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论文第一作者,石大本科生!
近日
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研一体化(电气信息类)
2020级本科生张宇彪
以第一作者
在传感器领域国际著名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
发表科研成果
在他发表顶刊的背后
有着怎样的经历与故事?
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他的科研之路
感受石大科研人的青春力量
探寻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新路径 新实践
↓↓↓
本科生发表顶刊,背后是不断的坚持
文章终于被录用了,大家的心血和努力终于有了最好的结果。
谈起自己发论文的过程
张宇彪感慨万千
经过无数次的修改
不懈的坚持
其关于超低滞后石英晶体谐振湿敏传感器的
研究成果
终于在国际顶级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
成功发表
该杂志是中国科学院分区一区TOP期刊
在63本仪器仪表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Web of Science学科分区)
《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T1级期刊
论文系统研究了
石英晶体谐振型传感器的湿敏感应机理
传感器频移与湿敏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拓展了该传感器在环境湿敏检测
非接触式人机交互
人体呼吸检测等方面的多功能应用
展示了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
“作者利用静电纺丝醋酸纤维素
魔芋葡甘露聚糖网络膜
有效地制造出了湿度滞后性极低的
石英晶体微天平湿度传感器
实验结果很有吸引力,非常有趣
对这一领域的读者很有价值
这项工作的新颖性和重要性
符合在本期刊上发表的条件”
研究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
一篇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从不是一蹴而就的
每一个数据背后
都是无数次的实验与尝试
每一个结论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失败和迷茫
张宇彪和团队成员从未想过放弃
反复测试、不断修正
只为了得到一份准确而可靠的数据
大家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不断挖掘数据的内在规律
最终形成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张老师的指导
让我在科研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张冬至老师的指导是我坚持科研道路的动力,正是有了老师的倾囊相授,我才有今天的成果。
对于张宇彪来说
张冬至老师不仅是他科研道路的引路人
更是他人生之路的引路人
张冬至教授指导张宇彪进行科研工作
张冬至教授主要从事微纳传感技术与微系统
柔性电子技术与智能感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深耕双创育人一线
用科研反哺教学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他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团队成员郗广帅
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
王兴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
团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张宇彪自大一参与
学院“新星计划”创新平台
就加入张冬至教授研究团队
自最初主持大创项目起
便跟随张老师开启他的科研之路
张老师深厚的学术涵养
严谨的科研态度
为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无尽的启发
正是有了张教授的指引,我才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张宇彪和团队成员备赛互联网+大赛
在石大
还有很多本科生正在导师的指导下
开展科研,探索未知
学校构建了
“三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兴趣驱动
以大创项目为载体
以学科竞赛为牵引
为本科生搭建广阔的创新实践平台
实施优秀本科生“三进”提升计划
推进教学院部双创中心建设
深化本研一体化、理科实验班
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优先遴选高层次人才和
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导师
推动本科生早进团队
早进项目、早进实验室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无止境
石大为我插上创新的翅膀”
未来还有很多科研难题等着我们去突破,科研创新是我不变的追求。
始于热爱,忠于坚持
从科研小白到发表顶级期刊
张宇彪用行动诠释着他对科研的投入和执着
依托学校和学院创新平台
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
他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研究起步
逐步在高水平双创竞赛和
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级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我最喜爱的项目”(全国21项)
作为团队骨干成员(本科生排名第一)
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3)国家级银奖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学术初心激励着他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在石大这片沃土上
张宇彪和无数立志学术的青年学生一样
正朝着自己的科研梦想不断攀登
在创新的道路上展翅飞翔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来源: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务处(荟萃学院)
图片:马昭扬 受访者提供
文字: 万双 蒋仁福 王文华
编辑:徐国璇 冷子瑞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