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花椒”侵权案全部撤诉!乱象背后是“无良”律所在兴风作浪?

刘妍 职业餐饮网 2022-12-30


文 | 职业餐饮网 刘妍

因为招牌上有“青花椒”三个字,四川十多家餐馆被上海一家餐企告了!

该餐企认为,这十几家餐馆未经授权将“青花椒”三个字的商标用于店铺的门头、广告牌、菜单等处,侵犯了其商标权。

此事一出,立马引发了众怒!

四川省的火锅协会、调味品协会、市监局纷纷出来发声,谴责该行为!央视网直接评论:这哪是维权,更像碰瓷!

普普通通的调味料怎么就成了注册商标?从“逍遥镇胡辣汤”,到“潼关肉夹馍”,再到如今的“青花椒”,为什么这类“碰瓷式”商标维权屡屡发生?

匪夷所思!四川“青花椒”被上海公司告了

在川渝的美食里,青花椒称得上是灵魂调味品,当地街头打着“青花椒”招牌的餐厅更是不胜枚举,青花椒鱼、青花椒鸡、青花椒火锅……涵盖了各个品类。

但是近日,四川却有十几家餐馆,因为使用“青花椒”三个字被上海的一家公司告上了法庭,多家餐馆不得不“铲字”自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1、四川十几家餐馆使用“青花椒”被告!

近日,成都一火锅店店主唐女士收到了法院发来的传票,被告知自己经营了多年的火锅店因为使用“青花椒”商标而侵权了。

(唐女士经营的店铺)

经证实,不只是唐女士的门店,成都、遂宁、眉山多地共十余家餐饮企业都因为侵害商标权纠纷被告上了法庭,而这些案件的原告都是“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

有餐馆关门之后依然被起诉,所以多家餐馆“铲字”以求自保。而自称最倒霉的唐女士,已经被同样的理由起诉了两次,不堪其扰加上疫情影响,她被迫关停了店铺,目前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天眼查显示,万翠堂成立于2013年6月,目前已注册“青花椒”“青花椒花椒鱼”等商标数十个,包含“青花椒”图案商标、青花椒砂锅鱼以及其英文标注等。

今年以来万翠堂公司已起诉十余家餐馆侵害商标权,涉及四川、浙江、上海、河南、江苏等多省市。令人意外的是,目前在全国已经结案的14起诉讼中,万翠堂几乎全部胜诉。

2、被诉商家:怎么青花椒还能被注册成商标?

生意做得好好的,突然被人告上了法庭,商家们觉得又冤枉又气愤:

“我们做的小本生意,十年前办的营业执照上就是这个店名,对方注册商标时间比我开店时间晚,怎么就侵权了?”
“我这店本来就因为疫情挣不到什么钱,现在对方一开口就要我们赔5万,店里现在人都请不起了。”
“这根本就是恶意注册,和碰瓷有什么两样?!”

而在气愤的同时,商家们更是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青花椒不是我们每天做菜都会放的调味品吗?怎么这还能被注册成商标?”
“青花椒、红花椒是我们的特产,四川人家家户户都不离,凭啥他一个上海公司给我们注册了?!”
“对方完全是在侵占我们的公共资源。”


此事甚至还引起了四川青花椒种植大县盐源县广大青花椒种植户们的恐慌,用一句当地老百姓的话说,“院里的青花椒树瑟瑟发抖”。

3、上海万翠堂董事长回应:深感抱歉,全部撤诉!

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这一波操作,引发了众怒,也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2月25日下午,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左正飞对此事回应称,“所有诉讼均系第三方——正尚律和(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发起,并非上海万翠堂本意。”


左正飞表示,他们注册商标的初衷是,打击恶意模仿、骗取加盟费的不良商家。但在具体的维权过程中,正尚律和已完全歪曲公司正当维权、保护品牌的初心。所以万翠堂已责令正尚律和撤回全部诉讼,并停止与其合作,并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同时,左正飞还以四川老乡的身份,表示了对父老乡亲的歉意,说“青花椒本来就是川渝地区的东西,‘青花椒’三个字大家都可以用。也希望和大家一起,把这道菜继续做好。”

4、央视网评:这哪是维权,更像碰瓷!

“青花椒”商标维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12月26日下午,央视网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文章,表示“这哪是维权?更像碰瓷”,指出了上海万翠堂利用商标恶意诉讼的行为。


同日下午,四川省火锅协会发表《声明》,表示已经联合重庆市火锅协会等行业协会,将成立一个知识产权维权中心,以杜绝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12月27日上午,四川调味品协会也发表声明:将对“青花椒”商标提起无效诉讼。

商标维权,已成“无良”律师事务所“生财之道”!

“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的商标维权风波过去还没多久,没想到“青花椒”又来顶风作案。从地名到常见的调味料,离谱的商标维权事件一次又一次刺激着餐饮人的神经。

为什么总是发生这类事件?商标敲诈怎么就屡禁不止?这背后其实是一种以律师事务所为主导的“商业模式”。

1、商标维权“生意”,部分律所成“幕后黑手”

餐饮品牌一直有商标维权这方面的需求,但是从前都是自己去处理这些事,花费高不说,劳心劳力还有可能收效甚微,小品牌根本就耗不起。

连鲍师傅、鹿角巷、茶颜悦色这些知名品牌都曾吃过这方面的亏,和山寨品牌斗智斗勇多年,花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如今,这种需求被一些律师事务所看在眼里,他们嗅到了机会,便“摸索”出来一种赚钱的商业模式:给有需要的餐饮品牌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品牌不用出打官司的钱甚至还能有分成。

慢慢地,行业内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所以无论是此前的“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还是这次的“青花椒”,几次商标维权事件我们都能看到一个全权代理的第三方机构在背后推波助澜。

然而,真正的商标维权,是对方侵犯了自身商标的权益,然后商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商标维权”变成了一门生意,一切就都变味了。

2、“无良”律师事务所不顾品牌死活,一切以赚钱为目的

最关键的点就是,这些律师事务所他们压根不会管原告品牌的死活。

无论对方是不是真的影响到品牌,无论商标什么时候注册的,哪怕是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只要能搜索到的他们就去告,丝毫不考虑对品牌有什么影响,一切以赚钱为目的。

此次“青花椒”维权事件中,帮助万翠堂打官司的那家第三方机构,其公众号一篇宣传文章,详细道出了这类型机构的运作模式:

文章宣称委托方不用花一分钱,也不用出一个人。

“全国46个城市、32家律所的调查团队、专业律师就都是你的人”;
“2000+员工全国范围内地毯式排查,用时15到45天,《全国侵权报告》出炉”;
“你说打谁我们就打谁”;
“用时30天左右“民事诉讼or协商解决or行政查处or刑事追究,你说了算”。

文章还称,整个过程全垫资,委托方零成本。但是天眼查显示,该机构经营范围包括法律咨询,并不包括律师执业活动。

(文章截图)

3、“不想惹事”的餐饮商家选择花钱消灾,息事宁人

而这些律师事务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他们摸准了那些被告商家的心理。

许多餐饮老板这辈子都没和官司沾过边,一收到法院传票就懵了,又不了解详细的法律条文,就会以为自己真的“犯法”了。

此时,对于这些被告商家来讲,如果真的和对方对簿公堂,不仅请律师需要花钱,而且一旦输了,3万、5万的赔款也不是比小数目。

基于此,大部分商家会选择息事宁人,少则用1万块,多则用几万块私下和解。像此次“青花椒”维权事件中,就有被告商家透露,自己私下收到了协商电话,赔偿金额从3万谈到了1.5万。

职业餐饮网总结:

虽然这些律师事务所的“无良”行为,给餐饮品牌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也给餐饮人提了个醒:

无论是夫妻店还是连锁企业,一定要有商标意识,而一旦自己的商标权益受到侵犯,千万不要委托给第三方全权代理,不然很可能会对品牌形成反噬!

-END-
主编丨陈青

推荐阅
客流骤降、亏损关门,商场“自身难保”,餐饮何去何从?
后厨新宠!橄榄油赋能中餐,数位五星总厨同台献技解构菜品创新秘籍!
盒马首家“9块9半自助小火锅”开业!抢食呷哺呷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