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声哽咽,看哭了……中国“核司令”,走好!

观察者网

“我最大的心愿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北京病逝。

程开甲,男,汉族,江苏吴江人,1918年8月出生,1962年11月入伍,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正军职常任委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他是忠诚奉献、科技报国的“两弹一星”元勋、“八一勋章”获得者,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开创者、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他先后参与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等在内的多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功勋。

程开甲院士获得“八一勋章”。

2014年央视播出的程开甲的纪录片《功高德劭》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程开甲说,“英国人的紫石英军舰在长江上跑,好像厉害得很,目的是阻止我们国家。我们不买他的账,给它打了一炮,把它打伤了。我们从英国的新闻电影上看到这个消息,我们当时看的时候真是高兴啊,我们有一天能够这样子。

视频:

“中国核司令”,名字曾列国家绝密档案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的上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程开甲(左一)在氢弹试验现场。

20世纪70年代,程开甲在做任务前动员。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习主席亲自将“八一勋章”颁授于为那声东方巨响呕心沥血的杰出科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院士。

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这是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将汗水和智慧洒在了中国西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他隐姓埋名,在学术界销声匿迹20多年。

1984年,组织考虑到程开甲的年岁已高,把他从戈壁滩调到了北京,担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由于工作职责的变化,他的科研工作也发生变化。

一方面,他在抗辐射加固和高功率微波领域努力;另一方面,他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思想与方法。谈起晚年的创新成就,程开甲感慨地说:“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能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到作用。”

真正的科学家是不求名利的。但真正为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祖国和人民也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程开甲在打字机上撰写论文。

“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未知,坚韧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精神。”程开甲院士曾写下的这几句话,堪称他科学人生的自画像。

受命牵头核试验的“核司令”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响,自动控制系统在瞬间启动千台仪器,分秒不差地完成了起爆和全部测试。回忆往事,程开甲非常自豪。当年法国人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没有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前苏联也仅仅拿到很少的一部分数据,而我们拿到了全部数据。

程开甲是中国技术上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成功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增强型原子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空中、地下等方式在内的核试验三十多次,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他还带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取得丰硕科技成果。人们称程开甲是“核司令”。

2004程开甲院士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0周年座谈会上。

开天辟地,“程老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敢创新的人。”

在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一片空白的中国原子弹爆炸领域里,需要胆大心细,睿智决策。“决策上项目,决策用我,两个决策,都需要勇气,程老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敢创新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这样评价程开甲院士。

比如,第一颗原子弹采取何种方式爆炸?程开甲经过分析研究否定了原定的空爆方案,设计了“百米高塔爆炸”方式,确保了中国首次核试验可控可测。

还有一次,周恩来听取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安全问题汇报。周总理问:“投弹飞机安全是否有把握?”在场的空军副司令指着程开甲说:“是程教授计算的。”周总理目光转向程开甲,程开甲肯定地点了头。周总理看到程开甲点了头,也重重的点了头,表示他放心了。“核试验的安全问题由程开甲负责”是周总理亲自下达给他的任务。程开甲说:“核试验安全问题大于天”,每次他都要反复研究、反复计算、反复检查。周总理只要听说安全问题,程教授已经把关了,他就会十分放心。

再比如,在第一、第二次地下核爆炸试验成功后,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程开甲多次进入爆后现场、甚至爆心。有一次还和朱光亚一起考察测试间,进入零后开挖的测试廊道时,其中一段十多米的廊道被挤压得只有80厘米直径,他们是匍匐爬行的。爆后现场考察是从未有人做过的事!谁都说不清洞里的辐射剂量和高温有多高,风险很大。但程开甲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爆后的实地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现象学的第一手资料。

程开甲在科研上的勇气还表现在坚持真理。作为一名学者,他始终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各种学术讨论中,他与自己的上级争执过,与自己的同行争执过,与自己的下级争执过,在他的心中,没有权威,如果有,也是“能者为师”的学术权威。一次争执后,他诚恳地对普通技术员说:“我向你们道歉,上次的讨论,你们的意见是对的。”

后来回忆往事接受采访时,程开甲带着几分遗憾说:“总理交给我的科研任务,我都完成了,但总理交给我学普通话的任务却没有完成。”

“程开甲是一名纯粹的科学家。”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这样评价程开甲。院士程开甲就是这样一位纯粹的科学家。

一生为国披甲铸盾。

院士,走好!

本文来自央视新闻、军报记者、中国新闻网等。

责编|于杨

审核|邱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