时延,很多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就可以在5G终端上实现。因此,当5G大规模成熟以后,5G终端一定是多样化的,有折叠的、卷曲的、是服装、是领带、甚至是一支钢笔。5G会激发各类的应用。


网友们非常关注5G未来的应用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4G很快,还需要5G吗?



吕廷杰: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4G已经足够快了,我们好像不需要5G”,这个观点是错的。我举一个例子,长安街够宽,但还会塞车。在通信中,网络是统计复用的,绝不能按照一辆车的宽度来定义这个路,路上的车跑得多快不取决于一个人的速度,取决有多少人同时在用这条路。如今,不仅人要上网、更高速地上网,还有大量的物要接进来,万物互联,所以通信的流量就要非常宽,要求带宽非常宽,才能不卡顿,所以我们一定需要5G。


5G让远程驾驶成为现实


王建宙:


5G的快会成就很多应用。在今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我看了一个非常震撼的应用,就是远程驾驶汽车,人对着屏幕来开车,车在郊外的一个广场里面。开车的人看到的屏幕跟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是一样的,可以自在驾驶。


当我们去救灾的时候,运货的物资要通过一个危险的路段,随时会塌方,我们就可以远程驾驶。没有一定的速率,是做不到远程驾驶的,比如脚踩刹车远程就要立即反应过来避免相撞。


5G与能源有什么关系?


吕廷杰:


吕廷杰认为能源跟5G、工业互联网有关系,拿汽车举例子,如果一辆车平均1/10的时间在跑就不错,比如有一天开了一整天的车,结果出差3天就放在那儿。一天24小时有2个多小时这个车平均在跑就不作了,也就证明你有90%的时间可以充电,充电也就两三个小时就够了。但是如果有车联网它可以智能控制让电价最便宜的时候给你充电,你不用管它,它找最便宜的时候给你充电。如果家家的电动车都有储电的能力,充电又不马上用,这时候电价上去了还可以卖电,削峰平谷。所以,整个的能源供给和消费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这就是网络连接的作用。


5G耗电高吗?辐射大吗?


张云勇:


第二个问题,耗电肯定比以往更高,但在技术体系里,它的屏幕电池的技术是几位一体,都是与时俱进的,才会正式商用,所以对大家来讲,至少保证充电的次数不会比现在更多。


第三个问题说得也是对的,5G基站的功率比4G稍微大一点,但是肯定完全符合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而且5G的基站更密,手机信号切换次数会更少,辐射反而更小。


杨骅:


移动通信使空间发射无线电信号,有一个电磁场的场强的辐射。大家通常对这种辐射有一种无名的畏惧,其实是大家不太了解它的机理。


基站和手机相比较而言,哪一个对人体影响最大?是手机,因为手机跟人几乎零距离接触,电磁场的场场强与距离的三次方四次方成反比,只要你在两米开外,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基站的影响是小的。


5G为什么成本更高?


张云勇:


4G和5G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共存第一个原因是5G不会全程全网地建,更多地从商业模式出发,可能是热点工业互联网等等。第二个原因是在5G初期不支持话音,尽管5G的语音方案正在做,所以将来大家拿着5G手机打电话,并不是通过5G网络,还是通过其他的网络。


王建宙:


5G的成本比较高,最主要的一个因素跟它使用的频率有关系。跟4G、3G、2G相比,5G的频率更高,绕射能力很差,传输的衰耗很大,所以它的计算就要做得小,成本相对也比较大,这是客观的存在的。


所以运营商会循序渐进地进行5G建设,先是非独立组网(4G与5G共同组网),然后过渡到独立组网,跟4G并存很长时间。


5G时代,流量会更贵吗?


杨骅:


这个问题其实在3G、4G普及期都出现过。4G时代更夸张,网上有一个段子说是晚上玩手机忘了关了,第二天一座房子没有了。但这件事情并没发生,网络的带宽越大,数据能力越强,用户也就越多,使用量越大,单位使用成本会快速下降,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大家不必担心。 


5G改变出行:超乎你想象


王建宙:


我看过一个演示,在十字路口通过车辆的时候没有红绿灯,只要有个空隙就能过去一个车,那么它靠什么?它不是靠红绿灯指挥,它就是靠无线信号。



车、道路连、对面的车、红绿灯、房子……都是互相连接的。如今,如果高速公路上一个车队有20辆车,必须间隔50米以免出现问题,但以后通过5G联网,第一个人踩刹车,最后一辆车也一起刹车,间隔只需五米,整个道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但是,实现这种场景需要两个条件,第一,5G网络全覆盖,避免车突然没信号。第二,修改现在的交通规则,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


5G时代还用去电影院吗?


张云勇:


别看手机屏幕小,但是它的处理能力比家里的电脑只快不慢,从这个角度来讲,4K的影片再配合手机上小的一些AR眼镜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但是大家到电影院不是为了看电影,是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带着孩子,包括去购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技术当然不能解决伦理的家人的情感需求。所以还是建议大家适当到影院多看看电影。


5G芯片放入体内会让人更聪明吗?


杨骅:


从数据传输来说,5G具备这个能力,但需要研究生物科学的人从生物电的角度,把5G、后台人工智能算法的一些支撑,变到人脑中可以反映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提升人脑的能力,这是5G跟相关行业融合创新后所能够实现的。 


吕廷杰:


在日本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人想用5G网络给一些体育明星身上装芯片,使他们的粉丝收到个性化的、每个人所喜欢的体育明星视频。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在5G场景中很多见,物、人身上的芯片可以带来很多满足你想象力的一些应用。


5G距离全面爆发,还差什么?


王建宙:


5G有很多技术特性,利用这些技术特性可以有很多新的应用,但是我觉得最先爆发的应该是行业应用。因为5G应用需要两个条件:无缝隙覆盖,实现相关立法。


我们现在利用wifi、4G,速率还不够的,时延还不够低的,相关5G应用能得到较快发展。例如,在建筑工地,所有的人都要戴安全帽,如果我们让这些工人都到室内去操作,5G完全可以满足这个条件。


吕廷杰:


对于新学开车的人,泊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吧?有了5G,驾车人开到最想去的商店门口或者酒店门口下车,一遥控车会自动停泊,用的就是无人驾驶技术,但是它的应用是在一个范围之内,所以5G的切入点非常重要。


杨骅:


现在大家对5G未来的前景有很清晰的认识,这个在业界都是有共识的,但是它发展的过程确实是需要一定的周期,长短与否取决于行业的投入。有了核心技术后,要跟各个行业做融合创新,所以可能在后期应用上需要一段时间,有了高速公路,应用一定会百花齐放。 


5G成败取决于商业模式


吕廷杰:


5G的真正成功是商业应用的成功、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于通信业来说,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应用创新都来自外部。目前5G炒得很热,但全球电信运营商都不温不火的,就因为看不到应用、看不到收益。这就好比清华大学汽车专业的学生对汽车的原理创新非常熟悉,但他不一定会开车,但是有人就做了出租车公司,做运营。无论是车的技术的进步,还是像优步、滴滴这样的应用模式的创新,都不是源自于出租车公司,所以我们说要让全社会做好5G的宣传,让大家知道5G是一个新的风口。


谁来推动5G应用?


王建宙:


第一是企业家。创业者。第二是风险投资。我们说了这么多的应用,都是制造商或者运营商的工程师们在房间里面想出来的,究竟能不能够变成商业模式,就取决于企业家的创业,通过他们的实践进行市场化,才能够证明究竟可不可行。同时,也希望风险投资能够大力支持他们来创新。当一个技术已经有了,而人们还不知道究竟有什么用的时候,这是创业创新的最好机会。


5G属于社会


张云勇:


5G不再是一个最基本的技术手段,也不再是运营商的一个网络,其实已经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变革的一个生产要素。5G时代,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5G不再属于运营商,而是属于全社会,因为5G联系着三百六十行的各行各业,运营商更多地是做好赋能,做好基础设施的供给。


杨骅:


5G面向各个行业,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有政策法规问题。车联网大家讲得很热,撞了车谁负责任?再以远程医疗为例,301医院的专家指导了江西边远山区的一个公社卫生所做了一台手术,手术出了问题是当地的医生负责,还是301医院的医生负责?有一系列的法规问题要去考虑。


吕廷杰:


在1G到4G的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通信圈的人在干。而很多5G的标准制定中,交通部门、工业制造部门等都参与了,这就是明显的社会化。技术对于通信行业是具有外生性的,所以它的应用也是外生性的。所谓“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我认为甚至可以反过来说——“社会改变5G”,传统行业有很多痛点,一个是增强移动宽带,一个是海量机器连接。明白5G的赋能能力后,要找到行业的痛点,如果找到匹配点,这个行业就是最先成功的行业。


来源:CCTV《对话》访谈整理:梁晨    编辑:梁晨


推荐阅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硬核”发展!移动通信70年从量变到质变

特朗普说“5G必须赢”! 美国推出史无前例5G投资计划

聚焦5G商用丨三国已商用,5G元年大家果然都很拼

工信部及时研究部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贯彻落实工作

一图读懂丨@所有人,政府工作报告对信息通信业的重要表述都与你有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