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骄傲!7名石大人入选“中国化工百年百人”!

一百年来,我国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化工人用智慧、心血和汗水谱写的辉煌篇章。他们坚定科学信念、敢为人先、艰苦奋斗、至诚报国,为当代化工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为弘扬科学家们爱国、创新、实干、奉献的精神,近日,中国化工学会在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隆重发布“中国化工百年百人”榜单,7名石大人入选。他们是:曾任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主任的武迟院士、曾任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的朱亚杰院士、曾任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的曹本熹院士、1957届校友杨启业院士、1956届校友时铭显院士、1956届校友汪燮卿院士、曾在北京石油学院任教的陈丙珍院士



中国化工百年百人


武 迟


    武迟,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2年考取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39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3年至1958年任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主任、副教务长。早年参加创建我国高校石油炼制专业,为中国石油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后长期致力于石油炼制生产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工作,在大庆原油的合理加工、炼油厂挖潜改造、“五朵金花”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顺丁橡胶工业化技术突破、炼油和石油化工催化剂国产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朱亚杰


   朱亚杰,中国能源专家,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并受聘于英国西蒙卡夫化工设计公司。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教授,北京石油学院筹委会委员、副院长,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受命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人造石油专业,并亲自担任人造石油教研室主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煤炭转换利用协会理事长,中国氢能源协会主席,中国太阳能学会理事长,国际氢能源协会常委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曹本熹


    曹本熹,中国化学工程学家、核工业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46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任教,曾参与筹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并任首届系主任;参与筹建北京石油学院,任教务长、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化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63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任核燃料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参加领导了铀化工转化过程、热核聚变材料生产、核燃料后处理等重大研究试验,为新中国原子弹、氢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4月,被任命为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1985年,曹本熹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氢弹突破及武器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杨启业


    杨启业,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炼油工艺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曾任中国石化集团北京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长期从事炼油设计工作,先后设计、审核了102套催化裂化装置,经济效益显著;参加了提升管催化裂化、大庆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等攻关工作;在催化裂化装置上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中国催化裂化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铭显


    时铭显,中国化学工程与装备专家,教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工系,1956年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党的十二大代表,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研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时铭显主持研究的第三级旋风分离器专利,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的“旋风分离器尺寸分类优化组合设计法”在全国炼油厂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研制出“催化三旋”技术和系列高效旋风管产品在全国炼厂推广应用,分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我国炼油工业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汪燮卿


    汪燮卿,石油炼制及分析化学专家、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56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1961年获得原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率先开发成功一条炼油与石油化工相结合的以重质石油为原料生产轻质烯烃和高质量汽油的技术路线。其“催化裂解工业化技术(DCC)I型”获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和科技进步奖14项。发表论文19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内专利授权252件、国外专利授权55件。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丙珍


    陈丙珍,化工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4年进入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1962年在该校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工作;现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学术期刊“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编委,国际自动控制学会(IFAC)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副主编等职,曾任第8届过程系统工程会议国际组委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过程综合、过程动态分析和生物燃料产业链优化,多项创造性成果在工业实践中得到应用。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13项。1985年以来共发表论文250余篇。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化工百年百人”

是千千万万化工人的杰出代表

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

为中国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

筑牢初心、勇担使命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党委宣传部 档案馆文字:魏孟吉 王大勇 秦莹莹编辑:卜令朵

往期回顾:

直博北大,考研浙大,五兄弟“研”值爆表!

被人民日报点赞!保研清华!她如海燕般自由翱翔!

美,不止一种定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