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访谈 | 龙灏:给你一个不再迷路的B区停车场
B区地下停车场试运行已经过去了三周,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地面停车减少了不少,道路相比之前更加宽阔,人车混行问题也有所改善,停车场上方的操场也多了很多游玩和运动的人。除了这些“地表”的变化外,你知道“地下”有着什么奥秘吗?
听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龙灏教授为B区停车场内部做了一次“面子工程设计”,今天就由小薇带着大家一探究竟吧!
“路痴”拯救计划
进入停车场后不知道该把车停在哪里才能离要去的地方最近、回来开车时又找不到自己把车停在哪里了,这是很多“路痴”在大型地下停车场里经常遇到的问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龙灏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用专业设计的“导向标识系统”为“路痴”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帮助“路痴”们快速去向自己要去的地方,不再迷失在地下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最初的装修设计是白色为主的,既不够美观,又比较单调,让人容易迷路。
(未做色彩与标识系统的停车场实景)
在这个时候,作为医院建筑设计专家并且专门研究过医院标识系统设计的龙灏教授应学校建设指挥部的邀请,就带着他的《重庆大学B区地下停车场“路痴”拯救计划》(嘻嘻,这是小薇取的名字啦)闪亮登场了。
龙灏教授“路痴”拯救计划的主要目标:
1. 让“路痴”们开车一进车库就能找到在哪个区域停车离要去的地方(如教学楼、家属区等)最方便,并且能找到距离要去的地方最近的人行出入口(楼梯、电梯);
2. 让“路痴”们回来后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停车位。
龙灏教授的“秘密武器”——名字、色彩、图案、编号
龙灏:停车场每层楼有五个土建设计做好的防火分区。我给每个分区编了一个序号、取了一个名字,然后针对每个名字设计了一个图案,最后再给每个分区配上不同的颜色,把人所有的记忆可能性都调动起来——有文字、图案、色彩、数字,每个车位本身还有一个序号,任何一个人只要擅长任何一种记忆方式,应该都可以记住他的停车位置。这样就基本解决了停车位置的记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色彩、标识,进入停车库后都是白花花的一片,每个区域、每个视角都是类似的,就一定会迷失。
龙灏教授“路痴”拯救计划的主要目标:
停车区域取名字的时候,龙灏教授提出了几个方案,并站在“路痴”们的立场上做出了仔细的筛选与斟酌,现在就让我们看看龙灏教授的取名方案吧。
方案一:用重大的地标,如工学院、民主湖等等
容易与真实地点名称混淆,让“路痴”们更加困惑 。
【否定】
方案二:用重庆的地标,如解放碑、大礼堂等等
和重大关联性小,没有亲近感,难以记忆 。
【否定】
方案三:用运动项目,如田径、足球、排球等等
和地面运动场功能也容易混淆,模糊“路痴”的记忆 。
【否定】
方案四:负一楼用纸、墨、笔、砚、书,负二楼用梅、兰、竹、菊、松。
校园文化气息浓重、简洁清晰、易于图案化且不易与已有场所名称混淆,作为校园的一部分给人以亲切感 。
【采用】
目前B区地下停车场还处于试运行阶段,从设计效果图可以看出,还有导向系统的大量标识、细节尚在完善中。
(由龙灏教授提供的设计图纸)
B区停车场“成长手册”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龙灏教授在停车场开始动工时就开始关注这一工程,并跟拍了停车场改造的全过程,为大家留下了B区停车场的“成长手册”。
龙灏:很多年前,城市、建筑的改造多为大拆大建,现在这样大改造的工程少了一点,多是一些改良性、更新性的工程。不管哪一种类型,都与我们建筑专业有关,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通过相机镜头来记录这个过程。这有一点像延时摄影,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与时间。所以我只是每个月在几个固定的地方拍一些照片。
从项目修筑施工围栏开始,原来的操场是什么样子,到基坑开挖,开挖完毕开始捆扎钢筋、浇注混凝土,直到停车场修起来、铺设塑胶运动场地,每一个大的阶段龙老师都有照片记录。
以下就是B区地下停车场的“成长手册”
记录身边的建筑的诞生过程这么浪漫的事情对龙灏教授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B区第一教学楼“土木馆”装修改造的时候,龙老师和他的夫人——土木学院陈朝晖教授就把全过程从头到尾记录下来,还做成了一个video在土木学院的年会上播放,引起土木学院老师们的一片感慨、感动。
龙灏:做这件事情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我自己喜欢摄影,觉得拍下来很有意思;另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的专业背景,我认为这一记录是有专业价值的。例如,B区操场停车库修好以后、操场标高比原来大概抬高了1.5到2米,从空间格局上是有变化的。如果没有这些照片,这些变化就只能永远存在于记忆、口头的描述、或者干瘪的文字中。但是现在有这一组照片,就能更加清晰地为我们还原整个过程和改造前后的空间格局。
其实,在B区停车场的修建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像龙灏教授一样做出贡献的工程师、工人们,因为他们,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更为便利,让我们一起感谢他们吧~
文案:唐荣欣 杨滨源
图片:吕山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指导:深言
编辑:唐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