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不止扔扔扔,99%都是无用,聪明人只过1%的生活!梁朝伟,余秋雨是这样做的...
很多不了解极简生活的人总是会问
什么是极简?
归隐深山,无欲无求,
不花钱也不赚钱?
实际上
极简并不是让你回到深山老林做野人
反而是在丢掉你认为多余的东西的同时
增加你真正需要的东西
换言之
极简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止物质,还有精神
人生的每个维度都可以删繁就简
随着你丢掉的东西越来越多
你才会慢慢发现
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在乎的东西
社交极简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
要学着扔掉四样东西:
没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
看不起你的亲戚和虚情假意的朋友
有这样一类人
总是将人脉二字挂在嘴边
凡遇陌生人必加微信
每天辗转于各种酒局聚会
朋友似乎遍及天南海北
然而所谓的人脉不是过家家
不是靠喝几场酒就可以建立起来的
更多时候你会发现
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维护的
都是无用的社交
你的微信列表好友一大串
待到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
却全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时候
那些不那么擅长交际的人
反而显得可爱
出道这么多年
梁朝伟很少传出负面新闻
他不喜欢交际应酬
总是和外界保持着一定的疏离感
同为“无线五虎”之一的黄日华回忆:
“收工后大家约着去玩,
只有伟仔不想参加,
总是说你们玩,我回家。”
刘嘉玲也不止一次提到过梁朝伟的沉闷:
“他总喜欢一个人闷在家里
可以一天不说话
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内向又不爱交际的他
却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有声有色
比任何人都享受孤独
他喜欢读书
从沈从文、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
读到劳伦斯·布洛克
他会自己买张票去中央公园看雪景
没事的时候就在片场放烟花
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看流星
他甚至上了4天3夜的禅修班
只为了在简陋的房屋中感受自己
杨绛先生说: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放弃无用的社交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
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因为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便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信息极简
余秋雨在《开讲啦》提到过这样一件事
有几年,他忙着寻访世界古文明遗址
寻访古遗址
相当于离开了社会
又不能看电视
又无法看报纸
他基本上不知道这几年世界发生了什么
于是他对偶然遇到的传媒老总说:
“给我补补课吧。”
老总只花了不到十分钟,
就把这几年世界发生的事情讲完了
余秋雨问:“就这些?”
老总说:“就这些。”
余秋雨问:“那中国呢?”
中国这几年发生的事
老总只讲了五分钟
老总看着余秋雨失落的样子说了一句:
“秋雨,绝大部分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
我就连再讲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
余秋雨听着这句话,心里暗自庆幸:
“我这几年不管不顾,
看来并没损失什么啊。
专注于喜欢的事情,
反倒收获了很多快乐。”
其实,真的就是如此:
我们身边看似每天都汹涌着各种人和事
其实99%的信息都与我们无关
99%的人物都与我们无关
99%的事情都与我们无关
我相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
患上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找手机
睡前最后一件事,看手机
保证微信、微博、短信
都没有红点是最基本的
转念一想又打开了知乎头条看点
直到刷不出来新东西
作家采铜说:
我们已经须臾离不开手机
我们会在任何时间不由自主地滚动屏幕
我们会为每天冒出来的各种撕X而亢奋;
我们已经沉不下心来好好读完一本书
我们已经不去想上个礼拜自己曾经做过什么
我们和其他人众口一词
一遍遍重复着网络新词汇
我们对广告长度和软度的忍耐力越来越强
我们不知道除了被别人投喂信息之外
还能怎样学习、怎样思考......
最可怕的是
我们关注明星的八卦
关注别人的私事
甚至多过了关注我们自身
那些毫无意义的八卦
充满戾气的评论
浮于表面的论断
不仅会左右我们的判断
还会让我们充满焦虑
我们的思维
已经被过量的信息给堵塞住了
太多的信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脑子里
没办法系统运用
到头来
只会让自己对所有的事物浅尝辄止
身处知识信息过载的时代
唯有化繁为简、为我所用,
才能沉淀、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建筑师凡德罗有句名言:
less is more.
不管是多余的物品、无效的人际,
还是让你感到疲惫的执念,
舍弃的越多,
你的生活品质就会越来越好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
我们应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倾注在1%的美好人事物上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99%都是无用的
聪明人只过1%的生活
喜欢吃货一族的话
记得置顶加星标哦
也许你还对这些感兴趣:
@CCTV播出「全球素食潮」,北京卫视称「2019年是素食之年」,素食正在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饮食方式
@双十一网购买买买,快递包装可以不用塑料了?| 7家无塑网店大盘点
@鹅肝,纽约市决定禁了:这样残忍生产出来的鹅肝,能安全食用吗?
@素食家族:从清末迄今一家六代全部吃素,一百多年来他们个个病痛少, 寿命长
@53岁的她28年来没有吃过一口肉,全靠水果充饥!还用水果喂大了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