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两个月冲上 App Store 免费榜 Top 2,腾讯会议有什么独到之处?
疫情之下,中国互联网正在接受全国亿级用户的技术考验。其中,在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的大考中,「不做手机和硬件」的腾讯厚积薄发,派出精兵腾讯会议拿下了这场硬仗,递交了高分答卷。
殊不知,具备支撑千万级用户流量架构的腾讯会议仅是以 1 字版本号打头的新兵,但其却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冲上 App Store 免费 App 榜 Top 2,成为了跨团队、跨地区、跨企业远程办公的重要工具之一。
而就在我们对这款 SaaS 产品有何独到之处且为何能在一众以硬件为依托的视频会议市场中杀出重围而好奇之际,CSDN 独家专访邀请到了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会议负责人吴祖榕,为我们揭开了基于「通信互通」打造腾讯会议连接的初心,也立足「智会互联,协作无间」这句 Slogan 道出了腾讯会议的愿景,并分享了腾讯会议诞生背后的那些事。
腾讯为什么要做腾讯会议?
在不断迭代发展的趋势之下,只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成为科技圈的掌舵者。
10 年前,想必很多人想不通腾讯为何要在 QQ 已占据社交界的半壁江山之后,还要造出一款微信“自己打压自己”。也以至于现如今,在我们亲眼见证了 QQ、微信这些主流的社交软件早已具备实时音视频技术之际,对腾讯为何还要带来一款独立的音视频会议工具——腾讯会议,充满了疑问。
然趟过历史长河之后,《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一书中的「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实验,通过它,你或者实现增长,或者学到经验」再次有了验证。对于微信的诞生,马化腾曾说过是「内部竞争的产物」,而让 QQ 扶持微信何尝不是腾讯的一次实验的大冒险。如今再回看 QQ,彼时功能全面乃至繁多、绚丽多彩乃至错乱的 QQ 早已成为没有容易二字的成年人世界的“负担”,也以至于不少网友调侃的「QQ 是年轻人的 ,老年人或上班族用微信」。如果没有微信最初的“先见之明",那么需求之下也会驱使其他更轻量化的“类微信”产品的出现。
科技浪潮中,腾讯会议的诞生,亦是一个道理,针对这一点,吴祖榕也用了「一次探索」来描述。
至于为何是现在?主要得益于整个行业中基础设施的提升。早期,随着摩尔定律的时代的来临,终端运算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而业界可以广泛地在更小的手机及设备上开始完成更为复杂的计算。现在,随着云计算、AI、5G 等技术的成熟, 除了 QQ、微信等偏私人性质的消费场景的沟通外,偏正式、办公、商务等场景也逐步具备移动化及云化的通信能力。
在过往传统视频会议的市场中,更多的是一个以硬件为主导的市场,且涉及专线、私网等繁琐的概念,对于大部分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公司而言,这不仅增加了沟通的成本,而且跨地区、跨企业等互通也面临层层阻碍。
那么,这对于早于此前宣布「不做硬件」的腾讯而言,该如何打破传统?
吴祖榕表示,「腾讯旨在利用自身的云服务经验做好自己擅长的领域,坚守住边界,合作做生态,即所有的硬件合作伙伴可以统一连接至腾讯云的通信平台,分工明确,同时在这其中,不做硬件的中立、公正、公开的云会议平台对于改善整个行业也发挥了巨大的健康驱动力,促使通信永远能够彼此互通,这一点尤为重要,也正是腾讯会议的初衷所在。」
在此之下,腾讯会议于去年 5 月正式立项,在腾讯内部万人测试使用了三四个月之后,于 12 月 26 日正式面市,致力于提升跨企业、跨区域沟通和协作效率,从根源帮助企业节省物力、人力、时间等成本,对此,官方评价道,“让企业只需花费一张机票钱,就可以省去全年跨地区开会的差旅费。”
腾讯会议凭借的是什么冲上了 App Store 免费榜 Top2?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基于 21 年音视频通讯经验,腾讯磨出的利刃。
不过,上线仅两月有余,还冲上了 App Store 的 Top 2,甚至曾一举超过了钉钉,问鼎 App Store Top 1,不少人惊叹,腾讯会议做对了什么?
打开这款软件,简洁的界面设计及易操作的属性率先定下了其广泛的用户群基调,除此之外,包括 Windows、macOS、Android、iOS 设备端等全平台,乃至微信小程序与电话,均可以无障碍接入会议中,带来了低廉的学习成本。从通信会议流程上看,腾讯会议还支持 300 方在线,且提供实时美颜、背景虚化、音频降噪、共享屏幕、在线文档协作等齐全的功能。
不过,以上的种种,或许对于不少 C 端用户而言,员工跟着团队走。那么对于企业级的 B 端用户,腾讯会议的优势在哪里?
众所周知,腾讯会议是一款高清云视频会议产品,而腾讯对于音视频技术的研究,或可以追溯到其成立之初的 QQ 的前身 OICQ 一代产品中。在这一点上,已在腾讯近 15 年且先后参与 PC QQ、手机 QQ、QQ 会员、企鹅电竞、腾讯云投屏、腾讯会议的一线技术人吴祖榕最为清楚不过。从 QQ 诞生之初的「听得见、看得见」到 4G 时代的「听得清、看得清」再到 5G 时代的「听得真、看得真」,腾讯在采集、前处理、编码、传输、解码、后处理、渲染七个层面的技术链条上也走了 21 年。
细分来看,吴祖榕表示,更多的技术点也是围绕以上的七个环节进行呈现与展开的。在这其中,据了解,腾讯会议采用的是腾讯云的云流控引擎技术,并融合经典信号处理、心理听觉和深度学习理论,针对端到端音视频通信链路上的复杂特性,继承了在微信、QQ、王者荣耀等大型业务中多年沉淀的探测、选路、调度、传输等关键技术。
另外,在安全方面,腾讯会议也分别从基础能力与业务层面进行了全面的保障:
基础能力:在基础保障层面,腾讯云配套了大量的防攻击及加固的工具。基于此,腾讯内部的顶级安全团队也遵循木桶定律,对该软件的协议、代码、存储等全方位地进行了分析,挖掘安全的短板。另外,腾讯也会基于同行的一些安全事故,进行复盘、测试。
业务层面:在业务设计层面,研发团队会避免有明显的业务漏洞,并提供更多的工具给到用户,包括加密强度、数据存储等。
整体而言,RTC 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其涉及的链条非常长,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一点问题,就会严重地影响用户的通话质量。在实践过程中,吴祖榕也明确指出,需要很多先进的新技术进行辅助,最终才会呈现出现在的在 200 毫秒内完成所有实时的通信跟交互,而倘若超过 400 毫秒,很多用户难以将接受这种延迟。
基于以上,在 7 大流程环环相扣之下,足够简单,上手比较快,互动性较好的特性让腾讯会议成为了远程办公场景下的一匹黑马。不过,在功能性方面,吴祖榕也坦白道,腾讯会议目前更多的是基于共性、普世的需求,尚未深入到行业中去为每个行业做定制化的开发。但现下诸多的 API 也正在加速打磨之中,在未来,吴祖榕也希望在围绕行业应用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够基于腾讯公开的 API 去进行深度的集成跟应用。
疫情之下,腾讯会议的应急反应!
「望时而待之,熟与应时而使之」。
幼年的腾讯会议虽然一上线就迎来的了开门红,但是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疫情下的大范围远程复工以及“停课不停学”的场景,它能否扛得住,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据此前消息,从 1 月 29 日开始到 2 月 6 日,腾讯会议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日均扩容云主机接近 1.5 万台,8 天总共扩容超过 10 万台云主机,共涉及超百万核的计算资源投入。就如今的流量对于腾讯会议而言,都是史无前例的。
对此,吴祖榕透露,腾讯会议的背后不止单一的腾讯云团队,更有整个腾讯技术团队作支撑,在第一时间,腾讯内部的工程师、TEG 团队,均快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进行保障、扩容,甚至性能优化。
而腾讯会议之所以能够快速扩容,也与其开发的架构必不可分。吴祖榕表示,云时代下,腾讯会议在开发的第一天就是基于腾讯云在做的云原生开发而成,而腾讯云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云原生的动态伸缩的能力,这也为腾讯会议在后期的扩容中提供了很多的保障与支持。
如今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腾讯会议未来还将面临怎样的用户规模,尚未可知。但就腾讯会议而言,吴祖榕表示,其未来可能会偏向 SaaS 级别开放,而非 PaaS 级别的开放。因为腾讯会议旨在提供从会议的预约、会议的管理、会议的控制到会议过程中的通话能力等方面完整的解决方案。
目前,腾讯会议已上线直播功能,观看人数不设上限,至于用户颇为关心的录制、白板等功能,也在逐步完善中。除了基础能力方面,「作为一款效率工具,如何在保证效率的时候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及如何开一些更高效的会议」,这是腾讯会议接下来正在发力的方向。
即日起至 3月21日,千万流量支持原创作者,更有专属【勋章】等你来挑战
☞谁说国产编译器没救了?这个 C/C++ 和 JavaScript 编译器来了 | 程序人生 2020☞中国开发者真实画像:Java长盛,偏爱Windows操作系统,鲜少参与开源项目
☞用于小型图形挖掘研究的瑞士军刀:空手道俱乐部的图表学习Python库
☞罗永浩欲直播带货,京东说可以帮忙联系☞Libra新编程语言 :Move 的所有权模型灵感来源原来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