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山西农信!刊发深度报道《金融活水解渴特色农业》
导读
1月14日,《人民日报》10版以《金融活水解渴特色农业》为题,深入报道了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破瓶颈、补短板,“全方位加快金融创新,立足精准扶贫,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特色农业。”
山西省农信社以58个贫困县为主战场,实现了对93.3万户贫困户的信贷基础资料、评级和授信三个全覆盖。截至去年底,山西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0亿元,较年初净增129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57.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214%,占全省小额扶贫贷款的69%,增长额位居全国前列。
“杂粮王国”“黄金养殖带”“优质粮果带”……这些特色是山西农业的亮丽标签,但背后也有“小散弱”的尴尬。
破瓶颈、补短板,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全方位加快金融创新,立足精准扶贫,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特色农业。250亿元信贷资金成了“药引子”,变“输血”为“造血”,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一个个特色产业活了,一个个贫困山村变了,12.08万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随用随贷,农民省心
发展产业不差钱
“郭行长,给我报个名,今年还贷两万块。”在长治市壶关县店上镇瓜掌村村委会大院,农民韩秀兵扯着嗓子,向农商银行店上支行行长郭小伟喊了一声。
“到时候直接过来就行。”郭小伟忙着填摸底表,应了一声。
“老韩,去年贷的5万还了?”周围的村民笑着问。“去年西红柿行情不错,贷款早就还了。今年准备再贷两万元。人家农商行是随用随贷,方便!”老韩说。
贷款难一直是农村的老问题。过去农民贷款要跑到镇上 45 33576 45 15231 0 0 1877 0 0:00:17 0:00:08 0:00:09 3330手续多,时间长。“我们创新服务方式,化繁为简,服务到村,让农民少跑腿,贷款更省心。” 郭小伟说。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山西农信社探索“政府+农信社+企业+农户”的四位一体模式,聚焦特色农业,瞄准贫困人群,提高扶持精度。优化贷款程序、优先保证额度,针对农村“老龄化”的现实,放宽贫困户年龄限制,由原来的60周岁放宽到65周岁,让更多贫困户享受到政策红利。
“放宽条件,并不是意味着没有门槛。”郭小伟说,农信社一方面筛选信用良好的农民,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另一方面精准对接贫困户,确保扶贫贷款真正让贫困户受益。省里的各级信用社与村委会合作,按照“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信用观念好、遵纪守法好”的标准,确定优质客户名单。
背包下乡,对接需求。全省农信社以58个贫困县为主战场,实现了对93.3万户贫困户的信贷基础资料、评级和授信三个全覆盖。
忻州市岢岚县有养山羊的传统,看到别人致富,宋家沟农民吴计刚也想试一试,无奈资金短缺,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过贷款,先不说利息不少,万一失败了,就‘拉饥荒’了。”
宋家沟信用社主任燕建军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吴计刚,为其发放“富民贴息贷”5万元。3年内还清、免抵押、免担保、利息享受财政补贴。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养殖风险,农信社联系专业养殖户,给吴计刚提供技术指导。
“现在咱也扬眉吐气了,去年底我脱了贫。”看着自家的羊群,吴计刚露出灿烂笑容。目前,宋家沟有296户村民享受到小额贷款。
截至去年底,山西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0亿元,较年初净增129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57.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214%,占全省小额扶贫贷款的69%,增长额位居全国前列。
精准服务,量身定做
助力“一村一品一主体”
山多地少、土瘠水乏,山西这样的条件怎么发展农业?出路不在大而在特,不在规模而在功能。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服务提出新要求。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说,农信社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主要抓手,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比较优势,为培育特色产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积极引导构建“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对接市场,把他们纳入现代农业的轨道。
量身定做信贷产品,临汾农信社推出“富农宝”“脱贫贷”“能人宝”“果乐富”等十多种系列产品,满足种植、养殖、创业等不同资金需求。乡宁县尉庄乡黑凹村的张彦兵,2016年投资养鸡,不料苦心经营的鸡场遭遇禽流感,养殖陷入困难。关键时刻,乡宁农商行为其发放5万元的信用贷款,他不仅渡过难关,还扩大了养殖规模。
长治市沁县出产优质小米,但过去多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产品质量安全无法保障,而且难以卖出好价格。“我们想上马小米加工项目,发展乡村旅游,无奈村集体底子薄,实在有心无力。”南集村党支部书记郑志强说。
创新模式,农信社采取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组建晋农信小米加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贾政国介绍,项目总投资150万元,按照“调产于村、精准于户、惠及于人”的模式,每年可消化200万斤优质沁州黄小米,实现贫困户人均年增收600元,村集体年增收1.2万元。
从提篮小卖到产业化经营,沁州黄小米名气越来越大。龙头企业带动,2千克包装的小米卖价65元,通过深加工,小米附加值成倍提高,一桶680克的婴幼儿营养小米米粉价格卖到了172元。
“利用行业优势,为农民发展产业出谋划策。”郭小伟说,信贷员接触的信息多,对市场情况比较熟悉。当地几户农民申请贷款,种植苹果,信贷员建议,周边苹果种植面积大,市场容量有限,可以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这样避免了农民盲目跟风,有利于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
瓜掌村过去靠种小麦,农民辛辛苦苦一年挣钱不多。农商行发放贷款114万元,引导调结构。去年春耕,村民把种玉米、小麦的土地调整种西红柿。这简单一“调”,亩收入从千元摇身变8000元。
金融助力,农业经营转换路径,正是融入供给侧改革的生动体现。
优化服务,补齐短板
农村金融不能嫌贫爱富
农村地区恰恰是金融“洼地”,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
崔联会说,金融机构不能嫌贫爱富,特别是以服务“三农”为主旨的农信社,更要主动对接农业发展趋势,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兴旺。
↑图为农信客户经理在贫困户家中做贷前调查。
畅通绿色通道,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阳泉市盂县农商银行负责人说,其实不少农民想贷款,但因为缺乏渠道,成了隐形需求。农信社的物理网店分布到乡镇,我们继续加大力度,把基层下沉到村一级。
“百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行动,让客户经理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户家,摸清农户真实情况。同时宣传相关金融政策,激发农民的金融需求。
盂县上社镇柳沟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村民祖祖辈辈种玉米、谷类为生。今年56岁的李树林,妻子常年体弱多病,长期吃药,全家生计都靠几亩地维系。他想发展养牛,但因缺资金,一直未能成行。在一次走访中,县农商行客户经理了解到李树林家的情况,主动向其介绍扶贫小额贷款。
信贷员很快与村委会取得联系,认真细致地展开调查,把李树林一家评定信用等级为一级,授信5万元。“有这么好的政策,养牛场可以启动了。”李树林激动地说。他建成了144平方米牛圈,购买了优质牛犊5头。预计到2018年末,纯收入可达3万元。
扶持创业就业,激活主体。晋城市陵川县推出“创业贷”产品,支持青年创业和妇女创业。在贷款支持下,县里建成创业孵化基地,开展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电子元件组装等培训,累计培训学员8000名,辐射全县12个乡镇,使越来越多农民在家门口挣钱。
一笔笔“农家乐”贷款,让旅游景区服务提档升级,一笔笔“药材贷”,让中药材种植基地扩大规模,一笔笔“创业贷”,让青年农民加入“双创”行列……
猜你喜欢
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李明辉
主编/刘小萃 新媒体总监/李 博 编制/臧洪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