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赛摘金的清华保送生从幼儿园到中学的阅读书单,全看懂算你牛!

2016-02-25 快微课 快微课


分享国内一流名师、名校校长、教育专家、优秀一线中小学老师的精彩微课及优质教育资源。 



阅读

阅读,绝不仅仅关乎语文学习;以前,说到书单,大家总是会想到各种文学经典。然而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是可以复制的,也没有一份书单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如果,你的孩子恰恰对理科感兴趣,那么应该给他们读什么书呢?

今天,快微课邀请一位理科生的家长来和大家聊聊理科生的阅读书单。

这位理科生的爸爸妈妈都是语言教育工作者,对理工科完全不懂,可是他们的孩子偏偏选择了理工科。下面这份书单,就是理科生的爸爸——王老师在儿子上清华后,将儿子书房里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的海量阅读书目精心整理后形成的一份精选书单。共65本(套),王老师将这些书分为一下几个类目:

1、数学训练

2、数学故事

3、数学科普

4、数学素养

5、科学故事

6、科学普及

7、科学探究

8、科学素养

这65本(套)书至今完好无损地保存在王老师家里的超级大书架上哦!


(小编偷拍于王老师家中)




先来看看这位目前就读清华大学的理科生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孩子比较低调,就不公开姓名了,简称W)

 w从幼儿园入托前就喜欢数学,并阅读大量数学书籍,小学、初中阶段均获得希望杯数学竞赛省一等奖;

小学阶段对编程感兴趣,4~6年级连续三年杭州市信息竞赛一等奖第一名,浙江省机器人比赛一等奖;

初中阶段对科学兴趣浓厚,阅读过大量书籍,做过很多实验。初三以特长生身份入学军中学;

高中阶段集中精力研习信息科学,获全国信息奥赛一等奖并保送清华大学。


一个理科生的阅读书单       文/王小庆



王小庆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综合研究员,著有《好用的英语教学游戏》、《日有所诵英文诵读》、《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小学生冰心读本》、《带着思想去评课》等。对儿童人文教育有深入研究。


不是说非要将家里的孩子培养成理科生。事实上,孩子他爹和他娘都是学语言的,从一开始就给他推荐、准备了许多人文类书籍,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历史、语言游戏等等,可人家的阅读兴趣似乎是天生的,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理!工!科!于是,做爹娘的只好望“文”兴叹,唉,与其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己吧!从此之后,干脆迎合着儿子的兴致,替他购置了他所喜爱的书籍。至于日后他迷恋上了IT,大抵与这些书籍的阅读无关,但之中培植的科学思维和探索习惯,相信算得上是他“成长的阶梯”吧!

一点说明:阅读是私密的,哪怕阅读者还只是个孩子。所以我们能做的,无非替他购置必备书籍,至于如何阅读,则尽量不去干涉(也许这是教训呢,尤其是后来知道有“亲子阅读”这回事之后)。购书的原则有几个1与“应试”无关

我们相信学校的老师们个个都是应试高手,我们做家长的,就不要瞎掺和了。

2立意高远

其实我们两个也没啥见识,但是将我们膜拜的诺奖得主、两院院士、历史上著名科学家专写给儿童的书买来,总不会有错吧?

3围绕兴趣,挑战能力

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就买一堆音乐书;如果他对化学感兴趣,除了买书,还买一个实验室让他玩。值得购买的书很多,但必须包含有挑战性的东西,从而让他眼前一亮,在“阅读挫折”中激发斗志。

4创造环境

方法很简单:学期初买一箱书,扔到他房间里,由着他摸爬滚打阅读喜乐。

以下是我家那位理科生陆续读过的书(是否读完、甚至是否读过不得而知)。


【数学训练】

数学训练肯定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儿子未进幼儿园,就对数字及算法很感兴趣,之后又对“速算”研习过一段时间,为了与之配合,我们买了如下两本书:

1《速算大王》,

李世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一口清速算法》,

李世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这两本书,儿子翻得稀烂,似乎运算速度也飞进不少,至少可以在幼儿园各班“周游列国”,表演自己的算术技能了。

3《算得快》

刘后一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12月

老实说,如果要给儿子推荐数学课外书,我只能想到这本了,因为我小学时的数学启蒙,几乎全靠它。由于里面文字较多,因而到了大约小学二年级才买来给孩子看——也好,前面的“速算”基础,能很好地帮他理解书中的内容。


4《巧思妙解: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

陈泽河编著,明天出版社,2000年1月

总共有两册。至于“创造性思维”,我至今还不是特别地懂。不过,这本书是俺家理科生儿子翻烂的少数几本书之一。

5《强调数字推算的100道趣题》

[法]皮埃尔·贝洛坎著,谈祥柏、谈欣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这是谈祥柏教授亲自翻译的书,看来地位无可替代!其中的100道题目都很有趣,只是解答……反正我不懂。


【数学故事】


数学故事包括数学童话、数学小说一类的叙事,简单地说,是在故事中或多或少地夹杂着数学知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习到相关的知识。按照一般的理解,孩子喜欢读故事,于是,儿子在小学中低段时,我们都给他买这类书,一直到后来发现他阅读速度“过快”而另择良籍。

6《数学西游记》

李毓佩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月

李毓佩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我听说,他的作品“故事性很强”,言下之意,似乎知识性还欠缺了那么一点点。不过,这也许正合了很多孩子的胃口呢,至少对中低段的孩子是如此。他还出版过《奇妙的数学王国》(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1月)以及《荒岛历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1月)等故事书。


7《数学花园漫游记》

马希文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9月

与李毓佩教授的《奇妙的数学王国》相比,这本书的知识性要强一点,不过,既然是“献给少儿的礼物”,里面的东东,还是浅显易懂的。

8《数学小神探》

,[美]Leith Hathout著,辛再甫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7月

这是一本堪称完美的科普读物——其中既有扣人心弦的“破案故事”,也有层层递进的“分析”、“求解”,甚至有揭示知识本质的“拓展”。这些无不让人相信,懂数学就不会被欺负了!顺便提下,本系列(“图灵新知”)还有一本奇书《令你苦思冥想的数学趣题》([美]Peter Winkler著,兰光强、孙立群译),很有挑战的趣味。


【数学科普】


不是非要用故事的形式才会让孩子爱上阅读。当知识点亮孩子的眼睛,他会变得出乎意料地勤奋、好学,并且具有天生的挑战欲望。因为面对一个未知世界,他真的想迅速了解得很多,很多……

9 《数学营养菜》,

谈祥柏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5月

谈祥柏教授是中国著名科普作家(我对他的了解,也仅此而已)。翻看这本书的目录和内容,似乎比较吸引人,而且数学知识也不少。成!那就买吧。后来,这本书被儿子翻得软软的,可见其中的内容果然给力。谈教授的另一本书《登上智力快车》也很受俺家理科生的欢迎。

10《数学杂谈》

张景中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7月

张院士的书啊!虽是“杂谈”,里面的东东一定丰富精彩。可惜买这本书时,儿子已是初中,再没有太多时间钻研“杂”事了,所以这本书至今还是“出出新”的。

11“好玩的数学”系列

张景中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张院士领衔的数学普及读物!书比较厚重,这不说明内容也很丰富嘛!作者都是国内一流的数学家,选题也十分“好玩”,所以好几本书都成了孩子争相传阅的读物。你看——

《数学聊斋》

 《数学美拾趣》

《幻方及其他——娱乐数学经典名题》

《数学演义》

 《趣味随机问题》

  《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中国古典智力游戏三绝》

  《中国古算解趣》

《乐在其中的数学》

《不可思议的e》

《说不尽的π》


12《原来数学这么有趣》

,[美]西奥妮·帕帕斯著,何竖芬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

有趣的东西,总是最能读得进去。这本书每个“有趣”也就两三页,真可谓言简意赅,可书中有好几处被儿子折过,看来没有白买啊……

13《几何傻瓜》

,[法]让-比埃尔·佩蒂著,宫结实译,地震出版社,2003年7月

这压根就是一本漫画书,而且漫画得特别有趣,当然,几何的问题也顺便变得简单生动起来了。

14《趣味几何学》

,[俄]別莱利曼著,符其珣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三版

別莱利曼是俄罗斯的科普大师,书很厚重(350多页),内容嘛,当然也跟着丰富。据说,读过別莱利曼著作的人,无不为他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

15《数字魔鬼》

,[德]汉斯·恩岑斯伯格著,朱显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

看看这个书名就觉得奇特,还有封面上那句话——“写给所有还怕数学的朋友,适合9-15岁孩子阅读”,再看作者的“致谢”中,居然说自己不是数学家……所有的一切,都决定了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数学“科普”书。

16《从一到无穷大》

,[美]G.伽莫夫著,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这是一本“名著中的名著”吧!我在读中学时就买过迦莫夫的另一本科普书《物理世界奇遇记》,结果事隔多年,被儿子翻出来津津有味地读了几遍。这本书的意义,在清华大学的刘冰先生所写的《代序》中就已经说清楚了,不用我废话。我只想说,在中学生中,这本书不是很流行,而是相当相当的流行。

17  《0.618——宇宙的钥匙》

,钱志新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这也是一本比较有趣的书,0.618这个“黄金比例”数,我在读书时就知道很神秘,没想到还有人专门论述它的内涵、哲学原理以及现实应用。

18《概话概率——兼话<红楼梦>中的玄机》

,安鸿志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安鸿志是概率统计学专家,这本书是面向“大中学生”的,其中的副标题好吸引人啊,虽然只是书中的最后一章。

19《话说极限》

,梁昌洪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张景中教授说这本书“图文并茂,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看来要了解“极限”,本书是必备品。

20 《通信纠错中的数学》

,冯克勤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有一次,好像是和儿子说起谍战片中的电报码,当时儿子对编程比较热衷,于是,为了增加他这方面的知识,孩子他妈就立马就给他买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好专业的,不过一定也很有用——可惜他从没翻过。同系列的书家里还有一本:《数学走进现代化学与生物》(姜伯驹等著)。


【数学素养】

以下这几本书真的好难,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给儿子买来。不过,书架上有这些高冷的“文明”书,好歹也说明我们没有“鼠目寸光”吧!

21《数学分析的方法及例题选讲——分析学的思想、方法与技巧》

,徐利治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这题目,够雷人的。事实上,本书在其CIP信息中,被注明是“高等教育-教学参考资料”。当时为什么要买这本书?——还不是我们心比天高,以为儿子既然看了微积分,就该理所当然地了解下数学的最前沿成果——不过看看也好,反正不要考试。类似的书(同一个系列)还买过《数学方法论十二讲》、《微积分大意》,都是徐利治先生的大作。

22《数学悖论与三次数学危机》

韩学涛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4月

这是一本数学史的专著,张景中院士在《序》中说,“通过这些故事,你会看到数学的发展真是一波三折”。当俺家理科生的数学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想,是啊,是该了解这些故事了!

23 《数学与人类文明》

蔡天新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8月

2013年4月20日,蔡天新教授在浙图做报告,孩子他娘特意买了他的几本“签名”大作,这其中就包括了这本“文明书”。不知怎么的,像我们这种对理科专业半窍不通的人,特别喜欢另辟蹊径,希望孩子从“文化”或者“文明”的角度看待学科,以为从此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这样的观点后来遭到了自我否定,但至少在那时候,我俩是坚持“文化教育”的。

24《难以企及的人物》

蔡天新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

又是蔡天新教授的一个签名本,里面的数学大神,我自己都恨不得想去仔细了解。可惜此时(2013年),儿子的兴趣已经不在数学上了,所以大概顶多翻过几页。



【科学故事】


和“数学故事”一样,“科学故事”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讲述简单的科学知识。由于我家公子首先喜欢数学,因而等到读科学故事时,已经有一定年龄了,于是草草地读了几本,直接跳到学科性略强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了。顺便说下,这些书不全是故事书,有些应该属于“知识普及”类,只是实在太通俗易懂了。

25“天文科普童话系列丛书”

,陶陶著,气象出版社2008年6月

这个系列总共有三本:《丁逗和他的星星朋友们》、《倒霉的月球之神》和《鼻涕猫游记》,因为其中强调的是“故事”,而不是科学知识,所以当孩子对天文学尚处于一知半解的时候,读一读(甚至是“亲子阅读”),可能效果还不错吧。

26《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

,斯蒂芬•霍金,露西•霍金,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著,杜欣欣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4月

露西•霍金是斯蒂芬•霍金的女儿,这是他俩合作编写的第一部书。本书腰封上有一句话:科学大师写给孩子们的启蒙巨著。看来大师都有童心,也有对儿童启蒙的责任心。全书几乎都是故事,中间穿插一些宇宙知识,因此读起来十分不累。


27“少年科学家丛书”,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这套书有12本,我家有《月亮彩虹》、《海上四十二天》、《代数王国奇闻录》、《星空三十三夜》等8本,总体感觉,“普而不科”,不过,对喜欢读故事的准理科生来说,也当是休闲时刻的好去处。

28“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第二系列)

,王会、王旭光主编,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11月

这是我家较早购买的一套科普书,内容很丰富,故事很有趣,所以,四本书(《数字魔方》、《走进人体》、《元素家族》、《物质运动的奥秘)也就被儿子翻烂了。

29“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1月

这套书总共两辑,大多是“名著”,比如高士其的《菌儿自传》,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刘后一的《算得快的奥秘》,法布尔的《昆虫记》,李毓佩的《有理数无理数之战》,潘家铮院士的《偷脑的贼》,等等。


【科学普及】


既然要普及,就该用有趣的形式,用合乎儿童的、生活的理念去编著、去整理那些伟大的知识。这样的书其实很多,各个学科都有,就看你是否有需要。

30“可怕的科学”系列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最初给儿子买这套书的时候,是小开本的(2004年7月第1版),结果儿子超级喜欢,后来,见到大开本,又重新买了一次。这套书在小学生间很流行,通俗、易懂,好像有“经典数学”、“科学探秘”、“自然探秘”等几个系列,几十本分册。总之,绝对比《蓝猫淘气3000问》动画片更靠谱,更有人气。

31  科学图书馆·连锁反应系列

[英]约翰•范顿等著,迟文成丛书主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

这套书是从英国著名的海尼曼图书馆引进的。根据主译的说法,每一分册都是“一部编年史”,并以时间为脉络,向读者阐释该领域的每一次发现,或每一项发现是怎样引发出一连串的技术突破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其中有科学史的叙述,有科学知识的穿插介绍,甚至有“鲜为人知”的科学故事,以及简要的“科学评论”,也包括相应的科学家小传。图文并茂,真的佩服外国人的编书能力。目前我们拥有的是“连锁反应”系列,包括如下12本:

《从托勒密的球状天体到暗能量——发现宇宙》

《从蒸汽机到核聚变——发现能量》

《从火药到激光化学——发现化学反应》

《从风车到氢燃料电池——发现替代能源》

《从牛顿的彩虹到冷冻光——发现光》

《从希腊原子到夸克——发现原子》

  《从显微镜到干细胞研究——探索再生医学》

《从笑气到面部移植——探索外科移植手术》

 《从海胆到多利羊——探索克隆技术》

《从孟德尔的豌豆到基因指纹法——探索遗传》

《从NDA到转基因小麦——探索转基因食品》

《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


32  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6月

老实说,好的科普类图书,不少都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既能阅读英文,又能学习科学,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其实,国内已经引进了这样的书,譬如这套“科学探索丛书”,不管是内容、文字、图片还是版式设计,都堪称一流。因为是注释版,而且书也不厚(二三十页而已),保证没有阅读的倦怠。也许有人问:英文的难度如何?哈,这个俺可以说了:大约初中以上吧,如果凭着“语感”,让有一定词汇量的小学生读读,也未尝不可!目前,这套书似乎有两辑:第一辑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文明的进程”等系列,第二辑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生活中的科学”、“科学背后的数学”、“专题研究”和“站在时代前沿的科学家”等系列。

33“世界悬疑大观”系列

廉永清主编,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年2月

这套书总共20本,天文地理历史军事似乎都有,不过,从我成年人的眼光看来,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但孩子也许真的喜欢。

34《在科学的入口处——30位物理学家的贡献》

王士平主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1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吧!这套书的名称是“20世纪科学史丛书”,不过我家只有两本(还有一本是《在科学的入口处——30位化学家的贡献》)。优秀的科学家传书很多,比如张纯如的《钱学森传》,比如说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不过这套书似乎强调的是科学家的科学“贡献”,所以显得“专业”一点。

35《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路甬祥主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8月

这几天,理科生儿子在读《Thinking in C++》这本书时,说自己总在里面看到“make life easier”这句话。是啊,让生活变得简单容易,这就是科学的使命。这本书不仅是科学史,更是人类生活的改善史。

36 《科学家讲科学》(总5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每位科学家讲述一个专题,对象是中小学生,这样的好书,可谓“顶天立地”,怎么能不买呢?

37《疯狂科学异想》

杨禾编著,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4月

哈,标题党!因为里面讲的还是比较普通的科学知识,不过,用149个“令人目瞪口呆的问题”作串联,的确抓住了读者好奇的心。好奇害死猫,谁说好奇又不同时成就了猫?

38《趣味物理学》

[俄]雅科夫•伊西达罗维奇•別莱利曼著,谷羽、赵秋长译,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6月

基本上是经典物理学的几个模块的重新阐释,就像作者自己说的:本书主要不是告诉读者新的知识,而是采用极富趣味的叙述方式,帮助读者“彻底弄懂他们已知道的东西。”

39《从哈勃看宇宙》

[美]卡洛琳•皮特森,约翰•布兰特著,魏毓莹、林诗怡、吴昌任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1月

这应该不是一般的普及书了,至少在我看了,它以哈勃望远镜的视角对宇宙进行观察和阐述,显得角度独特。难得的是,这本书还配有了大量的哈勃“经典图像”。

40《探索太空与星际之谜》

,金明康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1月

在我看来,这是本“知识普及类”读物,300多页,开本也较大,对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大概还是不错的,至于内容怎样——我也不知也。同类的书还有一本《探索地球与宝藏之谜》。

41《宇宙简史:霍金系列讲座精华》

,[英]霍金著,张玉纲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9月

自从俺家理科生看了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暂且不论他是否看懂)之后,霍金成了他崇拜的对象,于是,替他买这本书也就显得格外有必要了。

42《激光的前世今生》,

王颖、唐南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这本书属于“科技改变世界丛书”系列,不知道其他几本如何,反正,关于激光,这本书足够将你扫盲了。

43《危险的味道——香料的历史》

,[英]Andrew Dalby著,李蔚虹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

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不希望成为一本资料完备的历史书”。不过毋庸置疑,该书的确是一本资料完备的历史书,许多香料知识及其背后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抵得上如今学校流行的“全课程”了。

44《体育运动中的物理学》

,桑加、舒岫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年8月

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就是我们最朴素的想法,于是,就买了这本书。

45《画说量子论》

J.P. McEVOY & OSCAR ZARATE著,陈难先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什么?量子论?不会这么高大上吧?可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通过漫画的形式,让你不知不觉地走进量子论(类似于《我的第一本哲学漫画书》),所以特别有趣,也不会让你感到理论带来的晕眩(原书名为Quantum Theory: A Graphic Guide)。

46《新量子世界》

,[英]安东尼黑、帕特里克•沃尔特斯著,雷奕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7月

与《画说量子论》相比,这本书就显得要完整系统多了,虽然插图照样很丰富。另外,这本书号称是“不用数学思维介绍量子物理的科普读物”,好像谁都有能力读懂的样子。缺点就是厚了点,有300页。

47《奇妙的化学天地》

,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1月

至少对我这个化学三脚猫的人来说,这本书足以启蒙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你看其中的题目:“酱油不是油”,“糖精不是糖”,“看不见的空气”,“死海淹不死人的秘密”……相信孩子也一样的会喜欢。

48《化学超入门》

,[日]左卷健男著,刘秀丽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2月

看了下目录,果然是“入门”级别的,但这也正说明该书具有群众基础——一般的读者,包括中小学生,如果想要了解化学,读这样一本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书,也差不多够了。同系列的书还有《生化学超入门》、《概率统计超入门》,都是日本人写的。

49《化学故事》

,宿春礼、赵一编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年1月

“翻开此书,没有填鸭式的教程,没有生硬的灌输,却让你化解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棘手问题。”这是本书封面上的文字。的确啊,真的没有吹牛,里面的故事每个都很短,但都很有趣,而且还加上“知识点睛”和“相关链接”,帮助你了解相关知识。我觉得,这样的书才真正称得上是“教辅”。

50 《我们周围的化学》

,韩金根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对于不懂科学的家长来说,想让孩子学习科学,要么是从“文化”的角度,要么是从“生活”的角度——没有人敢说从“应试”的角度吧?本书便是“生活即学问”的一例。

51《中国古代化学》,

赵匡华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1月

喜欢化学的理科生,应该看这本书吧,虽然儿子似乎没怎么翻过它……

52《分子共和国》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编,知识出版社,2009年3月

这是理科生儿子当年的最爱之一,看看封面上的一句话:好奇心和解放的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再看看扉页上的那句话:献给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创立一百周年;还有封底徐光启的那句话:化学是分子共和国的缔造者,其中8300万民族是化学在最近100年中创造或识别的。……哈哈,难怪孩子喜欢这样的书。

53《打开原子的大门》

郭正谊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有一年,儿子忽然对化学发生兴趣,不光在理论上探究,还很有做实验求证的欲望。于是,我们积极配合他,给他买来了“化学实验室”,当然,也准备好各个知识点的普及读物,及时放到他的书架上,包括这本书……


【科学探究】

我记得我在读书时,曾在家里组装过一个简易的实验室,将物理化学书上的实验悉数做过,还创造性地改变了某些环节、物品和剂量,试图获得新的发现。如今的学生据说不善动手实验,这可不是好消息啊!也罢,买几本书,刺激刺激孩子,让他有实验有探索的欲望吧!

54《动手 动脑 做实验——美国中学生百项获奖实验》

格兰•维奇恩著,冯琦译,长春出版社,2004年6月

不用说了,拼着这个名字和对美帝国学生动手能力的崇拜,我们就替儿子买下这本书了。

55《365个趣味实验》

[德]Anita van Saan编撰,徐莉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4年8月

里面的实验,大多可以在生活中做到,而且还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篇。每个实验后,还解释了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果我是科学老师,我一定会把其中某些实验当作孩子的寒暑假作业!

56《不可能的任务》

张徽主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8月

当年,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不可能的任务”播出时,我们全家狠狠地看了几集。这是一个“科普类竞技栏目”,其中的内容引人入胜,而且很有挑战性。如今,精华内容被汇编成册,我们岂有不买的道理?

57《被禁止的科学》

[美]J.道格拉斯•凯尼恩编撰,熊晓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其实,这套书还有两本——《被禁止的历史》和《被禁止的宗教》。前勒页上介绍说,其中的文章都是“关于被正统学术界蓄意掩盖的关键知识的大众普及文章”,简单地说,这些科普文章所揭露的知识既神秘又具有挑战性,这岂不正好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


58《谣言粉碎机》

果壳Guokr.com著,新星出版社,2012年1月

这本书是果壳网“谣言粉碎机”主题站的精华内容,正如封面上说的,“让谣言止于科学”,许多臆测、传闻,都需要科学的验证才能最终得出结论。买到本书时,理科生儿子已经对其中的许多道理了然于胸了,所以对我俩的阵阵惊叹表示不屑一顾。

59《身边被误解的科学》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9月

是的,许多现象都不幸被误解了,甚至成为了“谣言”,根深蒂固地被人们所坚信,顺理成章地被人们所运用。这本书虽然简单,却能将许多“误解”还原成真相。

【科学素养】


同“数学素养”一样,“科学素养”意味着“看不懂”,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买或者可以不看。有时候,我们买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书籍,纯粹是好玩,想看看家里那位理科生能否挡得牢思维的挑战,不过我们同时也相信,这样的过程,肯定对他日后的高精深的学习有益。


60《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英]牛顿著,王克迪译,袁江洋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即使我对科学一窍不通,我也知道这套书对理科生而言是必买的。红色的封皮,大气雅致的装帧,科学史上最牛大神的最神最牛的作品。不要怕孩子看不懂,有些东西,哪怕是家里放放,或者偶尔翻翻,也能让你陡然间有了文化。顺便说下,这套书叫“科学元典丛书”,我家买的是第一辑,总共20本,必须全部列出:

 《天体运行论》([波兰]哥白尼)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意大利]伽利略)

  《心血运动论》([英]哈维)

 《笛卡尔几何》([法]笛卡尔)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英]牛顿)

《光学》([英]牛顿)

《光论》([荷兰]惠更斯)

《怀疑的化学家》([英]波义耳)

《化学哲学新体系》([英]道尔顿)

《化学基础论》([法]拉瓦锡)

《海陆的起源》([德]维格纳)

《物种起源》([英]达尔文)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英]赫胥黎)

《进化论与伦理学》([英]赫胥黎)

《热的解析理论》([法]傅立叶)

《侠义与广义相对立浅说》([美]爱因斯坦)

《薛定谔讲演录》([奥地利]薛定谔)

《基因论》([美]摩尔根)

 《控制论》([美]维纳)

 《从存在到演化》([比利时]普里戈金)


61《物理学的困惑》

[美]L·斯莫林著,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4月

怎么说呢,一看书的扉页,我就知道买这本书是孩子他娘的主意,因为上面画了一颗心,还写着“成长快乐”的祝福词,时间是2009年9月(也就是儿子5年级那年)。里面的内容,我反正看不懂,什么“前子理论”、“暗能量”、“超对称”,不过,瞄一眼其中的标题,似乎很能勾勒出物理科学的生龙活虎——至少不是俺当年中学学的那一套。这套书(“第一推动丛书”)在我家里有四个系列——“物理系列”、“宇宙系列”、“生命系列”和“综合系列”,其中的书名也不妨报备几个:《时间之箭》、《时空的未来》、《惊人的假说》、《黑洞与时间弯曲》、《逻辑的引擎》、《量子夸克》等。

62 《热的简史》

[美]姜•范恩著,李乃信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8月

其实这本书的原名是《引擎、能量与熵》,里面的内容也相当的专业,当初买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受霍金《时间简史》的影响,以为很科普很儿童。不过,该书的著译者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范恩是2002年诺奖得主),而且据说全书的写作也通俗易懂。

63《超越自由:神奇的超导体》

章立源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

有一次,不知怎么的,在餐桌上和儿子谈起了材料科学,于是,他妈就按图索骥,替他买来了这本高大上的书。这本书需要的知识储备较多——不过,也不能因此剥夺人家理科生的挑战欲望。同类(“物理改变世界”系列)的书还包括《数字文明:物理学和计算机》、《溯源探幽:熵的世界》、《边缘奇迹:相变和临界现象》和《物质探微:从电子到夸克》等。

64《量子物理史话》

曹天元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

很难说这本书是否适合于学生,不过,“本人不愿意透露具体身份”的上海人曹天元(Capo)在书中用时尚的网络语言兼杂武侠小说的写法,肯定会让“量子物理”这一艰难的话题变得妙趣横生。先买了,总有一天儿子会看的。

65《想象中的化学》

罗尔德•霍夫曼,维维安•托伦斯著,金丽莉、吴思、花季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这应该是一本十分奇特的“边缘书”, 罗尔德•霍夫曼是诺奖得主,而维维安•托伦斯又是一名艺术家,所以这本书回避了“沉闷的科学行话”,使科学与艺术得到了完美融合。

再次提醒:对于书中内容,对于书的分类,尤其对于每本书适合的年龄段,我们真的很不专业,但是儿子的阅读轨迹,也许会对后来者有所启示……


查看往期快微课精华内容


1、回复:005查看《再也不怕文言文和写作文》

2、回复:009查看《特级教师倪江推荐给中学生的阅读书单》

3、回复:010查看科技部推荐50部科普读物,再也不怕孩子问黑洞、虫洞、时空弯曲

4、回复“寒假书单"查看全国六大顶尖语文名师联合推荐2016寒假书单


关注快微课

qq:46224495

长按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免费名师课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