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央视清流《国家宝藏》一夜刷屏!豆瓣9.3,这才是打开历史的正确方式

2017-12-08 政商阅读

来源:艺非凡(ID:efifan)

每一件国宝,

都是活着的传承。


《国家宝藏》


高高在上的博物馆,

竟然进军综艺界,

还一夜刷屏?

赶紧往下看!



李晨梦回大宋,摇身一变,

成了‘文青皇帝’宋徽宗,

跟天才少年王希孟

大侃《千里江山图》。



王凯穿越回清朝成了“戏精”乾隆,

被大神王羲之和黄公望疯狂吐槽,

还被亲爹雍正啪啪打脸农家乐审美。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疯狂题字


你没看错,神,神经病的神!


王羲之:“你把我字帖糟蹋成什么样子!你盖章就算了还题字!”


乾隆:“先生的字太高深了,我题一些简单的诗句,是为了让后世看得懂。”


黄公望:“那真是麻烦你了,看来我的画太高深了,得题55处后世才看得懂。”


乾隆:“因为我每次看您的画,都有新感觉。”


9大博物馆馆长,

从中国东南西北齐齐赶来,

组成超级点评天团”。


他们分别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



长达1小时40分钟的文博知识类节目,

非凡君愣是坐在电脑前,

一分钟不差地看完了!


预告片MV转发过4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0253b0r40&width=500&height=375&auto=0MV预告片也是泪点满满


豆瓣评分高达9.3



观众们也是一边看到笑岔气,一边被满屏的民族自豪感,感动得热泪盈眶,为我泱泱大中华的国宝们,疯狂打call!




一档题材枯燥的文博类节目,

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

就获得如此多的盛赞,

总导演于蕾激动得一夜没睡:

“两年来,不知度过了多少无眠之夜,

唯今晚心境不同。


扑面而来的表白,让这一夜,

成为我们与观众、

我们与历史、与理想、

与自己的精神狂欢…”


于蕾:央视节目制作人,代表作《非常6+1》《梦想中国》


于蕾手记



“国宝话题不沉闷吗?”

相比夺人眼球的明星互撕、选秀、带娃···

这个话题在创作初期,就不被外界看好。


可于蕾却坚信:

博物馆和国宝一点都不沉闷,

是我们没有选好一个角度去讲好它们。


越王勾践剑  l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l  藏于陕西博物馆


唐人使用的小香囊,借助力学原理,无论如何转,香灰都不会洒落,虽千年已过,仍玲珑剔透,转动灵活自如,设计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


中国上下五千年,

数不尽的稀世珍宝,

历经重重磨难,

终于得以留存下来。


它们不仅只是一件件宝物,

更深层意义上,

它们是一段段可触摸的历史、

一部部生动的史书。


而这些国家宝藏,

才是一个民族不可动摇的根。


皿天全方罍(léi)  l 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l  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我们都知道,

西方人与博物馆非常亲近,

博物馆更像休闲之地,

大家会经常去博物馆看一看,

很多孩子是在博物馆里长大。

可我国大众的文化生活,

与博物馆却一直很有距离。


《博物馆奇妙夜》


让文物活起来,揭开文物的面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让原本对历史和文博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都走进博物馆,便成了《国家宝藏》一直坚守的初心。



既然演员们自带流量和演技,

何不好好利用呢?

节目组进行大胆尝试,

请来27位明星“护宝人”,

他们用一个个贴合历史,

又妙趣横生的小短剧,

为我们讲述一件件宝物的前世故事,

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生动的表演,

配合逼真的舞台效果,

让观众们身临其境,

仿佛一下子穿越到那个年代,

伸手就可触摸这件宝物。


在一片轻松的欢笑声中,

却把宝物背后的故事,

深深地印刻在心里。


国宝守护人王凯,饰乾隆


各种釉彩大瓶 l 藏于故宫博物院   尊为‘瓷母’


于蕾说:“前世故事的剧本其实很难写,很多文物的史料并不充足。


我们希望小品可以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在尽量尊重客观史实的基础上,做适度的戏剧演绎。”


每期节目完成,节目组都会把节目送到相关博物馆(院),组织专家集体看片,严格把关内容。


第一期节目精剪完成后,故宫博物院就组织了20多位专家把关。


国宝守护人:梁家辉 饰 司马光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


除了明星们演绎前世故事,

还有27组和文物发生过故事的素人护宝团,

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些宝物的今生今世。



中央美院学者冯海涛

专注《千里江山图》卷青绿之色,

长达四年之久,耗时两个月时间,

复制十分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卷。



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唯一传人仇庆年也做客节目,他曾去深山老林独自寻找矿物颜料,探索让颜色“千年不腐”的秘诀。


像这样的研磨,要二十天才能达到画家需要的细度


故宫的年轻志愿者张甡

国外研究生毕业后,

回到故宫博物院,

做了一名陶瓷馆志愿讲解员。

他号称“瓷器问不倒”

只要一说起瓷器,

张甡便滔滔不绝。



正是他细致精彩的解说,才让我们从全方位、360度无死角,了解这座“瓷瓶”。


即使观众们不懂何为高温釉上彩、低温釉上彩,但是从张甡生动的比喻中知道,烧制这样一座集17种烧制工艺于一身的瓷器,相当于要完成一个不到0.23%的小概率事件,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张甡已经在故宫博物院,

服务整整五年了,

可每每谈起陶瓷馆的点点滴滴,

他还是像刚来的时候一样,

永远激情满满,永远心怀敬畏!



梁金生来自一个“故宫世家”,

从他的高祖父始,

梁家连续五代人都在故宫供职,

那座中华第一古物“石鼓”,

便是由他的爷爷和父亲、

从战乱中抢救下来,

一路南下,运送到安全的地方。

而他的父亲也因此与家人隔海相望,

至死都没能回家。



梁金生一家五姐弟,

都是出生在文物南迁的路上。


自1979年以来,

他也已在故宫工作了38个年头,

在此期间,他曾用七年时间,

把故186万余件文物都一一找出来,

做好清点、标记和抽查。



张国立问他:七年只做一件事不枯燥吗?


梁老先生回答:“我看上去是在数数,其实数的是前辈们的付出和牺牲。如果没有祖辈保护了这些文物,哪儿有数字可以数?”





还有无数位,

来自各岗各业、

不同年龄段的文博志愿者们,

他们因为信仰和热爱,

不计回报地为中华宝藏发光发热,

为中华文化之传承,

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读研究生,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后申请做志愿者


“传承”,

一个看似宏大命题,

但确乎一个个人、

一对对父子身体力行,

跬步至千里。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



一眼千年,

9大博物馆的大门,

即将被一一推开,

27件“国宝”的传奇,

也将被一一揭晓。



它们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它们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生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国宝的守护者,每一件国宝,都是活着的传承。让我们一起,把最美好的留给未来的孩子们!


请欣赏戏精乾隆的爆笑表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130v7rvh&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