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如今都到哪里去了?

2017-01-13 邱震海 东方时政观察


在那个中国曾非常贫穷的年代里,是一帮亚非拉的穷朋友们,敲着抬着将中国送进了联合国。然而,今天当我们蓦然回首会忽然发现,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回答一个问题,“今日世界,到底谁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文/邱震海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当我们的周边环境日益复杂的同时,我们的朋友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毛泽东几十年前曾有一句名言:“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当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且指的是20世纪50到60年代亚非拉人民大团结年代的情形。确实,在那个中国曾非常贫穷的年代里,是一帮亚非拉的穷朋友们,敲着抬着将中国送进了联合国。然而,今天当我们蓦然回首会忽然发现,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回答一个问题,即“今日世界,到底谁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今天的美国和日本,显然不可能成为中国的真正朋友。中美两国,一个是已经崛起的大国,另一个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显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至于中日之间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想必每个人都有所体会,因此日本也不在真正的朋友之列。欧洲,这个曾经与中国不存在核心国家利益冲突的国家团体,近年来在人权、西 藏和反倾 销等问题上也正发生越来越多的冲突;尤其是欧洲人对意识形态理念近乎固执的执著,常常让我们感到愤怒而又迷茫。


那么,近在咫尺的朝鲜是中国的朋友吗?除了朝鲜,东南亚国家又如何呢?如前所述,东南亚国家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与中国存在着“大象与周围瓷器”般的敏感关系。近年东南亚一些国家与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议,在中国崛起和美国重返东南亚的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虽为战略伙伴关系,但其实关系的基础却相当脆弱。


传统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呢?众所周知,近年中国出于能源的需求开始重新进入非洲和拉丁美洲。虽然崛起期的中国再次进入非洲,与当年的欧洲殖民者有着本质区别,但不知怎么,原来在中国与非洲、与拉丁美洲之间存在的那种亲如兄弟的情感,似乎很难找回来了。今天,恐怕已很难想象,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会像四十年前那样,敲着抬着把中国送进联合国。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国际关系一如人际关系,所谓真正的朋友就是那种“感情深,一口闷”,平日时刻惦记,关键时更可两肋插刀,有了矛盾勇于舍弃自身利益的那种哥们式的关系。今天,当我们环顾世界,好像很难找出能以这样的情感对待中国的国家了。




北京有一位著名的外交关系学者,一次在香港的学术会议上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他表示,中国的真正盟友是巴基斯坦。且不说这一立论是否成立,即便可以成立,中国需要的不是一个巴基斯坦,而是许多个这样的朋友。


有一位外交官朋友私下曾说:“今天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没有对手了。”仔细辨辨这句话的意味,真不知是赞扬还是批评,是提醒还是嘲讽。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今天“拯救”美国,明天“拯救”欧洲,后天与日本对着干,再后天又准备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干上一架,似乎是在鲜亮的舞台上独自耍大刀的一个演员。我们旁边所有的人都在静静地冷眼相看,因为谁都与我们有矛盾,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我们“陪练”。但所有冷眼旁观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潜质,那就是有可能忽然联起手来,或者一起上台,把我们这个“单独耍大刀者”拉下台,或者轮番上场与我们“陪练”,直至我们筋疲力尽,力竭而衰。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我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奇怪状态呢?理论上说,一个崛起的国家周围朋友不多,这本身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像我们这样不但朋友不多,而且处处都是潜在对手的情况,无论如何都是应当引起我们警惕的。


回头看看就在我们身边的朝鲜。2012年2月,金正日去世两个月之后,朝鲜新领导层忽然宣布将暂停核计划,以换取美国24万吨粮食的援助。这一决定立即受到美国的欢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表示,朝 鲜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那么,中国作为朝鲜多年的盟友,她的位置又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这一悖论源于我们缺少朋友,或潜在对手太多。这种处处都是潜在对手的情况,某种程度上导致我们成了“灭火队员”。


从近年中国在周边环境中遇到的危机和挑战来看,每一次危机来临时,我们都在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朝鲜发动核试验,我们要灭火;陈水扁搞台独,我们要灭火;中日民间风潮,我们也要灭火;钓鱼岛撞船风波和南海风云,我们更要灭火。这还仅仅是就外部环境而言,在内部环境里我们要时刻灭火的地方就更多了。


所谓“灭火队员”,就是指我们不能预知何时、何地将要起火,而只能在起火后被动地跟在大火后面,用一桶一桶的水去灭火。这种状况的发生,首先源于我们对形势缺乏前瞻性的准确研判。或者说,形势发生之快、之猛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也超出我们的认知水准。


更进一步说,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两个同时发生的进程,一是外部崛起,二是内部转型。中国近年的外部崛起不但迅速,而且超出我们的预期、认知乃至心理承受能力。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我们都没有想到,中国能在外部崛起进程中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以及由成就而带来的各种压力。


对中国外部崛起的许多深层逻辑和内在规律,我们缺乏系统、深刻和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因而往往就成了“灭火队员”,只能被动地跟在一场接一场的大火后面“灭火”,以至于有时不但被搞得身心疲惫,心力交瘁,而且由此而无法从容地掌控我们应有的议程,更无暇抽出精力或沉下心来,去研究一场接一场“大火”背后的深层逻辑。


更严重的是,很多时候一边我们在“灭火”,另一边却是我们自己在“放火”,或者说这边“灭火”,那边“放火”;前脚“灭火”,后脚“放火”。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朝鲜半岛。中国虽然在朝鲜半岛影响力有限,但确实做了大量辛辛苦苦的工作。2010年3月26日“天安舰”事件发生,中国也率先在朝韩之间展开调停、斡旋工作。但随后美韩在黄海举行旨在威慑朝鲜的联合军演,我们的反应却异常激烈,一时间让全世界都以为美韩军演是针对中国。而曾经给中国造成许多麻烦的朝鲜,这时却似乎可以安然藏在中国身后,躲过美韩的许多明枪暗箭。


当然,谁都知道,美韩军演“项庄舞剑”,也许“意在沛公”,何况我们曾有外敌从黄海入侵中国的悲痛历史记忆,更何况美国的航母战斗直径几已覆盖中国的辽东半岛。但是,毕竟中国周边到处都有美国的影子,钓鱼岛、朝鲜半岛、台海、南海,中国有能力四面出击吗?退一万步说,即便中国能够四面出击,这四条战线再加上美欧在全球范围内给中国的压力,而中国的背后又没有一批可以呼风唤雨、两肋插刀的哥们一样的国家,这个游戏,中国玩得起吗?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的内部环境。今天的中国,某些领域发展太快,某些领域又发展太慢,以至于我们无论是发展太快还是太慢,谁都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应对,于是就仓促应对,忙中出错。


但同时,我们又没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没有经验,仓促应对,这充其量都只是客观因素而已。主观因素还是我们对中国高速发展带来的日益错综复杂的形势,缺乏深入、系统和带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



摘自《访与思:中国人成熟吗?》,邱震海著,东方出版社。


邱震海

著名时政评论员和学者、中国转型和战略问题专家、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成员、凤凰卫视评论员、《震海听风录》和《寰宇大战略》节目主持人。

购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