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重新定义” 的 TNT 黄了?
曾经的豪言壮语化为泡沫,TNT 真的黄了?
还记得两个月前那个大雨倾盆的北京夜晚,3 万人聚集鸟巢,慕名参加了老罗式相声的锤子发布会,最终却万万没想到,期待已久的 Smatisan R1 手机成为仅耗时 30 分钟的陪衬产品,而所谓“重新定义”的 Smartisan TNT Station (坚果 TNT 工作站,以下简称 TNT)则成为整场发布会的重中之重。
这款花了六个月做出来,被罗永浩奉为「重新定义了未来 10 年的个人电脑」的 TNT,如今过得似乎并不好。
“全款预售”改“到货通知”,TNT 还能如期而至吗?
打开锤子官网,此前接受全款预订,8 月 31 日开始发货的 TNT 购买界面已经整改,变成了不知何时才能有货的“到货通知”。
对此,有网友爆料其原因,是因为预订的人数太少,导致 TNT 的代工厂惠科不愿意接单。更有网友透露,锤子内部都不太愿意提及这部产品,还有内部员工表示,当初这个项目是老罗一意孤行,大多数员工都不看好这部产品。
罗永浩微博删除 TNT 相关内容
再打开靠情怀造就锤子手机的罗永浩微博,陡然发现曾经热捧的 TNT 内容不复存在,是删除了还是设置了个人可见,或许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对于用户而言,这一举措必然意味着有事发生,至于具体会发生什么,目前尚未可知。但是也侧面验证了上述网友的爆料,TNT 或许真的难产了。
革命性、颠覆性产品——坚果 TNT 工作站
两个月前,彼时的罗永浩坐一张办公桌前,在暴雨之下擦着汗水,花费一场发布会一半以上的时间教用户如何使用这一“伟大”且“完全陌生”的产品。
坚果 TNT 工作站主体是一块 27 英寸 IPS 全贴合屏幕,4K 超高清分辨率,100% sRGB 色域覆盖;
系统是 SmartisanOS 6.0,基于 Java 语言开发,方便移植 Android,这套具备革命性的操作系统也是 TNT 的核心所在;
功能方面,采用“语音+触控”的交互模式,可用十个手指操作,内置了基于这种交互方式的全新办公系统,具备搜索、创建闪念胶囊、快速发送短消息、截图等功能。对此,老罗表示:“这是微软 Office 以来最具有颠覆性的办公套件。”
底座接口有全尺寸的 DP 接口、USB 3.0 接口、USB Type-C 接口、HDMI- DP 信号切换器,还有电源键、扬声器以及黑方键盘和鼠标配件。
TNT 真的要凉凉了吗?
曾经在信心满满的罗永浩眼中,TNT 将会解决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也能解决用户的许多痛点,所以这款设备肯定会大卖,如今似乎打了脸。事实上,在外界看来,罗永浩的眼中始终是他自己的眼中罢了,这一切从 TNT 发布之后,网上出现了有关 TNT 的段子就可以看出用户的态度了。
虽然 TNT 确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效率,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无论是从价格还是到具体办公应用上,他们都觉得 TNT 不太现实。
价格过于高昂
虽说老罗豪情万丈地表示:“我做锤子是为了改变世界,才不是想挣你几个臭钱”,但高达 9999 元的 TNT 还是让很多想要尝鲜的用户就此止了步。况且 TNT 并不是一台简单便携的电脑,对此,更多用户宁愿花上一万的价格去买一台 Mac,也不愿买一台有局限性的 TNT。
TNT 应用的不成熟
除了价格外,产品本身也不够有吸引力,外观像 Surface Studio 不说。应用上,从当初罗永浩在演示 TNT 时频繁出现卡顿、语言输入错误等问题就可以用看出。其实在使用的环境上,有些太多的要求。对此,钛核科技 CEO 张弢老师也曾表示:“TNT 的卖点还是以语音为核心的交互方式。语音的抗干扰性有多差现场演示已经暴露无疑。隐私性更是要命的问题,一屋子人对着锤子 Office 把合同内容、财务数据都吼出来?语音根本不适合作高频交互,无论 Siri、谷歌助手还是小娜,都一样。”
写在最后
根据锤子科技收到的舆论报告显示,TNT 的恶评超过了 90%,但是罗永浩对剩下的 10% 感到非常庆幸,并表示:“正是这不到 10% 的特别懂的这些评论非常的珍贵,一般一个革命颠覆性计算设备演进的前夕,懂的永远是极少数的,如果大家都懂,哪有什么小企业的机会呢?”
不过,就 TNT 本身而言,想要全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真的很难,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其理念值得深思。
“征稿啦”
CSDN 公众号秉持着「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理念,不仅以「极客头条」、「畅言」栏目在第一时间以技术人的独特视角描述技术人关心的行业焦点事件,更有「技术头条」专栏,深度解读行业内的热门技术与场景应用,让所有的开发者紧跟技术潮流,保持警醒的技术嗅觉,对行业趋势、技术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如果你有优质的文章,或是行业热点事件、技术趋势的真知灼见,或是深度的应用实践、场景方案等的新见解,欢迎联系 CSDN 投稿,联系方式:微信(guorui_1118,请备注投稿+姓名+公司职位),邮箱(guorui@csdn.net)。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