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电影更震撼的是真实!《我和我的家乡》原型人物故事,让人泪目

浦东青年 2021-11-17


国庆期间,《我和我的家乡》成了假期档的一个小丰收。五个单元独立叙事,五大导演团队分庭抗礼,在主旋律贯穿下,各有笑中带泪的发挥。



其中的独立单元《最后一课》,还顺便带火了淳安那所流光溢彩的乡村小学。




电影的主题简单而隽永,正如片名那样直白,讲的就是家乡的故事


张北京为了给表舅治病

精心策划了一场“医保诈骗案”

为了给痴呆失忆的父亲治病

儿子伙同村里人演绎了一段历史

黄大宝心系旧爱

谋算了一起UFO事件

第一书记马亮隐瞒妻子

虚构了一幕幕俄罗斯的景观

乔树林为了还账

一路讹言谎语却被轻易揭穿




在这些戏剧性的主题下,农村骤然巨变的图景正在打开,从中国人的故土情结,到这几十年中国对于乡村的建设,中间的泪点与笑点纷至沓来。


这部电影里面的几个故事,都有其现实的原型。电影因为篇幅所限,有些内容浅尝辄止,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并未在电影中拍完。


1


电影最出彩的单元,莫过于《最后一课》,范师傅再次贡献了他的影帝级演技。



故事是大抵是这样的,在瑞士某大学教国画的范老师,突然患了阿兹海默症,记忆停留在了1992年,要想帮助他恢复,就必须回到当年的场景。


老范当年是乡村支教教师,于是,儿子赶紧带老范回国,回到当初去支教的那个村子,希望村民们帮帮他。




可如今的村落已经是天翻地覆,早不是过去那番破落模样,怎么办呢?


好心的村民们决定给范老师演一出戏,帮他恢复记忆。村支书把村民召集到一起,找到一所茅草屋,当做当年的教室,请一群小朋友,扮演92年的学生。


范老师站上讲台,镜头移到过去。那时,有个小朋友喜欢画画,可没有颜料,范老师就冒着大雨从老远揣着颜料给他带回来。




小朋友画的是一所五彩斑斓的学校,没想到,很多年后,范老师真的看到了这所学校,记忆闪电般回来。


这段最亮眼的《最后一课》,取材自真实经历,范老师的现实原型是方尔平老师,一位扎根山区“支教”近40年的乡村教师



1988年8月,方老师调到了淳安的枫树岭乡中心小学。

这个乡村在崇山峻岭之中,当年发展很落后,晚上野猪来拱门,睡觉老鼠从脸上掠过,方老师的支教经历比电影更离奇。大山里的很多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日子苦,病了要垫付医药费,开学要垫付学杂费。晚上想爹妈的孩子,方老师还要抱着哄着睡。



后来,方老师辛苦教育的这批孩子,都长大成材,走上了不同岗位,他们中有校长,有村支书,有企业老板,有干部,有军人。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电影里都1992年了,乡村看上去还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这就得说到这个故事背后的淳安县了。


在1950年代,淳安县发生了一件影响当地所有人命运的大事。彼时,中国刚刚解放,工业基础基本为零。尤其是电力,作为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的全部电力仅有30万千瓦,而整个浙江,竟然才4.1万千瓦。


1956年,新安江水电站被列入了国家“一五”计划。如果水电站上马,每年能平均发电18亿度,相当于当时14个浙江省的发电容量。




但这里建水库的最大难题,不是技术,是移民

1954年5月24日上午,新中国第一大水利工程的移民拉开了序幕。几十万淳安人,浩浩荡荡搬离家园。少小离家老大回,日久他乡即故乡。很多人自那次离别后,再回去时,已是白发苍苍。


假如没有当初的移民,中国就没有一个重要的大坝,华东工业就没有充足的电力,生产不出供应全国的生活必需品,中国现代工业的起步也无从谈起。




淳安人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国家从没有忘记。


60多年过去了,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淳安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湖光山色映入眼帘,曾经的新安江水库,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天下第一秀水”




电影中那座小学是真实存在的,名字叫富文乡中心小学。青山翠谷,丛林掩映间,有一座糖果色的小城堡,层层叠叠,绚烂夺目,是孩子们梦幻之地。




现在,全国有43.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有277.8万名干部驻村帮扶。过去的山区,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夫妻俩耕种两亩地勉强维持生活,家里儿女上学往返要翻山越岭几个小时。


七年前的2013年初,中国还有一亿两千多万贫困人口。到今天,已所剩无几。



周恩来总理在视察新安江水库的时候,亲眼见识过淳安人吃的苦,受的委屈,周总理曾对他们说过:你们付出了很多,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

这个承诺,中国做到了。


2


葛优演的《北京好人》故事,是另一个比较出彩的小故事。

故事里淳朴而不善言辞的二舅,是过去漂流于医保体系之外中国普通农民的缩影。张大爷(葛优饰)给表舅冒用医保卡引发的笑料堪称全场最佳,但欢乐背后的时代色彩也最为浓烈。




试想,如果没有张大爷这个热心肠的北京亲戚一顿折腾,没有钱就不看病的老农民表舅,是不是就在甲状腺癌带来的呼吸、吞咽痛苦中继续煎熬下去,不敢去做手术,而完全没意识到自己也能享受医保报销?


其实在新农合政策刚刚推出的时候,比起不知道政策的表舅,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民即便知道政策,也抱之以不信任态度,需要村干部进行不断开导,才在疑虑中参保。有些甚至是在罹患癌症之后,才对拒缴医保后悔不迭。


不知道,不信任,不会用,新农合普及推广中的种种问题,的的确确是过去医疗保障缺位造成的意识真空。


为什么?


因为我们新中国的农村医保体系,在开局很不错的情况下,中间走过一段时间的弯路。





建国之初,中国积贫积弱,连吃饱都成问题,农村更是缺医少药得厉害。医疗资源实在欠缺,新中国只能就地取材,在农村培训了一大批基层医疗人员——赤脚医生。


尽管赤脚医生医术并不高超,但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头一次享受到了国家制度层面的医疗保障。


1968年,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介绍了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的全国首位赤脚女医生王桂珍的事迹。




随着《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各大报纸的纷纷转载,连毛主席也在文在眉头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之后便有了“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讲话指示。




于是,全国大队 (村)一级正式设立了“赤脚医生”,赤脚医生人数最高到了150万 ,正式建立起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每人每年交一元钱,每次五分钱挂号费,就能得到基本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问题的唯一范例”。


赤脚医生们上午参加生产队劳动,下午才在合作医疗工作,不给薪酬,只记工分,相当于半个农民。


在宣传画里,赤脚医生的形象干脆就是一手扛着锄头、一手背着卫生箱,以半农半医的方式奔波于田间地头。



诚然,以现代医学标准,没有系统性训练的“赤脚医生”很难称得上合格。但那时候的“赤脚医生”还是完成了足以名垂青史的两大成就:


大大降低了中国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血吸虫病的感染率。
大大减少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



但同时,问题也不少。

由于缺乏全面的医学知识与相应的检测设备,赤脚医生们对大病、重病大多数时候只能建议转院,能治疗的主要是一些头疼脑热、跌打损伤、接生、包扎等紧急医疗救助什么的。药品更是缺,往往是自己采挖、播种的草药外加少量的西药,有时候甚至是靠“一根银针治百病”。


当时整个国家资源都有限,为了提升医疗水平,国家想了很多办法。

1969年,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院等集体编著了《赤脚医生手册》,将精深奥妙的医学知识化繁为简,从感冒咳嗽到心血管、血吸虫,浅显直白地向所有农村普及了99%常见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方法,至少挽救了上亿农民的性命,被译成了多国文字,至今仍旧在一些落后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赤脚医生的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在农村公社制度上,改革开放之后,医疗市场化改革却再也没有了赤脚医生的位置了。原本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计划免疫、爱国卫生、改水改厕等基层卫生医疗网络也因此土崩瓦解。

"中国赤脚医生之父"、1966年第一个搞农村合作医疗的湖北长阳人覃祥官,曾经管理了500亩草药田。在70年代末,由于集体土地包产到户,药田也被分走,药也很快被刨光改种了粮食。



医疗被架上了市场化的快车道,面对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医疗费用,多年来,中国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600多亿元,支持4万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化解历史债务。


《北京好人》故事最后,表舅的医保卡被亮出,一切辛酸一扫而空,只剩下这爷俩的调侃和搞笑。


医改依然在路上,但我们希望的是,更多的家庭不再会因一场疾病而支离破碎,也不因沉重的医疗费而重回贫穷。


3


《回乡之路》这个故事里,邓超主演的乔树林费尽心思、厚着脸皮也要黏着带货直播网红同学,希望她推销自己的沙地苹果,为的就是实现当年老师留下的治沙遗愿。




如果说医改走了一段时间的弯路,那么在治沙这个千年工程上,国家一直坚定地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在故事结尾,乔树林的表彰大会上,台下坐着的都是中国真正治沙英雄:



张炳贵、牛玉琴和石光银,尤其想说的是,在一闪而过的镜头里,女子民兵治沙连显得尤为特别。


民兵治沙,是治沙过程中的绝对主力,背景就在毛乌素沙漠


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老人,都经历过呼吸一口、满嘴沙子的苦日子。


毛乌素沙漠横跨陕蒙宁,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京津地区重要的风沙源。上世纪50年代统计,榆林流沙高达860万亩,林木覆盖率仅为0.9%,年入黄河沙量为5.13亿吨。

过去,位于毛乌素沙地的陕西榆林风沙肆虐、草木不生、颗粒无收,当地人民群众生活艰难,纷纷远走他乡,连榆林城都曾被迫三次南迁。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花絮截图,毛乌素沙漠治理前后对比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在这里展开。当地领导人喊出了“榆林不治沙,不造林,就到不了共产主义”的口号,实行“国造国有,社造社有,房屋前后归个人”的政策,并且各级地方政府带头冲在治沙第一线,竭尽全力调动人们的治沙热情。

1974年,54位只有18岁的女子民兵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成立了女子治沙连,在榆林补浪河一驻扎就是四十五年。



沙漠生活本来就极其艰苦,更何况她们的目的是与沙漠对着干。第一代队员席永翠在日记里写道:


“黄风呼呼不见天,黄沙漫漫不见边,从小没有离开过爹妈的小女子们,心里越发慌的住不下,想家哭鼻子,吃,没有副食,每天白开水,高粱加青稞面馍。”


治沙连有一个规矩,只要结婚了就可以离开,但席永翠偏偏为此三次推迟了婚期。


如今治沙连第14任连长席彩娥,是席永翠的侄孙女。一代代女兵坚守沙地,一代代下来累计治理了14000多亩荒漠,才有了今天毛乌素沙漠的绿翠成荫。




改革开放后,这种政策进一步进化为承包制,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与权利,实现了谁治理、谁受益,多治理多受益,鼓励科技人员搞治沙技术开发、进行沙地综合利用。治沙和扶贫搞到了一起,一口气把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1983年末,石光银辞去农场场长,主动承包了3000亩荒地。没劳力、缺资金,他走家串户说服村民跟他一起干,誓要把黄沙治好。往后37年间,他和村民治沙22.8万亩,栽种2000万棵树木,成为中国首位个体治沙面积最大的承包户


石光银


2003年,张炳贵承包了300亩低产林改造工程,十年耗费200多万,把荒漠变成了花果园,在这里栽培出独特的沙地苹果


在诸多治沙英雄中,牛玉琴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起初为了治理荒漠,她和丈夫变卖全部家产,给6600亩沙地种上了树苗。可一场沙尘暴,席卷天地,顷刻之间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多年积攒的全部身家也残忍归零。但她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要跟黄沙一战到底。


牛玉琴


祸不单行,1986年,丈夫罹患骨癌,先后7次手术,终究还是撒手人寰。给牛玉琴留下的是患有精神病的婆婆,和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沙地。那时,她的愿望很朴素:吃饱肚子,摆脱贫困,把荒漠变绿,日子才能过好。


34年的坚持,牛玉琴栽培下的绿洲由1万亩,到11万亩。她经手的2800万棵树苗,树起了毛乌素沙漠的一道绿色屏障。黄沙治好了,小家富裕了,她又照料起村里的大家



30年前,牛玉琴自筹3万元,给村子里盖起了小学,让60多个学龄儿童摆脱了目不识丁的宿命。20年前,她筹集1100万资金,给村里通电、铺路、搭建自来水管道。后来,她又帮村民装电话、安电视,给镇上中学建了两栋教学楼。村里、镇上又往现代化生活迈了一大步,这里终于不再叫穷乡僻壤。她把不毛之地变成人造绿洲,也让黄沙笼罩下的贫困乡村焕然一新。


在张炳贵、石光银、牛玉琴们的努力下,毛乌素再传出好消息: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到93.24%。


面对几乎不可能逆转的荒漠化,如果没有中国一代代治沙人逆天而行,以革命般的热诚,用肉身顶在沙暴,治沙扶贫绝对不会成功。


沙漠卫星对比图


中国人消灭了一块沙漠,当世界为之震惊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曾经有一群朴素的农民:他们掏空积蓄、耗费一生,把荒漠变成绿洲,在贫瘠的命运上种出奇迹。


他们平凡又伟大,值得被记录、被看见。


4.


这些普通的人,看起来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看到了一群普通人耗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坚持一件小事,也能带来不凡。


我们歌颂伟大,颂扬奇迹,但常常忘了,英雄一开始也是普通人。


无数不起眼的普通人汇聚在一起,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劳动者都应该被赞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被表彰。尊重他们,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光明。


我们每个人

都在心里藏着自己的抱负

可是,眺望理想的时候

不要忘记从现在做起

做基础做起

万里之风亦起于青萍之末

就从现在开始

做好准备

尽心尽力

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

我们也可以成为最伟大的人!

- THE END -文章来源:邯郸共青团(ID:HDTW3113222),综合整理自北洋之家、灼见责编:小青妹修二
审核:小青妹HK


“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第十季第二期

又和大家见面了!

浦东团团们加油学习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