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浴火重生踏征程!访山西农商联合银行董事长王亚

刘小萃 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2024-01-22

导  读

山西农信在这一轮省级农信社改革中,为什么走到了全国前列?

王亚给出了答案:凭借“五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运转,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坚持改革与化险同步推进,坚持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和“三种精神”(忠诚尽责、朴实厚道的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再加上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高位推动,以及监管部门悉心帮助、全程指导,为山西农信持续夯实改革基础、不断创造改革条件。

这一系列坚强有力的支撑力,最终推动山西农信走到了全国农信社改革的前列。

作者丨中华合作时报  刘小萃

通讯员丨李明辉

2023年11月17日,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山西农信迈进崭新的发展阶段。

于全国农信社而言,这是省联社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上参下”两级法人改革模式的一个范本;于山西农信而言,这是历经了异常艰难的三年重建重塑、浴火重生之后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

这是一家有着什么精神特质的金融机构?它走过了多么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又将迎来怎样的明天?

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亚于日前接受了《中华合作时报》的独家专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家金融机构的前世今生,以及其经历的独特的改革发展之路。

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

刘小萃:祝贺您成为新成立的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带头人!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的前身山西农信是从太行山走出来的银行。您能介绍一下这段红色历史吗?

王亚:山西农信从抗日烽火中走来,至今已走过78年风雨征程。1945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形势明显好转,各地减租减息运动普遍开展起来,互助合作和大生产运动蓬勃开展。1945年7月13日,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保证根据地人民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生活的改善,山西太行抗日根据地建立起了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屯留罗村信用社,就此点燃了山西农信事业的星星之火。

早期的信用社,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民的一担担粮、一筐筐土豆,还有少量闲散资金及生活物资,办社具有互助合作性质。在战火纷飞的特殊环境里,这些资金和物资正好适应了当地的金融需求,通过发放各种农业贷款(贷粮、贷肥)、商业贷款,有效支持了根据地人民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市场、改善生活。

据史料记载,到1953年底,我省信用社发展到1764个,职工4410名,吸收股金308万元(新币),存款1056万元,成为当时全国信用社数量最多、业务发展规模最大的省份。

此后,信用社一直是活跃在农村地区的重要金融力量。其间涌现出了40年代合作英雄、罗村信用社创始人郭玉堂,也有50年代被树为全国农信“一杆旗”的壶关县百尺信用社创办人、全国劳动模范王松牢,还有60年代全国金融劳动模范、原离石县小神头信用社主任王吉山,以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原陵川县农村信用社会计任嫦秀等一批先模。他们有的多次参加全国农村金融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有的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农信社先后经历了由人民公社管理、人民银行直管、农业银行代管等历程,一直到1996年,农信社正式与农行“脱钩”,开启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之路。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启了全国农村信用社新一轮的深化改革,此次改革的直接成果是成立了省级联社。2005年8月24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成立,依据省政府授权,承担对全省各级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从此,农信社在省级层面有了真正的“娘家”。2010年开始,山西省联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始推动县级联社的股份制改革,到2021年全省93%的县级联社都改制为农商行,省联社也同步启动新一轮改革,2023年11月17日,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开业。

78年来,山西农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曾经的“挎包银行”“马背银行”,发展成为机构网点遍布全省城乡的现代金融机构,全心全意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为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铸就了“百姓银行”的靓丽品牌。时至今日,山西农商联合银行一直沿用的LOGO标志,中间这个红色的钱币,象征着我们红色金融的根脉是从太行革命根据地走来,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永远不忘初心、时刻牢记使命。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也激励着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历经两次浴火重生

刘小萃:回望近十多年来山西农信走过的艰难历程,取得哪些阶段性的成绩?

王亚:自省联社成立18年来,可谓一路坎坷、饱经风霜。这期间,我前后两次来省联社任职,都属“临危受命”。从我个人感受来讲,第一次是压力山大,第二次是压力天大;第一次是“受命于危难之间”,第二次是“挽狂澜于即倒”。

2008年第一次任职时,山西农信社当时被中国银监会现场检查评价为“四个最”:在全国同行业中改革进度最慢、资产质量最差、发案频率最高、科技支撑最弱,整个系统全面落后、百废待兴。

我到任后,首先针对领导班子一盘散沙的状况,明确提出“三讲”“三个相互”,强调讲纪律、讲规矩、讲程序;相互信任而不相互任性、相互理解而不相互误解、相互支持而不相互坚持,迅速制定并落实各项议事规则,实现了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决策有效。之后, 我们针对选人用人的突出问题,提出“两个依靠、三个推荐”,依靠制度管人、依靠办法选人,采取业绩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刹“跑、要”歪风,树正确导向。针对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三个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全员为客户服务,强化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水平,改善了社会形象。针对资产质量严重恶化的状况,积极把握信贷投向结构,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施行大额贷款管理、信贷队伍管理、财务制度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内外联动开展集中清理不良贷款行动,资产质量明显优化。针对大案要案频发高发的状况,采取“五人联保”办法,构建了风险防控长效机制,2010年起连续三年保持“零发案”,被原中国银监会称为“不可思议的奇迹”。针对业务经营冲时点不稳定的状况,提出“三个转变”,由抓时点到抓经常转变、由抓单项到抓综合转变、由领导抓到全员抓转变,业务工作实现稳定快速增长。针对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速全力推进科技建设,于2010年实现了综合业务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实现了与其他金融机构通存通兑,实现了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全覆盖,实现了“信合通”卡业务全覆盖。到2012年底,全省农信社资产规模翻了2.32倍,存款余额翻了2.75倍,贷款余额翻了2.54倍,三项规模指标均成为全省金融机构第一,经营利润翻了将近3倍。资金实力的壮大、服务水平的提升、跨越发展的业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对农信社来讲,“服务三农”既是我们的立社宗旨,也是我们的立命之本。在2013年我调离农信社后,山西农信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失、脱离了正常轨道。

2020年6月3日,山西省委对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班子进行了改组式调整。时隔8年后,省委让我再次“披挂”上阵,第二次到省联社任党委书记、理事长。当时,农信社因资金业务引发的风险接连爆发,社会负面舆论接踵而来,日常经营严重动荡,内部员工人心惶惶,外部形象几近崩塌。社会上有关“农信社即将倒闭”的谣言四起、到处扩散,许多机构的存款大幅下降,流动性风险一触即发,一旦形成挤兑,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与此同时,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履职监管评价中,山西省联社在全国25家省级联社中排名倒数第一。

面对汹涌而来的风险,新任省联社领导班子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带领山西农信人开启了生死之战、生命之战、生存之战。自此,山西农信社经历了建社以来最为艰难困苦的一段时间。

三年多来,全系统干部员工坚决听从省委省政府决策指挥,全员上阵、同舟共济,日夜奋战、共渡难关,牢牢坚持“123”工作思路(“1”是一个引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决策指示做好思想与舆论引导,统一全员思想和行动;“2”是两个防控,坚决做好风险防控和案件防控;“3”是三个稳定,确保队伍稳定、业务稳定和安全稳定),面打响“四大战役”(抗风险的保卫战、清不良的反击战、推改革的攻坚战和增效益的持久战),以肃毒正源和“三强一转”为保障(按照省委和省纪委监委要求,组织系统各级深入肃清流毒,消除不良影响、净化政治生态;在全系统广泛开展“强信念、强技能、强服务、转作风”专题教育和竞赛活动),纵深开展重建重塑。

“辛苦艰苦关键时刻能吃苦,土招笨招紧要关头见真招”。三年来实现了无聚集、无上访、无挤兑的“三无”目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系统全员全时坚守岗位,众志成城提质增效,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营业绩,监管排名由全国最后一名跃升至15名。

截至2023年10月末,山西农信资产总额已达17611亿元,各项存款超过130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066亿元,规模指标进入全国农信机构前十名,质量指标进步度创下行业之最,监管指标达到良好银行标准。与此同时,内部管理趋于规范,政治生态逐步净化,山西农信由“大厦将倾”走向浴火重生,各项工作再次得到省委省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蜕变背后的支撑力

刘小萃:11月17日,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标志着山西省成为全国省级农信联社改革中,首批采取“上参下”改革模式的省份。请您谈谈,山西为什么走在了农信改革的前列?

王亚:山西农信是经历了3年异常艰难地化解风险、提质增效、重建重塑的实践,才取得了今天的改革成果。归纳起来,一是靠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五个坚持”,二是靠一代又一代农信人积累传承的“三种精神”。

“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对农信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抓党建、强核心的作用。牢牢把握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紧紧依靠党组织高瞻远瞩、举旗定向的战略定力,统揽全局、整合资源的统筹协调力,科学布局、系统推进的组织保障力,抓好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党委垂直领导下讲政治、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信铁军。二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运转。通过改革理顺省级机构同基层行社间的权属关系,切实厘清省级机构的功能定位、职责边界、业务范围和履职内容。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和企业化的总体原则,构建股权为纽带、服务为连接、联盟联合关系为补充的组织体系。三是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始终坚守支农支小主责定位,保持县域农信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保证金融服务触角不收缩,扎根县域乡村,以“做小做多”为经营主线,专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同乡村振兴战略和全省转型综改大局紧密衔接,在金融供给侧持续发力。四是坚持改革与化险同步推进。把省联社本级改革同重点机构化险统筹起来,特别是省级机构通过改革具备实力和投资能力后,首先聚焦此类机构,通过参股和控股处置风险,同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信用社改制化险和农商行增资扩股,达到以改革红利引领发展、破除沉疴的积极作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五是坚持全面提升行管服务能力。省联社改革以赋能县级法人机构为出发点,强化省级机构服务指导县级行社的作用,制定长远战略发展规划,提升各级公司治理水平,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支撑县域机构发展的“大平台”,以专业化服务指导“小法人”健康发展,加快建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服务优质”的现代金融企业集群,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种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农信人积累传承的、已经刻在基因里、融入血脉中的特有精神。一是忠诚尽责、朴实厚道的精神。农信社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改革,无论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物资匮乏的困难时期,或是在欣欣向荣的改革发展时期,农信人始终一颗红心向党、双脚不离热土,始终将农民作为衣食父母、将农村作为精神家园、将农业作为创业舞台,最终创造了“百姓银行”的响亮品牌。事实证明,我们这支队伍始终听党指挥、忠于事业,扎根群众、服务百姓,没有豪言壮语,唯有爱岗敬业,只要职责所系,必是全力以赴。二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省内第一家信用社在屯留罗村诞生,到机构遍布城乡成为地方金融主力军,一代又一代农信人辛勤奋战在支农惠民第一线,不畏寒暑、不惧风雨,有的同志几个月回不了一次家,有的同志拖家带口住在工作所在地,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把农信社服务为民的形象深深刻在三晋大地上,印在百姓心坎中。事实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没有“骄娇”二气,能吃大苦、耐大劳,忍得了寂寞、受得了委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三是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在长期推动改革发展的工作实践中,绝大多数干部员工把自己的理想、命运、前途与农信事业紧紧捆绑、牢牢相依,面对困难总是义无反顾、迎难而上,牺牲自我、成就事业,尤其是在近三年开展的“四大战役”中,广大干部员工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可歌可泣事迹,足以载入山西农信史册。事实证明,我们这支队伍越是在关键时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越能“团结成一块钢铁”,扛得起、顶得住、冲得上、有作为,从来不会让组织和群众失望。以上这三种精神,就是信合队伍的“魂”与“魄”,就是山西农信事业的骨骼与脊梁,就是助推我们走在改革前列的最大支撑和最强动力。

有这“五个坚持”“三种精神”,加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高位推动,以及监管部门悉心帮助、全程指导,为我们持续夯实改革基础、不断创造改革条件,最终推动山西农信在这一轮省级农信社改革中走到了全国前列。

刘小萃:改革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都扮演了什么角色?

王亚: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筹建工作,是山西省践行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件实事和大事。省委在年初就作出“重点推进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筹建”的部署要求。省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挂帅的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筹建工作小组牵头实施,多次组织召开农信社改革化险专题会,研究筹建事宜,整体谋划、通盘布局,绘就“作战图”、拟定“施工表”。省金融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信社改革化险的任务要求,压实到各职能单位和市县属地政府。省财政厅主动承担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同其他主要股东深度参与改革各项事宜,建言献策、履行义务,为改革注入了“强心剂”。人民银行在资金调拨、账户开立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原山西银保监局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全程给予专业指导,确保改革过程不走弯路、依法合规。推动省级机构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在扎实推进县级机构的改革化险,各市、县党委政府都给予了关心支持和鼎力帮助,比如联合多方力量帮助农信社清收不良资产、筹集专项资金帮助农信社处置存量风险、动员社会各界帮助农信社壮大资金实力等等。我们也深切感受到,正是有了这些强大的后盾支持,多方合力攻坚,改革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扎实推动改革再启航

刘小萃: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改革顺利完成?

王亚:改革方案获批以来,省联社党委提出“改革、发展、稳定”六字方针,明确保持“三个不变”即:党组织垂直领导的架构不变,省政府授权省级机构对全辖机构管理的体制不变,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宗旨不变。突出“三个重点”即:改革产权机制,理顺股东权责关系;改革经营机制,理顺风险管控关系;改革考核考评机制,理顺奖惩激励关系。确保“三个稳定”即:队伍稳定、业务稳定、安全稳定。分“三步走”即:利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完成挂牌开业;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全面理顺股权关系;真正形成有效管理机制,真正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革战略目标。

具体来讲:一是绘就改革“路线图”,从方案落地和实施操作角度出发,对照改革方案和路径,省联社制定了更加详尽的内部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领导、工作步骤、重点工作、相关保障和工作纪律等内容,确保改革工作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有保障。二是成立改革“施工队”,建立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筹建专班,分设6个工作小组(综合组、人事组、财务组、业务组、风控组、支持保障组),并分别由党委委员领衔,明确各自重点工作和任务分工,紧密配合、压茬推进。三是明晰改革“时间表”,在同监管部门充分沟通和征求有关意见后,按照改革流程的监管建议,对改革工作进行“模块式”的规划,列出了数十项具体工作,客观评估工作量和流程环节,统筹规定了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节点,对照41个进度节点扎实推进,建立了“工作闹铃”机制和定期沟通汇报机制,确保政令畅通、系统高效、一体推动。四是凝聚改革“向心力”按照改革化险工作进度,及时向省政府、省金融办、省财政厅、人行太原中支和山西银保监局沟通汇报,确保各环节及相关问题的第一时间响应、研究、解决,确保各单位信息及时共享,凝聚了一体推进的攻坚合力。

刘小萃:诚如您刚才所言,挂牌是又一段新征程的开始,请谈谈今后的发展目标。

王亚:以2023年11月17日挂牌开业为标志,山西农商联合银行以全新姿态担起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我们也深知,农商联合银行成立,只是完成了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的重塑性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讲清楚的是,农信社无论怎么改革,都不会改变服务宗旨。从老百姓中来,必定要到老百姓中去,这一点是我们推动改革的基本遵循,也就是“服务地方、服务三农的职能定位不会改,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小微企业的宗旨不会变。”

今后,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在市场化、法治化的轨道上不断提高经营质效,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系统将持续抓好风险防控,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全力打造高质量的现代金融企业,为保证金融安全、推动金融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点击上图查看刘小萃代表作品)

↑↑↑点击上图获取
《2022农商银行转型趋势报告》完整版

百万读者都在看

独家特稿丨省联社改革,走过了怎样的20年?

独家特稿丨农商行改革新趋势:两极分化加剧  合并重组加快

独家特稿丨斗罢艰险又出发!农信社改革化险20年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监制/蔡靓  责编/叶青  制作/穆阳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独家 | 浴火重生踏征程!访山西农商联合银行董事长王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