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车上下班天经地义

2014-12-06 傅蔚冈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近段时间以来,对于机动车的指责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据说北京市为了保持APEC蓝,有让机动车单双号上路成为常态的意图——至少已经进入决策者的视野之中,而民间也有不少人支持这样的举动,比如童大焕先生甚至这样认为,“开车上下班是变态的表现”。(回复关键字“童大焕”阅读相关评论:《童大焕:开车上下班是病态表现》)对于绝大多数的有车一族而言,上下班可能是其使用机动车最多的场合。说上下班开车是变态,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有车一族都是变态。大焕几乎把所有开车上下班的人都给得罪了。

在大焕看来,“小汽车限行或收取拥堵费,不只为解决雾霾,主要还是解决拥堵本身。”如果“小汽车停一半,公交车岂不快一倍!人一下子就装进去了。”原因在于,假如小汽车停了一半,那么路面就会腾出近一半的面积给公交车,而公交车就可以更快的速度运营,载走更多的客人,从而有利于乘客。

针对很多人说像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需要经过民意讨论,而不能是政府想当然,大焕也认为这不是问题。他甚至认为,“假如搞一人一票的民主投票,决定城市中心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小汽车要不要限行或者要不要收取拥堵费,没准儿一半以上的市民和准市民会表示赞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京常住人口2000多万而实际人口过3000万的城市,小汽车数量不过500多万,更何况拥有小汽车的人数中也不乏有支持限制使用小汽车的人们。

好,现在我开始抬杠了。

首先说说投票这件事,看单双号限行能否通过。是的,北京的小汽车数量只有500万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500万人会反对。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一辆车往往对应着一个家庭,按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构,北京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换句话说,这500万辆车背1225万人,如果考虑到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可能受此影响,那么人数可能会更多。

以我家为例,5个常住人口就对应着一辆车,如果说现在上海市政府车辆出行要单双号限行,我家5口人一定会透反对票。尽管我家汽车使用频率很低——我步行上下班,而我太太则是搭乘地铁。但万一哪天要用车的时候突然被限行了,那岂不是太不方便?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特别感受到汽车的方便,每次出去都是大包小包,只有私家车才能放下那么多的行李,而这是出租车和其他公交永远解决不了。

当然,大焕可以说我是屁股决定脑袋,为此他还以美国为例,解释为什么“汽车拥堵费在伦敦和新加坡行得通,在美国却无法推行”,原因就在于是政治学战胜了经济学:因为美国一开始就是个汽车社会,所以遭遇的反对不同凡响。为此,大焕还建议,“我们在任何决策上,科学的、整体的、宏观的理性应该战胜感性的、局部的、个体的理性。只有这样的决策才会真正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经常被人批评,不过在我看来,这是最为正常不过的表现。假设你的脑袋不在你屁股这一边思考,那么谁的脑袋会为你的屁股思考?大家之所以选择开车,而不是使用公共交通,一定是有自己的理由。根据我的想象,这种理由既可能是居住的地方过于偏远,没有公共交通,因此必须借助于私家车;也可能是他们本来就不愿意在拥挤的车厢里和他人接触、不愿意在车厢里呼吸浑浊的空气;也可能是他们就是喜欢开车上下班,而没有其他原因。

当然,人人开车上下班会自然导致交通路面交通拥堵。但问题是,如果那些私家车主都选择公共交通,那么情况会不会更好呢?如果真的单双号限行,那么多出来的乘客该往哪里去?很显然,地铁已经容纳不了更多的乘客了。大焕的回答是路面车辆减少,公交车的车速增加一倍,那么可以运送更多的个人。但问题是,现在上下班高峰期都已经苦不堪言,这么多人涌进公交,公交车真的能消化?如果只是车速增加一倍而车辆拥有量没有增加,那么始发站一定会滞留下大量乘客,此前天通苑和回龙观的地铁始发站的盛况将会在每个公交车站所上演。

那么,能不能通过增加车辆的方式来实现?我们假设公交车辆的增加方便了旅客运送,同时还不会影响城市交通速度。那么马上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这么多的公交车和驾驶员该怎么安置?众所周知,私家车有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也是如此,别看很多公交车在上下班时拥挤不堪,但是在非高峰时段却鲜有乘客问津。为了满足高峰时期的旅客运输量而添置的公交车和增加的驾驶员,在波谷时期却是被闲置了,而这则会导致更多的财政支出浪费。

此前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婴介绍,2013年地铁的运营成本为8.56元/人次,公交的运营成本为3.46元/人次;而人均运营收入方面,地铁为1.87元/人次,公交为0.54元/人次。以地铁每人平均出行15公里、公交人均8公里的出行距离计算,票价改革前,每位市民乘坐一公里地铁,财政补贴0.446元;乘坐一公里公交,财政补贴0.365元。此次票价调整后,市民乘坐一公里地铁,财政补贴约0.28元;乘坐一公里公交,财政补贴约0.3元。如果北京市投入更多的公交车辆和驾驶员,那意味着政府的财政补贴还会进一步增加。而在目前,那些开车上下班的人则是自己承担自己的出行成本,而不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补贴。

到底是自己承担出行成本好,还是依赖于政府财政补贴好?我是倾向于前者。尽管我不是上下班开车,但我支持那些开车上下班的朋友,你们是独立自立的个体,好样的,不丢人!

本文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员 傅蔚冈 刊于腾讯《大家》专栏 | 2014-12-4

【季风讲座】活动报名请猛戳阅读全文倒计时1天!!!

温馨提示第22期【鸿儒论道】中国改革的历史、逻辑和未来(田国强)

详情请关注sifl2002, 回复“鸿儒论道”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vote?action=show&__biz=MjM5MjAwMzMwMA==&voteid=185233#wechat_redirec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