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平奖到底去哪儿了?

安平酷 2021-01-17

点击「安平酷」关注我,或添加微信号:appkuoii

编者的话


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于11月8日下午举办“2015安平奖颁奖典礼”,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春晓主持,现场四位评委嘉宾讨论“安平奖去哪儿了?”来听一听各位老师的心得感受!

本文为安平酷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文章合作、授权请联系renwen2008@163.com

左起:

梁春晓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爱军 《新京报》副总编辑

舒泰峰 原《财经》杂志资深记者、上海重阳金融投资管理公司执行总经理、公共事业部主管

岳路平 创意产业学者、知名艺术家

李 涛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创始人、主任


王爱军:

我简单介绍一下,其实我想安平人并不是多么在乎一等奖的奖金,很着急也很期待的是安平奖去哪儿了。

我今天在来之前,我还不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是参加了评论奖和时政报道奖两个奖项的终评,有这么几个感受吧,一个是这个评审过程确实是比较公正的,公开的,就是让我们每个人打分,然后统计,这里面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环节,大家就是很公正的对待这个事情,所以出现这个结果呢,也不意外,这是从程序上讲。

第二点讲呢,就是从我们评奖看到的文章来说,的的确确特别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作品还是少了一些,比如说评论奖,我们也觉得有些文章确实从大的方面来讲是有不足,也不足以代表安平奖最高的水平,尽管有些也很有见地,有些写作的都还不错,但是呢,确实从安平奖这个高度去衡量的话,还是缺乏一些,所以我觉得,宁缺毋滥,也应该是安平奖应该坚持的一个标准,是应该坚持的,它也预示着我们未来安平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


岳路平

我还写了一个提纲,但是这只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而且就当是艺术家的天马行空,我是有答案的,就是安平奖去哪里了?我认为安平奖还在进化过程当中,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他的全貌。

它有点晕摩尔定律,我们知道现在是摩尔定律掌控的一个新的世界,我觉得我们从此岸到彼岸还要搭船,搭车,我们会晕船晕车,但是我们现在会晕摩尔定律,所以我们安平奖的颜值暂时被遮蔽,所以空缺是很负责任的,我们也不要为了整容去打玻尿酸,所以它的花容暂时是无色的。

我觉得任何一个事情在进化过程当中都会有一些杂交了的现象,那么我们在评委评奖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存在有2个杂交,一个是大众点评和专家点评之间的杂交,很显然我们希望在互联网当中进行投票,然后由专家去进行一个专业的评选,它其实是位于互联网这种大众模式的有限的这种算法,和专家有人性的判断之间希望展现一个平衡,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这种杂交;

第二个就是内容生产当中的UGC(用户生成内容)和PGC(专业生产内容)之间的杂交,因为我们在评选的过程当中,特别是我们组的评选图片和视频的过程当中,我们当时也有一些小的争论,到底是去鼓励这个PGC模式还是UGC的模式,这两个杂交我觉得就好像我们艺术品里面,如果你们学过艺术里面画过色彩,水粉,油画就知道,比如说为什么绿叶要配红花,因为在光谱里面绿色和红色刚好是一对补色,如果你把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他是一种相互抵消的过程,但是像梵高或者修拉一样,你把红色和绿色并置起来,不去调他,它就会交相辉映,它就会像指数思维一样,10*10=100,1万*1万就等于1个亿,它是一种相互增长的过程,所以我觉得UGC和PGC就像大众点评和专家点评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有时候会相互抵消,有时候会相互指数型的增长。

前年我们在第一届安平奖的时候,当时我们也针对梁春晓提的问题,我们称为梁春晓问题,因为引导我们爆发了几个案例,当时我们觉得那几个人不一定有公益性,但是他们做的东西的结果是公益的,因为建立在阿里巴巴的这个比特世界基础之上,所以我当时发起了一个议题:“安平奖和公益到底是乔布斯属性还是地藏属性”这样的一个争辩,后来师老师还趁机发起了安平奖写作,曲水流觞,那其实我经过了2年的思考,我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答案了,我认为乔布斯属性就是新地藏,他不应该是一种间隔的, 他并不是相互抵消的,所以我们也知道谷歌总裁拉里佩奇说过一句比较狠的话:我死了以后宁可把我的几十亿美元捐给Elon Musk这样伟大的企业家去改变世界,我也不捐给公益组织,可见他对公益组织有多么大的成见。所以我想说的就是凯文凯利在他的《科技想要什么》书中说过这样一种判断,说,任何进化的东西他会自身从内部进化出美感,不需要你再外部给他强化什么美,你只要给他充足时间,它内部会散发出一种自身的美,不要我们外部去强加一种美,所以我觉得,安平最终是在比特世界在互联网世界重建真和善和美的统一,但是道路不像安平字面的理解,他是不安稳,也是不平坦,所以安平奖的空缺,我认为是负责任的安平当前的肖像。我们不应该给他强行地整容,不应该给他打玻尿酸。


舒泰峰

我也讲讲我的调查组评奖的一些感受吧,获奖的作品都是好作品,但是没有出现让我们太眼前一亮的很卓越的作品,但我不知道今天全部是空缺,对我来讲更多的也是一个疑惑,这个问题前面几位老师的发言都有各人的想法,我们评选的过程中呢,评委是有些权议的,能够在初选出的结果中去调整,在作品库里面把我们认为符合安平价值的作品挖掘出来,我们组在评选这两个版块的作品的时候,我们都动用了评委的权议的,都做过调整,调查报道组比如说我们把“兰菌净”的调查替换上了,因为初选更多地代表大众的认可度,网上的初选,那我们从安平奖的三个维度来讲,把更符合条件的作品替换上了,但是行使完权利之后,一开始没有发现,特别符合我们安平奖大奖特质的,所以我觉得安平奖大奖的空缺对我们来讲都是负责任的,那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说为什么会空缺,可能最重要的我们还没有重量级的作品,重量级的起码就是时代能够配得上,那作为像普利策奖来讲,那他的作品都是反映时代的一些大事件,要不就是进行国家的调查,那么我们在这个年度里面,其实中国发生过很多的大事件,但是我们的报道很遗憾的说没有能跟得上的,那这个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很复杂,觉得媒体人是尽责的,但是有些东西却没有呈现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原因,综合原因,那总之就是说安平奖空缺了,但这个空缺一定是坏事么?也不是,无中生有,今年是无,明年可能就是有,期待明年能够见证安平奖的诞生吧。


李 涛

刚才几位评委都讲了,就是评选的过程非常严谨,因为每个组别都是一个小组,进行专家的评选,而且都要经过大家反复的一个讨论,达成一个较一致的意见,然后再采取投票的方式,所以结果出来并不是某一个大家或自己事先获知的。尽管大家觉得有一些遗憾,为什么安平奖没有产生,我自己觉得可能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种原因,我们都是希望公益和传播的结合,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改变和变革,那么我们对这种变革的期待已经很久,而且对它的效果又有一个很高的期待,我们现在已经获奖的作品实际上都在不同的方面推动这种改变,但是我们一直还希望还可做的确实会更好;第二个,我们当前很多公益传播关注的领域或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历史上很多年逐步沉淀遗留下来的问题,而我们的这些行动,都是需要比较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安平奖也在不断的进行孕育当中,通过民间的这种行动,慢慢地去产生这种改变。我相信,明年还会有一些更好的进步,同时呢,第三届也希望通过两届的安平奖有一个非常客观、严谨、公正的态度,也能够带动更多的民间的作品和项目,在明年更广泛地参与进来,扩大我们评选的范围。


梁春晓

大家满意吗?好了,刚才我们听到了几位评委给我们了一些比较靠谱的解答,我们也听到了我们这个艺术家科学式的靠谱的解答。今年,我觉得这肯定是个缺憾,但对一个奖项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比完美更完美的东西,我们在客观地反映和表达当前的这个世界和整个媒体,表达我们的价值追求。那么我们寄希望于未来,我们寄希望于未来的企业、媒体、公益界和安平奖的共同进化。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安平奖颁奖典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