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芮 2018-05-30

点击上方“CSDN”,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这场世界诉讼最终还是以三星落败、苹果获赔 5.386 亿美元作结了。

作者 | 郭   芮

责编 | 唐小引

据 VentureBeat、CNET 等外媒今日报道,针对苹果三星纠缠了近 7 年的专利侵权案,美国联邦陪审团本周四最终裁定,三星电子公司应赔偿苹果 5.386 亿美元。其中,5.33 亿美元是因为侵犯了苹果的三项设计专利,还有 530 万美元是因为侵犯了苹果的两项实用专利。

案件脉络回顾

作为科技圈的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的“世纪大战”还得追溯到 2010 年。其中有乔布斯、李在镕的身影,也有苹果与三星一面合作一面竞争的痴缠。

作为上游供应商,三星为苹果代工芯片生产、显示屏及内存等关键手机零部件;但在终端市场,从没完没了的侵权诉讼到每一年度新机型的营销大战,两家公司时刻都在准备兵戎相见。而基于李在镕和乔布斯早年间建立的深厚友谊,两家公司间的复杂关系又不可避免地添加了一抹温情。

所以在 2010 年苹果“震惊”地发现三星第一代 Galaxy 手机与 iPhone 相似程度极其之高时,首先选择的是向三星温和地提出授权专利邀约——不过三星果断拒绝了。

所以在 2011 年 4 月,“恼羞成怒”的苹果在美国对三星提起了诉讼,指控后者侵犯了部分 iPhone、 iPad 和 iPad2 的设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和商标在内。苹果借此向三星索赔 25 亿美元,并要求其停止销售其平板产品。

2012 年,美加州地方法院做出一审判决,称三星电子侵犯苹果若干专利,包括页面触底弹性效果(Bounce-Back Effect)专利和点击缩放(tap-to-zoom)专利,须向对方赔偿 10.5 亿美元。在第一次裁决之后,三星向苹果支付了 5.48 亿美元赔偿金,另外 3.99 亿美元悬而未决。

但是三星并不满判决结果。2015 年,苹果和三星达成了一项和解协议,赔偿金额降为 5.48 亿美元,但三星依旧坚持上诉。

2016 年此案呈报美国最高法院,该法庭判决认为,设计专利只涵盖个人智能手机组件,而非整个移动设备。同年 12 月,美国最高法院将此案驳回给低级联邦法院,由联邦法院重新审理,以确定整部手机或其组件是否符合“工业产品”的定义。这也就意味着此案需要重新评估赔偿损失。

其实彼时,三星败诉几乎已经板上钉钉了,争议焦点只集中在赔偿数额上——关键问题也就聚焦在所谓的“工业产品”(article of manufacture)究竟如何定义。具体来说,计算苹果所遭受的损害时,是仅仅基于三星侵犯 iPhone 创新的具体价值,还是包含这些创新的手机总价值?

举个例子,如果售价 600 美元的手机包含 300 美元的侵权苹果配件,三星可能会辩称,它只对苹果造成 300 美元的损失。而苹果则会说,其 300 美元的创新能力帮助三星卖出了 600 美元的手机。

针对此,2017 年 10 月,联邦法院复审此案时采用了新的测试标准,重点在于四个因素:

原告的专利中所声称的设计范围,包括图纸和书面描述;

产品整体设计中相对突出的描述;

从概念上来说,设计与产品整体是否截然不同;

专利设计与产品其余部分的物理关系,是否专利设计与用户或卖方组件可以在物理上与整体产品分离,以及设计所体现的组件是否可与产品其余部件分开生产,亦或是组件是否可以单独出售。

最新的庭审从今年的 5 月 14 日开始,持续了一周。本周四陪审团做出了最终裁定,三星因侵犯 iPhone 实用和设计专利需向苹果赔偿 5.39 亿美元。

同时,这起专利案也是 2018 年美国境内的第三大赔偿案。

后续影响

经过 7 年的对簿公堂,这场“世纪大战”也算是尘埃落幕了。在公布最新裁决后,苹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三星公然抄袭了我们的设计,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同时我们感谢陪审团的服务,他们一致同意三星应该为抄袭我们的产品付费。

三星也紧随以后,回应称:

今天的裁决对三星有利,符合最高法院为设计专利损害赔偿设定的范围。我们会考虑所有选择,以取得不影响创造力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年的“大战”中,苹果和三星都有着自己的损害赔偿标准,并致力于说服陪审团支持自己的诉求。苹果要求的赔偿金为 10 亿美元,而三星提出的损害赔偿仅为 2800 万美元。最终,陪审团将赔偿金定在了 5.386 亿美元——这一数字大致处于这两家公司赔付标准的中间位置,但高于最初重审时悬而未决的 3.99 亿美元。

至少从结果来看也算皆大欢喜,苹果赢了,而三星输了,但三星的“垂死挣扎”还是挽救了很大一部分损失的。

回首苹果和三星近 7 年的专利战,其起始于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的 2011 年,终结于市场已略有停滞的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将很难出现如此之长的“专利对战”,行业厮杀则更有可能会转移至其他领域,譬如热门的自动驾驶汽车、智能音箱、AI、AR 等等。

同时,众多参与者不断下海的情况下,竞争态势只会更加激烈。在这其中,如何更好地做到专利保护、保留自身权益是所有企业都需要注重的命题。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