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了,别再让孩子做这件事,否则再努力也没用!

王崧舟 快微课 2020-09-21

美国人NoelTichy提出过一过一个关于学习的理论,图里的3个区可以表示为你想学习的事物的等级:
最里面一圈,“舒适区”,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中间一圈,“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最外面一圈,“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开学了,请检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一直停留在学习的舒适区?


有这么一类孩子,虽然在做题,但他永远用自己会的那种方式在解题,没有尝试过老师讲的第二种、第三种方法,也没有试着自己去探索新的方法。虽然作文写了很多篇,但多数用的是同一个事例,开头结尾换一换照应题目。小学里经常会要求孩子写比喻句,一年级到六年级,有些孩子都会用同样一句: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能说他错吗?当然不能。因为按照评分标准来,可以拿满分。那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的成长体现在哪里?这道题目的意义又是什么?虽然经常在背单词,但不停重复的是自己会背的,背了好多天不会背的还是不会背。这类孩子,看上去非常努力,上课一丝不苟记笔记,晚上熬夜看书,不停地做题,但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家长和孩子也许都相信了: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你看他,已经这么努力了!
但是,这根本不是学习,这是掩人耳目的浪费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投入时间越多,回报就越大。在学习上就表现为,学习的时间越长,练习的次数越多,学到的知识就越多,成绩就越好。


不可置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付出的时间和得到的回报成正比。但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比如,舒适区的勤奋。

我们也经常听到一句话叫“1万小时定律”,说的是练习一万个小时就会有成果,但实际上,1万个小时必须在学习区才能有成果,不然就纯粹是浪费时间了,这明显是走到了误区。

踏入学习区是困难的,就像我们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单位重新找一家一样,我们对要重新学习的知识充满了恐惧和排斥,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孩子在舒适区待着。

可是他不知道,随着他不断地长大,他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他的舒适区就会越来越小,到时候,旧知识不能再用,学习新知识的本领也丧失了。



所以,家长们要认识到,在学习区学习的必要性,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注意到以下两点:第一,不要盲目把孩子推到题海里,多学多练。否则如果在舒适区反复练习,不仅没效果,还会形成惯性思维,遇到不一样的问题、难一点的问题,孩子就不会了。第二,不要盲目超前学、超难学。这样会让孩子进入恐慌区,看似学习了但是没效果。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学习区,在学习区进行针对性地学习,进行刻意练习开学了,不妨审视一下自己是否还呆在学习舒适区。不要在无意义学习上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是时候跟你的舒适区说再见啦!


又丑又渣的《哪吒》,道出90%家长不懂的教育真相!毁三观!牛郎织女的爱情太狗血!还入选了语文课本?官宣!学习强国少年版来了!补习班怕是要凉……定了!小升初民办100%摇号!为孩子进名校陪睡校长?起跑线已如此魔幻?➣奥数,真的凉了吗?




主编:田妈,责任编辑:小石头
版权声明:转载自“王崧舟”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