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迎校庆 建新功 | 深耕科技成果转化 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实验室到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最后一公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立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促进结出“产业之果”,助力山东产业提质增效。8月30日,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新闻联播》以“深耕科技成果转化 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我校以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山东产业发展的典型做法。


我国高达55亿亩退化土壤如何修复,年产约13.5亿吨的农林废弃物如何高效利用,是两个世界级难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田原宇教授负责研究的“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创制腐植酸环境材料及其应用”项目,能够同时降服两只“拦路虎”,变废为宝,为地球“护肤”。


田原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授


田原宇教授表示,团队首创了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制腐植酸,把农作物秸秆大规模转化成腐植酸,这个是土壤修复大量需要的一个大宗产品。

这项技术还首次实现了农林废弃物制取高纯高活性生物腐植酸的工业化,为农林废弃物进行大宗高值利用创造了战略契机。


乔英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团队成员


乔英云教授介绍,相关成果在松原原生重度盐碱地上刚做完了应用示范,示范之前是每亩地产量只有26公斤,改良完了以后,种植水稻产量每亩26公斤提升到659公斤。



此项目授权发明专利38件,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系列产品已在山东、吉林和甘肃等20多个省市示范和推广应用。近三年仅其中两家企业新增产值3.95亿元、增收节支38.3亿元以上,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这些成果的取得也得益于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团队研发重要技术成果提供有力的资源和组织保障。


柴永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 副主任 教授


柴永明教授表示,实验室通过搭建科研转化团队,组织实验室有工业化经验的教授加入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转化,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人财物保障。


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双轮驱动”,按照“强化、拓展、提升”的思路优化学科布局,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服务山东高端平台体系,创新促进区域发展的平台支撑、人才聚集、方向聚焦、团队攻关、成果产出的科技服务机制,助力山东产业升级。据统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筹资5.3亿元,新增省市科研平台40个,为山东省1785家企业提供了科技服务,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高端化工等山东省十强产业相关领域,覆盖全省所有地市。


陈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大学科技园办公室主任


陈勇介绍,学校通过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提高成果完成人团队所获奖励比例,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90%现金奖励给教师团队,最大程度提高了教师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更是将创新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五年来,学校与山东省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同2684项,经费达9.85亿元。下一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将继续深入实施“151”行动,做好针对性的学科专业布局、针对性的高端平台建设、针对性的高端人才引进、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培训、针对性的高端企业服务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山东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贡献力量。

相关报道链接:山东电视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耕科技成果转化 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宣传部

文字:葛一凡 杨安

视频:王蒙 徐霄阳

动图:伊进崇

编辑:吴金格

责任编辑:成玲玲

往期回顾:@2023级新同学,这份报到须知请查收!央视报道!这个团队厉害了!
青春好活法 | 他用“钢腿”奔赴材料强国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