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自找苦吃"的中国大学生,正扎堆去村里"读研"

周毅 观察者网 2023-05-18

► 文 观察者网 周毅

谈到传统的读书人,大家的“刻板印象”会是什么?

四体不勤,还是五谷不分?

去现在的中国农村走一走,你就会发现传统刻板印象早已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把课桌“搬到”田间地头,一些研究生在田埂上成长为农业技术大咖——人还没有从“象牙塔”中毕业,就已经是备受当地农民信赖和拥护的小专家。

崭新面貌背后,是十几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探索的“科技小院”模式正在不断成熟。通过科技小院,越来越多的农业专业研究生奔向生产一线,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带来新产品、新生意,甚至新的理念。因为他们,中国农村的样貌为之一变。

这是一帮年轻人下乡“自讨苦吃”的故事,也是一群中国人思考现代化和三农问题的故事。

张晓恬(左)、张岩林(右)与西槐庄村委会工作人员(中)一起收获萝卜。(科技小院学生供图)

这届“自找苦吃的年轻人”,让人直呼太靠谱

吴林静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生。

单看外表,她和其他来自城市的女生没有什么两样。

但在北京郊外的西槐庄村,吴林静是备受当地村民信赖的农业专家。

西槐庄村总共一百余户人家,过去只种植萝卜一种作物,收入单一,是远近有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2021年春天,吴林静和同学宁国法一起,将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搬到了村里。她的工作之一,就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放着有空调的教室不坐,投身去农田里,吴林静成了万千“自找苦吃的年轻人”的一份子。“一开始,大家还挺精致,刚进村时还防晒,但很快就发现,凉快最重要;再过一段时间,凉快也不重要了。”谈到自身经历,吴林静表示,重要的只有做好实验和技术服务。

大学生们主动选择的“苦”,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无数的“甜”。

吴林静和同学先是为当地引入了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等先进技术,又引入了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等优势品种,这帮助该村当年实现集体收入33万元,较上一年翻了三倍。因为这一硕果,西槐庄村项目在“拼多多杯”首届科技小院大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吴林静的故事不是孤例。吴林静毕业后,比她小一级的师弟张岩林、师妹张晓恬接棒了她在西槐庄的工作,将村集体收入再次提升至70万元。如今,当地村民的收入多了,村里的新农作物和新大棚也更多了,村里还新修了公园。

师妹师弟们更进一步,打造了“共享菜园”。他们利用科技小院的技术优势,主打农产品的富硒特色;同时,他们把“互联网+”带进了村子。“将这些菜园租出去,产值就能翻一倍不止,一亩达到十万元。”张岩林表示,他们今后要在当地尝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变化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这届靠谱的年轻人,不仅把农作物种好了、宣传好了、卖好了,更让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增长了,村子里的基础设施也完善了;“互联网+”进村了,村民们用上了电商平台,从城里进村的游客也变多了。整个村子焕然一新。

西槐庄村,只是中国农业大学学子星辰大海的一部分。2021年整个专业招生50多人,到了2023年规模已经翻了一番。“向农而行”的学生越来越多,从江西到四川,从东三省到云贵高原,从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亚……大江南北四处都是这些“自找苦吃”的年轻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及其团队,正是科技小院的发起者。

张福锁表示,最开始,科技小院主要帮扶小农户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后来,小院增加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助推产业兴农;在乡村振兴时代,小院接续和升级脱贫攻坚中的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如今,我们希望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去全面改变乡村,不仅改变乡村的生产,也改变乡村的生活,改变乡村的人。”

年轻人下乡“读研”,正成为中国乡村振兴浪潮中一抹靓丽独特的风景。

“不只是农民在种地”背后,是中国农业的变与不变

如今,种地工作已经不再只属于农民。

把学业、科研和创新创业的舞台搬到田间地头,这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伴随着产业链的延长、附加值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以技术等要素,参与农业生产,他们将帮助农民群体重塑整个行业的面貌。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在中国亟需修炼内功的当下时间点,科技、科研和人才“下乡”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向来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过去几十年的中国也不例外,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工业现代化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水平。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和工业品出口大国,势必要反哺甚至全面振兴农村。

另外一条暗线是:以前是投资驱动经济,现在是创新驱动经济。中国农村的潜力是无限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力是全球化。特别是2000年后,大量外商直接投资(FDI)涌入中国,反推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市场。一方面,外部投资在制造业等方面的投入,帮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提高了资本、技术和市场能力;与此同时,资本向产业链上游扩张,间接推动中间品本地配套设施建设,这强化了中国产业链的基础。

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例如出口导向的生产模式,几乎决定了经济活力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很难惠及农村——它们甚至连本省欠发达地区都难以带动;再者,大量生产活动和出口海外深度绑定,带来了资源环境破坏,甚至粗放增长等问题。

在某些场景下,这些问题会成为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阻碍,甚至影响经济长远增长。

从内部条件来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用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包括水网、电网、路网和航空网在内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火速升温,加之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中国农村的处境大有改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可行性已经被事实验证。

但是,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几乎打断了这个进程。金融危机变成全球风暴,中国不得不用投资去支持外向型经济。这导致沿海大城市的房地产行业吸纳了大量流动性,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境遇甚至命运——继工业浪潮之后,城乡差距再次被拉开。

如今,中国正身处一个关键阶段:在国内,人口拐点已经出现、城镇化天花板若隐若现;国际上,不断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疲态难掩的海外市场需求,都对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产生着冲击。令人兴庆的是,“危”中也有“机”:中国农村,将成为中国的另一张王牌。

一方面,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促使全世界重新思考现代化问题。具有无限潜力的中国农村正是最重要的那个变量;另一方面,中国工业现代化相当成熟,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积累已经完成,深化乡村建设具备客观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在政策带动下,社会各界踊跃向乡村投入大量资源。现在正是拥抱变化、大有可为之时。

年轻学子在田间地头做“文章”,不仅是将科研的舞台搬到了田埂上,将有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和商业创新的思考追问沉淀在田埂上,同时也是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扎根在了田埂上——从技术的前沿、时代的趋势、国家的需要出发,思考“发展”问题。

激荡二十年,变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量;不变的是中国各界关注三农问题的初心。

这并不是说内外投资和工业发展不再重要了。它是说:我们可以像相信中国年轻人那样,相信技术和科研下乡,相信蕴藏在中国三农问题背后的美好善良和磅礴力量。

科研下乡,去中国农村实现一场全社会的帕累托改进

农业专业的研究生们去乡村“读研”,背后有着深远的理论思考。

公元1500年以后的世界历史,主要有三种农业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和东亚模式,这和殖民化全球过程是密切相关的。适合中国的道路是什么,这需要中国“新农人们”自己去展开独立的探索和思考,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这个追问的答案不在桌面案头,而在田间地头。农学专业的大学生责无旁贷。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即殖民地国家的农业模式,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为典型的——这也是很多人至今仍推崇的“大农场模式”。该模式的基础是殖民化带来的土地资源优势。但这背后的历史是血腥的,比如对当地原住民的屠杀,比如对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

莱茵模式是宗主国的农业模式,即以欧盟成员国为主的“中小农场模式”。该模式的逻辑是人口大量溢出,因此人地关系宽松。但这种模式也有其局限:它无法和大农场模式竞争,难免趋于“封闭”;半数以上的农场由中产阶级市民经营,对城乡一体化水平有很高要求。

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国情复杂,和平崛起的中国,显然不会照搬西方农业现代化模式。

在东亚地区,因为未被彻底殖民化等原因,小农经济得以保留和发展,这种模式以中、日、韩等国为代表。在这一模式下,因为人地关系紧张,政府往往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进行指导甚至干预,建立一种可以覆盖全农村人口的普惠模式,以此稳定农业、农村和农民。

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式,也是一种更加温柔、坚韧、兼收并蓄,值得深度挖掘的模式。

中国农村发展的过程,就是回应“人地高度紧张”和“城乡二元对立结构”问题的过程。但由于人口总数的限制,人地关系短期内很难被彻底改变。进口农产品折抵中国的耕地总量已经占到了30%以上。我们要承认,对粮食、能源、饲料等土地密集型资源,我们存在依赖。

真就束手无策了吗?实则不然。中国农业模式的机遇和转折,在城乡一体化。

甚至这是我们特有的优势。

2005年,中国确立新农村建设战略;2017年,国家确立乡村振兴。中国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通过多年来的政府投资,几乎彻底改变了乡村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为农村高质量发展打牢了基础。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虽然基础设施等“硬投资”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乡村的“软实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它一部分来自配套的制度、法律、政策的支持,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科研、人才,产业生态的推动——这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增量。

这就是大学生扎堆去乡下“读研”的底层逻辑:到田间地头去,意味着象牙塔的学生们可以教学相长、行知合一,用知识指导实践,并用实践反哺知识;对农村和农业而言,科研、科技和人才下乡,意味着全社会的帕累托改进,在不牺牲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整体优化。

“城乡对立”,只是中国经济社会过去的暂时状态。城乡一体化才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下乡,正是这一理想的写照。在田间地头读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在科技小院模式的引领下,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三农领域最靓丽的风景。

2020年,科技小院模式7次写入中办、国办与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重要文件。如今,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222种农产品,覆盖国民经济农业行业中农林牧渔业的59个产业体系。

去年,科技小院项目再度升级。中国农业大学与一直关注三农发展的互联网平台拼多多积极合作,首次以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的形式推出“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为年轻的技术工作者们搭建平台,交流、比拼科研、产业相关创新成果。

正是有了这个舞台,研究生等“新农人”才可以放开手脚,来一场和新农村的双向奔赴。

张晓恬与她收获的萝卜。(科技小院学生供图)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重写农村田园牧歌

农业专业的研究生们去乡村“读研”,背后更有着长远的现实意义。

从基本国情来看,中国不可能只讲农业生产,不讲农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数以亿万计的中国农民始终是国家和社会的牵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这决定了中国要的是全面的乡村振兴,而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关注三农问题,是这个国家对子民的深切热爱,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

从国际视野来看,殖民化大农场必然带来农业金融化。抛开这种被资本左右的模式,当下全球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还有和设施、工厂结合的“二产化”,和旅游、养生结合的“三产化”。但由于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已经取得十足进步,它们很难再带来显著增量或提升内在能力。

中国农业的增量,很多时候来自某种意义上的“四产化”。

它一方面来自城乡合作的力量,例如科技小院。它带来的是农村的社会化、生态化、互动化;另外一方面,它来自“互联网+”,例如拼多多杯带来的平台、机遇和社会氛围。这些尝试会将更多要素引入农村,用一种整体优化的形势,提振中国农村的内在能力。

这是中国各界关注三农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真实写照。

回顾历史,中国并不存在西方戏剧式的田园牧歌。中国只有农村,中国农村像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把它的养料和孩子源源不断地送往城市。这是有了这股力量,才有了外向型经济的腾飞、制造业的崛起和城镇化的进步……没有中国农村,就没有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中国人是不忘本的。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集全社会之力去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农村有一个区别于国外的显著特点。

中国农村从来都不是百废待兴,而是百业兴旺。改革开放尤其是新千年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中国农村飞速发展,有的甚至拥有成熟产业链,具备扁平化发展产业的能力。这意味着农村的现代化,与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代表的现代化本质上并不矛盾。

如果全依赖西方路线,或者只谈农业发展,那就掉进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歧途。

中国人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早已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自找苦吃的年轻人”为什么靠谱?因为思路选对了。

现在既不是农民指导学生,也不是学生指挥农民,双方是合作关系,是同一个生态的一部分,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城乡要素市场化条件下的科技下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将是今后的重要引擎,显然“下乡读研”打通了其中的大多数环节。

这也是为什么科技小院和拼多多杯“路走对了”。

城乡融合的社会化农业才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农村发展,并不仅仅是新设备、新技术和新产品带来的新农业,还有新思路、新商业和新模式共同打造的新农村,有更多收入和更好生活的新农民。

这意味着人才、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下乡和回流,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对生产关系的重新思考:在保护保有各地乡土乡情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各种平台和舞台,来实现农村发展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从而共同推动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全面进步。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今越来越火。中国各界对科技研发、共同富裕和生态发展的热衷,甚至让很多外人感到不解。有国外研究显示,科研投入虽然有利于带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顺差,但并不会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利润。

拼多多等中国企业重视农业科研,团结各方展开合作,究竟图什么?资本是逐利的,甚至连人类本身,无一不渴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马到成功、旗开得胜”。但我们不能忘了,中国人总是善于把一条“赛道”铺得很长很长。

不放弃、不抛弃,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不管是城市和农村,都享有发展的权利。正是因为心怀这样的梦想,我们才甘愿在“冷板凳”上切磋琢磨、和平发展,我们的年轻人才愿意义无反顾地“自找苦吃”。或许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魅力所在。

让每一个普通人平等地享受发展红利,这是中国人播种在田埂上的终极浪漫。

来源|观察者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