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争了10年,这项活动还有多少人在继续?

2018-03-24 柴门闻犬吠吠 观察者网

3月24日晚8时半,地球一小时熄灯仪式又来了。

根据近几年的经验,这一次“地球一小时”可以预见性地依然是参与度与争议性并行……

各地地标建筑的熄灯行动还是有。

反对的声音也很响亮。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2007年3月31日,这一活动首次举行,澳大利亚悉尼超过220万民众关闭照明灯和电器一小时。

而今年是该活动进入中国的第10年。

从一开始的风靡全国,到后来的争议不断,越来越多人质疑,“地球一小时”会不会只是“一场不环保的环保秀”?

关于“地球一小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关灯一小时真的节能吗?

未必。就单个家庭而言,关灯一小时节约的电能非常有限,一小时仅占一年的1/8760。

就社会而言,“地球一小时”活动减少的耗电量同样微乎其微。活动期间,电网总体负荷变化不大,电厂发电机正常运转,电能正常输出,发出的电并没有节约下来。

活动造成的瞬时电压波动会损害电网吗?

也有不少人担心,“地球一小时”集体关灯的行为,会造成瞬时电压波动导致供电线路瘫痪,给电网造成过重的负担。

但事实上,居民用电负荷只占电网整体负荷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只是居民用电中的一小部分,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更低。

与工业负荷每天早上八九点工厂开工的这一升、半夜停工这一降对电网构成的冲击相比,“地球一小时”带来电网负荷的影响非常有限,加之电网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地球一小时”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对于“地球一小时”活动,我们既不要担心其对电网有多大损害,也不要对其节能效果寄予太大希望。

事实上,它是一种行为艺术,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宣传、鼓动、号召,唤醒更多人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实际行动中,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现实意义。

与参与一场短暂狂欢相比,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践行节能,今年的“地球一小时”也强调了这一点。

2018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开启我的60+生活方式”,旨在希望人们可以在熄灯的60分钟之外,继续践行环保节能生活方式。

在这一小时里,与其象征性地关关灯,不如静下来好好想一想,除了熄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比如:

减少塑料,你可以

购物自带环保袋

不用塑料吸管

少用塑料包装袋

不买含聚乙烯等成分的洗化品

绿色消费,你可以

选购环保认证产品

理性购物

适度点餐不浪费

拒绝购买野生物制品

减少一次性日用品,你可以

外出自带水杯

常备环保餐具

随身携带手帕

旅行自带拖鞋和洗漱用品

资源循环利用,你可以

垃圾减量分类

再生资源回收

闲置旧物捐赠

电子设备以旧换新

绿色出行,你可以

短距离选择步行或骑行

优先选择公共交通

选购低碳车

选择乘坐火车旅行

关灯只是一个形式,意义更大的是从我们的手上、从我们的脚下开始的行动,是我们的心里对环保理念的坚守。

(观察者网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新浪微博等)

猜你喜欢
女人过30岁就像郊区房?34岁美女相亲遭群嘲,网友炸了…
刷屏的“荔枝味的吻”惊动各大公安官博,背后居然是…
高能!秀水街女店员全英文与老外砍价,口语秀到飞起
高铁上吃泡面被狂怼!当事人回应,网友已吵翻
持枪劫匪看到中国国旗后,竟然鞠躬走了…


商务合作:market@guancha.cn

QQ :2920915625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