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志:从记者到学者,采访是我的职业底色
王志,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记者、主持人,《新闻调查》记者、主持人,《面对面》记者、主持人、制片人,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2012年7月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工作,现任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王志三十年的从业经历,这个词无疑是“采访”。从湖南电视台到深圳电视台再到央视,王志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独树一帜的质疑式采访风格在大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非典”期间做的一系列深度报道,广受好评。
“新闻因人而起,最后要抵达人心”
记者:如果我们将您作为记者、主持人时的风格关键词界定为“质疑”,您是否认可,您自己如何界定?
王志:我从1989年开始做新闻,到现在已经30多年。从不为人知到为人所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以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去做新闻。即便“质疑”这两个字自《面对面》《新闻调查》之后就被很多人当作标签贴在我身上,而我似乎从来也没有获得自我认定的机会,但我不反感。我把它看作是大家对我的一种评价,或者说是我给大家的印象。
大家之所以把“质疑”的这个标签放在我的身上,可能是因为我在采访中给人印象“很冷”“很尖锐”,也有人认为“很尖刻”。当然,尖锐和尖刻,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不同的东西。我所理解的质疑,可能和很多人对质疑的认知有所不同。质疑的本质就是用疑问的方式排除不确定性,而不是事先就抱着认可或否定的态度去认知。就此而言,质疑与新闻认识规律高度契合。
王志:所谓的“采访的秘密”,并非什么秘不示人或待价而沽的东西,我认为它就是一种采访工作的普遍规律认知。它从采访实践中来,终究要回到采访实践中去。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关联的,新闻亦是如此。任何一条新闻都离不开人,故事因人而起,新闻最后要抵达人心。所有的新闻说到底都是通过采访人来获得,都是通过人传播,最后通过人去影响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新闻人本主义。
采访新闻事件离不开人物,采访人物不说事当然也不行。因为专业分工的需要,我们才把采访分成人物采访、事件采访等。我们还把人物采访进行长篇和短篇的区分。移动新闻直播、短视频新闻、大数据新闻等新闻形态不断迭代更拓展了人物采访的内涵和外延。万千变化,人物采访的关键一条,仍然是要注重人的感受,要挖掘人之所以为人、人不同于物的特性。这可能就是所谓人物报道,特别是长篇人物报道要特别留心的问题。
传受界限日益消融,受众的主体性增强。但我们还要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量:受众到底想要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把被采访者推给受众?受众、被采访者以及采访者三者靠什么关联?明确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采访。此外,我们不可以忽略用语言构建新闻事件,形塑新闻人物,语言的魅力及张力的重要性就隐藏其中。这里面有一些共性的原则,也有个性彰显问题。比如:用提问勾勒出事件的逻辑;线索或明或暗,但要清晰有条理,并且适应不同媒介的叙事规则;在大容量、快节奏的信息环境下,碎片化传播无法避免,但专业的新闻报道原点与结果要贯通,可以碎片化,但要片片都是新闻,片片都有含金量才对。
王志:我很惭愧,因为我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大家想象那么严谨、细致的规划,回到学校从事现在的工作不能说偶然,但细究也没有过多的必然。
做事于我而言,有两个问题绕不过去:第一,我想做什么,第二,我能做什么。
我最原始的想法是一定要做本职工作。所谓“到哪山唱哪山歌”,我当然想做跟硕导、博导身份沾边、契合度高一点的研究,但在传媒行业干了30年,我的职业底色其实就是“采访”两个字,所以研究采访自然也就成为我研究自主课题的首选。
还有一个现实功利原因是发现空白、填补空白。目前一些院校教授新闻采访的教师缺少新闻采访的实践经验,而在一线耕耘不止的同仁们哪里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来做采访学术研究。
王志:《质疑的力量》是我从1300篇长篇人物访谈中精选出来的采访实录合辑,采用了场记、札记加简单的人物简介这种方式加以编著。之所以选择场记,不仅仅是因为版权,更是因为现场。它不同于电视成片,它是一种另类直播,是原汁原味的在场记录。高度还原现场,最大程度呈现真实。采访记者现场的状态,提问的语气、语态、内容、顺序一览无余。学习采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和模仿,新闻现场最真实的问答交锋,未被修饰的一问一答就是最好的课堂。诚然,我们会在场记中比较容易看到采访者的瑕疵,但真实的力量一定会触发更多深度的思考,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围绕采访的其余两本书《采访课》和《采访的秘密》是我所构想的“采访学”的组成部分。首先,《采访课》是当教材来写。我将整个采访流程拆分成16章,逐一剖析。它与传统教材最大的不同不光是内容也在形式。具体而言,在语言的风格、案例的选择、配套练习题、插图以及书本的装帧设计上都融入了更多接地气的想法,我试图用熟知的经实践检验过的内容和方法来建构一个采访的实训体系。更重要的是,我想把采访首先当做通识的概念来认知,从方法论上来讲述采访。不局限于媒介形态的限制,发现采访的普遍规律,再举一反三,探究不同媒介间采访的差异。无采访,不新闻;无新闻,不传播。采访就是整个传播链条上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采访与沟通的关系和异同,全媒体时代二者重叠部分越来越多,但还是不同,所以我认为采访是以大众传播为目的的素材搜集活动,人际交流沟通则不然。人类的沟通、交流自然涉及到采访,在信息爆炸且纷繁复杂的媒体环境中更是如此。事实上,如何通过提问、观察获取有用信息已经成为大众的必修课,不管你是沟通还是采访。这样的一本书应该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范式,我选择了问和答。190 多个关于采访的提问,涉及沟通与采访的方方面面。有些问题看起来不那么“专业”,实则不然。有句行话叫只有专业的采访者,没有业余的被访者。我坚信不管你是不是专业的媒体人,《采访的秘密》总有一问适合你。
怎么教学生做采访,我更是新手。以我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实践,实践,再实践,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用心、专业地对待采访,不会都难。每个人的采访风格不同,学习采访的方法和路径也大不相同。要说捷径,独立思考、用心选择就是。不要害怕批评,干什么,无论谁,还没有个尴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容易找到成功的入口。
记者:您有着丰富的业界经验,您如何看待学界和业界的关系?
王志:现在有一些课程设置与实际用途不相符甚至脱节。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反映,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到了单位实践时却用不上,还得另起炉灶从头学起。尽管今天我强调终身学习,但就学界而言,应该努力去掉这个选项,帮助同学们多解决一些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界和业界一定要相互了解并且密切联系,携手共进。
学界对业界的尊重和诚意满满也是推动进步的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界和业界如果割裂,只能是自毁长城。
对传媒人而言,要积极思考的是如何适应这一形势,而不是简单地说好或者坏。好的内容一定会形成知觉记忆,并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或者降级。新技术的浪潮扑面而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媒体当然要与技术“携手同行”,开创新闻传播的更多可能性。但我们也必须清楚技术的进步最终指向何处,是否有规律可循。
王志: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技术照进新闻传播是事实客观存在,不能视而不见。不可否认,报道方式的推陈出新,报道形态的丰富多样满足了异质用户不同场景下多样化的信息、社交、服务等多方位的需求,但作为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我们要明确:人们对新闻的终极需求到底是什么?技术之于新闻的支撑点是什么?我们的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过时了吗?
王志:我进入新闻行业不过三十几年,新闻业已数次迭代升级。变是绝对的,而且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变化更快。但我对传媒业有信心,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传播网络之中,传媒业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多方竞合中形塑了自身的适应能力,新闻人也必将在多重逻辑中找到契合点,并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层次满足受众需求。未来已来,我无法精确预知,但一定美好。
记者:对于传媒业年轻从业者和新闻传播学子,从面向未来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对于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传媒格局变动冲击之下的传媒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与职业生涯的转型,您有哪些建议?
王志:这是我最想回答也一直思考的问题。传媒学子应该培养的专业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要成为合格的传媒人,有四项能力不可或缺。
一是观察能力,记者要面临纷繁复杂的现场环境,找准采访对象、发现事实、勾连因果等工作无不建立在对现场系统又细致的观察之上。
二是思考能力,思考能力与记者的知识结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并且关涉逻辑推演、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能力,在新闻现场还要求记者的瞬间判断能力。
三是概括能力,无论是从事文字、广播电视或者自媒体的新闻采访工作,碎片化传播现实都要求采访者具备更强的概括能力,分析归纳、整合概括并迅速梳理出逻辑线索。
四是表达能力,“茶壶煮饺子”肯定是不行的,表达能力分很多种,媒介千变万化,但符号无非是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当然未来也许有其它符号会开掘眼耳之外的其它感官的叙事可能性,因此更要学会灵活应用各类符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请email至丨xwyxztg@126.com
订阅纸质刊物请致电丨010-85201321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丨010-85201320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