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月饼什么馅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口乡愁

2017-10-04 甘小萌 中国甘肃高校传媒联盟

中秋到了,各大厂商已经卯足了劲。但即使吃着市面上五颜六色、口感精致的月饼,少了家乡的那个月亮,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秋。 



定居日本的友人曾在去年中秋打来电话,聊着聊着,自己就哭出了声。他哽咽着说没好吃的,“连月饼都没有”。其实东京的点心种类繁多,他也不是馋瘾发作,只是望着满街的橱柜里展出的都是精美的日式点心,他就突然在他乡的街道上想起了家乡的月亮。


友人抹了把鼻涕说:“我就想吃我妈做的牛骨髓馅的月饼。”


乡愁也是重口味。



当年我们并不觉得中秋这天有什么,不过是一个有月亮的节日,直到多年以后席间总缺一两人时,才觉察到这个日子的真正意义。想月饼想哭了的友人,惦记的或许也不一定就是那块牛骨髓馅的惊天月饼,更多的是对已故母亲的思念。


清风朗月,夜色如洗,桂树的香气飘散在人间。中秋节,良辰美景,当然要跟在意的人在一起。头上一轮月,手里一块饼,在家的欢聚一堂,不在的也要吃饼思人。做月饼,送月饼,吃月饼,热情未曾减去半分。





月饼“发家”史




虽然吃月饼这个习俗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在苏东坡《留别廉守》一诗中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可见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内馅是糖和酥油的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但是当时的月饼并不只在中秋节食用,而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到了明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多了起来。这个时候月饼已经是圆形的了,并只在中秋节食用,是当时中秋节祭月的主要供品。在《帝京景物略》有所记叙:“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清朝时北京的月饼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网络图)


清朝时期,中秋吃月饼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习俗,并且月饼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什么“幺蛾子”都敢往月饼里塞!




一千年前的月亮和现在并无二致,但月饼早已天马行空:从“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到去年的“小龙虾月饼”,每年时近中秋,月饼界总要闹出一些大新闻。最近,又有一款酸菜牛蛙月饼横空出世,有人惊叹:可谓是开创了月饼发展史的新次元,从此人类吃月饼就要吐骨头了。不过店家表示,他们已经贴心到把骨头都去掉了。


除了酸菜牛蛙月饼,鲍鱼鲜肉月饼和鲜肉焙熄月饼也是让人不敢直视。(网络图)


与酸菜牛蛙一同登场的还有芝士大虾月饼。浓郁的芝士搭配鲜美大虾一同被包裹在酥脆的月饼皮里,一口咬下去……算了,编不下去了。也许把它想象成硬皮的包子,口感或许还意外的好吃。


芝士大虾月饼。这样的搭配让人有种朋克少女唱起《月亮之上》的即视感。(网络图)


吃了那么多肉月饼,你可能需要来个韭菜月饼压压惊。韭菜月饼在密闭空间里的杀伤力或许就如同韭菜鸡蛋包子之于地铁,这清新环保的“原谅色”应该能杀退不少勇士。


韭菜月饼。(网络图)


不过终极大招还是这个——巧克力香辣牛肉月饼。巧克力和牛肉都能在一起了,这个中秋你还是单身吗?


巧克力香辣牛肉月饼。(网络图)


其实现在的月饼,不管拼颜值、拼个性,都得注意一个字:鲜。


小时候中秋节的月饼都是家里自制的,新鲜不能久存。大麦面加鸡蛋做成的皮料团成面团,手指沾满了薄薄的一层油酥,将油酥揉入面团,像揉入了重重的思念。卷成圆形,分成几块,拍成薄饼,再将松子仁、核桃仁等果仁用小石磨轻压细碾,裹进面皮,扎扎实实压进月饼模子里。烘烤完毕不等上桌便要将金黄圆润的月饼忍烫咬上一口,带着点月饼面皮特殊的烘烤焦香,流转在松子、核桃的香味之中,充盈于口腔中。




咬下去的那一口,是乡愁




月饼的南北甜咸之战,虽然没有豆腐脑、粽子那么刺激,但帝都人对上魔都人,一定是没有办法做彼此的天使……



转载自VIsta看天下



点击下方蓝字,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Ⅰ 往期推荐

兰渝铁路 | 高校军训 | 金牛街 干货


Ⅱ  逐光者

兰州文理学院 | 陇东学院 | 兰州交大 | 西北民族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 兰州城市学院 | 兰州财经大学 | 甘肃农业大学 | 甘肃政法学院 | 兰州大学 | 


Ⅲ  飞天H5

骗子出没 | 实习证明 | 最佳园丁 | 丝路民俗 | 丝路美食


Ⅳ 甘媒视窗

集体婚礼 | 黑板中山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