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让“慢就业”变成“懒就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选择“慢就业”,且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比例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主要体现为大学生毕业后并不着急找工作,而是选择去游学、做义工、备考、支教、在家陪父母、创业考察;或者是渴望找到工作,也积极求职,却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推迟就业时间、暂缓就业。


对于“慢就业”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招聘岗位减少,但是毕业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两者共同作用,让供需矛盾更加激烈,导致部分学生只能“被动慢就业”;二是受到中国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倾向于考研升学或者考公考编,追求更稳定的工作;三是与当下开放多元的就业观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更强、爱好兴趣更加广泛,其更多考虑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大多并没有急切的“养家糊口”需要。


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各种客观因素带来的短期“慢就业”是人之常情,在家庭支持的情况下,毕业生拿出短期的时间调整状态、体悟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暂时的、短期的“慢就业”可以作为毕业缓冲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短期“慢就业”的本质是认识自我、调试自我,以一种长远的目光更理性地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这段时间可以积累生活阅历、磨练意志、提高能力,最终通过探索世界认识自己,并更好地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这看似放慢了找工作的脚步,但只要找准了目标、用对了方法,“慢就业”的年轻人也能后来居上,实现“弯道超车”。


但同时,一些大学生以“好工作难找”为借口消极逃避,整天“宅”在宿舍或家里,不关注招聘会、不主动寻找就业机会,错过应届生身份;或是不断择业、过度观望和等待,不断延长就业周期,“慢就业”常态化会使得应届毕业生与往届“慢就业”群体相叠加,就业压力进而越来越大;还有的毕业生对自我认识不到位,因从众心理盲目考研、考公,导致失败概率增大,对未来产生消极悲观情绪。这种长期无边界的“慢就业”不再是默默蓄力,而变成“懒就业”,毕业生若不能及时调整,容易加剧懒惰和畏惧心理,反而会导致就业更加困难,不利于自身发展。


对家庭而言,允许子女“慢就业”是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宽容,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但时间一长,这种就业“缓冲期”就容易变成“懒怠期”。子女长期无所事事,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更加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加重家庭负担。因此,无论多么开明、富裕的家庭,都应该和子女共同商定合理的“慢就业”时间限制,超过这个界限,子女就必须去就业或者深造,否则长期无边界的“慢就业”就会成为“啃老”的“遮羞布”。


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应届毕业生就业为企业增加了新鲜血液,有利于带动社会的就业积极性,短期的“慢就业”对其影响并不显著,但假设过多的大学生长期不就业,社会劳动力就有可能形成一定的断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而长期“慢就业”“不就业”就意味着高校毕业生没有反哺社会,也就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如果大学生长期打着“慢就业”的旗号无所事事,也会影响社会风气。大学生由“慢就业”变成“懒就业”,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有自主选择就业方向的自由,也有选择暂缓就业的自由,但不应盲目选择,更不能以此为借口逃避就业。“慢就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慢”中逐渐消沉心志、丧失斗志,耗费宝贵的青春时光。大学生要找准定位、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同时社会也应该给年轻人多些包容和理解,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为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贡献社会提供机遇和条件,莫让“慢就业”变成“懒就业”。



END


策划:萃园新语工作室

文字:李萌 刘凌宇 

设计:许昕月

编辑:吴金格 张轩豪

责任编辑:代海燕 成玲玲


往期回顾:

新突破!这次决赛,我校学子获佳绩!

TA是我一回头永远都在的那个人…|小石谈记

见字如面 | 一句诗,一支笔,一封信,十里春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