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捧杯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小青梅 广州大学团委 2022-05-14


前天小青梅关于“挑战杯”的简讯一发出

粉丝们都沸腾了

 


🏆 我校团体总分全国第18名 🏆

🏆 首次捧得挑战杯国赛“优胜杯” 🏆

🏆 连续11届获得全国发起高校资格 🏆

🏆 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


  


有文化的人这时候一般会说

 这也太优秀了吧!


本届竞赛以“挑战逐梦 科创报国”为主题,吸引了1573所高校、567万名师生参与。最终共有212所高校入围终审决赛,参与师生共计4567人,创作作品共447项,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社会科学、能源化工、经济教育等11个大类。我校所报送的6项参赛作品是从全校502件申报作品中,通过一年半的选拔、培育和反复打磨后脱颖而出,最终全部获奖,分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在这场群英荟萃的学术奥林匹克中

进入终审决赛的5个项目

(*另有一项获大赛三等奖,未进入终审决赛)

 

脱颖而出 崭露头角

 一起来看挑战杯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等奖


项目领域:科技发明类

作者:杨兴鑫 程健翔

        陈毓锋 张健豪 黎子良

        利恒浩 叶土仙 余卓权

指导老师:刘长红 常向阳 彭绍湖



 / 挑战秘籍 / 



📍 大胆创新

提到项目选题时,团队成员表示:“实验室中一个和‘垃圾分类’有关的作品给了我们启发。我们都有很多“异想天开”的想法。我们希望 “垃圾自动分类”系统不仅能分类单件垃圾,也能解决袋装垃圾的分类问题。”


📍 全力以赴

关于项目的推进,团队成员说道:“要实现我们的想法,最大的难点在于破袋功能的实现和传统识别方法的改进。这也是我们项目最大的创新点。项目做得投入时,我们经常会做到晚上两三点。在比赛期间,发现作品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时也会通宵。”

 “我们努力了很久,作品的每一颗螺钉、每一行代码我们都清楚地了解,当初的想法我们都基本成功地实现了。”



“奶茶必须请!”

杨兴鑫:“作品很宽很重,有一次需要把作品搬到楼下,实验室的十几个同学都帮助我一起把作品运下去。搬的时候很大声,很嘈杂,但又很热闹,回忆起来还挺感动的。当时搬这个作品,把我们所有人都累得不行,我们队员都表示参加国赛后要请实验室的同学们喝奶茶。”



项目领域:自然科学类

作者:叶雅倩 麦秀琼 汤紫媛

        胡靖晓 王玲 钟嘉欢

指导老师:刘兆清 欧阳婷


*团队成员以第二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论文1篇(IF:12.1);并以第一作者拟在Chem. Comm.上发表论文1篇(IF:6.29)。


 / 挑战秘籍 / 



📍项目成立

团队由5名化学专业的学生组成,凝聚力很强。团队成员来自三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方向,在上课时间、学科知识方面优势互补。关于选题的确定,团队成员表示:“电解水产氢是当下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大量文献都报道过相关工作。但是电解水产氢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大部分的电催化剂只对水分解的其中一个半反应有催化活性,这限制了水分解的整体效率。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去做一个更全面的电解水催化剂的研究思路。”

 

📍脚踏实地

提到项目的开展时,团队成员说道:“化学研究需要做大量的重复性实验以完备实验数据,这个过程,耐心和信心都是必不可少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不懂的专业知识,我们就查找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去请教指导老师。”

做科学研究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能够长期坚持做这种重复性工作,还要在其中保持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充实自己,进而真正把它做实,做好。


二等奖


项目领域:经济类

作者:詹昊林 翟礼滢 方林浩 刘灿辉

        薄畅 林大徐 朱以生 王镱洵

指导老师:叶祥松



 / 挑战秘籍 / 



📍  紧跟热点、兼具创新与实用

关于选题的确定,团队成员表示:“一个好的选题应该紧跟社会热点,兼具创新性和社会实用性。我们项目的选题和“乡村振兴”这个热点相关,其他获奖项目的选题也都是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选题应该尽量靠近本专业的前沿,研究时多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研究思路。在确保大方向稳定的前提下,思维向多方向延伸,寻求最优方法。”

 

📍 互相学习,发挥所长

关于项目开展方面,团队成员说道:“把这个项目成功地做下去,除了最重要的坚持外,就是成员间的团结协作以及老师的悉心指导。”

 “我们的成员专业不同,分工不同,不同的专业思维时常让我们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的更新。”


项目领域:教育类

作品团队:朱慧琳 邵泽丽 覃颖珊 胡丹 张婉萍

指导老师:吴相洲



 / 挑战秘籍 / 



📍 身体力行,不忘初心

团队成员说道:“我们在大一的时候就是人文讲解队中的成员,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共同参加了队伍延续下来的博物馆特色实践支教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全心全意、脚踏实地的去做这一件在我们看来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实践过程中,我们觉得如果能把实践总结成一种新型的支教模式,对于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合理配置是很有意义的。支教地学校对这个想法表示非常支持,博物馆也非常认可。比赛之后,我们这个项目还会继续做下去,这是一种公益事业。”


项目领域:自然科学类

作者:韩沐恩 梁峻榕 黄茵梅 林希蔓 张苑妮

指导老师:胡春 吕来



 / 挑战秘籍 / 



📍 实力和运气加持,迎难而上

提到项目开展时,团队成员说道:“一个任务分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老师也都特别耐心地指导我们。遇到难题时,我们都会积极地去找解决方案。每一个比赛,我们都会尽全力准备和冲刺。”

 “参赛过程,我们也发现了自己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们一直不断地学习,并且愈战愈勇。”


 | 挑战心得 |


👦“选题很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挑战杯一开始分校级立项和院级立项,选题一定要选好,争取拿到校级的立项名额才能有更多资金和机会去调研。”

 

👧“确定好课题后,队员之间要分工明确。比赛时间跨度很长,如果下定决心参加,就要坚持到底,对自己和团队负责。”

 

👦“多去尝试,相信自己。项目要用心做,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学会安排好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无论是项目的进行还是参赛结果,都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失败。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抗打击能力。不要怕输比赛,继续努力和保持信心才是重要的。”

 

👦“要注重细节,每一个部分都要精益求精。”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样的成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学校。”


参加挑战杯你收获了什么?

 

👦:参加挑战杯,使我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认识了很好的队友。

 

👧:取得的好成绩对我以后学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加挑战杯不仅是一个项目的研究,更重要的使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更加了解当今时代的发展。

 

👧:参加比赛,我更多地了解到相关科研专业知识,也学习到了很多实验操作技能。课题的研究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对我后续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比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聂贵新带队指导学生参赛,并为参赛团队加油鼓劲。据统计,我校从1998年参加大赛至今,成绩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全国前列,在历届“挑战杯”作品竞赛中,共获全国奖项60项省级奖项282项,保持全国竞赛发起高校资格,多次获得省赛“优胜杯”。四名同学因参加“挑战杯”竞赛成果突出,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我校在“挑战杯”系列赛事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广大学子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是“三创”育人成果的充分体现。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我校形成了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术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学术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培养了越来越多能力发展性强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和学生活动的重要品牌。



与青春作伴 与挑战同行

下一届“挑战杯”国赛 

将在四川大学举办


创新之轮转动

青春再次起航

期待光荣再续


一起加入挑战者的队伍吧!


 最后一起来看小彩蛋


 END 


摄影 | 胡栋辉 万建文 徐筱竹 廖慧敏 梁凯琪 苏泳欣 范圳磊 吴龙 徐佩珊

文案 | 张斯琳 李心妍 曾湘妍 符传彬

编辑 | 张清桦 徐芷晴

责编 | 杨艺 李蕴盈


  / 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