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张动图,89年里重大难得一见的瞬间!
1929-2018
从初生到成长,从青涩到坚毅
八十九载,朝夕瞬间
旧日的照片抖落灰尘
尘封的记忆也随着明晰起来
重大的昨日与今朝
在向你缓缓走来
将每一个往事向你倾诉
这里,是所有故事的起点
校园建筑的变迁
记录下重大成长的历程
一砖一瓦
透出的是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A区大门
A区大校门建于1933年10月
曾经的校门只有两尊门柱
即使几经修整扩建
始终保持了曾经的模样
灰色石砖暗红的凹刻
透着古朴的意蕴
20世纪50年代B区校园初建时
老一辈建筑大师唐璞
用红砖奠定了校园建筑的基调
今天的B区大校门
将宁静的校园和喧闹的街道分隔开来
自2005年建成后
虎溪校门便成为重庆大学最年轻的校门
2006年7月
A区的校门被“复制”到了这里
熟悉的是质朴灰石和四尊门柱
不变的是传承与信仰
朴拙与现代的校门
见证着重庆大学一路风雨、从稚嫩走向茁壮的历程
记录了校门里一代代重大人的青春往事
这里,是往昔与今日的交错
文字斋原为助教宿舍
后来学校建起青年教师楼
便改作了通信、自动化和计算机学院的办公室
现在文字斋成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它的外墙仍是古老的韵味
垂柳依依、花木扶疏
曾经于民主湖边带上心爱的长笛、竖琴和手风琴
在湖畔亭心奏乐高歌的身影
如今已经变成耳机里播放着轻柔音乐
手中拿着课本的重大学子
1933年落成的理学院
即今天的第一教学楼
历史风雨的披沥使它历久弥新
调角画檐、青砖黛瓦的旧时建筑
时光流转
一教的红檐青瓦依旧在那里
工学院则在1939年9月、1940年5月和7月前后
遭到日寇战机的狂轰滥炸伤痕累累
虽已修护
但新旧材质的契合线上仍有着当年血与火的灼痛
那烟黄的色彩是过去岁月的记忆
它时刻提醒着重大人不忘国耻
坚实地迈出不停向前的脚步
五教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
在建筑设计上既模仿了前苏联的风格
又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律
几十年来,变的是穿行人群的面孔
不变的是那群为梦想奋斗的身影
寅初亭浓缩了一段历史
是抗战时期师生为营救被捕的马寅初而自发修建的
它见证了一个铁骨铮铮的民主战士不畏强权的经历
时至今日这样的精神仍在一代又一代重大人间流传
校园生活的变迁
见证着重大向着更加多元、包容、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这里,是无数青春梦想的起点
今天的图书馆
闪着白光的吊灯早已换成了桌前温馨的台灯
环境更加温馨安静、大方典雅
今天的重大,拥有四百多个社团
数量众多、兴趣类型更加多样
今天,运动会场上的分列队伍
五颜六色的服装散发着年轻的魅力
校园人文气息愈加浓厚
今天的重大,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实力逐步提升
在研究学术的道路上
重大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们砥砺前行了89年
今天的重大军训队伍,面貌一新
朝着现代化发展,变的是身上的武装
不变的是重大人的青春热血
今天,重庆大学已有学生在校学生47000余人
89年来,重庆大学培养了40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
其中40余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重温初心,引九秩薪火
大有可为,领创新时代
在研究学术、造就人才的征途中
肩负“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使命
为建设“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向前
一张张照片,珍藏了重大发展变化的点滴记忆
一个个故事,见证了重大向前迈进的坚定步伐
而今天,重大的故事将由新一代重大人继续书写
你珍藏了哪些珍贵的老照片?
欢迎将你的照片和故事发送至后台或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我们在此聆听!
文案:张庆圆
图片:图书馆、重大新闻网、重庆大学官博、校史办、档案馆
历史图片资料整理:王彦力
动图:王鹏锡、张庆圆、张诗琦
摄影:新闻网摄影部、张泓怡、黎浩翔
刘才碧、吕山、李世珑
指导:张婧
编辑:刘伊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