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段难以忘却的纪念!毛主席为何给这位重大人回信?

重庆大学 2024-05-07


“重庆大学女生宿舍 陈峰仙先生 毛寄”
1950年,
一封来自毛泽东同志的书信寄往了重庆大学。
这份书信背后有怎样的动人故事?
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



信封正面



怡君同志:

去年十一月来信收到,极为欣慰。希望你努力进修,为人民事业继续工作。齐泰情形不清楚,你可以写信去汉口第四野战军政治部询问或可得其梗概。此复。顺祝健康!                     毛泽东 五月八日 


信件内容




       书信牵动往事

峥嵘岁月里的美丽闪光



重庆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周绪红院士等学者发现,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给重庆大学女生宿舍管理员的陈峰仙写过一封信,这一发现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原来,曾在重庆大学工作过的陈峰仙(化名秦怡君),是共产党早期优秀的女工干部和地下工作者。1950年,毛泽东同志给昔日的朋友陈峰仙回信,表示关心问候,勉励她努力工作,并告知这位思念儿子的母亲怎样打听儿子李齐泰的去向。这封毛泽东亲笔书信,如今陈列在中央档案馆。

经过学校图书馆、档案馆、党委办公室等多部门齐心协力,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联系到陈峰仙的儿子李齐泰、女儿陈天感等家人进行详细访谈。同时,搜集到大量的文献和档案资料,编纂成册,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青年时代的陈峰仙



陈峰仙(1904—1976),女,又名秦怡君、陈凤仙,亦名粹纯,湖北黄陂(今属武汉市)人。1923年4月入党,共产党早期优秀的女工干部和地下工作者,参加过党领导的早期工人罢工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并被派往苏联学习一年有余,在革命中与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李立三、周恩来等领导人相识并建立起友谊。1941年左右入职重庆大学担任宿舍管理员。1950年后,组织安排她在重庆、武汉从事教育工作,她曾任武汉市政协委员,1976年病逝。
陈峰仙的第一任丈夫许白昊(1899-1928),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第二任丈夫李求实(1903-1931),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共青团早期领导人,为“左联五烈士”之一。
在陈峰仙辞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她为了民族复兴所做出的贡献,偶然且必然地浮现出来。随着文献调查的进一步展开,历史的时间碎片像拼图一样,渐渐拼出陈峰仙的伟大故事。她不仅是目前已知最早入党的重大人,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这为重庆大学红色校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这段对历史的认真追寻,为我校党史研究与学习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19岁投身革命

在时代浪潮中崭露头角


1904年,生于贫困家庭,很早就到武汉打工,历尽波折成为英美烟厂的一名女工。1922年英美烟厂工人发动罢工,陈峰仙勇敢地站上讲台,声泪俱下痛陈被资本家剥削压迫的经历,赢得台下工人的一片掌声。此后,她开始使用“秦怡君”的化名。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同年4月发生“二七惨案”,在反动军阀大肆搜捕中共党员和工运领导人的极端黑暗时期,经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林育南和许白昊介绍,陈峰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仅19岁的她用红纸剪成一面红旗,勇敢而又庄严地举手宣誓:永远忠于党,服从党的纪律,坚守党的秘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视死如归!陈峰仙成为中国共产党首个以产业女工身份入党的早期党员。

此后约八年时间里,武汉大革命前后,在党的领导下,她始终站在斗争的前沿,积极发动和组织广大劳工妇女冲破封建枷锁、寻求妇女解放的道路。她先后担任过湖北省委妇女部长、女工运动委员会书记、省总工会女工部长等职。




与毛泽东等革命家建立革命友谊



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后,陈峰仙因为斗争活动表现活跃,被厂方开除。为谋生计,她到林育南“家”做女工,实际上,这是湖北省工团联合会的一处秘密机关,李立三、李一纯、李求实等人常来这里。在一次外出中,陈峰仙被家人认出后强行带离,后被林育南等人设法解救,由许白昊护送到了湖南长沙的清水塘。

在清水塘,陈峰仙被安排在长沙文化书社内设缝纫组做工,暂住毛泽东夫妇家。她一边做工,一边参加了党创办的自修班学习。有时,杨开慧忙不过来,她还搭把手帮忙照顾孩子。自此与毛泽东等党的早期革命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31年大同幼稚园保育员与孩子们在法国公园合影


1930年6月,陈峰仙被安排在大同幼稚园做保育员工作,后担任过幼稚园负责人。这所“幼稚园”实际是我党抚养烈士遗孤和对敌一线干部子女的秘密机构。同年冬天,“大同幼稚园”来了三个一脸好奇的孩子,他们来自湖南,名叫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母亲杨开慧遭遇毒手后,他们在组织安排下,一路颠沛而来。保育员陈峰仙一把抱住三兄弟,泪如雨下。

1932年,大同幼稚园被解散。之后,形势越发严峻,陈峰仙于1933年在上海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此时的她几乎濒临绝境,独自一人带着儿子李齐泰艰难生活。此后多年,陈峰仙隐姓埋名,始终保守着党的秘密。



在重大校园的一次偶遇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峰仙于1938年带着儿子途经汉阳辗转来到成都和重庆两地。1941年前后,她经人介绍到重庆大学担任女生舍监(宿舍管理员)。陈峰仙在重庆大学亲历了 “一·二五”大游行、抗议美军暴行的斗争等爱国学生运动。她坚持党员的红色底色,在国统区仍然暗中支持学生运动,她曾因为放走受通缉的进步女生而被捕,后获保释。
在重庆大学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中,有一名活跃分子——就读于化工系的学生李力(李立三、李崇德的女儿)。一天,李崇德到宿舍看望女儿。由于陈峰仙早年在上海参加革命活动时结识了李立三夫妇,于是马上认出了李崇德。但陈峰仙担心暴露她的身份,没有贸然与她打招呼。待其离开后才呼唤李力的小名“八哥子”,并悄悄说认识李力的父母。自此,陈峰仙便暗中对李力施以多方面的关怀和照顾。陈峰仙于1943年代表学校参加了在重庆张家花园举行的20多所在渝高校第一次大学女生指导联谊会,并被选举为执行委员。在此次会议中,她详细介绍了重庆大学女生的整体情况。她对学生们了如指掌,可见她对工作认真负责。



关于陈峰仙当选女生联谊会执委的函件



两代人的坚定信仰 



1949年,陈峰仙的儿子李齐泰积极响应部队号召,报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南下工作团,出于保密未向亲友告别,陈峰仙无法知晓儿子的去向。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在即,陈峰仙写信给毛泽东同志,打听自己的儿子李齐泰的下落。尽管一别二十多年,毛泽东同志仍然牵挂着当年的朋友陈峰仙。1950年5月8日,百忙之中的毛泽东同志给她回了信。
1961年7月,陈峰仙和儿子、儿媳应邀来到中南海,受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亲切接见。他们回顾了在武汉大革命时期共事时的难忘岁月。
刘少奇同志开玩笑说:国共合作那时候,你当妇女部长有钱我们没钱。陈峰仙也不甘示弱:我的钱都交给党了。这段佳话,在《秦怡君遗稿》中得到了印证。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受党的安排,陈峰仙担任国民党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长。国民党一个部长每月有六十元薪金,她把薪金交给了组织,供给十个同志的生活费用。临别时,刘少奇主席特别叮嘱李齐泰,殷切希望这位烈士的后代,要积极为党和人民工作,不要辜负先烈们的希望。

60岁的陈峰仙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此文是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而恰好陈峰仙正是“左联”五烈士之一李求实的夫人。只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人,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他们心中铭记的对党的忠诚,对同志的革命友情,不会被变迁的岁月尘封,正如当年那个不足19岁的姑娘,用红纸剪成一面红旗,勇敢而又庄严地举手宣誓,她无法忘记誓言,历史就难以忘记她实现誓言的身影。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长河中,像陈峰仙这样的早期女党员绝非仅有一人。她们的故事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党史长廊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为我们启迪前行的道路。


资料来源:

周绪红院士.《讲讲这封信的故事》

中共武汉市党史办公室.《武汉党史资料(1983-1984):1-10》).《秦怡君遗稿》

重庆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党委办公室.《陈峰仙研究资料汇编1904——1976》

综合整理:李世倩 张婧

编辑:徐雨婷

校对:重庆大学宣传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成员 卓越工程师学院 王静文

审核:赵深艳


推荐阅读

……

51篇SCI顶级论文,科研力拉满!博士一班不一般!

全国仅十位,重大校友李佑琪好样的!

校党委书记舒立春赴绿春县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