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婉的她讲刑事诉讼法,重大老师想用教学影响更多学生!

重庆大学 2022-11-12


胡婧,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刑事司法制度领域的研究工作。



“成为促成公平的一份子”

“你是促成公平的一份子,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感觉。”


这句来自电影《费城故事》的台词,成为了胡婧选择法律专业的缘由之一。


“刑事诉讼法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也是极具理论性的学科,不仅关涉公民权利的保护,也关涉国家秩序的根基,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经过本科四年的系统学习后,她在刑事诉讼法方向继续深造。


“在求学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影响自己成长的老师,我想成为她那样的人,影响更多的人。”在胡婧看来,拥有老师这一身份意味着自己要不停探索、不断提升,硕博期间,她有意识地争取各种讲课的机会,积攒经验。



2018年,胡婧入职重庆大学法学院。在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新入职老师开展的培训中,她认为,“BOPPPS”教学模式对她帮助最大,“对新手老师来说,这是一种最快上路的方式。”


“BOPPPS”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由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教学环节构成。“教发中心的培训系统、专业,各位教师前辈悉心指导,新老师们都受益匪浅。”胡婧说。


踏入教师的行列以来,胡婧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一节45分钟的课,背后是N个45分钟的准备,从梳理教案到制作课件再到课堂试讲,她都一丝不苟,变得越发自信从容。


“学思相融,鱼渔相济。我觉得教学相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她喜欢在课堂上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比如我会让一部分同学扮演证人,一部分扮演律师,在设定情景下进行交叉提问。”在一次次的课堂反馈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查漏补缺中反复琢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是她提升教学能力的秘诀。


2021年11月19日,重庆大学举办了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决赛。在这场决赛中,胡婧以亮眼的表现获得了第一名,但她十分谦虚:“参赛的老师都非常厉害,我拿到第一名还是有运气成分。”



“热爱,是教学的源动力”

立三尺讲台,待桃李花开。


在法学院,胡婧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女神”“婧婧子”。


2020级的本科生李新宜说:“胡老师温柔、有气质,课也讲得很好,大家都很喜欢她。”对此,她十分开心,“这种正向的反馈对我来说,很温暖,也很重要。它建立了一名年轻老师最初的一种自信。”


2021年10月,重庆大学法学院首次参加全国模拟法庭竞赛,胡婧作为指导老师,全程参与比赛。19级的刘琳琪介绍说:“胡老师对刑诉法专业的知识非常了解,我们经常向她请教,她还向我们教授了许多法庭礼仪,让我们对庭审有了更深的认识。”最终,在她的带领下,法学院首次“出征”就荣获了一等奖。



在胡婧心目中,一个理想化的好老师首先要保持对教学的热爱和激情,“因为,热爱是教学的源动力。” 每年她都会根据当年法典修改情况及热点案例,重新备课并更新课件以更好适应教学变化与学科的发展。同时,她时常与富有经验的老师探讨如何采用创新、有趣的教学形式,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并理解、掌握专业知识。


“当然,老师的职责不光是学识育人,更是以德育人。” 胡婧从6岁起学习书法,将书法视为毕生所爱,一手好字总是惊艳旁人。为人师表不仅要在学问上,更要在人品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像当初影响她的那位女老师一样,胡婧也想给学生带来更多正面积极的影响。



文字:杨万淑 刘卜玮 李澜 刘冉阳

图片:段晓耘

部分图片来自受访对象

动图:黄飞楠

指导:唐帆

责编:张婧 陈睿迪

编辑:杨敏 向彦儒

审核:蒋研川


  //  

推荐阅读

……

“祖国召唤我必回!”这位重大人带领团队科研报国,培养拔尖人才

重庆大学党外人士热议党的二十大召开

45万+祝福!我们与重大的故事,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