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发第一股"上市!创始人35岁身家30亿!
此前招股书信息显示,雍禾医疗目前在全国拥有53间植发医疗机构,246名注册医生,超900名护士,服务超5万名植发患者,排名行业第一。
“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登陆港交所
毛利率高达70%
据了解,雍禾医疗是中国领先的专门从事提供毛发医疗服务的医疗集团。公司在全国52个城市经营53家医疗机构,是中国最大及覆盖面最广的连锁植发医疗机构。
按2020年相关所服务产生的总收入计,雍禾医疗是中国植发医疗服务市场及医疗养固服务市场规模最大的企业,分别占有10.5%及4.3%的市场份额。
分业务来看,雍禾植发于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植发医疗服务,其次是医疗养固服务。
雍禾医疗表示,医疗养固服务的毛利率从2019年到2020年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开始扩展于医疗养固服务分部的业务并形成与植发服务增长相对应的规模效应。
创始人初中毕业
35岁坐拥30亿身家
雍禾医疗的创始人张玉仅有初中学历,但却在35岁时收获人生第一个IPO( 首次公开募股)。数据显示,IPO后张玉持有雍禾34.91%的股份,就当前股价而言,张玉的持股市值约30亿港元。
张玉初中毕业后从事美容整形广告销售的相关工作,他发现医美行业需求大、利润高,便于2005年开始创业,在北京雍和宫附近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并在植发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不过在当时,国内的植发技术还不成熟,张玉偶然抓住一次机会,从美国买回两台FUE植发器械。FUE是国际上一项革命性的植发技术。通过一种精密器械从植发者供体区直接提取毛囊的植发技术,比传统的毛发移植手术方法更加安全。
随着FUE技术在国内植发市场逐渐被认可,张玉也借此机会发展“雍禾”品牌,逐渐打开国内市场。
“头顶大事”催生千亿蓝海空间
对于植发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太平洋证券表示,2020年中国脱发人口超2.5亿,植发手术仅约51.6万例,渗透率为0.21%,约为美国市场的1/2,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需求端关注度和支付能力提升,供给端技术精进和客群教育,监管端提高诊疗服务标准化,中国毛发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184亿元增至2030年1381亿元。
西部证券强调,“头顶大事”供需迭代,催化毛发医疗千亿空间。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消费升级,全国居民对服务类型的消费意愿度增加,其中医疗保健类消费需求稳步提升;脱发人群呈现数量上扬、结构年轻化两大趋势,颜值消费驱动植发养固需求多元化。
从供给端来看,连锁机构和资本的入场加速市场格局的演变,扩充市场技术服务资源,满足消费者需求。供需双头驱动,渗透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雍禾的上市让我们看到
植发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家对自己外貌的期望值也更高
做植发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植发的主力消费群体究竟是哪些人?
植发消费的费用又如何?
植发市场快速增长 人均消费数万元
在北京一家综合医疗植发机构,每到周末就到了医生和工作人员最忙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末每天的接诊量都在400人以上。
植发机构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患者需要移植2000-3000个单位的自体毛囊,根据不同的提取手法和手术工具,每个单位的售价在10-20元不等,人均消费大约在2.7万元左右。动辄数万元的消费,并没有阻挡人们爱美的脚步,记者走访的多家机构都表示,近几年植发业务量在快速增长。
北京某医疗美容机构院长 徐晓婷:这几年的客流量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别是今年较去年增长近三成。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植发养发相关企业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度注册平均增速为21%,每年平均增加的植发企业近6800家。
年轻人成消费主力 植发并非一劳永逸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
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
大批90后也被脱发所困扰
而在目前的植发群体中
20到30岁的年轻人占据了一半以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杨佼:脱发患者年轻人还是居多,年轻人作息不规律,压力比较大,就会导致头皮的炎症和不健康。
数据显示
我国脱发群体中
30岁以下人群占到总数的69.8%
其中占比最大的是26-30岁的青年
高达41.9%
不过医生告诉记者,目前植发的消费者当中,也有一些并不是因为脱发需要治疗,而是对自己的毛发形态不满意,或者想要更好地修饰脸型。
医生表示,目前脱发门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并不是真正的脱发,每天掉40根-100根头发属于正常范畴,因此不必过度焦虑。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对于缓解脱发至关重要。
植发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手术前要进行科学地评估。另外,植发手术也不是一劳永逸,术后依然要通过用药和健康的习惯,来保持植发效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周双琳:植发前要积极治疗与脱发相关的脱发疾病。毛囊稳定、头皮炎症控制的情况下,再进行植发。如果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一上来就着急植发,反而对头皮造成损伤。植发后,还要继续用药巩固,保证原生头发不继续脱落,保障植发区域毛囊健康生长。
植发效果难鉴定 植发失败维权难
在颜值焦虑和广告宣传的双重刺激下
大批消费者带着美好的预期走进植发机构
但植发手术之后
却有不少消费者走上了维权之路
北京的邹先生,一年前花2万多元在一家医美机构做了3500单位的植发手术,但术后头顶种植区的遮盖效果差,前额发际线方向杂乱、不易梳理,这与机构在术前和他沟通承诺的植发效果差距很大。
无奈之下,邹先生在术后一年开始了植发的修复。但医生介绍,与植发手术相比,二次修复的难度会大很多。
随后记者采访了多位因植发手术失败正在投诉维权的消费者。
消费者:提取了毛囊,效果不明显,毛囊成活率百分之四五十。头发比较零散,都能看到头皮,植发前医院会签合同,保证存活率95%以上,事实上这种合同根本就是考证不了的。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都向记者表示,目前并没有专业的鉴定机构可以准确地检测植发毛囊的成活率,这也是维权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法律专家表示,对于毛囊存活率和治疗效果,如果没有可量化的检测鉴定手段和标准,司法机构做出明确判定也存在困难。
业内专家认为,植发市场和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尽快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并制定行业规范,让消费者的消费和维权都有据可依。
来源:深圳新闻网综合深圳商报、中国基金报、央视财经
部分图源深圳新闻网
编辑:张舒瑜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