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郧西清代道光年间县令翁吉士

2016-04-06 郧西大管家

 

 



推送郧西生活/新闻/文化/娱乐/活动/优惠内容

郧西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智慧郧西微信平台

本期主编/大管家   责编/谈均   编辑/李小雨(实习)

投稿/合作/广告:0719-6099998

微信/技术/服务:0719-6091116



  修渡春桥、建湖北关……清代道光年间的郧西县令翁吉士在郧西兴建了很多民生项目,以致今天的当地人还在传颂他的事迹。

  郧西位于交通要道,当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明朝成化十二年 (公元1476年)郧西正式建县以来,多任县令忠于职守、励精图治,他们的故事被百姓相传至今。翁吉士就是这些县令中的一位。


不远千里来郧西

   

  史书对翁吉士的记载不多, 《郧阳府志》对翁吉士的记载不足百字,该书卷五第176页记载:翁吉士,字惠农,侯官举人,道光二十年任,甫下车,锄奸戢暴,整饬地方,继则建考棚,议宾兴,时以作育人才为念。咸丰初,楚疆告警,吉士急修堡寨,团集练勇,预为先事之防,履任十有八年,殁于官,邑人建祠祀之。


  《郧阳府志卷五·职官表郧西》载:道光二十年至二十四年,翁吉士任郧西县令,咸丰二年、咸丰四年,翁吉士分别复任郧西县令。对翁吉士的记载,清朝同治时期成书的《郧西县志》与《郧阳府志》记载基本相同,只多了一句话:翁吉士,当郧西县令最久,善政颇多。


  笔者查阅相关史料,在各类书籍零星的记载中,梳理出了翁吉士一生的基本脉络。翁吉士是福建侯官县(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中已卯科举人,清朝道光乙亥年(1839年)任郧西县令,死于清朝咸丰壬子年(1852年)。先后3次当郧西县令,在郧西的时间长达7年。在郧西县令任上,他锄奸除暴,稳定治安,大兴教育,培养人才。清朝咸丰初年,郧西周边动乱,他组织人力,在郧西境内修堡寨、练兵勇,以防暴乱,最后死在任上。


  现在,从福州到郧西,高速公路里程约1500公里,翁吉士从这么远的地方来郧西做官,虽然史书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但他“善政颇多”,在郧西人心中留下了很多印象非常深的事迹。


建关设卡强防务

  郧西湖北关是湖北最重要的关隘之一,组织湖北关建设的人正是翁吉士。



清朝时期湖北关


  湖北关位于今天郧西县的湖北口回族乡境内,东至该乡泗峡口村13公里,距郧西县城168公里。出湖北关向南是陕西旬阳县,向西达陕西镇安县,向北通陕西山阳县,距陕西西安市285公里。这里车辆人畜通行频繁,鄂陕两省贸易十分活跃。


  史载:北宋政和元年,湖北关位于当时京兆府和商州的边界地区,是路、行省、布政使司行政区划的边界。明朝成化年间,曾在此设巡检一职,建有石堡一座,石堡中间的石拱门上刻有匾额。清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翁吉士在此勘察时,提出“据险筑关”,于是征调民夫、工匠在石堡原址建关隘,命名“湖北关”。


  湖北关海拔1265米,因为战乱等原因,被多次损毁,又多次复建。现在看到的湖北关,是2006年湖北、陕西两省携手重修的,该关北倚天堂山 (海拔1799米),南接凤凰山垭,关长约2000米,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山脊上。湖北关两边各建有一亭,北面的是 “秦亭”,南面的是“楚亭”。该关城墙厚2米,正中有拱形大门,门高6.5米、宽6米,墙上有等距城垛,气势雄伟。


  扼秦守楚、兵家必争之地的湖北关,曾是红军活动的重要区域,徐向前、李先念、程子华、徐海东、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领将士,在这里东进西出、辗转南北,红25军、红74师、新四军五师曾在这里传播革命火种、浴血奋战。


  今天,湖北关已成为鄂陕交界处的标志性建筑,见证着两省人民深厚的友谊,登关怀古的人更是络绎不绝。2002年,湖北关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咸丰、道光年间,匪盗横行。为保境安民,翁吉士除大修湖北关、整修县城外,还先后择地兴建四十八道关卡。其中在郧西县土门镇唐家坪村有一座关隘,是用数百斤重的条石垒砌而成,关隘长约12米,高约2.6米,其中,门高2.4米、宽1.8米、深1.1米,南侧与山体相连,北侧紧邻悬崖,是依地势建立防御设施的绝佳位置。


  郧西县城西南4公里与该县观音镇县沟村交界处,有一道石头垒砌的榆树关,上方为双弧拱形门,关内留有数间房屋的地基。当地人介绍,原来关内有饭店、百货店等,清末民国初,多由军队守关,以保卫县城安全;以前临河的郧羊路(郧西县城到该县羊尾镇)没修通时,榆树关是观音镇等地通往县城的交通要道,来往的人们常在此歇脚、喝茶、吃饭。这座关隘也由翁吉士主持修建。


  翁吉士修关卡防匪盗,有力地维护了一方平安,在任期间,郧西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兴修水利惠民生

  老北街是郧西县城如今惟一保存完好的一条古街道。南端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石拱桥,这座桥叫渡春桥,距今有160多年历史。



渡春桥


  小河上原是木板桥,遇小河涨水常常损毁。每逢阴雨天气,河水暴涨,两岸居民便无法通行,百姓冒险过河被淹死、被水冲走的事情时有发生。


  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春,郧西闹饥荒。翁吉士一面拨粮救济,一面以工代赈,组织流民修桥。据说,修桥时遇到一场暴雨,刚建好的桥基顷刻间化为乌有,翁吉士又带人重建。修桥时,为减轻桥身重量,翁吉士博采众议,将桥身改为半月形,保证水流正常通过。冬天大地一片萧瑟,建桥的人没有一个退避畏缩,都积极赶工程进度。为保证桥身牢固,翁吉士组织人力在桥南面河堤埋了两根石柱作支撑。到第二年农历二月,历时一年多桥建成后,此时正好春荒过去,因此命名此桥“渡春桥”。翁吉士在河道两岸建有防洪堤,堤上种有柳、梅、桃、杏等树木。


  渡春桥高一丈八尺、宽一丈二尺,桥两边栏杆各有十二根石柱,造型美观,具有防车冲撞的效果。桥上的“渡春桥”三字为翁吉士题写。桥栏杆中间四对石柱分别刻有一幅对联,内容为:


三千年前会秦楚,五百里内划庄园。

览胜有人游月府,问津此地近天河。

解鞍得句秦淮海,题柱谁才杜少陵。

汉上丈人日抱瓮,商山太老行千足。


  字体为行书,书写流畅,内藏力道,也是翁吉士所写。


  翁吉士还作了一篇 《建修渡春桥碑记》,文中将做官比作治水: “顺水之性,则水顺轨;顺民之性,则民就范;顺民之性,而在同其好恶。”


  后人为渡春桥写诗20多首,其中清代诗人李鼎赞渡春桥: “一道飞虹压绿波,夹溪柳弄影婆娑;绝怜丝雨斜风里,隔岸山皆染翠螺。”现在,渡春桥安然如初,依旧稳固。


  如今,郧西县城路路相通,渡春桥上已没有往日行人如织的景象。信步桥上,翁吉士要“同民好恶”的执政理念,依然警醒着今天的人们。


  翁吉士在水利建设上还值得铭记的还有复修 “千工堰”。


  千工堰堰首位于郧西土门镇寺坪村对面的老虎咀崖下,引天河水,由北向东南流,经金钗石、红庙、燕子沟口流向下北隅,全长7公里,流量为1立方米/秒,有渡槽3处、涵洞1处,灌溉田地千余亩。因沿途多沟涧,遇山洪易决,每次修补需人工千余个,由此得名。千工堰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由于洪水多发等原因,历任知县都曾组织劳力复修。清朝道光二十一年 (公元1841年),翁吉士主持重修,并在河道上建宽6尺、长丈余石桥一座。


重教兴文抓经济

  翁吉士重视教育,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他来郧西,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郧西县城建了第一座考棚,结束了全县无考场的历史。考棚规模不大,只有三间瓦房,但在当时的小县城里却是一件大事。郧西设立考棚,使莘莘学子求取功名更便捷了,也使一缕文明新风吹遍郧西,此后全县子弟求学之风日盛。新中国成立后,郧西县建实验小学,这座考棚就在实验小学校园内,以前考棚脊檩上用墨写的 “道光某年月日翁吉士修”的字样还隐约可见。后来,为美化校园建设,这座考棚被拆掉了。



郧西县城学宫图


  翁吉士还尊重宗教信仰。在县城北五里,重修乾兴寺;在县城东南七里,重修天池庵;在县城东五里,兴建黑龙庙。


  据载,黑龙庙位于一道山梁上,面对激浪河,是通往陕西商南县赵川镇的主要通道。庙门前有戏台,戏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十分阔气。解放后,成为黑龙庙小学所在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庙门前还有碑刻:某年翁吉士率乡绅来黑龙庙求雨,见庙年久失修,遂带头捐廉,其他乡绅慷慨解囊,庙宇遂得重修。后学校重建,庙宇、戏楼被拆。


  “南山绝顶有天池,池里窥天天更奇;任许尘埃飞不到,惟涵秋水一涟漪。”清末任襄阳训导的陈之斌这样描述翁吉士修葺的天池庵。


  天池庵坐落在郧西县城东南七里的山顶上,一面临水,三面环山。 《郧西县志》载:天池庵几乎与县城同时修建。天池庵前后有两幢殿宇,中间有长方形的宽敞庭院,院子左前角有一座六角小亭,院里种有各类花草树木。院内有一个天然的石基水池即为天池,天池长两丈,宽丈余,深八九尺。池里青波不息,明澈如镜,古人曾描述:水不雨集,亦不泉涌,数百年无盈竭。文人墨客时常到天池庵赏景赋诗。翁吉士整修天池庵后,更激发了文人雅士前来赏景赋诗的兴致,留下了许多佳作。诸如“月上天池池上月,倚栏人在碧琉璃。露寒挂宇飞金镜,人立松风俯石泉。自古最难是同心,唯有水月真知己”等,脍炙人口,至今还被人们传诵。



天池映月


  后人把天池庵的景致描述为 “天池映月”、把渡春桥的景致描述为 “柳桥渡春”,这两处景致是郧西 “古八景”中的两个。


  注重发展经济,是翁吉士的又一政绩。现在在郧西县安家乡五里河石壁上还留有翁吉士题写的 “秦楚通商”的字迹,可见当时这里商贸之兴盛。


主政期间受尊重

  主政郧西七年,翁吉士深受百姓爱戴和怀念,为郧西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离任时,郧西乡绅为翁吉士送了万民伞。他健在时,郧西人就为他建了生祠,祠内四时焚香,他的门生夏世槐为他作传 《德政碑记》。《德政碑记》中说:翁吉士死后近20年,老百姓仍念念不忘他的功德。为他建的祠是一间瓦房,在郧西县考棚左侧,后来拆考棚时,祠也被拆掉了。


  郧西人一直没有忘记翁吉士,很多上了年纪的郧西人仍熟知翁吉士的故事。在长期流传中,人们穿凿附会,添加了许多神奇的情节。传说翁吉士会奇门遁甲。现在的郧西三官洞林区以前有一个山岗,叫 “老龙头”,挡住了当地人出山的道路。人们想挖掉它,但是白天挖、它晚上长。经翁吉士现场做法后,人们才挖掉 “老龙头”,消除了难以通行之苦。


  清朝同治时期成书的 《郧西县志》收录有翁吉士的两篇碑记,一篇是 《建修渡春桥碑记》,另一篇是 《补修县城碑记》。

来源:秦楚文化传播

公众号ID:yunxiccoo
郧西大管家

楚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郧西网:www.yunxi.cc

长按二维码可扫描关注

▲猜你喜欢▼

悦生活,越时尚,卡芙芮女装盛大开业!10重豪礼等着你,你来我就送!

【管家播报】土关垭高速车祸全城关注,现场传出的这些画面值得所有人看看!!

【天河礼仪冠名推荐】世界各国新娘,哪个最美?

【开业惊喜】高端时尚品牌“卡芙芮”女装落户郧西!

清明节扫墓,这些禁忌老礼你知道吗?

汉十高速十堰段20多辆车连撞,消防紧急救援中

31岁美女博士临死前的自拍,震惊全国!不管男女都要看!

【今日封面】郧西大管家第153期《封面人物》:徐艳

【管家播报】①湖北省直事业单位招人啦,郧西娃进来看报考攻略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

微信营销|品牌推广|商务合作|活动策划

电话:0719-6099998 微信:15171375111 QQ:365528909

鄂ICP备15016713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