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他们要留在重大,原来答案只有一个……

2017-11-25 潜心科研的 重庆大学

在重庆大学,有无数优秀学者奋斗的身影

未来的机遇、恰到好处的契机、真诚的承诺、全力以赴的支持……

他们与重大,是彼此的知己,更是相互成就的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者们和重大的故事

01

李杨:因“蹭饭”而与重大结缘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化学楼719办公室里,李杨教授正在为下一篇高水平论文做准备。2012年,正在麻省理工留学的李杨博士通过“青年百人计划”来到重大。五年来,他的实验室以实现高效苯环多官能化的新途径为核心,合成了抗卵巢癌特效药、消炎镇痛药卡洛芬等药品;他的独立研究成果已有三篇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一篇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两篇发表在化学一区期刊,一篇为德国期刊的约稿。


2012年第一次来到重庆的他,在重庆大学的实验室里,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这也是一种缘分”,他说,“当时是奔着蹭饭去的,因为听说有个国内大学开海外招聘会,有饭吃,MIT和哈佛的博士后们就想着一起去坐一坐。”这一顿饭,便结下了他与重大的不解之缘。2011年率先实行“青年百人”计划的重庆大学,为引进的人才提供200万元的科研基金和20万元的安家费,“当时这在全国支持力度都是比较大的。”来到重大以后,学校给出的各项承诺都一一兑现,这为李杨教授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学校为“青年百人计划”保证了实验室前三年的博士生名额,这在他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说,“老师和学生是互相成就的,优秀的学生可以帮助老师完成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而一个严格要求的导师可以让学生成长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在实验室方面,他说,“最初实验室是很挤的,但实验空间又是刚需,条件确实有点艰苦。”A区理科楼的小阁楼上,那间由教室改造成的实验室见证着李杨独立实验室的建立。去年一月份,化工学院整体搬到虎溪校区的化学楼,按教授级别给青年百人分配实验室面积,现在他的实验室可以保证十几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这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条件,而他的科学研究也会继续沿着体系性与原创性方向稳步发展。


02

唐文新:在重大,做自己喜欢的事

2010年,校领导等带队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广招人才,在莫纳什大学任职研究员的唐文新博士被重庆大学领导对人才的渴望所触动,尤其是对重庆大学发展原位电子显微镜的意向展现了浓厚兴趣。2011年,他以高水平教授的身份签约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发展高分辨低能电子显微镜系统和表面材料物理研究。


唐文新教授的入职,填补了重大在原位高分辨表面电子显微镜这一领域的空白。到重大后,学校立刻落实了唐文新教授科研项目启动经费和生活配套,第二年春季,他在现有基础上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万唯实博士一起提出了原创的超快自旋极化低能电子显微镜这一新想法,并成功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这也是重庆大学第一个理科重大仪器专项。2015年坐落在虎溪校区的重庆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电镜中心把各种先进电子显微测试的条件综合到一千平米的工作环境中,给了我们科研者很大的自由度去设计和相会合作。”


在电镜中心,他建立了表面动力学团队并在2015年成功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三磁偏转器像差纠正低能电子显微镜/光电子显微镜/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大型研究平台。现在,这台独特功能的高分辨表面电子显微镜已经和国际上著名机构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在重大的电镜中心这个大平台的支持下,他所建立的团队在国际上已有了很大的影响,并吸引了一批国际上的著名科学家如Harald Rose教授,低能电子显微镜发明人Ernst Bauer教授相继成为重庆大学访问教授和荣誉教授,为重大在该领域培养年轻人才和项目提供核心支持。他也被其长期致力于的低能电子显微镜领域学者提名作为下一届国际会议的执行主席并在重庆大学召开第十一届LEEMPEEM会议。

唐文新原籍江苏,如今在千里外的重庆为电子显微镜事业奉献力量并取得成绩,与重大当初引进时所提供的强有力的科研条件密不可分。也得益于重大所提供的良好环境和人才政策。“我原来是研究员,来重大以后成为了正式的特聘教授,在短短三年内,我们在领域内已成为超快表面电子显微镜的带头人,在超快极化低能电子显微镜研发上,全球仅我们团队在研发,这一新技术研发成功,对理解未来低维量子材料中的新奇物理现象提供可能,也为未来量子器件应用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研究道路往往会遇到各种想不到的困难,既有科学技术方面也有政策管理方面,如何克服这些多面的问题和困难,也促使他不断进行思考并真诚地提出改良看法,一方面希望能让团队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可更安心做精一件事,让研究更深入而不随大流,一方面又要坚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我们需要对学生培养,结合他们自身的长短处做深入认知和培育,才可能将来培养出国际领军人才和重大突破。” 唐文新相信,重大如进一步加大力度吸引与支持一些国际上极有创新意识的青年学者,今后在一系列领域内领军会起到奠基作用。


03

周小元:痴迷科研的最美女博导

周小元,重庆大学测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大学物理学院特聘研究员。2008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其后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能源领域的应用,2010年4月加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从事热电材料的研究工作。2013年,周小元入职重大。


在重庆大学工作期间,她是儒雅博学、诲人不倦的导师,也是科研团队的核心力量——重庆市高层次引进人才,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对周小元而言,科研本身就是给她人生的惊喜和完美的礼物。从国内到国外,一路学习,一路积累,时间在走,环境在变,但是痴迷于科研的初心和她年少时刻苦钻研学术的兴趣和精神未变,而重庆大学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政策,为她坚持科研再添了一份助力。现在,周小元已在J.Am.Chem.Soc.,Appl.Phy.lett..等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500余次,申请美国专利两项。并受邀为许多行业内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从带领团队建立热电材料研究实验室,到成功解决高性能热电单晶材料制备难题,大胆提出发展热电材料的新思路。科研已经成为周小元生命中的一部分,重庆大学的春来夏往也见证着她锐意前行的情怀。


04

丁选明:同山城跑一场科研的马拉松

近年来,重庆大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如重庆大学百人计划、重庆大学后备拔尖人才计划、重庆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等,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的加盟。丁选明教授正是以“重庆大学的百人计划”从东部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这些计划着眼于重庆大学未来的学科带头人的高端人才引进,入选者将享受薪酬、科研经费、一次性安家补贴、住房等其他待遇。博士生导师的岗位、几百万的科研经费、人才房、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每一样都让丁选明很满意,在综合考虑之后,应聘了重庆大学。没多久,重庆大学就发来了正式的邀请。


“重庆真是一座山城”,在重庆大学B区,丁教授和重大第一次会面。山城起伏不平的地面也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挺好的,年轻人嘛,可以锻炼身体!”不久前,他还参加了一次在重庆举办的半程马拉松。在他看来,搞科研,要专注于一件事,要肯花功夫才能成功。在这一点上,和需要耐力、毅力的跑步极其相似。


在山城跑步的同时,丁教授也在“跑”一场科研的马拉松。来到重庆大学之后,丁选明教授主要从事桩基动力学、软土地基加固方向科学研究,重庆大学的硬件设施则为他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门类齐全的学科也为交叉学科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丁教授所在的岩土工程实验室拥有一批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支撑科研开展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充实感:“设备都很先进,我带的学生也都挺好,很积极,平时和他们有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在丁教授看来,和快节奏的南京相比,重庆更悠闲自在。而重庆大学也是这样,沉淀着“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学术氛围,悠久的人文科学气息让人能安心搞学术。“我不是话多的人,也没什么故事。我只是踏踏实实做科研,只有肯花功夫,专心致志,才能出成绩。”正是这样沉稳踏实的气质,和重庆大学的宗旨不谋而合,也在推动着重庆大学稳步前进。



和重大结缘的故事很多

但理由只有一个——

良禽择佳木而栖

无数重大人成就了今天的重大

重大也让无数梦想生根发芽

你期待和重大有怎样的故事呢?



阅读推荐:

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宗益为研究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重庆大学,一个来过就再也忘不了的地方

重庆市社科联阳奎兴副主席到我校宣讲十九大精神

不得了!重大人为企业节省数电费千万,下一个小目标省电5个亿 | 重大故事

又有高大上的表演空降重大?带你闪回现场!


文/陈灵涵 傅桢晗 王悦月 饶桐语

部分内容来自《中国科技成果》杂志

摄影/邱雨航 陈映蕾(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指导:张婧

编辑:陈桂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