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验 | 在港村读MBA是怎样一种体验?

赵想想 港漂圈 2021-01-28


小胖友们好,曾经在港村广泛相亲的赵想想姑娘又来给大家打开新世界大门了!(不知道赵姑娘相亲故事的同学,请移步在香港相亲是怎样一种体验?


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在港村读MBA是怎样一种体验。



故事还要接着相亲的事儿说。


利用各种约会软件多次相亲未果后,我琢磨到了新招儿——不如滚进大学读个书,暗中观察一下老师和同学有没有未婚或者离异的,趁机开展一段单纯美好的校园恋情。


做决定时还为自己脑补了很多戏,比如结识外国同学,生出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混血孩子之类的,然后就这样被自己的机智折服了。



经过了紧锣密鼓草木皆兵如临大敌最后回归佛系的准备和面试之后,我对自己的水平感到一言难尽。


既觉得如果学校录取我,肯定是面试的老师瞎了,又觉得如果学校没选我,那是他们的损失,面试的老师肯定是瞎了。(谢天谢地面试我的是外国人,不会看到这篇文章)


收到offer的时候,有朋友说我能被录取应该是靠颜值取胜的


虽然有怀疑我智商的嫌疑,但我默认这评价是夸我美的,便欣欣然接受了。


最终我选择了首先发给我offer的A大学,准备赌一把我未来的先生是在A大遇见,然而在看到学费的瞬间,我真心感到一个人过也挺好的……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滚去了A大,上学之后仔细想想其实学校选人也是在赌,赌他们选择的人未来会变成牛人,至少不会给学校丢脸。一想到这些,就觉得肩上还是有担子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不敢太放飞和造次了。

 

刚开始读书的前2周,我就暗中搞清楚了同学们的婚恋状况,又悄悄研究了老师们的婚恋状况,最后气急败坏地发誓,我要好好学习,不能让钱付诸东流!


后来发现我的“暗中”和“悄悄”有点大张旗鼓,老师同学都知道我来学校想要干什么了,面对他们洞悉一切的眼神,我只能报以礼貌的微笑,假装没有这回事。



A大有多个校区,我曾去过三处。


其中一处出门就是大海,一日两潮,涛声阵阵。在夏末午后和同学们在海边走走,四处鸟啼花落,青草味儿鲜嫩扑鼻,盖过海风的咸腥。


有各种可爱的大型犬与我们一起散步,人狗和谐共处。


大家有一搭没一搭闲聊,我听着他们谈的叹的忧的急的,原来与我的大同小异,甚至糟糕过我的,心里竟然有点得意(此处恐有砖,求轻拍…)


他们有的是港漂,有的不辞辛苦从深圳跨境上课,多为心有志向、勤奋努力的人,对工作对学习认真到不饶点滴不饶自己。而在年近不惑的时候,却仍在自己的生活里扑腾着。改变阶级是那么的希望渺茫,遥遥无望,所有的努力,好像只是为了维持现下的状态。


我经常在半夜想起这件事,感觉从别人身上认清了自己的人生,好多次吓得惊坐起,对命运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地感叹命运干得漂亮,并理所当然地接受自己的渺小,以及捎带脚原谅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意懒心慵。



而现实中,书还是要读的,毕竟钱都给了。


A大的老师多为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人(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能到大学做老师,肯定也不只有两把刷子。


至于学习的过程,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情永不会减,实际上激情退去之后,还是有那么点厌倦的。



不过对我们这些在港村快节奏下辛勤打工的小土豆们而言,在繁忙搬砖之余,探出头来读点圣贤书,来一点世俗之外的安静思考,确实是难得的幸事。(其实商科挺世俗的,书也离圣贤有点距离…)


2018年入学,眼看就要毕业,看看一路走来的自己和大家,深感成年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不容易,以及那些日复一日努力着的小伙伴们真实、丰满又可爱。


特别希望日后我们有机会从学习走向创造,从批判走向建设。



这两年中,有好多人问我读这个书值不值,读了之后有什么变化。


值不值得真的一言难尽,读过的书多数都忘了,甚至连老师们姓什么都没记全。时间流过,除了脸变老之外,貌似没什么更明显的。


但我相信,那些逐渐内化的东西,将慢慢成为与生活抗衡和逆境死磕的筹码,在命运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至于读了之后有什么变化,倒是可以说上一说。


前年刚入学时,我在一个日历上看到两页,深感于我心有戚戚焉,撕下来拿磁铁吸在门上,保留至今(如下图)



去年六月撕下来的是下图这页,和之前的吸在一起。


大半年过去,已经淡然了很多。那时正值港村有不稳定因素出现,一边瞧热闹,一边见证历史,等待历史的选择。(然后现在等来了疫情…)



今年干脆没买日历,撕的步骤也省了。


大约是懂得了看过很多道理,也不见得过得好这一生,而缘分怕也不是靠找能得来的,该遇见的时候,自然有人不疾不徐的迎面而来。


前人智慧固然好,自己明白了才是最佳。




/本 文 作 者/



赵想想  

幽默爽直的文艺大姑娘



/欢 迎 来 聊 聊/ 


关于香港MBA,你有什么想说的?



/往 期 回 顾/


我在香港这5年:港漂最后的黄金时代?

在香港,初学粤语是怎样一种体验?

跟香港local男孩谈恋爱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TVB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被迫在香港上网课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香港做服装设计是怎样一种体验?

疫情期间,在香港媒体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征 稿 时 间/ 


如果您也想将自己的港漂经历与更多人分享,想让您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港漂圈愿意提供一个平台。


稿件要求: 以“在香港,xxx 是怎样一种体验”为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港漂在香港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的经历。


字数不限,内容丰富充实就行;

形式不限,文字、漫画、VLOG......来者不拒;

文风不限,或逗逼有趣,或深度思考,统统OK。


您将获得:

1. 声音、想法被更多人听见;

2.宣传个人品牌的空间;

3.基本稿费500HKD + 额外奖金


如有投稿意向,请先将选题与港漂圈小助手沟通,以“体验栏目投稿:选题名称”为邮件主题发送至邮箱joeyhuang@gangpiaoquan.com


或者


您也可以直接微信扫码添加港漂圈小助手(请在备注中写明您想要分享的主题)。



期待您的骚扰来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