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威发声丨如何看待《唐宫夜宴》出圈?

舞蹈中国编辑部 舞蹈中国 2023-04-03

舞蹈类最具人气微信平台!

【舞蹈中国】微信号:dancecn

读者可在本文最右下方进行评论!



专题策划

陈伟科(微博:@chen伟科)

青年编导、青年作家、舞评人


《唐宫夜宴》(原名《唐俑》,陈琳、袁时编导,服装李孟阳,造型同瑶,郑州歌舞剧院舞者表演)曾在2020年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评奖活动。此次在2021年的河南春晚的舞台上再次上演,配合高科技的5G+AR的技术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整体作品风格诙谐幽默,又不失文化底蕴。一群参加夜宴的宫女如同在古画中穿行,她们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梳妆打扮,当场景切换到正式的宫廷表演时,宫女们的舞姿又不失大气恢弘,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尽情展现。

根据微博媒体数据,大年初一的时候,河南卫视春晚登上了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话题量超过了三亿多。《唐宫夜宴》视频在微博累计观看量超过了2500万次。“河南春晚总导演回应舞蹈出圈”这个话题微博阅读量接近5亿,截止统计后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中。这些数据表明,这个舞蹈真的是“火到出圈”。

随着社会上舞蹈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近几年诸如《唐宫夜宴》《纸扇书生》《丽人行》等舞蹈不断在大众面前亮相,这些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舞蹈作品深受大众的喜爱,“如何看到舞蹈的出圈现象”则成为了行业内外讨论的话题之一。

基于此,《舞蹈中国》编辑部为了发挥文艺评论家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文艺评论工作,特别策划本次专题,邀请了舞蹈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金秋,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超,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张延杰、胡岩,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玉玲,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青年学者毛雅琛,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戴虎,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孟梦对分别对《唐宫夜宴》的出圈现象发表专家点评,进而正确引导观众和读者去鉴赏体味,从中发掘更深的文化意义和思想内涵。



专家评价(不分先后)


01

金  秋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艺术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舞蹈《唐宫夜宴》火了!从网上看,观众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我作为一个长期从亊中国舞蹈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舞蹈工作者,也是非常认同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的成功,证明了两个事实:第一,现代观众审美品位很高。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知识教育层次的提高与普及,观众的审美趣味随之迅速提升,已不屑于观赏没有文化内涵、媚俗性质的舞蹈作品了。现代观众更倾向于观赏能夠真实地反映历史、反映生活、反映人民群众思想与情感的作品了。这也给艺术创作者提出了时代要求。

第二,《唐宫夜宴》反映了唐代宫廷燕乐舞的“真实”,再现了人们在史书、博物馆、石窟壁画、古代画本上见到的唐代宫廷静物画面,满足了当代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心理预期。

该舞成功的秘诀在于“真实”。艺术创作强调艺术家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文化和艺术繁荣鼎盛的时代。该作品以实景和虚景相互支撑,营造了金碧辉煌的唐朝宫殿场景,舞者手持各种乐器,在缥缈美妙的音乐流动中,瞬间变换着各种舞姿造型,仿佛让人听到了唐代宫廷燕乐的钟磬、鸣鼓、琴瑟、竽笙之音,看到了唐代宫廷燕乐舞婀娜表演的场景。从舞蹈中舞者的脸型、服饰和表演风格来看,无不说明这正是对唐代宫廷燕乐舞的再现。最难得的是,舞蹈编导还将表演之外的情景呈现于舞蹈之中,如歌舞者到宫廷殿堂表演之前,相互嬉戏的少女纯真和进入宫廷殿堂的之后的专注表演。以及一些穿插于舞蹈之中的戏剧小情节,给舞蹈增添了不少真实的感觉。

总之,舞蹈《唐宫夜宴》,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和自然而然,或许,这就是该舞火爆的原因吧。

真心希望,这样的好作品不断出现!


02

李  超

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唐三彩,作为中原地区最具标志性的唐代艺术,在2021年河南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舞蹈中鲜活了起来。《唐宫夜宴》一夜之间,跨越千年,生动的舞人面若满月、云髻轻挽、明媚娇俏、顾盼生姿;或联袂而舞、或嗔言轻笑,曳雾绡之轻裾,从博物馆走进千万寻常百姓家。《唐宫夜宴》作品的备受关注,当然与电视春晚的号召力分不开,也部分地归因于5G+AR新技术为艺术作品的锦上添花,同时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创新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观众们喜欢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什么样的舞蹈作品适合春节晚会的舞台?什么样的春晚舞蹈作品是叫好又叫座的?《唐宫夜宴》能够引发各界人士极大的关注,为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了思考。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唐宫夜宴》“火”出圈际的制胜法宝。亲近传统文化,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渴求,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是当代艺术家的时代使命。毫无疑问,以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为根基的艺术创作具有极高的观众认可。


03

张延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

2021年的春节,最受热议的文艺作品,除了电影《你好,李焕英》,恐怕就是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了。“刷屏”“霸占热搜”“出圈”“破圈”等词语成为有关《唐宫夜宴》新媒体报道的高频修饰语。新媒体时代以来,似乎只有央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受到些许关注,但并未达到如此热度。谁也没想到,一台地方卫视的春晚舞蹈节目成为网络视频传播时代的热门作品。现针对《唐宫夜宴》的“破圈”现象,也谈几点思考。

首先,通过新媒体报道,可以观察到,喜欢使用“破圈”和“出圈”来形容这部作品热度的评论主体,大多来自两个圈子:舞蹈圈和文博圈。可见,这两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已经默认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受众是一个固定圈子。近年随着《国家宝藏》《舞蹈风暴》等电视综艺节目的火爆,加之网络视频传播平台的多元发展,这两个圈子的界限得以前所未有地扩展和突破。这次《唐宫夜宴》的所谓“出圈”“破圈”现象,其实也是电视综艺网络传播的又一个典型成功案例。由此,这也为舞蹈专业人士思考如何增强舞蹈作品的传播力度和广度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明证——突破剧场空间的新媒体时代网络视频传播,是拓展舞台艺术作品受众群体的最有效手段。《唐宫夜宴》的“破圈”现象,可以进一步促动舞蹈艺术的创作者和从业者反思新媒体时代的舞蹈作品传播方式,即在传统舞台作品基础上,可否通过创作更多具有艺术水准,更受普通观众欢迎的舞蹈影像作品,并以网络视频为传播途径不断扩展舞蹈艺术的受众面,进而达到老幼咸宜,无“圈”可“破”的境界。

回到《唐宫夜宴》作品本身,尽管舞蹈圈内人士对这部作品的动作编排和舞蹈语汇多有批评之声,但不可忽视的是,普通观众的积极反响大多集中于这部作品所塑造的鲜明人物形象——一群俏皮可爱、玩耍嬉闹的“胖妞儿”。这样“接地气”的人物形象在以往或追求唯美意境,或表现凄美爱情的中国古典舞作品中并不常见。观众在这群盛装出行的“胖妞儿”身上仿佛看到了那个喜欢跟闺蜜嬉笑玩闹,逛街吃喝的自己。在纯正典雅的唐代妆容和服饰中,“胖妞儿”的形象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的纽带。人们在梦回大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当代人的个体情感与生活体验。这或许就是《唐宫夜宴》打动人心的核心价值所在,即在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作品照见的是现实的普通人,是生活中琐碎的小确幸,是那些属于普通人的快乐瞬间。因此,舞蹈圈内的专业人士在批评这部作品艺术水准的同时,或许更应思考观众喜爱的舞蹈艺术,是否可以不必只表现帝王将相或名士文豪,千年以前的普通中国人,普通的小人物是否也和我们当下一样,喜欢美美地赴约、逛街、撸串、发呆……

最后,如前文所述,《唐宫夜宴》这部作品也被文博圈的专业人士称为“破圈”之作,主办方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电视化技术处理,使用5G+AR技术,让演员穿行在博物馆的文物之间,制造出“博物馆奇妙夜”的效果。作为文物大省的河南,推广本土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其意图和心情无可厚非,可以理解。但是,过多堆砌的文物影像,难免让观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电视化处理,不但没有凸显舞蹈作品本身的艺术意境,反而让完整的舞段表演显得凌乱和碎片化。穿行于各种地下明器之间的唐朝宫女,虽然喜庆可爱,但总给人感觉有些违和。当唐朝“胖妞儿”穿越到宋代的《千里江山图》中时,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由此,《唐宫夜宴》的电视制作专业人士是否也需要反思,如何在观众喜闻乐见的基础上,营造舞蹈影像作品的艺术意境,提高艺术水准;如何在符合历史语境的前提下,将凝聚传统文化精华的珍贵文物以更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形式进行推广和传播。


04

胡  岩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大众现在那么关注中国古典舞,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对中国古典艺术和古典意味形式及蕴含传统文化的作品,大家的渴求度是非常高的。同时,社会各界在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主流媒体,对我们古典意味形式的艺术作品做了很多推广和努力,让大家从各个方面了解到这个逐渐“热”起来的艺术形式。

《唐宫夜宴》的出圈,激励着舞蹈行业或古典舞人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使业内人士意识到,古典舞需要一个机制和渠道来做更好的推广。从宏观角度来说,老百姓对舞蹈的关注度已经逐渐开始提高,从牛年央视春晚的舞蹈数量来说,包括此专题中《唐宫夜宴》“火爆出圈”的现象,说明大家现在已经开始关注舞蹈艺术。

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大众喜欢的舞蹈作品涌现,像前两年刷屏的男子群舞《纸扇书生》,女子群舞《丽人行》,这对于舞蹈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认为“舞蹈出圈”还需要做好一个“度”的把握。我们一方面需要研究古典舞创作规律方向,应该是创新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大众的需求,从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做好这个“度”不代表我们完全不创新,有的时候创作一些先锋性的东西是大众完全接受不了的,但不能一味地为了大众而不去创新,很多先锋性的东西刚出现时是“孤独”的,但渐渐随着大众的认知拓宽后,就变成了主流。因此,希望舞蹈行业人士能够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创作出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同时不乏艺术性的舞蹈作品,让舞蹈的发展能够有一片更宽广的天地。

05

张玉玲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初看《唐宫夜宴》是在第12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活动中,当时以96.85分排名第7,在舞蹈专业领域并未掀起太大波澜,但此次通过河南卫视春晚意外“出圈”,其热度直逼十多年前央视春晚“爆火”的舞作《千手观音》《俏夕阳》,原因和启示何在? 

对比《唐宫夜宴》荷花奖评奖与河南卫视春晚两个版本,不难发现科技助力功不可没。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科技力量的介入已然改变了舞蹈的创作生态,带来舞蹈观念与实践的革新,强化了舞蹈跨界合作与多元交融的艺术表达。河南卫视春晚版《唐宫夜宴》在荷花奖评奖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AR虚拟技术,将舞蹈呈现置放到博物馆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以震撼的视觉效果钩沉恢弘的唐代乐舞文化,引观众入境并产生奇妙的化合反应——将唐代盛世之象与今之时代发展呼应起来共情通感,继而唤起沉积在人们内心的自豪感,故观众买账、积极助其“出圈”实在情理之中。

如果抛开科技的助力,仅就作品本身而论,至少还有两点“出圈”因素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一是作品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唯有鲜活的形式呈现方有内容的有效表达。《唐宫夜宴》正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舞蹈形式,将作品所包含的积极的历史观、文化观较为准确地传递给观众。例如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为了展现大唐宫廷女子雍容富态之美,就让女演员嘴含棉花、面画“斜红”,身着华服、内充海绵;人物情态灵动娇憨,为了打破古代宫廷生活的谨严乏味,特别安排一些嬉戏场面和生活中的意外小插曲,使观众在诙谐风趣中欢笑,又在庄重辉煌中感动,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艺术效果。二是“小叙事”的创作手法。所谓“小叙事”指的是“日常生活叙事”,对应目前舞剧创作常采用的“宏大叙事”,其特点是在作品题材的选择上不贪大求全,仅截取社会生活的某些横断面作为叙事内容。《唐宫夜宴》巧妙撷取唐代宫廷女乐生活片段融汇在短小的作品体量之内,让一组封存在历史博物馆的唐代陶乐俑“活”了起来,这也恰好迎合了大家在“以歌舞演故事”表演模式的长期熏染下所形成的观赏口味与习惯,自然受到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舞蹈创作的不竭源泉。应该说,河南卫视春晚版《唐宫夜宴》是块试金石,它的“出圈”,超出了当前我们对人民大众之于传统文化审美需求与接受的基本判断,这充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内蕴丰富的宝藏,深具“共情力”,值得我们自豪!此次《唐宫夜宴》的意外“出圈”,或如一支兴奋剂,让中国舞蹈创作者与研究者清晰地看到,我们在重新发现传统、转化利用传统、繁荣发展传统,携文化自信走向文化繁荣的道路上大有可为!


06

毛雅琛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青年学者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以“顶流”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仿佛再现了《长恨歌》中的画面,邀请所有观者跨越时空体验了一场“沉浸式”的唐宫夜宴。按照惯例,地方春晚中的舞蹈作品大概率会以极小众的姿态淹没在春节各类晚会的歌舞大潮中,但今年河南春晚中的舞蹈《唐宫夜宴》却以极高的点击率和关注度脱颖而出成为最大的黑马。

在我看来,作品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坚定的文化自信,且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无缝对接,审美与技术同时在线。首先在舞蹈本体层面,一反纤细、高冷的舞蹈惯常审美,舞蹈语汇俏皮灵动,人物性格迥然有趣,妆发、造型亦符合盛唐语境;其次在文化底蕴层面,唐三彩、莲鹤方壶、妇好鸮尊、贾湖骨笛加之《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捣练图》《侍马图》《备骑出行图》等的空间背景叠加,使博物馆的厚重之气和古朴之息扑面而来,也使作品多了几分环境舞蹈的意象流转;最后在现代技术层面:恰到好处的运镜、分镜,自然流畅的场景转换,以及5G和AR技术的渲染加持,使作品从星空背景下的静态唐俑秒回魂牵梦萦的大唐盛世复又归于沉寂,如梦初醒,回味无穷。我想,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模式将会是未来舞蹈创作的一个发展趋势,而《唐宫夜宴》已为我们打造出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07

戴  虎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硕士导师

2021的春天,中国文艺现象级的热搜作品,似乎总是属于舞蹈,刚有春晚创历年舞蹈数量之最,这不河南卫视春晚舞蹈作品《唐宫盛宴》又成口碑与流量双佳的“现象级”电视舞蹈作品,连人民日报、央视主流媒体都不吝赞美之词,而各种传播平台上的超百万的弹幕更是让这个舞蹈一跃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潮牌”。

作为业内同行,我们应该为《唐宫盛宴》创造如此流量和口碑而感到由衷的开心,毕竟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拥有这样的作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细细反思一下《唐宫盛宴》一骑绝尘的出圈,其实也给我们不少可以琢磨的经验之思。

《唐宫盛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绪舞,也不是对生活故事原型提升或者表现,而是将一段对盛唐时期唐宫乐伎生活的历史想象,通过新奇俏皮的碎步摆身的主题动作,源自唐三彩的服饰设计、精致的“斜红”妆容、还有一反现实“以瘦为美”的主流视角,将舞者衣服里塞满了棉花,嘴里也含着棉花,从而表演唐女“丰腴之美”的视觉重塑。

这些别具匠心的设计,已让我们看到了编创者的“故意”与“得意”,也的确让观众获得足够的审美“新意”。然而这还不够,更为难得的是编创者还将这些“匠心”形式,契合进一段逻辑自洽的戏剧故事叙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乐俑的复活,穿越回盛唐之宴的路上,十四个正值青春的女乐官可爱、顽皮、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梳妆打扮,荷塘边懵懂的少女之心碾碎在宫宴的号角中,5G、AR技术,虚拟与现实、乐俑与少女,在传统的ABA结构中完成了一段博物馆的奇幻之旅的叙事想象:看得懂、看得乐、看得美,如此作品出圈也就名副其实了。

需要特别提到该节目以七大国宝串接而成的多媒体影像,虽然从视频中显得有些影响舞蹈观感,但这是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因为这些国宝重器的加持,《唐宫盛宴》更有华夏文明的厚重,也让单维度的历史从博物馆走向鲜活的舞台,引领人心、鼓舞人心,这充满历史意味的关怀,不正是新时代舞蹈人的现实责任么?特别为两位出圈的年轻编导陈琳、袁时喝彩。


08

孟  梦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

去年10月《唐宫夜宴》便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舞台上亮过相,但并未引起波澜。不得不说“春晚滤镜”附加“互联网+”的即时分享效应成为本次“出圈”的重要催化剂。在这种传播形态下,镜头语言有意识地“特写”将“细节”放大,随时随地观看分享、评论转载的媒体运作方式颠覆了传统“剧场”的空间概念,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打破,数字媒介的传播对舞蹈时空概念进行了重新整合。“再媒介化”(Remediation)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和手段,为舞蹈艺术的传播开拓了一个具有更多可能性的空间。无论是古典汉唐舞的现代性创造,还是顶级流量加持的央媒盛赞,身体、影像、互联网等多重媒介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并行发展变为相互渗透、融合,从而深化了舞蹈的创作理想。传统的肢体语言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文字、声像、网络等为舞蹈创作构成了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当一群欢乐的“唐小妞”恰到好处地在举国欢庆之春晚“夜宴”中袭来时,这“天时地利人和”之美让所谓“圈子”不攻自破。

注:文中图片摄影刘海栋、庞大东组稿/编辑/排版:陈伟科


读者留言说

平台读者可参与到活动中,转发并在文中下方留言区域内发表个人见解,我们将精选出优质留言,供大家阅读。



  推荐阅读  


陈伟科丨嗅出央视春晚舞蹈不一样的“味道”


对于央视牛年春晚的“东方现象”,他们这样说……


请在右下角给我们点个


舞蹈类最具人气的微信公众平台    

每天为大家带来最新的舞蹈资讯

您的分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微信】dancecn 或搜索“舞蹈中国”

【微博】@舞蹈中国网(新浪及腾讯)

【官网】www.dance-china.com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