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建筑城规学院的设计课会这样……
这些精致的模型是什么?
它们是《体育馆大空间建筑设计》的课程作业!
作业还能这么漂亮?
没错!就是有这种操作!
今天就让小薇带你去听一听建筑城规学院四年级的课程《体育馆大空间建筑设计》,看看这么棒的作业是怎么来的!
(建筑师们其实长这样↑)
建筑学的课程都在做什么?
从理性出发,形态也有需要回应的问题
“设计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课程指导老师之一的覃琳说,《体育馆大空间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学本科四年级的课程,就是要求学生在设计训练中冷静地面对形态塑造,从城市设计的空间需求到建筑形态的技术实现和技术表现,逐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建筑师自己心中的大跨度形体和结构空间。
(评图老师与学生探讨和讲评设计)
作业展示只有模型搭建?过程可没这么简单!
设计的“理性”,体现在8周课程的各个阶段里。
1、“形态”是怎么来的?
体育馆有着巨大的体量,是城市中很难被忽视的存在,往往也具有“地标”作用。在设计之初,需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这一大体量对城市的影响,或者说,城市对它有什么空间形态的需求。通过对基地周边情况、功能配置等方面的分析,寻找立意和形态设计的主要矛盾,这是基于理性分析的结果,并非简单“喜欢方形还是圆形”的感性判断。这阶段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和探讨自己的设计构想。
2、形态是怎么“实现”的?
建筑的形态是需要结构实现的可行性的。怎样选择最恰当的结构布置方式,在这里并不是结构工程师的工作,而是建筑师们的主动探索——面对小组自己确定的建筑形态,同学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案例研究和对比分析来深化设计,确定适宜于形态表达的结构布置方案。当然,建筑专业同学对于结构探讨的热情和主动性是有“底气”的,在这个阶段里课程组会邀请结构专业的老师来帮助同学们做必要的判断,从专业的角度来帮助同学们解决结构问题。最后来参与评图的结构老师有时会喊自己的研究生或毕业设计组的同学去“围观”,说“你们去看看建筑学的同学是怎么‘玩’结构的”……
确定结构实现的可行性后,再进一步深化形态和内外表皮,把结构修改得更加合理,一个个理性又充满想象力的方案就出炉啦。
面膜、凉席都用上了,
他们不仅有前沿技术还有脑洞!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模型有些小组尝试了3D打印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异形构件的难题。不过,老师们说最后打印的是“表现模型”,他们更看重的是有重力感的实物模型的推敲……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有更多脑洞大开的方法。
(3D打印的模型)
纸条、木条、塑料管、各种金属线材……建材市场也是同学们的重要目的地,只为了找到更合适的模型材料。建材市场解决不了的,就用“脑洞”解决!于是有的小组把竹席拆来取材,有的甚至尝试用面膜做曲面模型的表面覆材。
“他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很强,寻找材料和尝试非常规材料的建造方法,真的是很有天分的。”——老师们如此评价。学生们必须通过有重力感的材料探讨可行性,要知道老师们可是会用手或者重物去给模型“加荷载”的。想知道建筑模型怎么搭建,如何去实现设计构思,就必须在结构分析和寻找素材过程中查阅大量资料,大胆探索,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比最后的展示要重要得多,有意思得多。
(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尝试后制作出来的曲面屋顶)
天马行空的想象背后还有传承。学长学姐们发现的模型材料,总会传递和丰富着学弟学妹们的想象与经验。在一年又一年的积累中,老师们很佩服同学们的“巧劲儿”。
方案是如何诞生的?
教学计划精确到了每一个小时!
课程时长只有八周,每周只有两次课共八个学时。时间紧任务重,于是就有了精确到每一小时的超高效的教学计划。“教学周历一开始就发给大家,每次课的任务都很明确,同学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次课的进度安排,包括什么时候有哪个老师讲什么专题,讲哪个方面的内容,小组和大组的评图交流时段等,他们好筹措自己的时间。”覃琳说道。
明确的计划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让同学们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整体目标和阶段任务,减少“等待”。上课时没什么空闲时段,一位老师通常指导3-4个小组的方案,各小组需要分时段和老师沟通讨论,有时最后一组有可能会一直等到快下课了。所以这等待很“纠结”。今年有学生组长很“智慧”地在微信群里自发组织大概总额只有一角钱的红包,按照一、两分钱的“手气”随机排序,每个小组和老师沟通的时间居然就可以公平、从容地实现。真想给小伙伴们点个赞。
(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方案)
要放飞想象力,更要直面难题
教学计划虽然严谨,但对于方案则要放飞想象力。“我们鼓励差异性,只要它是有道理的。今年有十五个方案,通过各种尝试,最后就有了十五种思路。设计阶段我们就要给予他们发散思维的最大可能。”覃琳说。
在方案推进的过程中,或是顺利进行,或者纠结于细节,每个组的进展都不一样。但是,一旦确定了设计方案就不能轻易更改,要“不忘初心”。“设计是理性的,希望他们对于困难有充分的准备。换一个方案,你可能回避了一个问题,但是带来了新的问题,始终还是会徘徊不前。如果能坚持一个方向,也许最后的成果不是你期望的那么‘炫’,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学习训练中很重要的收获。”覃琳说。
(评图老师在评讲方案)
课程日新月异
坚持以人文讲授技术课程始终如一
《体育馆大空间建筑设计》这门课程的大跨度结构造型训练,最早是在《建筑构造》理论课程附设的实验教学环节里,如轻轨站的顶棚、汽车博览会的移动空间等单一的空间训练都曾作为课程作业。后来结合四年级大空间设计课程的改革,设置为综合性更强的专项设计。在大空间设计这个大方向下,还有“单厅剧场设计”和“多厅电影院设计”两个不同的专项设计选题方向,课程设计的训练重点也有所不同。
尽管指向了专项设计,但课程训练的要求都并不以类型建筑为导向,而是以类型建筑为载体,进行综合性较强的设计方法训练。体育馆这个题目强调学生利用结构布置和结构构件自身的特点,进行建筑内外空间的表达。这就比较考验设计研究和“搭建”过程的说服力,也是建筑学的同学面对技术设计及综合知识运用的一种挑战。在这里,并不是单一地强调技术,它是实现的手段,是追求空间和形态美的路径。
体育馆设计方向从2007年到今年正好经历了10年的历程。这10年里,历经场地和内容的不断调整,学生也从单人设计、2人小组到现在的4人小组方式,学习强度不断增加,尝试和完善了合作训练机制。
多年的摸索中,指导老师们也逐渐达成共识,就是以人文与技术并重,技术训练与空间设计训练相结合。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建筑设计考虑的因素和学科交叉的知识越来越多。设计至少要有“图面”的实现,而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一直是不变的核心。老师们戏称到如今执行的课程设置已属于“3.0版本”。这是一段教学相长的从容和愉快的经历。
(2017年体育馆大空间教师组:覃琳/王雪松/王朝霞/杜晓宇)
《体育馆大空间建筑设计》既是一门动脑、动手、表达、表现都具备的课程,又是一门不断探索人文精神的课程。老师们笑言虽然工作强度很高,同学们其实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也在这过程中收获辛苦和快乐。
你上过哪些印象深刻的课程?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哦~
推荐阅读
文:唐荣欣
编辑:黄英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